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师自身因素和学生主观意愿两方面阐述了怎样进行一堂有效率的课堂教学,分析了两者的内涵和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引申出上好一堂课所需要的几项具体要求,并对各个要求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通过讨论指出了取得一堂好课的理想方案。
关键词:备课;教学设计;反思型教师;和谐气氛
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一般主要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探求新知、归纳总结以及当堂训练等环节。但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来评价一堂好课?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课题。针对以上疑惑,本人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浅谈下自己的思考与想法。笔者认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一堂好课的必备条件,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灵活、轻松、而又扎实的学习,陶醉于对课堂教学的艺术享受中,在愉快的气氛中实现德、智、美的提高,则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特征和衡量指标。为达到上述教学效果,教师应从提高自身素养和把握学生心理两方面努力。
一、做精教师本职工作
1、课前认真备课
备课是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是教师以教材为载体和对正式课程的领悟和把握,根据教学目标,并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让自己的教育思想具体化。简言之,就是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准备,也要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科学学习方法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对保证上课质量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2、课上科学安排
这是上好一堂课的核心环节。一堂好课的灵魂应该是通过灵动鲜活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核心体现为一个“活”字。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程教活了。我在近期参加的一次公开课上感触颇深,教师先从“整理书包”入手,让学生说出书包里有什么,然后稍作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书包里东西可以按照什么方法分呢”。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后集体汇报:可以按照大小分、可以按种类分等。最后,学生自己动手,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有人物、动物混合的,有算式和其他的混合。在学生进入状态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分。练习中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分人物时学生想到了很多种分法,比教师预计的还要多两种。虽然是一堂普通的观摩课,但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把握,科学安排,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线,让课堂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往的课堂上,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普遍缺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不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课堂上要尽力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局面,应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去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问自答。做到这种转变并不难,学生在对待未知的知识时总是有一种既好奇又稍有畏惧的心态,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应及时把握住这一点,充分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摆脱畏惧,积极的对新知识展开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到“自己教会自己”,这样让学生既记牢了知识内涵,又增强了面对新知识时的勇气和信心。
3、课后认真反思
课后反思应是优秀教师教学规划的必然组成部分,教师进行教学行为研究时需要及时获得反映自己教学情况的材料,对此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以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首先要能准确把握课堂中存在的不足,即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课堂洞察力。然后收集与这一问题类似的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设计改进教学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培养起发现并解决教学问题的意愿,争做反思型教师。
二、做到充分理解学生
1、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放下一切思想包袱融入到老师的课堂中来,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他们亲密无间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学记》中有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老师在情感上有了亲切感,在课堂上就能够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就更容易接受。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给自己定了“以教导督促学生、以欣赏肯定学生、以相信激励学生、以仁爱包容学生”四原则,这样才能走近学生,与他们建立亲切、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和我的课堂相处中能够感受到一种理解、尊重、信任、接纳的情感氛围。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要远高于被动学习这一观点已被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学生主动学习是建立在他们对学习充满积极性的前提之下,而家长、学校的高要求、严管理又往往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他们积极性。学生积极性的保持是不稳定的,而且受感性的影响往往比受理性的影响强,这是由中小学心理特征造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老师在课堂要有饱满的热情,学生见到老师兴致很高,精神振奋,自然就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情绪;第二,老师从教学方法上努力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如课堂上可以用质疑法、情景设计法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3、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那么他将很难健康的成长。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并且敏感而脆弱。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蕴藏的闪光点,平时多表扬一些,少批评一些,多鼓励一些,少叹息一些,不能遇到问题就随便给学生贴上“懒惰”、“脑子笨”、“缺乏家庭教育”等标签,要在授课过程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注意尊重和培养学生积极追求上进的自尊心。
4、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们取得一切成功的源泉,对正处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小学生来说尤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评价和赞扬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教师有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却非常在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在面对未知知识时有信心去探索。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心态,巧妙运用语言艺术来点拨学生,在不导致学生信心爆棚的标准下逐渐积累起他们的自信心。
三、结 语
一堂好课是教学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和完美统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时刻遵从一堂好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素养,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及时进行课后反思,课堂上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在课余时间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相信他们,做学生信赖的老师,从而在课堂能够对学生把握有度,游刃有余。做到以上要求定能形成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高效的局面,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愿每一位致力于教书育人的高尚师者都能够有效率的上好每一堂课。
参考文献:
[1] 赵才欣,韩艳梅.如何备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吴小玲.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3] 麦凯.反思型教师—教师行动研究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莫雷,任旭明,张卫等.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梁爽(1986—),女,汉族,安徽省濉溪县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学士学位。
关键词:备课;教学设计;反思型教师;和谐气氛
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一般主要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探求新知、归纳总结以及当堂训练等环节。但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来评价一堂好课?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课题。针对以上疑惑,本人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浅谈下自己的思考与想法。笔者认为,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一堂好课的必备条件,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灵活、轻松、而又扎实的学习,陶醉于对课堂教学的艺术享受中,在愉快的气氛中实现德、智、美的提高,则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特征和衡量指标。为达到上述教学效果,教师应从提高自身素养和把握学生心理两方面努力。
一、做精教师本职工作
1、课前认真备课
备课是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是教师以教材为载体和对正式课程的领悟和把握,根据教学目标,并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让自己的教育思想具体化。简言之,就是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准备,也要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科学学习方法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对保证上课质量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2、课上科学安排
这是上好一堂课的核心环节。一堂好课的灵魂应该是通过灵动鲜活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核心体现为一个“活”字。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程教活了。我在近期参加的一次公开课上感触颇深,教师先从“整理书包”入手,让学生说出书包里有什么,然后稍作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书包里东西可以按照什么方法分呢”。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后集体汇报:可以按照大小分、可以按种类分等。最后,学生自己动手,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有人物、动物混合的,有算式和其他的混合。在学生进入状态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分。练习中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分人物时学生想到了很多种分法,比教师预计的还要多两种。虽然是一堂普通的观摩课,但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把握,科学安排,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线,让课堂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往的课堂上,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普遍缺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不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课堂上要尽力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局面,应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去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问自答。做到这种转变并不难,学生在对待未知的知识时总是有一种既好奇又稍有畏惧的心态,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应及时把握住这一点,充分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摆脱畏惧,积极的对新知识展开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到“自己教会自己”,这样让学生既记牢了知识内涵,又增强了面对新知识时的勇气和信心。
3、课后认真反思
课后反思应是优秀教师教学规划的必然组成部分,教师进行教学行为研究时需要及时获得反映自己教学情况的材料,对此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以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首先要能准确把握课堂中存在的不足,即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课堂洞察力。然后收集与这一问题类似的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设计改进教学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培养起发现并解决教学问题的意愿,争做反思型教师。
二、做到充分理解学生
1、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放下一切思想包袱融入到老师的课堂中来,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他们亲密无间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学记》中有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老师在情感上有了亲切感,在课堂上就能够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就更容易接受。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给自己定了“以教导督促学生、以欣赏肯定学生、以相信激励学生、以仁爱包容学生”四原则,这样才能走近学生,与他们建立亲切、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和我的课堂相处中能够感受到一种理解、尊重、信任、接纳的情感氛围。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要远高于被动学习这一观点已被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学生主动学习是建立在他们对学习充满积极性的前提之下,而家长、学校的高要求、严管理又往往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他们积极性。学生积极性的保持是不稳定的,而且受感性的影响往往比受理性的影响强,这是由中小学心理特征造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老师在课堂要有饱满的热情,学生见到老师兴致很高,精神振奋,自然就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情绪;第二,老师从教学方法上努力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如课堂上可以用质疑法、情景设计法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3、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那么他将很难健康的成长。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并且敏感而脆弱。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蕴藏的闪光点,平时多表扬一些,少批评一些,多鼓励一些,少叹息一些,不能遇到问题就随便给学生贴上“懒惰”、“脑子笨”、“缺乏家庭教育”等标签,要在授课过程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注意尊重和培养学生积极追求上进的自尊心。
4、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们取得一切成功的源泉,对正处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小学生来说尤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评价和赞扬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教师有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却非常在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在面对未知知识时有信心去探索。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心态,巧妙运用语言艺术来点拨学生,在不导致学生信心爆棚的标准下逐渐积累起他们的自信心。
三、结 语
一堂好课是教学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和完美统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时刻遵从一堂好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素养,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及时进行课后反思,课堂上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在课余时间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相信他们,做学生信赖的老师,从而在课堂能够对学生把握有度,游刃有余。做到以上要求定能形成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高效的局面,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愿每一位致力于教书育人的高尚师者都能够有效率的上好每一堂课。
参考文献:
[1] 赵才欣,韩艳梅.如何备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吴小玲.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3] 麦凯.反思型教师—教师行动研究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莫雷,任旭明,张卫等.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梁爽(1986—),女,汉族,安徽省濉溪县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