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京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甘熙宅第”南京民俗、非遗“双博”馆为例,从南京民间工艺的保护现状出发,探寻南京民间工艺的博物馆之路:营造民间工艺保护传承的生活空间;在民俗活动中保持活态传承;打造“流动的博物馆”。
关键词:南京;民间工艺;博物馆;保护
1南京民间工艺的历史及现状
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民间工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和审美需要,就地取材,以手工技艺为主设计、制作、生产,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同时在人民大众中广为流传的审美和实用相结合的艺术。有学者喻其为“炕头艺术”,正点明了民间工艺源于生活的基本特征。民间工艺生于“炕头”,用于“炕头”,美在“炕头”,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密切相连,是民间智慧、民众知识的集中体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特色。
南京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晚期。5000多年前,南京的原始居民就能够制作精美的玉饰品和画彩陶器。明清两朝是南京文化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今天看到的很多南京民间工艺品类在当时就已经产生,有的还比较发达。明初,政府“起取苏浙等处上户四万五千余家填实京师。壮丁发各监局充匠,余为编户,置都城内外,名曰‘坊厢’”①。这说的是,明王朝从苏、浙等地招来较富裕的居民,充作手工业匠户,并按行业将他们编入各种坊厢户籍从事生产服务于朝廷。“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完全改变了南京城内原有的居民结构……新的居民结构中,手工业工匠的比例过大,在使南京城市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使南京城区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手工业作坊群”[1],多集中在南京城南秦淮河沿岸,与此相联,出现了许多以手工业作坊命名的街巷,如毡匠坊、鞍辔坊、弓匠坊、箭匠坊、璇工坊、铜作坊、铁作坊、银作坊。明代南京的丝织业较为发达,与丝织业有关的行业就达20多个,如缎子、表绫、丝绵、布绢、零布、绒线、荷包、手帕等都成为独立的行业,还出现了丝市、网巾市、绫庄巷、绒庄街和颜料坊等商市和坊巷。绒庄街出产的南京绒花在当时著称于世,产品行销全国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清代,南京的手工业和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绒花、制扇、木版年画等,都很兴旺。南京城内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绒花店林立,盛极一时。制扇从业人员达数千人。城南秦淮河畔的金陵木刻年画作坊、店铺名冠全国,南京曾一度成为我国木刻年画的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南京民间工艺行业发展,如组织剪纸艺人挖掘、整理民间剪纸,帮助绒花艺人周家凤重操原业,成立了各种生产合作社。1963年7月到8月,南京的22个门类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应邀至北京举办展览,取得了热烈反响,不少领导都留言鼓励。郭沫若赋诗:“凯风吹至石头城,北海波光照眼明,坐看百花齐放蕊,满园硕果意欣荣。”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南京的传统民间工艺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且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化,像南京绒花、金陵折扇等一批传统民间工艺濒临消亡或失传。
2南京民间工艺的博物馆保护之路
位于南京城南南捕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号的南京民俗博物馆,是搜集、整理、研究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包括风土人情、礼仪习俗、民间工艺等的专业性博物馆。该馆利用南京市现存最大的民居建筑群——甘熙宅第作为馆址,自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并改建为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2010年1月,为了全方位的展示南京的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经批准,在民俗博物馆的基础上增设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立全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
甘熙宅第又称甘熙故居、甘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晚晴南京著名文人、藏书家甘熙的故居,距今已有二百年历史,俗称“九十九间半”。整个建筑占地逾10000平方米,多进穿堂式古民居,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现在的南京民俗、非遗“双博馆”有展览面积近7000平方米,其中四分之三的展览区作为非遗专题陈列,分为 “人类共同的遗产”、“城市的记忆”、“传承人馆”、“金陵工巧”等几大部分,通过文字、照片、音像、动漫、模型、场景复原、舞台演出等形式,展现南京现有的丰富的非遗资源及代表性传承人。和其他博物馆相比,南京民俗、非遗“双博馆”最大的特点便是“动静结合”,这里不只有静态的文字、图片和文物展品,还有动态的非遗绝活展示,互动式的参观体验。在民间手工艺展示区内,剪纸、微雕、泥塑、绒花、竹刻等近20位非遗传承人长期在此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观众不仅可以欣赏、购买心仪的各种非遗工艺品,还能近距离观看传承人们的制作过程。有兴趣的观众还可以在“老师”的指点下亲自动手,扎花灯、捏泥人、剪生肖、画脸谱,做一回“业余传承人”。此外,博物馆还很注重民间文化精粹的继承发展,采取多种手段建立南京非遗资料库,打造面向社会的非遗传习课堂。基于博物馆目前的管理经营与工作实践,在南京民间工艺的保护问题上,笔者认为还应加强以下几点的建设:
2.1营造民间工艺保护传承的生活空间
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地区之一,被视为南京文化的“根”。南京民俗、非遗“双博馆”正位于南京老城南北端的南捕厅历史街区。清朝设南捕通判厅于此(今府西街小学校址),南捕厅街由此得名。这里历史上市井繁华,人烟稠密,各地商贩及满、汉、回、蒙等民族在此云集,尤以回民居多,店铺、作坊、茶楼、酒肆和寺庵等遍布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街内有绫庄巷、绒庄街、扇骨营、皮市街、七家湾等地名。皮市街,今叫“评事街”,是街区内最长、最繁华的街道,早先名皮作坊,从事制革业的作坊比户而居。临街店铺林立,店招缤纷,据史料记载,清朝和民国时期,街内有香粉店、茶食糖果店、古玩玉器店、中药店、板鸭店、豆制品店,茶社、菜馆、旅店、浴室也一应俱全。评事街上的染坊、灯市在当时也颇有名气。此外,南捕厅历史街区还拥有不少名宅名居,有评事街欧阳氏式好堂,绫庄巷温肇江、温葆深兄弟的钟山草堂和春树轩,绒庄街陈氏朴园以及今南京民俗、非遗“双博”馆所在地的南捕厅甘氏家族巨宅等。 南捕厅地区是历史上南京手工业兴盛的名街,“作为有几百年历史积淀的传统风貌区,无论从形体上还是精神上都维持一种隐含的、由居民世代凝聚的文化场,它外化为街区传统生活方式和居民心理结构,可以说,它是南京居住文化、手工业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南京‘城南文化’的缩影。”[2]作为南捕厅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民俗、非遗“双博”馆应注重与整个街区的相互融合,以打造“老百姓自己的博物馆”为目标,注重传统民居保护与地区特色文化弘扬相结合,将“老手艺”、“老行当”、“老遗产”、“老地名”有机融合,积极营造民间工艺保护传承的生活空间。
2.2在民俗活动中保持活态传承
民间工艺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现象,其大部分以民俗为基础,与民俗活动有紧密的联系。同时,民间工艺的内容与形式又充分反映着民间风俗的各种事象。因此,对于民间工艺的保护,不是把它放进博物馆陈列就完了,而是要让它充满活力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民间工艺本身也作为民俗生活的一部分,是“生产者的艺术”,不仅丰富了民俗活动的内容,又加强了民俗活动的文化情境。笔者建议,博物馆可以通过弘扬传统节庆、民俗活动,在动态的活动中传承保护传统民间工艺。
以南京绒花为例,旧时南京民间一事三节(婚嫁喜事、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人们都有用绒花做装饰的习俗,借以祈福、辟邪。如儿辈们端午节戴佩的老虎花、五毒花、五福花和置于家中案头的龙舟摆件,中秋节的白兔花,春节时的全福花、如意花、春牛花、寿星花等,尤其是新娘戴用的各种金凤绒花,俨似花人,显得愈加喜气盈门。博物馆可计划举办端午、中秋、春节等具有老南京特色的民俗节日活动,让参观者亲身参与到体验场景中,不仅使身心得到休闲和放松,更重要的是通过与馆中诸多传统艺术活动的互动,增强对于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了解。
2.3打造“流动的博物馆”
博物馆还应积极开展“流动的博物馆”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社区和学校。社区经历漫长的岁月逐步发展而成,离不开自身的文化系统。“社区民众对于文化传统的眷念,是经年累月由时光和生命交织的情感,并融入社区民众的血液,成为遗传基因,世世代代传递下去。”[3]可以说,这些社区原住民与遗产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博物馆应充分尊重原住居民的权益,维系、加强他们与遗产地之间的联系。在实际走访中发现,南京城南社区居民对于老城南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对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也有着热烈的渴求。博物馆可将相关展览、活动、民间工艺品带到社区,通过展示南京特色民间工艺和老南京发展相关代表性物件,向社区居民展现城市历史与文化;通过文化论坛、现场教授等形式向居民传授民间工艺制作技艺,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培养民间工艺传承的后备人才。另外,博物馆可通过民间艺人学艺讲堂与技术培训和学校建立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解民艺、学习民艺的实践机会;还可利用学校相关专业、社团的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宣传并展开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实现民间工艺的集展示、宣传、教学、研究、传承于一体的保护之路。
注释:①顾起元(明).《客座赘语》卷2《坊厢始末》.
参考文献:
[1] 薛冰.南京城市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66.
[2] 谭瑛,杨俊宴.结合旧城更新的旅游资源挖掘——以南京南捕厅街区为例[J].华中建筑,2009,27(11):124-126.
[3] 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關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382.
作者简介:张文珺,女,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工艺美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关键词:南京;民间工艺;博物馆;保护
1南京民间工艺的历史及现状
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民间工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和审美需要,就地取材,以手工技艺为主设计、制作、生产,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同时在人民大众中广为流传的审美和实用相结合的艺术。有学者喻其为“炕头艺术”,正点明了民间工艺源于生活的基本特征。民间工艺生于“炕头”,用于“炕头”,美在“炕头”,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密切相连,是民间智慧、民众知识的集中体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特色。
南京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晚期。5000多年前,南京的原始居民就能够制作精美的玉饰品和画彩陶器。明清两朝是南京文化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今天看到的很多南京民间工艺品类在当时就已经产生,有的还比较发达。明初,政府“起取苏浙等处上户四万五千余家填实京师。壮丁发各监局充匠,余为编户,置都城内外,名曰‘坊厢’”①。这说的是,明王朝从苏、浙等地招来较富裕的居民,充作手工业匠户,并按行业将他们编入各种坊厢户籍从事生产服务于朝廷。“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完全改变了南京城内原有的居民结构……新的居民结构中,手工业工匠的比例过大,在使南京城市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使南京城区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手工业作坊群”[1],多集中在南京城南秦淮河沿岸,与此相联,出现了许多以手工业作坊命名的街巷,如毡匠坊、鞍辔坊、弓匠坊、箭匠坊、璇工坊、铜作坊、铁作坊、银作坊。明代南京的丝织业较为发达,与丝织业有关的行业就达20多个,如缎子、表绫、丝绵、布绢、零布、绒线、荷包、手帕等都成为独立的行业,还出现了丝市、网巾市、绫庄巷、绒庄街和颜料坊等商市和坊巷。绒庄街出产的南京绒花在当时著称于世,产品行销全国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清代,南京的手工业和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绒花、制扇、木版年画等,都很兴旺。南京城内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绒花店林立,盛极一时。制扇从业人员达数千人。城南秦淮河畔的金陵木刻年画作坊、店铺名冠全国,南京曾一度成为我国木刻年画的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南京民间工艺行业发展,如组织剪纸艺人挖掘、整理民间剪纸,帮助绒花艺人周家凤重操原业,成立了各种生产合作社。1963年7月到8月,南京的22个门类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应邀至北京举办展览,取得了热烈反响,不少领导都留言鼓励。郭沫若赋诗:“凯风吹至石头城,北海波光照眼明,坐看百花齐放蕊,满园硕果意欣荣。”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南京的传统民间工艺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且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化,像南京绒花、金陵折扇等一批传统民间工艺濒临消亡或失传。
2南京民间工艺的博物馆保护之路
位于南京城南南捕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号的南京民俗博物馆,是搜集、整理、研究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包括风土人情、礼仪习俗、民间工艺等的专业性博物馆。该馆利用南京市现存最大的民居建筑群——甘熙宅第作为馆址,自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并改建为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2010年1月,为了全方位的展示南京的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经批准,在民俗博物馆的基础上增设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立全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
甘熙宅第又称甘熙故居、甘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晚晴南京著名文人、藏书家甘熙的故居,距今已有二百年历史,俗称“九十九间半”。整个建筑占地逾10000平方米,多进穿堂式古民居,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现在的南京民俗、非遗“双博馆”有展览面积近7000平方米,其中四分之三的展览区作为非遗专题陈列,分为 “人类共同的遗产”、“城市的记忆”、“传承人馆”、“金陵工巧”等几大部分,通过文字、照片、音像、动漫、模型、场景复原、舞台演出等形式,展现南京现有的丰富的非遗资源及代表性传承人。和其他博物馆相比,南京民俗、非遗“双博馆”最大的特点便是“动静结合”,这里不只有静态的文字、图片和文物展品,还有动态的非遗绝活展示,互动式的参观体验。在民间手工艺展示区内,剪纸、微雕、泥塑、绒花、竹刻等近20位非遗传承人长期在此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观众不仅可以欣赏、购买心仪的各种非遗工艺品,还能近距离观看传承人们的制作过程。有兴趣的观众还可以在“老师”的指点下亲自动手,扎花灯、捏泥人、剪生肖、画脸谱,做一回“业余传承人”。此外,博物馆还很注重民间文化精粹的继承发展,采取多种手段建立南京非遗资料库,打造面向社会的非遗传习课堂。基于博物馆目前的管理经营与工作实践,在南京民间工艺的保护问题上,笔者认为还应加强以下几点的建设:
2.1营造民间工艺保护传承的生活空间
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地区之一,被视为南京文化的“根”。南京民俗、非遗“双博馆”正位于南京老城南北端的南捕厅历史街区。清朝设南捕通判厅于此(今府西街小学校址),南捕厅街由此得名。这里历史上市井繁华,人烟稠密,各地商贩及满、汉、回、蒙等民族在此云集,尤以回民居多,店铺、作坊、茶楼、酒肆和寺庵等遍布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街内有绫庄巷、绒庄街、扇骨营、皮市街、七家湾等地名。皮市街,今叫“评事街”,是街区内最长、最繁华的街道,早先名皮作坊,从事制革业的作坊比户而居。临街店铺林立,店招缤纷,据史料记载,清朝和民国时期,街内有香粉店、茶食糖果店、古玩玉器店、中药店、板鸭店、豆制品店,茶社、菜馆、旅店、浴室也一应俱全。评事街上的染坊、灯市在当时也颇有名气。此外,南捕厅历史街区还拥有不少名宅名居,有评事街欧阳氏式好堂,绫庄巷温肇江、温葆深兄弟的钟山草堂和春树轩,绒庄街陈氏朴园以及今南京民俗、非遗“双博”馆所在地的南捕厅甘氏家族巨宅等。 南捕厅地区是历史上南京手工业兴盛的名街,“作为有几百年历史积淀的传统风貌区,无论从形体上还是精神上都维持一种隐含的、由居民世代凝聚的文化场,它外化为街区传统生活方式和居民心理结构,可以说,它是南京居住文化、手工业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南京‘城南文化’的缩影。”[2]作为南捕厅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民俗、非遗“双博”馆应注重与整个街区的相互融合,以打造“老百姓自己的博物馆”为目标,注重传统民居保护与地区特色文化弘扬相结合,将“老手艺”、“老行当”、“老遗产”、“老地名”有机融合,积极营造民间工艺保护传承的生活空间。
2.2在民俗活动中保持活态传承
民间工艺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现象,其大部分以民俗为基础,与民俗活动有紧密的联系。同时,民间工艺的内容与形式又充分反映着民间风俗的各种事象。因此,对于民间工艺的保护,不是把它放进博物馆陈列就完了,而是要让它充满活力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民间工艺本身也作为民俗生活的一部分,是“生产者的艺术”,不仅丰富了民俗活动的内容,又加强了民俗活动的文化情境。笔者建议,博物馆可以通过弘扬传统节庆、民俗活动,在动态的活动中传承保护传统民间工艺。
以南京绒花为例,旧时南京民间一事三节(婚嫁喜事、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人们都有用绒花做装饰的习俗,借以祈福、辟邪。如儿辈们端午节戴佩的老虎花、五毒花、五福花和置于家中案头的龙舟摆件,中秋节的白兔花,春节时的全福花、如意花、春牛花、寿星花等,尤其是新娘戴用的各种金凤绒花,俨似花人,显得愈加喜气盈门。博物馆可计划举办端午、中秋、春节等具有老南京特色的民俗节日活动,让参观者亲身参与到体验场景中,不仅使身心得到休闲和放松,更重要的是通过与馆中诸多传统艺术活动的互动,增强对于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了解。
2.3打造“流动的博物馆”
博物馆还应积极开展“流动的博物馆”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社区和学校。社区经历漫长的岁月逐步发展而成,离不开自身的文化系统。“社区民众对于文化传统的眷念,是经年累月由时光和生命交织的情感,并融入社区民众的血液,成为遗传基因,世世代代传递下去。”[3]可以说,这些社区原住民与遗产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博物馆应充分尊重原住居民的权益,维系、加强他们与遗产地之间的联系。在实际走访中发现,南京城南社区居民对于老城南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对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也有着热烈的渴求。博物馆可将相关展览、活动、民间工艺品带到社区,通过展示南京特色民间工艺和老南京发展相关代表性物件,向社区居民展现城市历史与文化;通过文化论坛、现场教授等形式向居民传授民间工艺制作技艺,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培养民间工艺传承的后备人才。另外,博物馆可通过民间艺人学艺讲堂与技术培训和学校建立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解民艺、学习民艺的实践机会;还可利用学校相关专业、社团的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宣传并展开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实现民间工艺的集展示、宣传、教学、研究、传承于一体的保护之路。
注释:①顾起元(明).《客座赘语》卷2《坊厢始末》.
参考文献:
[1] 薛冰.南京城市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66.
[2] 谭瑛,杨俊宴.结合旧城更新的旅游资源挖掘——以南京南捕厅街区为例[J].华中建筑,2009,27(11):124-126.
[3] 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關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382.
作者简介:张文珺,女,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工艺美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