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旱魔在甘肃的大地上持续的肆虐着。甘肃省政府新闻办自2月份以来,连续就这一主题举行的发布会已经不少于5次。据介绍,此次属50年未遇的大旱。
甘肃受旱地区主要集中在该省东部、中部地区,因为持续少雨雪,气温持续偏高,土壤墒情明显下降。其中,庆阳市中北部大部分麦田出现五至十厘米的干土层。干旱造成此间冬小麦苗情有所下降,同时对今年春播生产造成威胁。
在甘肃的历史上,大旱之年,往往意味着粮食绝收,饥荒之年随之而来:如“民国十八年”、“一九五八年”两次大的饥荒,饿殍遍野,老百姓纷纷逃离他乡。
后来,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甘肃农业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干旱少雨、旱灾频频仍然制约着这里的粮食增收问题。每有旱情,粮食必然减产。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一项新的旱作农业技术的问世。
一个新名词:全膜双垄沟播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2月上旬从甘肃省农牧厅获悉,甘肃的旱情日益加重,受旱面积约有1500万亩。该省采取开辟抗旱水源,扩大冬灌面积等措施,还计划“今年在推广5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面积的基础上,再新增150万亩覆膜面积,积极主动抗旱。”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是一个新名词,专家的解释是“在地表起大小双垄后用地膜全覆盖,在沟内播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应用效果尤为突出。”传统的覆膜技术是覆一行地,留一行地,而它的特点是将地面全部覆盖,便于保墒。其创新点在于:覆盖方式上由半膜覆盖变为全膜覆盖;种植方式上由平铺穴播变为沟垄种植;在覆盖时间上由播种时覆膜变为秋覆膜或春季解冻时覆膜。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杨祁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一技术之所以能大幅提高玉米等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作物抗旱能力,主要是因为这一技术可显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将微小降雨集流渗入玉米根部,增加光照强度,增加积温,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盐碱危害。
甘肃省省委书记陆浩曾撰文说:“2007年,甘肃中东部地区发生特大干旱,我在地处中部干旱区的静宁县调研时发现,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玉米长势良好,与没有采用这项技术的庄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现了这一技术的抗旱增产优势。”
据介绍,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这种技术种植玉米增产35%以上,种植马铃薯增产30%以上。使甘肃旱地玉米亩产最高达700公斤,改写了我国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今年甘肃将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力争增产粮食10亿斤。
这项技术的推广使用,使甘肃粮食连续五年实现增产,2008年总产达到了877万吨,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从2008年秋季开始,甘肃省已提前完成来年的秋覆膜面积140万亩,今年早春计划顶凌覆膜面积达到300万亩。随着旱情的加剧,覆膜面积还在增大。
通渭:推广新技术抗旱增收
通渭县平襄镇宋堡村的农民王平指着眼前4亩被地膜全覆盖的田地说,这将是今年大旱的年景下最有希望丰收的。他之所以心中有底,缘于2008年甘肃推广的全膜覆盖玉米的好收成。
为增强农业的抗旱能力,甘肃总结推广了以全膜双垄沟播为首的“五项技术”,这些农业技术为这个干旱大省的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对于历史上曾经因旱灾而酿成饥荒的通渭,如何解决粮食问题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通渭县委书记燕胜三如此表示。在各地政府以招商引资为主要任务的当下,燕胜三显得有些另类。
据了解,在通渭,以冬小麦为主的大面积夏粮作物年年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卡脖子”旱,产量低而不稳甚至绝收。而近两年推广的全膜玉米亩产630公斤左右,相当于小麦亩产量的3至7倍,马铃薯的亩收益相当于小麦的2至3倍。
“这让我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燕胜三兴奋地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使通渭县这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支撑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他介绍,通渭县已经确立了“3个50万亩”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框架,即完成全膜玉米种植50万亩,种足种好优质马铃薯50万亩,使全县优质牧草留床面积达到50万亩。
为加快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早在2008年10月29日,通渭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全覆膜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大户奖励暨决战秋覆膜大会,奖励了6位种粮大户。
从2007年夏收之后,通渭县选派出千名干部下基层,通过逐村逐社召开群众大会、进村入户算账对比等办法,引导群众压缩小麦,预留地块,准备物资,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2007-2008两年,该县在大面积示范推广的同时,农业部门还在不同区域专门设立了核心示范区,建立核心示范区10多个、5万亩,核心示范区的平均亩产2007年650公斤、2008年测产数据为650-750公斤。
县委书记燕胜三、县长令续鹏亲就此事专门撰写了《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为农民群众算清经济账,讲清增产机理,道明增产效果,使讲究实惠的农民群众看到了发展旱作高效农业的前景和希望所在。
燕胜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祖祖辈辈的通渭人在解决吃饭问题上走过了一段让人难忘、令人心酸的历史,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使这一片干旱的土地上粮食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通渭县被列入2009年甘肃省3个50万亩全膜玉米推广县之一,2008年秋季该县完成覆膜35.9万亩,当前全县正在掀起顶凌覆膜的高潮,尽快完成既定的50万亩和新追加的10万亩全膜玉米推广任务。
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
备受甘肃省广大农民欢迎的这项农业技术,被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称之为“正在旱作农业区引发着一场新的革命”。
从2003年开始试验、示范,到2005年大面积推广,历经数年,甘肃农业技术人员探索出了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集成技术,成为甘肃省粮食增加单产的“科技保障”。
今年春季大旱,这项技术的力量正在显示。记者在通渭县电视台拍摄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新闻资料片中看到:该县平襄镇试验田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玉米棒子粗壮结实,丰收在望;半膜覆盖、全膜平铺的玉米棒子干瘪未熟;露地玉米不结棒子、只有低矮的秸秆。
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农学博士生导师尚勋武说:“由国家审定的一项良种,研究人员至少研究十多年时间,目前增产幅度大约是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增产幅度达到20%左右,而甘肃省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增产幅度达到30%以上,可以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相媲美!”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在相关会议上指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对促进甘肃省农业增产、确保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就可增加粮食产量50万吨,农民人均可从中增加收入40元。”
目前,当地政府将这项技术列为重点推广的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在当地旱作农业区普遍推广,仅今年一年用于这项技术推广的专项经费达5000万元。据悉,农业部也给甘肃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
责编 刘永刚
甘肃受旱地区主要集中在该省东部、中部地区,因为持续少雨雪,气温持续偏高,土壤墒情明显下降。其中,庆阳市中北部大部分麦田出现五至十厘米的干土层。干旱造成此间冬小麦苗情有所下降,同时对今年春播生产造成威胁。
在甘肃的历史上,大旱之年,往往意味着粮食绝收,饥荒之年随之而来:如“民国十八年”、“一九五八年”两次大的饥荒,饿殍遍野,老百姓纷纷逃离他乡。
后来,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甘肃农业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干旱少雨、旱灾频频仍然制约着这里的粮食增收问题。每有旱情,粮食必然减产。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一项新的旱作农业技术的问世。
一个新名词:全膜双垄沟播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2月上旬从甘肃省农牧厅获悉,甘肃的旱情日益加重,受旱面积约有1500万亩。该省采取开辟抗旱水源,扩大冬灌面积等措施,还计划“今年在推广5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面积的基础上,再新增150万亩覆膜面积,积极主动抗旱。”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是一个新名词,专家的解释是“在地表起大小双垄后用地膜全覆盖,在沟内播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应用效果尤为突出。”传统的覆膜技术是覆一行地,留一行地,而它的特点是将地面全部覆盖,便于保墒。其创新点在于:覆盖方式上由半膜覆盖变为全膜覆盖;种植方式上由平铺穴播变为沟垄种植;在覆盖时间上由播种时覆膜变为秋覆膜或春季解冻时覆膜。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杨祁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一技术之所以能大幅提高玉米等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作物抗旱能力,主要是因为这一技术可显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将微小降雨集流渗入玉米根部,增加光照强度,增加积温,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盐碱危害。
甘肃省省委书记陆浩曾撰文说:“2007年,甘肃中东部地区发生特大干旱,我在地处中部干旱区的静宁县调研时发现,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玉米长势良好,与没有采用这项技术的庄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现了这一技术的抗旱增产优势。”
据介绍,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这种技术种植玉米增产35%以上,种植马铃薯增产30%以上。使甘肃旱地玉米亩产最高达700公斤,改写了我国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今年甘肃将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力争增产粮食10亿斤。
这项技术的推广使用,使甘肃粮食连续五年实现增产,2008年总产达到了877万吨,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从2008年秋季开始,甘肃省已提前完成来年的秋覆膜面积140万亩,今年早春计划顶凌覆膜面积达到300万亩。随着旱情的加剧,覆膜面积还在增大。
通渭:推广新技术抗旱增收
通渭县平襄镇宋堡村的农民王平指着眼前4亩被地膜全覆盖的田地说,这将是今年大旱的年景下最有希望丰收的。他之所以心中有底,缘于2008年甘肃推广的全膜覆盖玉米的好收成。
为增强农业的抗旱能力,甘肃总结推广了以全膜双垄沟播为首的“五项技术”,这些农业技术为这个干旱大省的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对于历史上曾经因旱灾而酿成饥荒的通渭,如何解决粮食问题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通渭县委书记燕胜三如此表示。在各地政府以招商引资为主要任务的当下,燕胜三显得有些另类。
据了解,在通渭,以冬小麦为主的大面积夏粮作物年年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卡脖子”旱,产量低而不稳甚至绝收。而近两年推广的全膜玉米亩产630公斤左右,相当于小麦亩产量的3至7倍,马铃薯的亩收益相当于小麦的2至3倍。
“这让我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燕胜三兴奋地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使通渭县这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支撑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他介绍,通渭县已经确立了“3个50万亩”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框架,即完成全膜玉米种植50万亩,种足种好优质马铃薯50万亩,使全县优质牧草留床面积达到50万亩。
为加快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早在2008年10月29日,通渭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全覆膜玉米和马铃薯种植大户奖励暨决战秋覆膜大会,奖励了6位种粮大户。
从2007年夏收之后,通渭县选派出千名干部下基层,通过逐村逐社召开群众大会、进村入户算账对比等办法,引导群众压缩小麦,预留地块,准备物资,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2007-2008两年,该县在大面积示范推广的同时,农业部门还在不同区域专门设立了核心示范区,建立核心示范区10多个、5万亩,核心示范区的平均亩产2007年650公斤、2008年测产数据为650-750公斤。
县委书记燕胜三、县长令续鹏亲就此事专门撰写了《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为农民群众算清经济账,讲清增产机理,道明增产效果,使讲究实惠的农民群众看到了发展旱作高效农业的前景和希望所在。
燕胜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祖祖辈辈的通渭人在解决吃饭问题上走过了一段让人难忘、令人心酸的历史,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使这一片干旱的土地上粮食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通渭县被列入2009年甘肃省3个50万亩全膜玉米推广县之一,2008年秋季该县完成覆膜35.9万亩,当前全县正在掀起顶凌覆膜的高潮,尽快完成既定的50万亩和新追加的10万亩全膜玉米推广任务。
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
备受甘肃省广大农民欢迎的这项农业技术,被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称之为“正在旱作农业区引发着一场新的革命”。
从2003年开始试验、示范,到2005年大面积推广,历经数年,甘肃农业技术人员探索出了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集成技术,成为甘肃省粮食增加单产的“科技保障”。
今年春季大旱,这项技术的力量正在显示。记者在通渭县电视台拍摄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新闻资料片中看到:该县平襄镇试验田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玉米棒子粗壮结实,丰收在望;半膜覆盖、全膜平铺的玉米棒子干瘪未熟;露地玉米不结棒子、只有低矮的秸秆。
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农学博士生导师尚勋武说:“由国家审定的一项良种,研究人员至少研究十多年时间,目前增产幅度大约是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增产幅度达到20%左右,而甘肃省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增产幅度达到30%以上,可以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相媲美!”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在相关会议上指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对促进甘肃省农业增产、确保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就可增加粮食产量50万吨,农民人均可从中增加收入40元。”
目前,当地政府将这项技术列为重点推广的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在当地旱作农业区普遍推广,仅今年一年用于这项技术推广的专项经费达5000万元。据悉,农业部也给甘肃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
责编 刘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