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阅读策略扩大初中生英语词汇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近年来对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的听课跟踪研究,分析了初中阶段阅读课词汇教学的主要问题,并基于问题和《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课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 词汇教学 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10-02
  如何进行词汇教学,很多英语教师都做过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但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从词汇学习到词汇运用有机结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集中识词法、情景学词法、构词学习法、总结归纳法等都侧重语言本身的学习,只是解决了学习、归纳、记忆等问题,没有把词汇、句子和文章联系起来教学。据心理语言学家研究,大脑对来自不同途径的信息吸收率是有差异的,视觉为83%,而听觉只有11%。可见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词汇只有放在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上下文的理解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准确的掌握词义,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如: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等。
  一、阅读课词汇教学的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阅读课词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模式:
  (一)“读前讲解”型
  阅读教学前,很多教师利用早自习或课上,集中领读与讲解生词,有些老师还甚至要求学生抄写与背诵,然后再听写,学生熟悉了词汇之后再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学生阅读中的词汇障碍就会减少,整体理解阅读材料变得容易。但是这样的词汇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教师在阅读前已经为学生扫清了阅读“路上”的所有障碍物,学生的阅读变得容易轻松。如此下去,他们就很难适应阅读含有一定生词的英语短文,显然违背了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学生能够阅读含有3%的生词量的英语短文”这一点。同时,教师也忽略了阅读策略的渗透,造成学生在遇到有一定量生词的英语短文时无所适从。
  (二)“读中讲解”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词汇教学上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旦碰到新的单词老师是“每词必讲且每词必详解”。从音、形、义到词性变化再到短语搭配,面面俱到,处处开花,生怕有所遗漏。表面上教师“教得具体”,学生“学得扎实”,事实上这样的教学使阅读课没有了阅读,更不要说提高阅读能力和培养阅读策略了。
  (三)读后活动与目标词汇无关
  在处理课文后,不少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复述、讨论课文内容,从而达到语言输出的目的,但由于没有明确要求使用哪些词汇,致使学生输出时并未使用新学的词汇,语言输出活动流于形式。
  还有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误解,觉得阅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对于阅读材料(特别是教材外的阅读)中出现的生词不需要进行教学。课外阅读的很多文章学生读得囫囵吞枣,甚至根本没有完全看明白,就去急急忙忙做题,这样看上去似乎有了阅读量,实际上读的效果却很让人怀疑。这完全不利于学生通过阅读来掌握词汇、加深记忆。如果这种情况不解决,要想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恐怕是很困难的。
  二、改革阅读课词汇教学方法,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
  在上阅读课时,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处理生词?是阅读前学习?还是在阅读中去处理?笔者认为: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的阅读材料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最佳的方式是采用阅读前和阅读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阅读前学习
  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差,阅读材料中生词相对比较多,这时候,教师就要对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生词进行研究,哪些单词需要学生在阅读前学习,但要牢记:凡是学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放在阅读中学习。因此,教师对词汇的教学要经过认真筛选,要有所侧重,对不同的词汇做不同的处理,而且并不是每个生词都需要教学的,一个词,掌握到什么程度,一定要灵活考虑。
  (二)阅读中学习
  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好,教师最好将生词放在阅读中去处理。教师切记:凡是学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去猜测。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词汇学习策略很重要。学生只有会合理运用各种词汇学习策略,才能保证他们顺利地进行阅读。比如:
  1.This morning Tom didn’t have breakfast. He didn’t get anything to eat. He didn’t have anything for food or drink. So he is hungry now. He feels hungry. He wants very much to get something to eat and to drink. 把这段话联系在一起综合考虑,学生就可以推测出“hungry”意思是“饿的”。
  2.Today young couples who are just starting their households often spend lots of money on appliances, for example, washing machines, refrigerators, air?鄄conditioners and color TVs.这句話中appliances的含义通过所举的例子(洗衣机、冰箱、空调、彩电)可以猜出是“家用电器”。
  当学生猜中了一个词的意思,对他来说就是一次成功的体验。“成功的感受”使阅读变得更加甜蜜,它加倍补偿了学生的疲劳,即便是读平淡无奇的东西,它也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乐趣。自己把词猜对了,把句子的意思弄懂了,对自己就会感到满意。这样阅读的兴趣就更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就是这样通过阅读“滚雪球”般不断增长的。
  (三)阅读后,巩固所学词汇要及时   巩固学过词汇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常见的有效的词汇巩固方法有复述课文或词汇串联编故事,也可以课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续写或扩写,在这些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使用新单词。
  有阅读困难的学生遇到新单词时,不会运用这些应对的策略,教师要给他们示范如何解决新单词。因为学生不可能每遇到一个不懂的单词都查字典,因此,教师就得引导并教会他们如何对词义作合理的猜测,并通过继续阅读来弄清词义。当使用了其他方法都无法确定词义时,学生要知道如何去查阅字典和课文词汇表这些辅助性的参考资料。教师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初中学生已经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了,而要有耐心地指导他们如何使用字典的索引来查找并理解词条。
  三、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使英文阅读成为他们的兴趣所在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閱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英语能力。而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关键。刚开始,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很少,在阅读中徘徊起来,是不会有多大乐趣的。因此,教师就要在阅读的内容上做文章,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或爱好,为他们选取他们感兴趣的材料。起步阶段学生应该读些什么?读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兴趣能够战胜人类的顽敌之一——厌烦。什么是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呢?那就是小幽默,小故事。把幽默有趣的材料作为学生初步阅读的内容。
  开始接触阅读,对学生要求不必过高,不必要求学生弄懂每一个词的含义,用不着每个生词都查字典。因为那样做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起初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上,引导学生先泛泛地读。“认真仔细”在学习英语的开始阶段与其说它是推动力,倒不如说是个障碍。刚开始阅读,学生可能会读到一些生词,不必担心,倘若这个词在文章中很重要,它总会重复出现,或在上下文中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它的意思。经验证明,在英语学习中,成功的开始能使学习非常顺利地进行下去,有了进展就有可能养成阅读的习惯的。
  从初一开始,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每天至少读一篇文章,必须天天读。平时学习任务重,可以少读点,假期多读点。教师要经常检查:可以在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短文中的主要情节,基础好的学生用英语讲,基础不好的学生用汉语讲;也可以抽查学生讲解当天所读的短文。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此外,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对英语的语言特点有了感觉,就形成了语感,有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英语词汇的扩大与阅读的关系,并通过精心地挑选,将学生感兴趣的、能有效扩大和合理重复目标词汇的阅读材料介绍给学生,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卡莫·洛姆布.《我是怎样学英语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王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分层教学作为近年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收获,其研究有利于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虽然这几年分层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基础,但是针对高职护生的分层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本文通过学情分析,结合示例学院目前的英语教学实际,提出分层教学工作在护职院开展的必要性。以此能进一步完善教学课堂,促进护理职业学院的分层教学进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 必要性  【中图分
期刊
【摘要】2017年高考全国卷思想政治试题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渗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意新颖,价值引领凸显。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德育学科,体现鲜明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的学科特色,对学生有独特的“价值引领”作用。  【关键词】价值引领 人文素养 国家自信 公民意识 国家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78-01  党的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好的主阵地是课堂。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50-01 
期刊
【摘要】听说读写几乎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在这几块内容中“写”是重要的输出形式,也是学生最为胆怯的部分。在小学低段对学生进行一些写话的训练,对于提升学生习作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教学中组织低年级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并展开写话训练,主要策略有:(一)画面为桥,编写画中的故事;(二)经典为范,内化示范的语言;(三)图文结合,记录自己的故事。在教学中将阅读和写话有机结合在一起,达成了让学生“乐于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培养专业计算机人才亟不可待,教学创新成为关键手段。计算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教学创新的重大成果,但是目前我国计算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推广也出现了如浏览量不高等问题。本文在深入剖析协同创新内涵和在共享课建设中引入协同创新意义的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我国计算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借鉴MOOC成功经验,对我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协同创新模式进行
期刊
【摘要】高中生经过长期学习普遍形成相对固定的数学思维模式,这并不利于数学的学习。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鉴于此,本文中详细分析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30-02  高中数学对学生思维素质要求较高,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才能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化,小学教育成为了最基本和重视的教育阶段,在小学这个教育阶段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和教育基础,也培养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于课堂的主动认知性,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最基本的教育课程,教会学生最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能力开阔,这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针对学生和教师双方的提问互动就变得极为重要和必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下迅速发展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多方面拓展学生自身潜能,挖掘学习动力,实现人人参与,主动积极的学习形式。小组合作有效开展需要多方面关注学生的特征和教师的辅助。把好每一个活动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以生为本的课堂改革,让小班化教育不仅仅停留于形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 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背景之下的产物,同时也是一个有效推动社会得到更好发展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现对于社会当中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地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化和生动化,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更好地在人才的培养当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巧妙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敏捷性,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对比 数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44-01一、巧用对比,提高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公式、定律等问题中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巧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有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