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繁重的教学、作业、考试任务使高中师生对课前预习难以有效应用,有时甚至出现淡化、忽视等现象,致使课前预习这一重要的自主学习环节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新审视学生的预习,老话新议,小题大做,笔者对这一课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1.教师方面
(1)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单方探究,处理信息,备课趋于单向性,课前、课堂、课后费时费力,而教学效果不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常常互不交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2)对于学生有限的预习,教师不能及时激励评价,上课缺少提问、检查、认可、鼓励,学生难以持之以恒,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3)教师没有认识到对预习效果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急于完成任务,一口气讲完,给出结果的多,讨论探究的少,学生缺少发言机会和被提问机会,课堂无法检验预习的效果。
(4)对课前预习教师只停留在口头布置上,缺少明确的任务选择、引导和方法指导,对课前预习这一学法指导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论证高度不够,认识不足。
2.学生方面
(1)学生普遍重视课后复习,但机械重复。他们作业多,时间紧,难以挤出预习的时间,基本处在无预习状态。
(2)学生上课基本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兴趣受课本内容的不同而临时指向,课前失去激情。
(3)应试教育使学生注重知识的获得和积累,一味死记硬背,疏于学法的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预习方法难以形成。
(4)学生课前基本在无序的状态下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训练,难得要领,时间、空间、方法、效果基本失控,同时教师的引导、监督也存缺失现象。
二、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预习能力培养的再认识
对于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教育家都有阐述。陶行知先生说:“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叶圣陶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
通过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论,我们对预习有了如下的重新认识:
1.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师生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课前预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得以落实,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成为可能。
2.预习是改变被动学习、他主学习、机械学习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闭的天性,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使学生乐学、善学。
3.长期注重预习,可以使学生独立处理信息,整合已有资源,排除旧知识障碍。
4.注重课堂检查预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学定教”,这样的课堂是在学生课前预习基础上的点拨与引导,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5.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预习适时提出科学的激励性的评价,这样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预习的信心,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的课堂气氛。
6.如果学生课前选定了难点和疑点,在课堂上,学生听课能突出重点,减少笔记,优化课堂效果。
三、课前预习的有效方法
1.浏览教材,标记重点。课前预习时间有限,阅读文本是最重要的一环。阅读有详略之分,文科类略读,理科类深读,读时心到笔到,圈、点、画伴随着预习。教师也可以统一符号,以便检查。
2.寻找疑难,发现问题。预习不是解决全部问题的过程,贵在发现问题、找出疑问,这些疑问就是下节课的兴奋点。课堂上,疑问难点将逐一在教师的帮助下得以突破。
3.查找资源,温故知新。知识的掌握离不开递进与联系。“温故而知新”,大多时候新知识难以掌握是因为旧知识获取不足,难以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无法建立知识网络,出现链条断裂,造成缺陷,难以进入新知识。因此,收集已有知识,参考其他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4.公式推导,习题试做。理科的公式有时是旧公式的延伸,通过公式的亲自推导,可以使理论和定理得以掌握;例题习题有坡度,试做适量习题是检验预习知识效果的有效途径。
5.列出图表,画出简画。能列出图表,画出简画,表明已对知识进行了初步理解与掌握;对图表的不断添加补充,也是对新知识的更进一步理解与掌握。
6.动手实验,着手探究。有些科目必须动手,在实验中才能有所体验和发现,实验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实验的完备程度与否和能否获得精确的实验结果不是主要的,重在过程的设计、操作、体验和技能的培养,以形成一种动手的习惯、探究的习惯。
7.摘录卡片,列出提纲。卡片是积累知识的重要工具,简单易行,信手拈来,随时发现,随时记录,闲时翻看,不断添加。对有些问题列出提纲,反复补充,及时复习,记忆归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完整回答问题的习惯。
8.网上浏览,媒体搜寻。多媒体、英特网使知识的获取更加方便。在网上输入标题就可以寻得大量有关信息。学会网上搜寻,提倡“拿来主义”,也可以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9.社会调查,专家咨询。假期、休息日时,学生可带着问题深入社区、工厂、农村,咨询工人、农民、专家,这样可以使学生拓展知识,了解社会,体验自然,既准备了课程,又体悟了人生。
10.持之以恒,自我评价。长期的预习,可以形成习惯,形成技能,形成方法;适时评价可以得到喜悦,纠正错误,少走弯路。
四、实践后的几点体会
1.以上方法选择因人、因科、因时而异,可以交叉取舍。但是,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这一环节。
2.预习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贵在发现和提出问题。对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知不足而后勇,上课就会主动听讲,就会敏感于教师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就会高度集中在自己的疑点上。
3.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课堂的主要位置不能动摇,要防止学生课前预习了,课堂失去兴趣的现象。
4.教师要对预习方法不断研究,给学生预习提供指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贵在传授方法,贵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
5.课前预习,课堂专心,课后复习是获得知识的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影响知识的获得。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坚持教研,不断实践,就一定能使学生展卷而自能通解,课堂而自能合度。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1.教师方面
(1)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单方探究,处理信息,备课趋于单向性,课前、课堂、课后费时费力,而教学效果不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常常互不交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2)对于学生有限的预习,教师不能及时激励评价,上课缺少提问、检查、认可、鼓励,学生难以持之以恒,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3)教师没有认识到对预习效果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急于完成任务,一口气讲完,给出结果的多,讨论探究的少,学生缺少发言机会和被提问机会,课堂无法检验预习的效果。
(4)对课前预习教师只停留在口头布置上,缺少明确的任务选择、引导和方法指导,对课前预习这一学法指导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论证高度不够,认识不足。
2.学生方面
(1)学生普遍重视课后复习,但机械重复。他们作业多,时间紧,难以挤出预习的时间,基本处在无预习状态。
(2)学生上课基本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兴趣受课本内容的不同而临时指向,课前失去激情。
(3)应试教育使学生注重知识的获得和积累,一味死记硬背,疏于学法的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预习方法难以形成。
(4)学生课前基本在无序的状态下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训练,难得要领,时间、空间、方法、效果基本失控,同时教师的引导、监督也存缺失现象。
二、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预习能力培养的再认识
对于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教育家都有阐述。陶行知先生说:“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叶圣陶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
通过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论,我们对预习有了如下的重新认识:
1.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师生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课前预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得以落实,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成为可能。
2.预习是改变被动学习、他主学习、机械学习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闭的天性,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使学生乐学、善学。
3.长期注重预习,可以使学生独立处理信息,整合已有资源,排除旧知识障碍。
4.注重课堂检查预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学定教”,这样的课堂是在学生课前预习基础上的点拨与引导,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5.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预习适时提出科学的激励性的评价,这样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预习的信心,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的课堂气氛。
6.如果学生课前选定了难点和疑点,在课堂上,学生听课能突出重点,减少笔记,优化课堂效果。
三、课前预习的有效方法
1.浏览教材,标记重点。课前预习时间有限,阅读文本是最重要的一环。阅读有详略之分,文科类略读,理科类深读,读时心到笔到,圈、点、画伴随着预习。教师也可以统一符号,以便检查。
2.寻找疑难,发现问题。预习不是解决全部问题的过程,贵在发现问题、找出疑问,这些疑问就是下节课的兴奋点。课堂上,疑问难点将逐一在教师的帮助下得以突破。
3.查找资源,温故知新。知识的掌握离不开递进与联系。“温故而知新”,大多时候新知识难以掌握是因为旧知识获取不足,难以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无法建立知识网络,出现链条断裂,造成缺陷,难以进入新知识。因此,收集已有知识,参考其他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4.公式推导,习题试做。理科的公式有时是旧公式的延伸,通过公式的亲自推导,可以使理论和定理得以掌握;例题习题有坡度,试做适量习题是检验预习知识效果的有效途径。
5.列出图表,画出简画。能列出图表,画出简画,表明已对知识进行了初步理解与掌握;对图表的不断添加补充,也是对新知识的更进一步理解与掌握。
6.动手实验,着手探究。有些科目必须动手,在实验中才能有所体验和发现,实验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实验的完备程度与否和能否获得精确的实验结果不是主要的,重在过程的设计、操作、体验和技能的培养,以形成一种动手的习惯、探究的习惯。
7.摘录卡片,列出提纲。卡片是积累知识的重要工具,简单易行,信手拈来,随时发现,随时记录,闲时翻看,不断添加。对有些问题列出提纲,反复补充,及时复习,记忆归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完整回答问题的习惯。
8.网上浏览,媒体搜寻。多媒体、英特网使知识的获取更加方便。在网上输入标题就可以寻得大量有关信息。学会网上搜寻,提倡“拿来主义”,也可以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9.社会调查,专家咨询。假期、休息日时,学生可带着问题深入社区、工厂、农村,咨询工人、农民、专家,这样可以使学生拓展知识,了解社会,体验自然,既准备了课程,又体悟了人生。
10.持之以恒,自我评价。长期的预习,可以形成习惯,形成技能,形成方法;适时评价可以得到喜悦,纠正错误,少走弯路。
四、实践后的几点体会
1.以上方法选择因人、因科、因时而异,可以交叉取舍。但是,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这一环节。
2.预习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贵在发现和提出问题。对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知不足而后勇,上课就会主动听讲,就会敏感于教师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就会高度集中在自己的疑点上。
3.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课堂的主要位置不能动摇,要防止学生课前预习了,课堂失去兴趣的现象。
4.教师要对预习方法不断研究,给学生预习提供指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贵在传授方法,贵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
5.课前预习,课堂专心,课后复习是获得知识的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影响知识的获得。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坚持教研,不断实践,就一定能使学生展卷而自能通解,课堂而自能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