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节文化内涵
新华网2012年3月6日的文章《清明节俗,为何历久弥新》指出,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源起于汉代,前身是失传已久的“寒食节”。而清明节的习俗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也经历了从禁火到祭扫、从踏青到狂欢的变化。
清明节发源于寒食节。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风甚雨,谓寒食,禁火三日。”所谓寒食,就是在清明时节,不能烧煮,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关于寒食节,还有一段备受历代文人歌咏的典故。春秋时期,大臣介之推辅佐晋文公回国,随后隐居山中,不肯做官。晋文公放火烧山,他便抱木而死。据说,人们过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以显示中华民族崇尚这种不慕荣华、宁死不屈的品格。
清明祭扫的习俗兴起于唐代。唐代也是清明节的鼎盛时期。唐宋时期,寒食节或称清明节,有全国性的休假,假日短则4天,长则7天。唐玄宗还于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颁布了敕令,正式将祭扫定为“常礼”。古代的清明节,除了禁火、扫墓外,由于气候宜人,还有许多游乐活动,包括春游、宴饮、斗鸡、踢球、荡秋千、男女聚会。当此佳节,诗词吟诵之风也十分盛行。
中国民俗协会副秘书长黄涛指出,清明节俗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是因为它符合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拜谒先灵、珍惜现世的共同心理需求。
祭祖、丧葬乱象
新华网2011年4月7日的文章《内蒙古清明节期间发生火灾170起,死亡2人》说,2011年4月3-5日清明节3天小长假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共发生火灾170起,导致2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51.7万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增加27起,上升18.9%;火灾导致的财产损失增加12万元,上升30.3%。据介绍,用火不慎、吸烟等人为因素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其中因敬神祭祖、野外烧纸、家庭生活等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共51起,占30%。
《昆明日报》2011年4月4日发表《清明踏青扫墓堵车依旧,10分钟的路走了3小时》的文章。该文提到,市民伍先生4月3日早上10点从高新区出发,准备到龙凤公墓扫墓后,带家人去黑龙潭公园。10点20分到昆明地质勘察院开始堵车,这一堵就到了中午1点才抵达龙凤公墓。伍先生说:“平时不堵的时候,10分钟就能到的路程,今天耗了将近3个小时。”
《中国教育报》2011年4月2日题为《“远”去的清明》的文章指出,近年来的清明祭祀中“与时俱进”的“祭品”记录着当代人日渐“周到”的“孝心”。祭品商店中,从“金元宝”“彩电”“轿车”和“别墅”,发展到“冥都银行”信用卡、“博士文凭”“出国护照”“移民绿卡”,甚至“二奶”应有尽有。而一种花50元钱便可买到的与蔡依林、张曼玉等明星的“明星结婚证”,据称已成为清明祭品市场的紧俏商品。这样的“祭祀狂欢”,让人记起孔子那句“人而不仁,如礼何?”
历史走到今天,清明的阴雨中,除了那一杯黄土和偶尔飘过的一缕淡淡的花香依然如昔,我们还能寻到多少对祖先的追慕与对生命的尊重?
新华刚2011年3月9日的文章《浙江温岭校同举办豪华葬礼,千人奏乐豪车送葬》指出,新河中学是当地一所重点中学。2011年3月4日上午,在学校操场上,一排9辆豪华林肯轿车身披纸幡。千人鼓瑟吹笙,多台摇臂摄像机现场拍摄,16门礼炮威武气派,好几百名僧人做法事。一个个写着“奠”字的气球不断缓缓升空,长长的甬道两边摆满了近千只花圈。一条黑色地毯贯穿操场,地毯尽头,是一张巨大的老人遗像。现场还有两个移动大屏幕,播放着老人生前的视频录像……在新河中学操场上、附近天桥上、高楼的阳台上,只要能站得上去的高处,都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人群中,还有一个手拿对讲机的年轻人,在他手臂的袖章上写着五个字:葬礼总指挥。所有的一切,不禁让人联想到电影《大腕》中的种种情节。
这场耗资数百万元发生在浙江温岭市的“豪华葬礼”旋即轰动全城,惊爆网络。这场葬礼引来不少质疑:孝心只能用奢华的“身后事”来体现?这场风光大葬选址在温岭市新河中学操场,正在教室读书的孩子们,耳濡目染的是什么样的教育?事发后,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反应,制止违规丧葬行为,现场分散群众、维持秩序,并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
探究乱象之因
《光明日报》在2011年4月1日的文章《清明将至,高档祭品热销,炫寓心态诱发巨资祭扫热》中,探讨了清明节高档祭品的问题。在文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洪大用指出,一部分人在进行清明扫墓祭祀时只关心注重扫墓、祭祀的形式,而忽略其实质精神层面的意义。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偏离了清明扫墓祭祀传统的文化意义。
“现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祭祀用品种类增多,各种用于清明祭祀的用品相继出现在市场上,继而出现专门经营祭祀用品的行业。”山东省某地民政局一干部对记者说,一方面,商家会通过各种销售手段逐渐让人们接受这些商品;另一方面,很多人在炫富或从众等心理的影响下,购买诸如“金元宝”“手机”“电脑”等高档祭祀用品。这部分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高档祭品是身份的象征,为了“面子”,他们也需要购买高档祭祀用品。对此,民俗专家分析指出,清明节本来是通过扫墓祭祀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现在的一些市民在从众或炫富心理的影响下,竞相攀比,购买高档祭祀用品,这本身就是不够理性的。
中国网2011年3月10日的《百万炫富葬礼买不来真孝心》称,亲人离世,晚辈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孝心,寄托哀思和留恋,此乃人之常情。风光葬礼就是其中一种。但是,孝心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宣泄。豪华葬礼,只是寄托哀思的一种形式而已。葬礼的豪华程度,并不能代表孝心的深浅。对老人尽孝,不在于大办豪华葬礼,而在于在老人生前关心老人、照顾老人,尽到自己的孝心。在笔者看来,豪华葬礼只是做给别人看的表演,除了刺激公众眼球以外,与人的孝心并没有关系,操办人也不能指望靠豪华葬礼服务来抚平亲人辞世的悲情。说句不中听的话,葬礼如此铺张奢华,招摇过市,玷污了孝道的本意,这是借死人为活人脸上贴金。 光明网2011年4月6H的文章《清明祭祀成为形式主义是谁之过?》称,亲人的墓前不是仅仅需要一些新的祭品,一些琳琅满目的纸做洋房,一些金光灿灿的金元宝,也不是需要和其他祭祀者互相攀比的排场,他们需要的是亲人发自内心的关怀和追思,需要的是充满人气和真情的看望,需要的是被人记住和在意的慰问。这种一瞬间的感动才是祭祀和扫墓最为人称道和最吸引人的。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和情感驱使,也更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一我们强调的不是一种过场,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如果不具备感情因素,那么大可不必勉强自己随波逐流。其实如果把扫墓看成是一次与亲人相见的机会,甚至是一次踏青出游的轻松时刻,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城市喧嚣中,给自己适当地放一天假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中青在线网站2011年3月7日题为《父母去世,子女该怎样表达孝心》的文章说,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孝心,所谓百善孝为先;孝心是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方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就是古人说的丧亲,而子女表达丧亲之孝的形式就是丧葬和祭祀,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要举行葬礼和祭礼。千百年来,虽朝代更替,但孝道文化却保存流传了下来。孝道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值得我们传承弘扬的。父母或长辈去世,作为子女为其举行一个隆重而简朴的葬礼,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这种葬礼超过了一定的度,加进了虚荣、排场、攀比甚至是敛财等成分,那可就完全变味了。
如何慎终追远
中国文明网2011年4月1日的文章《清明扫墓当戒奢》指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死后铺金盖银不如生前好好孝顺。清明祭祀只是一种形式,并不会因为我们购买了什么样的祭祀用品而决定我们对已逝者的思念程度。”家住北京昌平区的李先生说。
“古人道:‘厚养薄葬’,我倒是觉得这个美德值得今人效仿。”江苏徐州民政部门一位干部对记者说。现如今,经济发展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高了,给老人吃好的、穿好的也就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老人来说,不是有吃有穿就是幸福,我们还是要提倡“厚养”,用心关爱老人、经常抽空儿陪陪老人,让他们真正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如果活着的时候让他们感到寂寞孤独,死了花再多的钱、’丧事办得再风光,那也只能是给活着的人看,说白了是“作秀”,对于亡者则是毫无意义可言。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郭强指出:“清明高档祭祀用品的出现,告诉我们在进行清明祭祀时,除了考虑传统习俗、文化因素和大众心理等的影响,还要提醒人们增强环保和节俭意识,提倡文明祭祀。要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多尽孝道,而不是用所谓的高档祭祀品来尽孝。”
新华网2011年3月9日的文章《600万奢华葬礼,炫富摆阔究可“哀”》说,据媒体报道,温岭新河镇那位去世的陈老太早年守寡,独自含辛茹苦将6个子女养大。可想而知,作为一个母亲,无论是在她的生前或是在她去世后,最大的心愿或许就是希望子女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或是希望子女都有出息,都能成为受人尊重、奉献社会的人;或是希望子女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能够经常伸出援手帮助像当年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俗话说,死者为大。做子女的如果在父母去世后,所操办的葬礼或其它事项,能够符合父母生前的愿望和要求,让其安心离去,那应该算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大江网2011年3月31日在题为《南昌:清明前“乱”起文明祭扫风》文章中提到,3月31日。在南昌孺子亭公园内,市民们通过写寄语、挂黄丝带、放纸船、撒菊花等一系列环保文明的方式来祭祀先人。市民们纷纷用笔在黄丝带上写下对先人的寄语,然后把黄丝带绑在树上,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以前清明都是烧纸钱,纸烧完了留下的一摊黑灰。现在这种方式我觉得很好,很文明环保。”一位老奶奶告诉记者。在徐孺子墓前,居民们还手捧菊花,三鞠躬,把花束放在墓碑前,表达了对古人的尊敬与思念。另外,居民们还把折好的纸船放人湖中。“天堂美好”“一路走好”等寄语,随同撒向空中的菊花花瓣,把市民们最美好的祝愿带给先人。
中国网2011年3月28日的题为《每年全国清明烧掉上百亿元,文明祭扫有九种方式》的文章指出,民俗专家提醒,市民在祭祀时可以选用以下九种文明祭扫方式:音乐祭祀(播放逝者生前最喜爱的歌曲1、鲜花祭祀(用菊花、百合花以及逝者生前最喜爱的鲜花祭扫)、社区公祭(专职礼仪师进驻社区,由社区组织辖区居民敬放过逝亲属遗像,逝者家属宣读祭文,公祭群众敬献鲜花)、植树祭祀(以植树的方式祭奠故人)、网上祭祀(在互联网、殡仪服务网站开展网上祭祀)、签名祭祀(组织群众集体签名)、放飞思念(组织居民开展放飞白气球、放飞思念活动)、家庭追思会(将逝者的照片、录像资料制作成光盘观看)、洗墓祭祀(清洗逝者墓碑)。
责编/玉坤
新华网2012年3月6日的文章《清明节俗,为何历久弥新》指出,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源起于汉代,前身是失传已久的“寒食节”。而清明节的习俗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也经历了从禁火到祭扫、从踏青到狂欢的变化。
清明节发源于寒食节。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风甚雨,谓寒食,禁火三日。”所谓寒食,就是在清明时节,不能烧煮,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关于寒食节,还有一段备受历代文人歌咏的典故。春秋时期,大臣介之推辅佐晋文公回国,随后隐居山中,不肯做官。晋文公放火烧山,他便抱木而死。据说,人们过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以显示中华民族崇尚这种不慕荣华、宁死不屈的品格。
清明祭扫的习俗兴起于唐代。唐代也是清明节的鼎盛时期。唐宋时期,寒食节或称清明节,有全国性的休假,假日短则4天,长则7天。唐玄宗还于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颁布了敕令,正式将祭扫定为“常礼”。古代的清明节,除了禁火、扫墓外,由于气候宜人,还有许多游乐活动,包括春游、宴饮、斗鸡、踢球、荡秋千、男女聚会。当此佳节,诗词吟诵之风也十分盛行。
中国民俗协会副秘书长黄涛指出,清明节俗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是因为它符合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拜谒先灵、珍惜现世的共同心理需求。
祭祖、丧葬乱象
新华网2011年4月7日的文章《内蒙古清明节期间发生火灾170起,死亡2人》说,2011年4月3-5日清明节3天小长假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共发生火灾170起,导致2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51.7万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增加27起,上升18.9%;火灾导致的财产损失增加12万元,上升30.3%。据介绍,用火不慎、吸烟等人为因素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其中因敬神祭祖、野外烧纸、家庭生活等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共51起,占30%。
《昆明日报》2011年4月4日发表《清明踏青扫墓堵车依旧,10分钟的路走了3小时》的文章。该文提到,市民伍先生4月3日早上10点从高新区出发,准备到龙凤公墓扫墓后,带家人去黑龙潭公园。10点20分到昆明地质勘察院开始堵车,这一堵就到了中午1点才抵达龙凤公墓。伍先生说:“平时不堵的时候,10分钟就能到的路程,今天耗了将近3个小时。”
《中国教育报》2011年4月2日题为《“远”去的清明》的文章指出,近年来的清明祭祀中“与时俱进”的“祭品”记录着当代人日渐“周到”的“孝心”。祭品商店中,从“金元宝”“彩电”“轿车”和“别墅”,发展到“冥都银行”信用卡、“博士文凭”“出国护照”“移民绿卡”,甚至“二奶”应有尽有。而一种花50元钱便可买到的与蔡依林、张曼玉等明星的“明星结婚证”,据称已成为清明祭品市场的紧俏商品。这样的“祭祀狂欢”,让人记起孔子那句“人而不仁,如礼何?”
历史走到今天,清明的阴雨中,除了那一杯黄土和偶尔飘过的一缕淡淡的花香依然如昔,我们还能寻到多少对祖先的追慕与对生命的尊重?
新华刚2011年3月9日的文章《浙江温岭校同举办豪华葬礼,千人奏乐豪车送葬》指出,新河中学是当地一所重点中学。2011年3月4日上午,在学校操场上,一排9辆豪华林肯轿车身披纸幡。千人鼓瑟吹笙,多台摇臂摄像机现场拍摄,16门礼炮威武气派,好几百名僧人做法事。一个个写着“奠”字的气球不断缓缓升空,长长的甬道两边摆满了近千只花圈。一条黑色地毯贯穿操场,地毯尽头,是一张巨大的老人遗像。现场还有两个移动大屏幕,播放着老人生前的视频录像……在新河中学操场上、附近天桥上、高楼的阳台上,只要能站得上去的高处,都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人群中,还有一个手拿对讲机的年轻人,在他手臂的袖章上写着五个字:葬礼总指挥。所有的一切,不禁让人联想到电影《大腕》中的种种情节。
这场耗资数百万元发生在浙江温岭市的“豪华葬礼”旋即轰动全城,惊爆网络。这场葬礼引来不少质疑:孝心只能用奢华的“身后事”来体现?这场风光大葬选址在温岭市新河中学操场,正在教室读书的孩子们,耳濡目染的是什么样的教育?事发后,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反应,制止违规丧葬行为,现场分散群众、维持秩序,并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
探究乱象之因
《光明日报》在2011年4月1日的文章《清明将至,高档祭品热销,炫寓心态诱发巨资祭扫热》中,探讨了清明节高档祭品的问题。在文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洪大用指出,一部分人在进行清明扫墓祭祀时只关心注重扫墓、祭祀的形式,而忽略其实质精神层面的意义。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偏离了清明扫墓祭祀传统的文化意义。
“现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祭祀用品种类增多,各种用于清明祭祀的用品相继出现在市场上,继而出现专门经营祭祀用品的行业。”山东省某地民政局一干部对记者说,一方面,商家会通过各种销售手段逐渐让人们接受这些商品;另一方面,很多人在炫富或从众等心理的影响下,购买诸如“金元宝”“手机”“电脑”等高档祭祀用品。这部分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高档祭品是身份的象征,为了“面子”,他们也需要购买高档祭祀用品。对此,民俗专家分析指出,清明节本来是通过扫墓祭祀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现在的一些市民在从众或炫富心理的影响下,竞相攀比,购买高档祭祀用品,这本身就是不够理性的。
中国网2011年3月10日的《百万炫富葬礼买不来真孝心》称,亲人离世,晚辈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孝心,寄托哀思和留恋,此乃人之常情。风光葬礼就是其中一种。但是,孝心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宣泄。豪华葬礼,只是寄托哀思的一种形式而已。葬礼的豪华程度,并不能代表孝心的深浅。对老人尽孝,不在于大办豪华葬礼,而在于在老人生前关心老人、照顾老人,尽到自己的孝心。在笔者看来,豪华葬礼只是做给别人看的表演,除了刺激公众眼球以外,与人的孝心并没有关系,操办人也不能指望靠豪华葬礼服务来抚平亲人辞世的悲情。说句不中听的话,葬礼如此铺张奢华,招摇过市,玷污了孝道的本意,这是借死人为活人脸上贴金。 光明网2011年4月6H的文章《清明祭祀成为形式主义是谁之过?》称,亲人的墓前不是仅仅需要一些新的祭品,一些琳琅满目的纸做洋房,一些金光灿灿的金元宝,也不是需要和其他祭祀者互相攀比的排场,他们需要的是亲人发自内心的关怀和追思,需要的是充满人气和真情的看望,需要的是被人记住和在意的慰问。这种一瞬间的感动才是祭祀和扫墓最为人称道和最吸引人的。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和情感驱使,也更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一我们强调的不是一种过场,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如果不具备感情因素,那么大可不必勉强自己随波逐流。其实如果把扫墓看成是一次与亲人相见的机会,甚至是一次踏青出游的轻松时刻,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城市喧嚣中,给自己适当地放一天假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中青在线网站2011年3月7日题为《父母去世,子女该怎样表达孝心》的文章说,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孝心,所谓百善孝为先;孝心是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方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就是古人说的丧亲,而子女表达丧亲之孝的形式就是丧葬和祭祀,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要举行葬礼和祭礼。千百年来,虽朝代更替,但孝道文化却保存流传了下来。孝道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值得我们传承弘扬的。父母或长辈去世,作为子女为其举行一个隆重而简朴的葬礼,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这种葬礼超过了一定的度,加进了虚荣、排场、攀比甚至是敛财等成分,那可就完全变味了。
如何慎终追远
中国文明网2011年4月1日的文章《清明扫墓当戒奢》指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死后铺金盖银不如生前好好孝顺。清明祭祀只是一种形式,并不会因为我们购买了什么样的祭祀用品而决定我们对已逝者的思念程度。”家住北京昌平区的李先生说。
“古人道:‘厚养薄葬’,我倒是觉得这个美德值得今人效仿。”江苏徐州民政部门一位干部对记者说。现如今,经济发展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高了,给老人吃好的、穿好的也就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老人来说,不是有吃有穿就是幸福,我们还是要提倡“厚养”,用心关爱老人、经常抽空儿陪陪老人,让他们真正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如果活着的时候让他们感到寂寞孤独,死了花再多的钱、’丧事办得再风光,那也只能是给活着的人看,说白了是“作秀”,对于亡者则是毫无意义可言。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郭强指出:“清明高档祭祀用品的出现,告诉我们在进行清明祭祀时,除了考虑传统习俗、文化因素和大众心理等的影响,还要提醒人们增强环保和节俭意识,提倡文明祭祀。要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多尽孝道,而不是用所谓的高档祭祀品来尽孝。”
新华网2011年3月9日的文章《600万奢华葬礼,炫富摆阔究可“哀”》说,据媒体报道,温岭新河镇那位去世的陈老太早年守寡,独自含辛茹苦将6个子女养大。可想而知,作为一个母亲,无论是在她的生前或是在她去世后,最大的心愿或许就是希望子女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或是希望子女都有出息,都能成为受人尊重、奉献社会的人;或是希望子女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能够经常伸出援手帮助像当年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俗话说,死者为大。做子女的如果在父母去世后,所操办的葬礼或其它事项,能够符合父母生前的愿望和要求,让其安心离去,那应该算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大江网2011年3月31日在题为《南昌:清明前“乱”起文明祭扫风》文章中提到,3月31日。在南昌孺子亭公园内,市民们通过写寄语、挂黄丝带、放纸船、撒菊花等一系列环保文明的方式来祭祀先人。市民们纷纷用笔在黄丝带上写下对先人的寄语,然后把黄丝带绑在树上,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以前清明都是烧纸钱,纸烧完了留下的一摊黑灰。现在这种方式我觉得很好,很文明环保。”一位老奶奶告诉记者。在徐孺子墓前,居民们还手捧菊花,三鞠躬,把花束放在墓碑前,表达了对古人的尊敬与思念。另外,居民们还把折好的纸船放人湖中。“天堂美好”“一路走好”等寄语,随同撒向空中的菊花花瓣,把市民们最美好的祝愿带给先人。
中国网2011年3月28日的题为《每年全国清明烧掉上百亿元,文明祭扫有九种方式》的文章指出,民俗专家提醒,市民在祭祀时可以选用以下九种文明祭扫方式:音乐祭祀(播放逝者生前最喜爱的歌曲1、鲜花祭祀(用菊花、百合花以及逝者生前最喜爱的鲜花祭扫)、社区公祭(专职礼仪师进驻社区,由社区组织辖区居民敬放过逝亲属遗像,逝者家属宣读祭文,公祭群众敬献鲜花)、植树祭祀(以植树的方式祭奠故人)、网上祭祀(在互联网、殡仪服务网站开展网上祭祀)、签名祭祀(组织群众集体签名)、放飞思念(组织居民开展放飞白气球、放飞思念活动)、家庭追思会(将逝者的照片、录像资料制作成光盘观看)、洗墓祭祀(清洗逝者墓碑)。
责编/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