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几个月为啥还瘦不了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dong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这些信息来自于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这份五年全民健身计划,旨在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
  1.2020年每周锻炼的人将达7亿
  手机下载运动APP、健身手环热销、朋友圈里晒步数、公园里晨练……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健身。
  6月23日,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介绍《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相关情况时说,2007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是28.2%,2014年这个数据上升到了33.9%。这一次,新的五年全民健身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有统计表明,在运动健身中多投入1元钱,就可以在医疗当中减少7~8元的投入。
  哈佛大学研究者对65万名40岁以上人群进行的长达十几年的研究显示:相对于不运动者,每周快走75分钟的人平均长寿1.8年,每周快走150分钟的人平均长寿4年,经常运动并保持正常体重者平均长寿7.2年。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以往,我们普遍存在“重医疗、轻运动”的观念,甚至认为“健康中国”就是“医疗中国”。其实,将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健康重心下移,把全民健身作为主动健康的手段,可谓《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发力点。
  2.瘦不下来是没掌握好热量差
  肥胖已成为全世界一大难题,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是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在内的若干慢性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在我国,约有43.6%的人超重或者肥胖,很多人积极健身的主要动力就是减肥。
  “每天都在跑步机上猛跑半小时,出了好多汗,怎么也没见瘦?”不少人健身一段时间后面对体重很沮丧。咬牙坚持锻炼,体重一定就会掉下来?其实不然。成年人每天热量需要在1500~3000千卡之间,若按体重(平均60千克)估算,所需要热量在25~50千卡/千克体重。一个人如果想要减肥,就要形成热量差,即摄入的热量少于总消耗的热量。
  不论采取哪种健身方式,锻炼开始时首先消耗的是体内的葡萄糖,之后才开始消耗脂肪。只有较缓慢而平稳地持久运动,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达到减肥的目的。人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锻炼时间的长短,而不是锻炼的强度。有氧运动至少半小时后,才会开始燃烧机体的脂肪,每次运动最好坚持一小时。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后,血糖水平会降低,使人产生饥饿感,这时人们会食欲大增,对减肥极为不利。
  而且,有的人觉得只要运动消耗大,在饮食上就可以不必控制,结果将辛辛苦苦的减肥成果化为乌有。胖子不是一天吃成的,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脂肪非常顽固,要长期坚持锻炼才能减掉这些赘肉。通常,我们需要4个星期来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周围朋友可能需要8个星期才能注意到你的体型改变,而其他人则需要12个星期,国外比较流行的减肥瘦身计划一般的周期都是2~3个月。在健身初期,其实脂肪已经开始减少,但由于肌肉充血水肿,会有短暂的体重增加的现象,造成还没有瘦下来的假象,但其实你的体脂百分比已经开始降低,腰围变细了,体型变得好看了。所以,减肥不在于“猛药”,而在于细水长流。一般来说,女性每2~3周减掉一斤体重是比较好的进度,千万不能着急。
  3.这样健身让你得不偿失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但如果存在错误认识,不当的运动习惯和动作不仅很难达到预期健身效果,还会造成对身体其他方面的损伤。以下这些健身锻炼误区可要小心:
  误区1:有氧运动越多越好
  慢跑、跳绳、骑车等有氧运动,不仅可瘦身减肥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好处多多。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有氧锻炼消耗的不仅仅是脂肪,还有肌肉。
  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相结合,是将体脂控制在理想水平的最好方法。有氧锻炼能达到消耗热量的目的,但却不能长时间地提高新陈代谢率。力量练习虽不能长时间提高心率,但它却增加了肌肉总量,从而使新陈代谢率得到提高。
  运动量达到最大心率的60%时,身体消耗的脂肪比糖(糖元)或蛋白质(肌肉)要多。但如果运动强度再大一些,即达到最大心率的75%以上时,身体就会直接将脂肪、糖、蛋白质全部作为能量来源。两小时中量的有氧锻炼可耗尽体内90%的白氨酸,正常的白氨酸水平可防止因锻炼过度引起的肌肉分解。美国心脏协会指出,每周3~4次、每次至少30分钟,以最大心率50%~75%锻炼的有氧运动对心脏最有利。
  误区2:运动中大量饮水或忍着不喝
  运动过程中会有口渴的感觉,甚至嗓子眼发干,说明身体已处于缺水状态了,别忍着不喝。补水原则是少量多次,能缓解口渴症状就行,注意水别太凉。运动中如果一次性喝大量的水会造成不良后果,比如增大心脏和肠胃负担,造成运动中腹痛等。
  如果运动量大、出汗多,补充水分时最好以富含钾、钙、钠、镁等电解质的饮料为主;如果运动量小、出汗少,喝矿泉水就好。
  误区3:看到健身器材就一阵猛练
  很多健身达人喜欢秀自己的马甲线、比基尼桥,但如果你是个健身房新手,千万别被自己制定的完美健身计划所迷惑。健身锻炼贵在持久。翻翻自己的抽屉,里面是不是还躺着几张过期了的游泳卡、瑜伽卡、羽毛球卡?每天活动半小时,一周坚持3天以上足矣。
  每天去健身房摆开架势猛练,看似信心满满,其实很难坚持下去。而且,身体突然承受了很多新的生理负荷,缺乏力量的肘关节、手腕、肩膀和膝盖会很容易受伤。
  误区4:运动后“急刹车”
  常有人将快速运行的跑步机直接按停,大汗淋漓地从上面下来。
  在较为剧烈的运动后立刻停下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正确的做法是,在激烈运动过后,应采用慢跑或有一定速度的步行作为调整活动,然后可以甩动胳膊、转转腰、抖抖腿等,促进血液的回流,使肌肉主动放松。
  误区5:晨练肯定比暮练好
  有的人喜欢晨练,有的人则选择晚饭后打球、游泳、快走。哪个时间更适合锻炼?
  晨跑时,因为是空腹,人体血液中血糖、胰岛素水平低,主要以燃烧脂肪作为能量,有助于减肥。餐后一两个小时后再运动,也能有效燃烧脂肪,还帮助消化。需要提醒的是,早晨时人的血压偏高、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相反,黄昏时人的心跳、血压相对平衡,人体应激能力也是一天中的最高峰,此时锻炼安全系数高些。
  锻炼项目要根据身体健康情况来选择,膝关节有骨性关节炎及退行性改变者,不适合爬山、爬楼梯、深蹲等活动,游泳、骑车、散步比较适合。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适宜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
其他文献
在朔州市朔城区沙塄河乡沙塄河村,提起张建国,村民都会赞不绝口,他从部队转业后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种植甜椒与辣椒,自繁蔬菜新品种200余个,还建立起合作社。2015年辣椒纯利润就达到了60余万元。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民成长为农业带头人,带领着一方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6月29日,《科学导报》记者结识了这位扎根基层的“土专家”,了解了他的故事。  应征入伍搞种植  1981年,19岁的张建国
期刊
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无限的要素正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而小米、乐视等互联网企业借力创新社区知识管理而研发出的新产品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表明,客户的知识对于企业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原本孤立、分散的客户通过创新社区聚集在一起。在创新社区中,他们便捷地沟通并获取彼此的知识,交流技术信息和经验、分享创新成果,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完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有效转化
期刊
“妈妈,钢铁厂还有大白鹅,真漂亮。”在太钢焦化厂百鸟园,大群的白鹅畅游水面,追逐嬉戏,一群小朋友和家长一边给动物喂食,一边对钢厂里也能养出大白鹅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这是太钢以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组织22名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一起参与的“大手牵小手、责任与未来”环境日主题活动,共同感受绿色太钢中的一幕场景。  活动中,小朋友与家长先后参观了焦化厂百鸟园和太钢博物园。进入太钢博物园,翠绿挺拔的树木、
期刊
为了让创业者更深入地了解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管理方式和技术特色,近日,桂林国家高新区开展“走进众创空间”活动,带领创业者走进创业成功的典型企业,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和创业意见,为入驻众创空间的创业者们“传经送宝”。  创业者们一行来到桂林坤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80后”的老总面对面交流着创业之中的酸甜苦辣和经验做法。桂林坤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家动漫认定企业,公司创立于2011年,成功打造了国内知
期刊
约到高福很难,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熟悉他的人都说,高福是所里最忙、最辛苦的人。  翻开高福的简历,中科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科大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数十个头衔加身的他,恨不得24个小时都拿来工作。  可他却笑笑说,自己偶尔还能跑到电影院,去看部热门大片。  如此游刃有余,他是怎么做到的?  留在非洲的秘密  从2
期刊
5月13日下午,计算机科学家、IBM院士浅川智惠子作为“大师讲堂”的主讲嘉宾,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同学们分享了她的人生经历,以及IBM在信息无障碍技术研究领域的历史。  因为事故,浅川智惠子视力受损,在14岁时完全失明,20世纪80年代开始,她一直致力于利用现代科技,帮助像她一样的视觉残障人士获得更便利的生活。  浅川智惠子是IBM院士,卡内基梅隆大学访问教员,目前致力于加快辅助认知的研究,提
期刊
作为一名基础医学的研究者,她在科研工作中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约束自己;作为一名基础医学的教育者,她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次学习。同时,为了使自己紧跟时代步伐,保持知识更新,促进自身对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学习,她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交流,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最新前沿发展动态,开拓科研思路,不断充实、提高科研素质,并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根据专业的最新进展情况和实验室条件制定、调整具体的研究
期刊
他是山西首位“国医大师”,用20年的时间,边临床认证边应用,边积累边修改,将药对(又称对药,系用相互制约以增强疗效的两味药组方治病)增至270多对,出版了《施今墨对药》一书,风行于世。他首创“对穴”,填补了腧穴配伍文献的一个空白。他首次在针刺手法上提出了“无痛进针,同步行针”,得气速、针感强、后劲大、效果好。他就是吕景山。  耄耋之年 关注养生  6月23日,《科学导报》记者见到了这位已年逾八十的
期刊
夏季天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热,高温环境对人体是个严峻的考验,会直接或间接引发许多病症。  热射病  热射病,就是通常说的中暑症。由于盛夏气温过高,人体散热出现困难,体温调节就受到限制。热量积蓄在体内,会引发全身发热、头晕、口渴、恶心等中暑症状。此外,高温导致人体盐分过多流失,水盐代谢平衡失调,使得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出现肌肉痉挛、尿量减少、脉搏加快等“热痉挛”症(也是“中暑”之一种)。对于轻度的中暑病
期刊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与工作节奏,导致很多人饮食不规律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给胃肠功能带来很大压力。胃部胀痛、呕吐、灼热、打嗝、烧心、口苦……各种症状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及健康带来极大的困扰。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林三仁教授提醒,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胆汁反流引起的。  胆汁反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调查显示,我国仅成人食管胆汁反流人数就达1400万。长期胆汁反流不仅会引起各种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