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声乐演唱者舞台艺术表现力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ta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带有语言的音乐形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对于优秀的声乐演唱者来说,除了扎实稳定的唱功之外,良好的舞台艺术表现力也是其需要掌握的技能。文章从声音状态、作品理解、舞台艺术表现力、心理素质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使声乐演唱者的舞台艺术表现更具有感染力。
  关键词:声乐;演唱者;舞台艺术表现力
  一、声音状态
  (一)歌唱气息
  良好的气息是歌唱的基础,如果在唱歌时出现声音虚、抖的问题那么一定是因为气息不足[1]。当人吸气时,外界空气进入,横膈膜开始向下并且同时向两侧扩张,使肺泡与空气更大面积的接触,在训练气息的时候应该在腰腹一圈(即丹田的地方)有意识地控制、用力,维持横膈膜向两侧且向下的扩张。唱歌时,声音要一直有气息的支撑。
  (二)打开喉咙歌唱
  在有稳定、顺畅气息的基础之上,打开喉咙歌唱也是声乐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歌唱时,下巴需要放松,舌根自然,不压舌根,以打哈欠的方式打开嗓子,让喉咙自然放松,稳定喉位,不提喉不压喉[2]。
  (三)共鸣腔的使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体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共鸣腔体总体来说起美化声音的作用,使声音音量增加、音色更加饱满圆润[3]。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运用共鸣腔体对声音进行美化。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相对来说对共鸣腔体的使用要比流行唱法多得多。流行唱法相对来说更贴近生活,声音更自然,突出个性化。
  二、作品理解
  在准备演唱一首作品时,首先要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然后找到作品的正谱,按照曲谱把作品的旋律、节奏唱熟,以确保在最基本的音准、节奏上不会出现错误。目前高校大多數声乐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都是“听会”,导致好多学生或者是声乐演唱者连最基本的音准都成问题。如果最基本的音准、节奏都成了问题,那要怎么去表达词曲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呢?作品体现着词曲作者以及当时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想法与感受,因此需要演唱者对作品进行准确的思考与分析。
  三、舞台艺术表现力
  (一)舞台着装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审美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4],不再像改革开放以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只是吃饱穿暖,而是对不同的场合的着装有了相应的要求,讲究什么场合需要穿什么样的服装来搭配。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服装的挑选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合理地根据作品的创作背景,舞台场景,自身的演唱风格、体形样貌,挑选适合自己的衣着。比如在演唱流行歌曲时,应该选择与大众审美相似,比较潮流、时尚的衣服,因为流行声乐作品相对于美声声乐作品、民族声乐作品更加生活化、口语化,是当下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比如演唱民族歌剧《红梅赞》的时候,为了歌颂主人公江姐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选择服装时应该以当时的时代背景为基础。总而言之,演唱者在挑选服装的时候首先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使其符合歌曲的整体风格,其次要根据自己的体貌特征,在符合歌曲的背景的前提下,挑选更加适合自己的演出服。对于演唱者来说,能否挑选一件既适合歌曲主题,又适合自己体形样貌的演出服,也是演唱能否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5]。
  (二)肢体的协调能力
  与音乐相符合的肢体动作的配合,会使歌曲的表达更具感染力。在舞台上演唱歌曲时,演唱者不能原地站在舞台上。声乐是用整个身体在歌唱,演唱者需要随着音乐的律动与情绪的递进,做出与歌曲相关的情绪动作,进而使演唱更加投入。这样不仅可以使演唱者自己沉醉在歌曲里,还可以使观众被歌声以及肢体动作传达的情绪所感染。肢体的协调能力对于舞台感染力来说非常的重要。不同风格的作品需要搭配相应的肢体动作以增强舞台的感染力,提高舞台的艺术表现力。如何增强肢体的协调能力?首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看视频,看看在表演相同歌曲的时候其他的演唱者都是怎么通过肢体动作来传达感情的,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模仿。其次,可以找专业的舞蹈老师对舞台动作进行编排,或者多进行舞蹈练习。熟能生巧,跳得多了,肢体慢慢就会越来越协调。肢体的协调能力会直接影响演唱者整个人在舞台上的气场。
  (三)面部的训练
  一是眼神的训练。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好的演员用一个眼神就能传达出想要表达的喜怒哀乐。京剧演员每天都会专门训练眼神,比如一直看着一个乱飞的乒乓球,或者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的眼睛等。当演唱者在舞台上表演时,每一个小细节都会被观众数十倍的放大。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孩子一到演出时,眼睛就不敢目视前方,或者四处张望。或者不说小孩子,目前许多高校的部分学生只注重声音的质量与技巧,对于形体以及神态的训练非常缺乏。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眼睛要敢于目视前方,不能四处张望,要学会给眼神定点,不能给人眼神飘忽不定的感觉,这样会让观众觉得演唱者心不在焉,可以效仿京剧演员的训练方法,对眼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二是面部表情的管理。演唱者应该有针对性地对面部表情进行管理,可以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时间对着镜子练习面部表情,开心的、伤心的、愤怒的、害羞的等等。舞台艺术表现力是一个整体效果,但是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只有把每一个部分练习极致,才能在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正常发挥,带给观众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四)情感与技术的结合
  舞台艺术表现力不仅需要肢体动作、舞台着装、音响伴奏等各种因素进行辅助,有表现力、感染力的声音才是一切的前提。歌唱情感在演唱作品时非常重要,是歌唱的灵魂。仅有技术的支撑,没有感情的演唱,就像一杯白开水。有的演唱者演唱的歌曲你会觉得从任何方面都挑不出来问题,可是偏偏就是不喜欢听,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其演唱缺乏感情。想要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首先需要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任何形式的歌曲都有着对应的文化背景以及鲜明的时代烙印。在深入了解作品以后应该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注重语感、气口、情绪的拿捏训练。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作品的演绎需要比生活中的表达更夸张化。比如毛不易、陈奕迅、莫文蔚等人的歌曲给人娓娓道来的叙述感,在平淡的声音中流露出浓浓的感情色彩。不同的歌曲抒发的情感不同,用心歌唱,将情感与技术融为一体,才是歌唱的最高境界。   (五)舞台、伴奏、音响
  外界的环境设备,有的时候不是演唱者本身可以控制的,但是需要承认的是外界设备也是影响舞台表现力的重要原因,如舞台、灯光、音响、伴奏等,尤其对于流行声乐演唱来说。
  四、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的好壞也会对演唱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声乐演唱中,台下观众变多,演唱者就会处于紧张的氛围中,因此容易出现气息上浮、手脚甚至全身发抖、忘词等问题,相比平时演唱的实力大打折扣。对于表演者来说,观众们欣赏的就只是台上的一瞬间,很少有人会知道你私底下的实力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就要在那一瞬间把平时的所学全部展现出来,因此在平时要多加锻炼心理素质。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锻炼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其一,多参加演出,不管是多大或者多小的舞台,只要有演出就参加。就像背课文一样,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五遍、十遍、百遍,演出也是一样,第一次演出面对许多观众的时候会紧张,那就继续参加第二次、第五次、第十次、第一百次,演唱者的成长与进步都是在舞台上锻炼出来的。当有了一定次数的演出经验,自然心里就不会那么紧张了,最后甚至可能会变成观众越多人就越兴奋的状态。其二,心理暗示。在演出前照着镜子给自己鼓励,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最好的。其三,把作品私下练习得非常熟练,减少自己的心理负担。其四,多与人沟通交流,使自己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其五,保持稳定的技术。如果基本功扎实,即使紧张也不会对实力产生太大影响。
  舞台艺术表现力是演唱者的整体表现状态,想要提高舞台艺术表现力需要将扎实的基本功、协调的肢体动作、稳定的心理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总而言之,声乐演唱者要多参加演出,多积累经验,当然也要不断地学习。艺无止境,学无止境。
  参考文献:
  [1]赵冰冰.声乐演唱中气息支撑点控制初探[J].当代音乐,2016(19):55-56.
  [2]李春辉.谈声乐演唱中的气息与情感[J].当代音乐,2016(1):58-59.
  [3]黄帅.浅析歌唱中共鸣产生的条件[J].当代音乐,2018(2):101-102.
  [4]姜琳琳.高校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分析[J].当代音乐,2017(2):38-39.
  [5]王琪.浅谈如何提高歌者的舞台表现力[J].音乐大观,2014(13):175.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一直以来,音乐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都是重要的精神食粮,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音乐学习者的数量不断增长,在声乐表演、技巧、情感等方面都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声乐艺术中,声乐技巧相关技能和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声乐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此,在实际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积极引用不同的演唱方式,尽量让演唱者将作品的内涵等进行充分表现。文章从声乐技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出发,对声乐技巧在声
期刊
摘 要:文章提出地方高校舞蹈编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革新,首先体现在紧抓“地方性”,不放“对标一流”,优化教学内容的常规课堂;其次,梳理舞蹈人才产出导向,优化舞蹈编创技法的实践平台,在深度上综合考虑多方面的教学因素;最后,建构高度的审美标准,优化舞蹈编创人才的专业认知,是地方高校舞蹈编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中,平衡舞蹈知识与实践、实习之间关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舞蹈编创;人才产出;审美标准  传统的舞
期刊
摘 要:古筝的音色优美,作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弹拨乐器,相较于其他弹拨乐器,其在演奏中的音域也更为宽广。古筝通过演奏者丰富的演奏技巧,在音乐的表述上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而流行音乐作为当代社会人们对于音乐的潮流追求,在受众人群上来说更加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若是在当下的生活环境中可以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古筝与流行音乐结合在一起演奏,除了可以开拓出全新的音乐风格,还可以将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古筝向更广泛的
期刊
摘 要:画家的绘画技术与作品风格,和其习性、生活阅历以及思想有密切的联系,任何时候都不只是单纯的形式问题。风格的养成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特点。文章阐述了传统绘画技术的当代发展,提出画家技术的成熟是个人风格形成的前提,分析探讨了绘画技术的发展中个人风格的形成,并在笔性与心性、同一时期同一流派画家的表现风格、个人风格与绘画技术的发展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绘画技术;风格;传承;文化
期刊
摘 要:景观社会理论是由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提出的哲学思想,德波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的生活中,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景观聚集。景观本身作为一种媒介连接资本生产方式与受众群体,影像与图案本身的视觉表现构成形成了德波所认为的景观社会。在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进步下,劳动关系的转换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去除了受众的功能性需求而形成了对其他意旨的追求,而这类意旨的构造原理基于视觉传达手段,并由视觉科学家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已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对于单簧管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而言,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及实践能力更为重要。在教育工作中,如何让单簧管的课程教学活动满足当代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是重中之重,也是课程改革实践应当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单簧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才能推动我国单簧管艺术的发展,培养更多单簧管相关的优秀人才。基
期刊
摘 要:彩砂曼荼罗是一个表达内在蕴含的佛教精神世界的独特外在形式,通过赋予图案与色彩不同的象征含义,将其组合成一个充满意味的形式。文章从曼荼罗各部分的象征内容与外在呈现形式入手,论述其所表达的宗教观、蕴含的艺术思想与具有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曼荼罗;彩砂;宗教艺术  “曼荼罗”一词源于印度梵语,在汉语中被译为坛城,起源于古印度,是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与西藏本地宗教相结合而形成的藏传佛教中宇宙观的一个
期刊
摘 要: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文化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和包容性。在钢琴艺术方面,艺术家们逐渐在钢琴曲的创作中融入我国独特的少数民族特色。现存的钢琴曲中含有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曲子相对较少,具有广西壮族传统音乐元素的曲子更少,但是其中不乏好的作品。在这些钢琴曲中,可以感受到壯族的文化风貌,也展现了钢琴的独特技巧。文章从广西壮族风格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入手,分析壮族风格钢琴作品的根源,对根据广西壮族民歌音乐
期刊
摘 要:中国原生态公演的歌舞剧是在广袤草原、田间地头自然而然出现的文化元素,它捕捉来自原始的活力与野性,并将这些原生态元素加工处理和少量改进,最终以极具观赏性的形式展示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如何促进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与时代的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对中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进行了基本概述,分析了目前我国原生态歌舞剧公演艺术存在的问题,并且从
期刊
摘 要:潮尔音乐即蒙古族多声部音乐,在蒙古族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内蒙古自治区各大音乐院校及综合院校的音乐专业在教学中均有涉猎潮尔音乐。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音乐学院以培养高质量的民族音乐人才为宗旨,也将潮尔音乐纳入了该学院的教学体系中。文章立足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音乐学院潮尔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情况,提出了培育高水平潮尔音乐艺术人才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潮尔音乐;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音乐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