“詈笑以死”烁古今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HAOKU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镜头来教授夹叙夹议的碑记体散文,是关乎学生真正把握文本文脉、情理的有效教学抓手。本课教学从文本最为直观易感、震撼动人的细节描写解读入手,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归纳的逻辑分析着笔,以一个镜头来架构全篇教学设计,发掘《五人墓碑记》的叙议内涵,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价值目标。
  师:作者是如何描写“五人当刑”的?
  生:“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师:仔细品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生:写出了五义士的不畏强暴,视死如归。
  师:说的很好。但面对死亡,不是人人都能如此从容自若,慷慨赴死。有言说“千古艰难惟一死”,死也许是人最无法接受的事。我们要真正读懂这一细节,还得从人之常情出发,深度品味五义士临刑之际的那份洒脱从容与浩然正气。
  詈——平民之义愤
  师:五人的身份如何?请用文中句子佐证。
  生:平民。“草野之无闻者”,“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师:在封建时代,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区区草野五人,临刑前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詈”说明了什么?
  生:五人心中有愤。
  师:“愤”从何来?
  生:“蓼洲周公之被逮”。阉党祸乱朝野,残害忠良。
  师:周公顺昌被捕,此乃士大夫“生不逢时”之悲,按常理应有同朝正直之臣挺身而出,为之明理说情,但事实却不能,原因何在?请在文中寻找依据。
  生: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师:说得很对。明熹宗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擅权害政,党羽遍布朝野,笞辱朝臣,草菅民命,举国上下人人自危。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思考:周顺昌是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历任福州推官、吏部稽勋主事、文选司员外郎,居官清正,曾与东林党人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政治,上疏反对宦官干政。周公被捕时,已“乞假归乡”,早已避开了与阉党的正面对抗,可依然难逃阉党之毒手,说明什么?
  生:一方面说明了阉党的凶残,不留义臣活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阉党的心虚,忠臣一日不除,心中一日不安。
  师:阉党祸乱,天下已无宁日。面对如此黑暗残酷的时局,世人是如何选择生死的?你作何评价?请结合课文来谈。
  生:“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这类人可用臧克家的诗来评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生:“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失节附逆的士大夫。可悲!可恨!可耻!
  生:“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为求生而丑态毕露,苟活于世,人已非人。
  师:作者写此三类人用意何在?
  生:突出五义士是真男人!敢做敢言。他们临刑前的“呼名詈骂”是对心虚残暴的阉党雷霆一击;“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与此三类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师:为抗议五人遇害,苏州市民曾倡议拒用天启钱达十个月之久。群众斗争的威力,使得气焰嚣张的魏忠贤亦“逡巡畏义”,从此“不敢复有株治”。次年十一月,大阉魏忠贤畏罪自杀。请同学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五义士的壮举。
  生:五人虽是一介草民,但平民之愤代表着民心所向。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师:五义士当刑之际,“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这是对邪恶的呵斥,对苟活者的嘲讽,更是对正义的呼喊。人民是推动历史变革的重要力量,历史应当铭记!“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正是作者写这篇碑记的目的。
  笑——义士之壮歌
  师:请同学们细读文本,深刻体会五人“谈笑以死”的画面,说说蕴含其中的精神内涵。
  生:五人皆是平民,难以与饱读诗书的义士相提并论,但他们最可贵的就是胸有一腔豪气,临死不惧。临难前谈笑而死,笑无耻阉党之可笑!
  师:何以见得?
  生:从文中的细节可以看出:“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阉党在正义民众面前色厉内荏,丑态百出,不堪一击,令人可笑。
  师:你的分析扣住了五义士平民的身份,“呼中丞之名而詈之”,符合五人当刑时的情境,说得好。
  生:写出了五位义士从容就义、视死如归的豪气。
  师:五义士“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却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与前面所说的富贵之子、苟活之徒、失节之辈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宦孽横行的黑暗时代,五人如曒曒明星,高悬天际,照亮夜空。
  生:笑为义而死之当笑!
  师:很深刻。请具体谈谈。
  生:深孚众望的周公惨遭陷害,百姓送行,却遭缇骑逼迫,是非曲直一目了然,可五人最终却以“吴民之乱”之罪“按诛”,公道何在?天理何在?我想起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临难前的两句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谈笑而死,为义而生,何悲之有?
  师:阉党持政,矫诏纷出,焉有黑白?一腔热血向正义,不留虚名在人间。詈笑以死,这是对课文开篇语“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最好的的诠释。
  生:“笑”彰显出了义士心中的信念——阉党必将覆亡,褒贬自有春秋。
  师:此话怎讲?
  生:五人是吴民的代表,他们“谈笑而死”既是对阉党的蔑视,也是对“大阉”最为有利的还击,还与后文“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形成照应。他们相信历史会给予他们公正的评价。
  师:舍生取义,是坚信正义必胜。人类寻求正义的道路上总充满着血雨腥风。谈笑而死,壮哉!美哉!
  师:细节描写展现出五义士临难不苟、从容自若的神情,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自若而笑是义士临难前谱写的一曲壮歌。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谈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就是“真的猛士”。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华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对小说阅读特别青睐,尤其是全国新课标卷,每年都考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所以高中阅读教学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十分重视。但是,教师往往从应试的角度出发进行程式化教学,造成学生阅读思维打不开,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往往会单一化,甚至走向反面。笔者试以欧·亨利的小说《二十年后》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为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多元化解读。  最近,在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国培班”的微格
2016年3月10-12日,浙江省郭吉成名师网络工作室在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举行第四次集中学习与研讨活动,绍兴市鲁迅高级中学陈爱娟老师开设示范作文教学《说出你的道理来——学会分析论据的实践》,台州中学洪方煜老师撰文《写作教学:呼唤理性的回归》,引发我对于高中作文教学存在误区与对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改革途径的几点思考,笔者从这堂高考作文指导课谈起,对在作文教学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理性思辨与感性叙说是高考考场作文获取高分的重要法宝,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老师和学生都应该予以特别的关注,并落实到实处。  一、理性思辨,逻辑清晰  理性思辨指的是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思考与辨析《逻辑清晰是核心要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于理性思维的阐释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
在灭秦和楚汉相争的年代里,樊哙是作为武将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特别是在鸿门宴上闯帐救主的忠勇表现更让他彪炳青史。然而当重读《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时,却感到司马迁对樊哙的评价并不是很高,认为樊哙等人是因人成事,事实果真如此吗?  让我们先看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樊哙的。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
一、难题——习作现状扫描  在当前习作教学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简单,引导不得当;二是学生的写作简单,缺乏真情实感。教师的具体表现为缺乏写作指导,缺乏针对学生习作的系统训练方案。通常的教学情形是,先给学生布置一个题目,就要求学生动笔完成,导致学生随便应付,匆匆写一篇交上。对学生来说,写作的素材看似很多,生活中什么都可以写,但写起来没感觉,表达不生动,读起来味同嚼蜡。  例如,在
语文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语文课程对“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之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具有独特功能。  如何使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都攀登到相应高度获得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呢?这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说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唐朝诗人郑谷有一首著名的诗《淮上别友》: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在唐代的诗坛上,郑谷虽然没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地位那样高,但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写诗的水平当然就不用说了。就这首诗来说,也是一首很著名的“送别诗”。然而,明朝的诗学理论家谢榛却认为这首诗的结尾句写得不好,只写出友人和自己分手,“送别”的意思太明显了,没有余味。于是就把这首诗改为: 
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为什么学习成绩会有那么大的差距?是他们天资上有差别还是后天人为造成的?如果天资上有差别,那么在中考的时候已经进行了筛选,同一所学校的高中生应该都是同一起跑线上的选手。常听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最初听到这话时义愤填膺,认为说这话的人肯定不是一线的老师;但事后想想也不无道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自身,主要参与者不就是教师吗?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卷分析、考情分析,
在古典诗歌中,意象是情感的寄托,诗人将难以言表的感情化身为具体的某个事物,使感情在具体中得到了升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古典文学中必备的文学常识,富有深刻的文化韵味,例如“柳”与“留”同音,“柳”在诗歌中往往表达的是“留”的意思。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不仅仅需要领略前人的精华之作,也需要能够将所积累的知识在考场上在平时运用起来。关于意象的教学,不能单纯地将诗歌中的意象挑出来给学生简单的讲解一下,最重
一、在追问中正确解读小说,体悟人物的“人”与“情”  准确解读是阅读教学永远的铁律,是学生提升阅读欣赏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完善人格修养的前提和基石。一旦解读出现偏差,那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文本再好,如果文本与学生之间没有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甚至是“南辕北辙”,不仅无法领略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更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负面的作用。当我们面对人物对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