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国史大纲》成书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该书中,钱穆先生一直在思考:中国会不会亡?并以独特视角分析了彼时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成因和历史上类似问题应对的模式。在文中,主要谈谈阅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之后个人的浅略见解。
关键词:《国史大纲》 史书 高考文综历史题
因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题第42题的设置,我开始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我读的是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修订第3版,繁体竖排版本。至今一年余,读得断断续续,难以顺畅、连贯地读下来。虽然还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却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国史大纲》成书于艰苦的抗战年代。1940年正值“苦撑待变”的相持阶段,中华民族深陷苦难之中,抗战多年依然未能阻止日军的步步紧逼,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相继沦陷,民族自信低落,前途迷茫。时任北大历史系教授的钱穆,跟随西南联大众师生一路颠簸辗转了大半个中国,阅尽生灵涂炭,转移到西南大后方。仓促地从北平逃离,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中国会赢得抗战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书写《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联大南迁所带图书并不多,若继续研究旧题,找起参考资料来不免捉襟见肘,钱穆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此前断断续续作为笔记摘写了长达三年之久的中国通史的写作上。1939年6月,《国史大纲》成书,立时以其博大的体例、细致的考证、迭出的创见成为当时中国各大高校通用的国史讲义,一举奠定了钱穆一代史学大家的地位。最令人震撼的是作者令人难以置信的博学。按钱穆自己所说,由于手头没有什么原典文献可查,在集结成书时,凡是手稿里找不到论据原文出处的内容,一概舍弃不用。即便这样,在成书里他也至少准确引用了近百种书,涵盖正史、笔记、方志、诏令、诗文、信札、经籍、前人著述等各类资料,并且亲手绘制了数十幅历史地图。
苦难与清贫反而更能催生杰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参考资料不多、政局不稳、外患的刺激、劇变的生活环境,使钱穆先生不停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会不会亡?这种思考贯穿了全书始末,以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史为纲的中国通史。彼时,钱穆以自己对中国历史通达而深刻的理解,以数据和史实平实而热烈的讴歌了自己的民族。他高度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不曾中断的文明历程。以独特视角分析了彼时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成因和历史上类似问题应对的模式。书中凝聚了钱穆对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当下社会的深刻思考。1940年6月,《国史大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各大学的历史教科书并风行全国,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积极作用。先生和现今的高考历史命题都以关注现实的价值来引领历史的学习。历史的光辉也只有照进现实才会发出夺目的光芒。
《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帝皇。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的影响及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
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钱穆先生在书中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下,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这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配得上“历史“二字,也曾信誓旦旦许下诺言:此生定必遍读二十四史,方不枉为人师。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当下社会的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自己的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現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那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本国历史呢?先生说要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这就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历史总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鉴古而知今,历史总能带给我们温情。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对历史毫无敬意可言),而将我们自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前人不知后事,只是各行其是,焉能以己之过而责之于前人之身?
历史不仅为获得人生的智慧,更为内心的敬意,对先祖的敬意。带着温情与敬畏的心去看待历史便会看到一个更加全面和鲜活的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如何看待民族文化之传统、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过往之历史,有心做一个中国人的人,读起来,不可能不肃然起敬。《国史大纲》不仅仅是一部详实梳理历史脉络的史书,更是一部充满温情的民族志,带给读者以希望。
参考文献
[1]陈勇.钱穆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
关键词:《国史大纲》 史书 高考文综历史题
因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题第42题的设置,我开始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我读的是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修订第3版,繁体竖排版本。至今一年余,读得断断续续,难以顺畅、连贯地读下来。虽然还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却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国史大纲》成书于艰苦的抗战年代。1940年正值“苦撑待变”的相持阶段,中华民族深陷苦难之中,抗战多年依然未能阻止日军的步步紧逼,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相继沦陷,民族自信低落,前途迷茫。时任北大历史系教授的钱穆,跟随西南联大众师生一路颠簸辗转了大半个中国,阅尽生灵涂炭,转移到西南大后方。仓促地从北平逃离,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中国会赢得抗战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书写《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联大南迁所带图书并不多,若继续研究旧题,找起参考资料来不免捉襟见肘,钱穆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此前断断续续作为笔记摘写了长达三年之久的中国通史的写作上。1939年6月,《国史大纲》成书,立时以其博大的体例、细致的考证、迭出的创见成为当时中国各大高校通用的国史讲义,一举奠定了钱穆一代史学大家的地位。最令人震撼的是作者令人难以置信的博学。按钱穆自己所说,由于手头没有什么原典文献可查,在集结成书时,凡是手稿里找不到论据原文出处的内容,一概舍弃不用。即便这样,在成书里他也至少准确引用了近百种书,涵盖正史、笔记、方志、诏令、诗文、信札、经籍、前人著述等各类资料,并且亲手绘制了数十幅历史地图。
苦难与清贫反而更能催生杰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参考资料不多、政局不稳、外患的刺激、劇变的生活环境,使钱穆先生不停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会不会亡?这种思考贯穿了全书始末,以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史为纲的中国通史。彼时,钱穆以自己对中国历史通达而深刻的理解,以数据和史实平实而热烈的讴歌了自己的民族。他高度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不曾中断的文明历程。以独特视角分析了彼时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成因和历史上类似问题应对的模式。书中凝聚了钱穆对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当下社会的深刻思考。1940年6月,《国史大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各大学的历史教科书并风行全国,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积极作用。先生和现今的高考历史命题都以关注现实的价值来引领历史的学习。历史的光辉也只有照进现实才会发出夺目的光芒。
《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帝皇。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的影响及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
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钱穆先生在书中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下,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这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配得上“历史“二字,也曾信誓旦旦许下诺言:此生定必遍读二十四史,方不枉为人师。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当下社会的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自己的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現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那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本国历史呢?先生说要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这就不会对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历史总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鉴古而知今,历史总能带给我们温情。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对历史毫无敬意可言),而将我们自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前人不知后事,只是各行其是,焉能以己之过而责之于前人之身?
历史不仅为获得人生的智慧,更为内心的敬意,对先祖的敬意。带着温情与敬畏的心去看待历史便会看到一个更加全面和鲜活的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如何看待民族文化之传统、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过往之历史,有心做一个中国人的人,读起来,不可能不肃然起敬。《国史大纲》不仅仅是一部详实梳理历史脉络的史书,更是一部充满温情的民族志,带给读者以希望。
参考文献
[1]陈勇.钱穆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