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津膜科技)登陆创业板的进程正紧锣密鼓的推进,并于6月21日实施申购。尽管二级市场十分低迷,但在保荐人中信建投证券以“膜法水资源化技术的领先者”的高新技术形象对公司进行推介后,其发行价16.78元/股所对应的市盈率高达46.61倍。
此前,奋达科技(002681)以24.47倍市盈率发行仍惨遭市场抛弃,上市即跌破发行价。在此弱市之下,中信建投为何不遗余力的拔高津膜科技的技术定位,提高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和发行价格?
本刊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中信建投与津膜科技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利益联系,除了收取相关的保荐费用外,中信建投更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中信建投资本入股津膜科技。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在这些利益关系下,中信建投存在隐匿津膜科技短板,拔高津膜科技技术定位的动因,而高价发行最终的受害者仍将是投资者。在新股破发概率高的市况下,投资者参与津膜科技需谨慎。
“神一般”的入股速度
作为津膜科技此番上市的保荐人,中信建投通过旗下中信建投资本入股拟上市公司的进程被知情人士称为“神一般的速度”。
事实上,津膜科技的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5月的天津膜天膜有限公司(下称:膜天膜有限),迟至2010年11月30日,出于上市的需要,膜天膜有限才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津膜科技发起设立时,发起人包括华益公司、中纺公司及部分自然人,并没有中信建投资本。
有接近津膜科技的人士表示,2010年11月30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正是津膜科技上市进程的一个步骤,彼时中信建投已经进入津膜科技,并明晰津膜科技的上市诉求。
就在津膜科技发起设立后的数日内,津膜科技即引入中信建投资本。外界所能获知的情形是,在2010年12月6日,关于中信建投资本增资津膜科技一事已进入资产评估程序,此时距津膜科技的发起设立仅不过短短6日。
而中信建投资本作为怎样的角色进入津膜科技,则完全是一个谜。因为无论是引入战略投资者还是财务投资者,在短短数日内就可作出决定,也即意味着引入的初衷并不简单。不过,在官方层面上,津膜科技对此次引入中信建投资本仅用一句话向投资者解释——“为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财务结构”。
送红包
中信建投资本随后以4元/股的价格增资津膜科技100万股,这一增资价格此后备受业界质疑,但津膜科技一直以含糊其辞的方式应对,并未给出具体的价格计算方式,仅表示该价格是以2009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基础,结合公司2010年的盈利预期和对公司的整体估值协商后确定。
事实上,中信建投资本增资的时间已是2010年12月,即将进入2011年,此时再以2009年的净利润为基础进行估值,时间跨度过大。但以2009年的净利润为估值基础,显然有利于降低定价——津膜科技2009年的净利润为1135万元,至2010年即迅速增加到3403万元。
津膜科技至2012年3月过会,而此时离中信建投资本进入津膜科技的时间为1年零3个月,亦巧妙避开了上会前1年内不许突击入股的相关限制,时间节点的选择可谓颇为巧妙。
背后隐情谁人知
在常态下,拟上市公司聘请保荐人协助其上市,将支付相关保荐费用。但津膜科技除了支付保荐费用外,更是通过引入保荐人全资子公司,在股权上与中信建投形成更深层次的利益交换。如此操作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在公开数据中,津膜科技2009—201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135.62万元、3403.26万元和4193.4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92.16%,如此优异的业绩增长速度,按理说上市进程应当一番风顺,又为何要给保荐人“塞红包”?
有业内人士表示,津膜科技主要从事超、微滤膜及膜组件的研发和生产,而膜处理工艺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的公司在经营上出现业绩起伏是常态,应收账款和存货更是不少公司头痛的难题。但通读津膜科技的招股书,投资者几乎难以看到一丝的瑕疵,公司净利润快速增长,应收账款、存货虽逐年略有上升,但都属合理增长。津膜科技的“完美形象”的背后,保荐人中信建投可谓功不可没。
此前,奋达科技(002681)以24.47倍市盈率发行仍惨遭市场抛弃,上市即跌破发行价。在此弱市之下,中信建投为何不遗余力的拔高津膜科技的技术定位,提高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和发行价格?
本刊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中信建投与津膜科技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利益联系,除了收取相关的保荐费用外,中信建投更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中信建投资本入股津膜科技。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在这些利益关系下,中信建投存在隐匿津膜科技短板,拔高津膜科技技术定位的动因,而高价发行最终的受害者仍将是投资者。在新股破发概率高的市况下,投资者参与津膜科技需谨慎。
“神一般”的入股速度
作为津膜科技此番上市的保荐人,中信建投通过旗下中信建投资本入股拟上市公司的进程被知情人士称为“神一般的速度”。
事实上,津膜科技的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5月的天津膜天膜有限公司(下称:膜天膜有限),迟至2010年11月30日,出于上市的需要,膜天膜有限才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津膜科技发起设立时,发起人包括华益公司、中纺公司及部分自然人,并没有中信建投资本。
有接近津膜科技的人士表示,2010年11月30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正是津膜科技上市进程的一个步骤,彼时中信建投已经进入津膜科技,并明晰津膜科技的上市诉求。
就在津膜科技发起设立后的数日内,津膜科技即引入中信建投资本。外界所能获知的情形是,在2010年12月6日,关于中信建投资本增资津膜科技一事已进入资产评估程序,此时距津膜科技的发起设立仅不过短短6日。
而中信建投资本作为怎样的角色进入津膜科技,则完全是一个谜。因为无论是引入战略投资者还是财务投资者,在短短数日内就可作出决定,也即意味着引入的初衷并不简单。不过,在官方层面上,津膜科技对此次引入中信建投资本仅用一句话向投资者解释——“为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财务结构”。
送红包
中信建投资本随后以4元/股的价格增资津膜科技100万股,这一增资价格此后备受业界质疑,但津膜科技一直以含糊其辞的方式应对,并未给出具体的价格计算方式,仅表示该价格是以2009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基础,结合公司2010年的盈利预期和对公司的整体估值协商后确定。
事实上,中信建投资本增资的时间已是2010年12月,即将进入2011年,此时再以2009年的净利润为基础进行估值,时间跨度过大。但以2009年的净利润为估值基础,显然有利于降低定价——津膜科技2009年的净利润为1135万元,至2010年即迅速增加到3403万元。
津膜科技至2012年3月过会,而此时离中信建投资本进入津膜科技的时间为1年零3个月,亦巧妙避开了上会前1年内不许突击入股的相关限制,时间节点的选择可谓颇为巧妙。
背后隐情谁人知
在常态下,拟上市公司聘请保荐人协助其上市,将支付相关保荐费用。但津膜科技除了支付保荐费用外,更是通过引入保荐人全资子公司,在股权上与中信建投形成更深层次的利益交换。如此操作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
在公开数据中,津膜科技2009—201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135.62万元、3403.26万元和4193.4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92.16%,如此优异的业绩增长速度,按理说上市进程应当一番风顺,又为何要给保荐人“塞红包”?
有业内人士表示,津膜科技主要从事超、微滤膜及膜组件的研发和生产,而膜处理工艺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的公司在经营上出现业绩起伏是常态,应收账款和存货更是不少公司头痛的难题。但通读津膜科技的招股书,投资者几乎难以看到一丝的瑕疵,公司净利润快速增长,应收账款、存货虽逐年略有上升,但都属合理增长。津膜科技的“完美形象”的背后,保荐人中信建投可谓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