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梗阻性黄疸自然消退的原因和手术减黄时间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fi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鼠梗阻性黄疸自然消退的原因,为合理选择实验模型和减黄手术的时间提供依据。

方法

大鼠54只,随机分为胆总管结扎离断组(A组),胆总管单纯结扎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18只。术后第1、3、7、14、21天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氯基转移酶(ALT),第21天行泛影葡胺行胆管造影,第28天行胆管核素显像,各组间及组内实验室结果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术后1 d A组和B组TBIL开始升高,第7天为高峰。术后14 d两组黄疸开始分离,A组3只(16.7%)大鼠TBIL和ALT下降,B组14只(77.8%)大鼠开始下降,A、B两组比较[(136.5±14.3) μmol/L比(78.5±12.8) μmol/L,t=196.203,P<0.05],术后21 d A组及B组下降者基本降至正常水平,ALT也有相同规律(t=57.450,P<0.05)。术后21 d泛影葡胺行胆管造影,A组可见结扎线以上胆管明显扩张,造影剂未向其他部位扩散;B组近侧胆管稍有扩张,见造影剂经肝门部粘连网膜管道进入肠腔。术后28 d近侧扩张胆管核素显像与定量,A组大鼠未见核素排入肠道,B组大鼠5 min后见核素由肝脏经肝门部粘连网膜开始排入肠道、出现核素显影。

结论

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存在自然消退情况,可能是肝门部存在微小的胆管或粘连的网膜管道分流所致,做胆道梗阻模型时应首选胆总管离断,减黄干预可选择建模14d后进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羟基呫吨酮对于肝癌细胞焦亡、增殖及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细胞不使用药物干预,低剂量组细胞采用5 μmol/L浓度二羟基呫吨酮干预,中剂量组细胞采用10 μmol/L浓度二羟基呫吨酮干预,高剂量组细胞采用20 μmol/L浓度二羟基呫吨酮干预。然后检测细胞存活率、焦亡、转移情况,以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经二羟基呫吨酮干预后,肝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空白组1
目的观察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的退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变化。方法(1)从成年SD大鼠股骨和胫骨中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后,收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2)取成年大鼠,破坏其椎间盘纤维环,2周后获得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提取大鼠脊柱髓核细胞;(3)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髓核细胞24 h。结果与正常髓核细胞比较,退变髓核细胞的活性[(59.43±12
期刊
目的探讨CXC型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联合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保护移植小肠上皮紧密连接中的作用。方法全骨髓贴壁分离BMMSCs,流式细胞术标记白细胞分化抗原29(CD29)、白细胞分化抗原90(CD90)、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RT1-A)、白细胞分化抗原34(CD34)、白细胞分化抗原45(CD45)、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
目的探讨通过营养剥夺模拟体内退变环境下,髓核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尾椎间盘髓核细胞,传代至P1代后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杜尔贝科改良培养基(10 mg葡萄糖/L)、10%胎牛血清、21%O2;实验组: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DMEM)无糖培养基、无血清、1%O2;分别将两组细胞培养0、24、48、72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
目的观察miR-451对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调控及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脂质体Lipofectamine™3000将miR-451 mimics和miR-451 NC转入SW480结肠癌细胞中,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451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
目的分析结直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术前危险因素,构建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漏的术前预测模型,评估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概率,指导临床决策。方法收集于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行结直肠手术并作一期吻合的患者病例共1 340例。应用R-3.5.2将本研究中各病例术前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并用R软件中的"rms"软件包完成列线图预测模型的绘制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anin)对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胃癌细胞株AGS、BGC823及SGC7901。噻唑蓝(MTT)技术检测Loganin干预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Loganin对BGC823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原代结直肠癌组织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以及癌旁正常纤维细胞(NF),利用慢病毒高表达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使其永生化,收集上清处理肿瘤细胞以及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或癌旁正常成纤维细胞和肿瘤细胞置入Transwell共培养系统,脂质体介导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为靶分子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结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骨肉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骨肉瘤患者6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及生存资料,计算术前NLR、PLR和LMR。应用Stata 14.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LR和LMR的AUC值并确定最佳截断值(Cut-off)后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