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请笑笑先生接着讲
上赛场输赢不可免
论人生伯仲谁为王
体育界有一句话,叫做“胜者为王败者寇”。意思是说,在体育运动中,只有冠军值得追求。
但冠军毕竟只有一个。所有人拼尽全力,只为这一个位置。体育所有的精彩,正是由于这种残酷而造就。也因为如此,那些拼尽了全力,每次只离冠军一步之遥的人,特别让人同情。这些人由此得了一个“千年老二”的名声。
2018年后半年,有一部电影在中国上映,引起不小的反响,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电影的名字叫《败者为王》,演绎的正是他“千年老二”的人生历程。
这部电影让人们从体育界只争第一的氛围中抽离出来,真正走入那些“千年老二”的内心世界。
《败者为王》有个副标题,是“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笑笑曾做过体育记者,所以对李宗伟很熟悉,而且和他还有很多共同的朋友,关于李宗伟那些隐秘的内心,笑笑知道的稍微多一些。曾经,他是个非常害羞的大男孩,爱哭,直到得了那么多冠军,他还是爱哭。这样的性格不利于他面对非常残酷的竞争环境,但这也让他在赛场上显得与众不同,说好听些是安静、儒雅,说尖锐些就是缺少运动员舍我其谁的狠劲儿。
李宗伟11岁开始打球,仅用了4年,就开始代表马来西亚打国际比赛,他是国家队里毋庸置疑的“一哥”,如果不是登上国际赛场,或者说,如果不是碰上中国队的林丹,恐怕李宗伟都没体会过失败的滋味。
自1999年,李宗伟在马来西亚全国锦标赛上夺得冠军算起,他获得的公开赛冠军已经有69个,但是,在羽毛球界,人们更看重的是世锦赛冠军、奥运会冠军以及团体的汤姆斯杯冠军。除此之外,那些大大小小的公开赛冠军则不被人们放在眼里。但可惜的是,李宗伟偏偏有三个奥运会亚军,4个世锦赛亚军,一个汤杯亚军。
这些差一步就要登顶的经历无时无刻不被人们提起,李宗伟也在一次一次遇到林丹时经受着残酷的心理压力。
每一次再戰都是一次残忍的心理挑战,但李宗伟好像总也没有赢得这场挑战的时候。每一次都像是着了魔一样在冠亚军决赛中败北。屡败屡战,李宗伟一次次被书写悲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宗伟赛前的状态非常好,就连他曾经的教练都说:“李宗伟这一次应该有戏”。那天晚上,他在决赛中再次遇到林丹,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在出赛前他竟然旧病复发,因而打出了二人交战史上少有的大分差:12比21和8比21。
笑笑在现场看了那场比赛,觉得一切不可思议,既然旧伤复发,何苦还要硬撑出赛?后来,有一位心理教练揭开了谜底:世上就有一些人,仅仅是为了做一个励志英雄而存在,他们把努力坚持看得比胜利更为重要,他们表现出的坚持与性格韧性,已经超越了对胜负的追逐。
懂得了这样的心理秘密,也就懂得了李宗伟的命运,也懂得了李宗伟这位“千年老二”存在的价值。
现在,李宗伟又在与病魔作斗争,他在重返赛场的挣扎中再次充当了励志英雄的角色。也许在羽毛球赛场上他输给了林丹,但在人生的赛场上,他就是自己的王者。
巴拉克是德国著名球星,他的全名是迈克尔·巴拉克,在上世纪末,巴拉克曾是德国国家队队长。他的名气与“巴拉克定律”捆绑在一起,是因为他拿过13个大赛亚军。这也算体育圈里的奇迹了!
1999年,巴拉克加盟德国劲旅勒沃库森队。也是从这一年起,他的“亚军”之旅正式开始。
这一年,勒沃库森队成绩很好,如果最后一轮取胜,就会夺得赛季冠军,只可惜,巴拉克的乌龙球导致比赛失利,也让球队将要到手的冠军转眼丢失。这个乌龙,让勒沃库森球迷耿耿于怀。
接下来的2001到2002赛季,巴拉克带领的勒沃库森除了在德甲风光无限外,还在欧冠和德国杯上都闯入决赛。
但是,勒沃库森依然只收获了三个亚军。
最悲情的是,2002年,他作为当红球星的德国队在世界杯决赛中也输给了巴西队,一年之内四获亚军。
联系到他效力切尔西时所得到的英超亚军、联赛杯亚军和冠军联赛亚军,人们无情地将“巴拉克定律”送给了他,意为:有巴拉克的球队,就没有冠军的希望。
这一定律未免以偏概全。实际上,巴拉克在凯泽斯劳滕俱乐部、在拜仁慕尼黑俱乐部,都得到了联赛冠军,而且,他也是凯泽斯劳滕奇迹的亲历者和带领者。只是,人们看到了太多他在欧洲杯、欧冠和世界杯上与冠军只有一步之遥的心碎瞬间。
足球是特别残酷的运动,一个球星成就不了全队,一个人再努力也无法左右局势。就像在2002年世界杯半决赛上,助力德国进入决赛的正是巴拉克,他打入了半决赛的制胜球。但,人们记住的还是德国队的亚军成绩,记住的还是所谓“巴拉克定律”。
今天,当人们说起巴拉克,想不起他曾经铁肩担起德国足球重任的时刻,想不起他曾经是德国足球最优秀的中场球员,甚至想不起他帮助拜仁夺得的3次德甲冠军,3次德国杯冠军和1次德国联赛杯冠军,想到的却是那句充满屈辱的“巴拉克定律”。
那些在他身上出现的大概率亚军事件,遮盖了巴拉克足球生涯中辉煌的瞬间。
体育界的“千年老二”还有很多。远的不说,就说在中国体育界,有一直在郭晶晶光环下的伏明霞,与刘翔同时代的史冬鹏,以及曾经收获三枚奥运会银牌的跳水名将谭良德和乒乓球名将王皓。
体育是世间的写照。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终身努力却抵不过一时的风云际会。有些人天生运气好,有些人,总是离顶峰一步之遥。
有关这样的“运气”说,心理学家曾经给出过解释,认为,有些人永远止步在最后一刻,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这个心理动因是“约拿情结”。
约拿是《圣经·旧约》的人物,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并一直渴望着能够得到神的差遣。终于,神给了约拿一个光荣的任务,让他去宣布赦免一座本来要被毁灭的城市。但约拿却拒绝了这个任务,逃跑了。 后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这个故事提出了“约拿情结”,指一种“对自身杰出的畏惧”和“躲开自己的卓越天赋”。
一个人特别想成功却又害怕成功,这是怎么回事?
现实中,有一孩子平时成绩很好,但一到考试就掉链子,也是这种约拿情结在起作用。心理学家认为,“约拿情结”的形成,原因特别复杂,有的人害怕被看见,被嫉妒,是因为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这些被看见引发的毁灭感让他们害怕。中国有句古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是这种“约拿情结”在人们潜意识里的播种。
还有一些是认为他自己不配有更大的成功。所以,当机会来临时,会选择自己去摧毁成功。
当然,更有一些突然开悟者,明白了真正“成功”的含义。
英国作家毛姆写过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两个医生。
亚伯拉罕是个天才的外科医生,大学毕业后,亚伯拉罕进入英国著名的圣·托马斯医院工作,很快就被破格提拔为医院领导。没有人会怀疑,等待他的将是飞黄腾达。正式上任之前,作为庆祝,他搭上了一艘前往地中海的货轮做长途旅行,打算旅行结束后就回伦敦走马上任。
几个星期后的一个早晨,货轮在埃及亚历山大港临时靠岸,亚伯拉罕站在甲板上眺望这座阳光照耀下的白色城市,猛然觉得,此地就是靈魂的栖息之处,他毫不犹豫地带上全部行李,弃船登岸。
几天后,亚伯拉罕给圣·托马斯医院寄去了一封辞职信,从此在亚历山大定居下来。他在公立医院找了份工作,赚钱不多,刚好够维持生活,然后娶妻生子,平静度日。
亚伯拉罕辞职后,他大学校友卡尔米凯尔幸运地接替了他的职位。卡尔米凯尔也是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医生,但在亚伯拉罕的光芒笼罩之下,只能做千年老二。
亚伯拉罕的这一选择让两个年轻人的人生发生了戏剧性转换。十几年后,卡尔米凯尔成了名医,并受封为爵士,住豪宅,娶美妻。相比之下,亚伯拉罕则要平淡得多,10多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头发比以前更少了。但他却为当初的决定感到无比庆幸,在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从事最热爱的工作,每一天都过得心满意足。
两个医生,谁更幸福?谁更成功?人们很难说清。
就像林丹与李宗伟,一个后来绯闻缠身,一个成为整个国家的励志英雄。你怎样评论他们谁更成功?
这正是:
人人想把冠军当,
一旦失利心颓唐。
千年老二休枉断,
曾经败者也为王。
上赛场输赢不可免
论人生伯仲谁为王
体育界有一句话,叫做“胜者为王败者寇”。意思是说,在体育运动中,只有冠军值得追求。
但冠军毕竟只有一个。所有人拼尽全力,只为这一个位置。体育所有的精彩,正是由于这种残酷而造就。也因为如此,那些拼尽了全力,每次只离冠军一步之遥的人,特别让人同情。这些人由此得了一个“千年老二”的名声。
2018年后半年,有一部电影在中国上映,引起不小的反响,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电影的名字叫《败者为王》,演绎的正是他“千年老二”的人生历程。
这部电影让人们从体育界只争第一的氛围中抽离出来,真正走入那些“千年老二”的内心世界。
《败者为王》有个副标题,是“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笑笑曾做过体育记者,所以对李宗伟很熟悉,而且和他还有很多共同的朋友,关于李宗伟那些隐秘的内心,笑笑知道的稍微多一些。曾经,他是个非常害羞的大男孩,爱哭,直到得了那么多冠军,他还是爱哭。这样的性格不利于他面对非常残酷的竞争环境,但这也让他在赛场上显得与众不同,说好听些是安静、儒雅,说尖锐些就是缺少运动员舍我其谁的狠劲儿。
李宗伟11岁开始打球,仅用了4年,就开始代表马来西亚打国际比赛,他是国家队里毋庸置疑的“一哥”,如果不是登上国际赛场,或者说,如果不是碰上中国队的林丹,恐怕李宗伟都没体会过失败的滋味。
自1999年,李宗伟在马来西亚全国锦标赛上夺得冠军算起,他获得的公开赛冠军已经有69个,但是,在羽毛球界,人们更看重的是世锦赛冠军、奥运会冠军以及团体的汤姆斯杯冠军。除此之外,那些大大小小的公开赛冠军则不被人们放在眼里。但可惜的是,李宗伟偏偏有三个奥运会亚军,4个世锦赛亚军,一个汤杯亚军。
这些差一步就要登顶的经历无时无刻不被人们提起,李宗伟也在一次一次遇到林丹时经受着残酷的心理压力。
每一次再戰都是一次残忍的心理挑战,但李宗伟好像总也没有赢得这场挑战的时候。每一次都像是着了魔一样在冠亚军决赛中败北。屡败屡战,李宗伟一次次被书写悲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宗伟赛前的状态非常好,就连他曾经的教练都说:“李宗伟这一次应该有戏”。那天晚上,他在决赛中再次遇到林丹,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在出赛前他竟然旧病复发,因而打出了二人交战史上少有的大分差:12比21和8比21。
笑笑在现场看了那场比赛,觉得一切不可思议,既然旧伤复发,何苦还要硬撑出赛?后来,有一位心理教练揭开了谜底:世上就有一些人,仅仅是为了做一个励志英雄而存在,他们把努力坚持看得比胜利更为重要,他们表现出的坚持与性格韧性,已经超越了对胜负的追逐。
懂得了这样的心理秘密,也就懂得了李宗伟的命运,也懂得了李宗伟这位“千年老二”存在的价值。
现在,李宗伟又在与病魔作斗争,他在重返赛场的挣扎中再次充当了励志英雄的角色。也许在羽毛球赛场上他输给了林丹,但在人生的赛场上,他就是自己的王者。
巴拉克是德国著名球星,他的全名是迈克尔·巴拉克,在上世纪末,巴拉克曾是德国国家队队长。他的名气与“巴拉克定律”捆绑在一起,是因为他拿过13个大赛亚军。这也算体育圈里的奇迹了!
1999年,巴拉克加盟德国劲旅勒沃库森队。也是从这一年起,他的“亚军”之旅正式开始。
这一年,勒沃库森队成绩很好,如果最后一轮取胜,就会夺得赛季冠军,只可惜,巴拉克的乌龙球导致比赛失利,也让球队将要到手的冠军转眼丢失。这个乌龙,让勒沃库森球迷耿耿于怀。
接下来的2001到2002赛季,巴拉克带领的勒沃库森除了在德甲风光无限外,还在欧冠和德国杯上都闯入决赛。
但是,勒沃库森依然只收获了三个亚军。
最悲情的是,2002年,他作为当红球星的德国队在世界杯决赛中也输给了巴西队,一年之内四获亚军。
联系到他效力切尔西时所得到的英超亚军、联赛杯亚军和冠军联赛亚军,人们无情地将“巴拉克定律”送给了他,意为:有巴拉克的球队,就没有冠军的希望。
这一定律未免以偏概全。实际上,巴拉克在凯泽斯劳滕俱乐部、在拜仁慕尼黑俱乐部,都得到了联赛冠军,而且,他也是凯泽斯劳滕奇迹的亲历者和带领者。只是,人们看到了太多他在欧洲杯、欧冠和世界杯上与冠军只有一步之遥的心碎瞬间。
足球是特别残酷的运动,一个球星成就不了全队,一个人再努力也无法左右局势。就像在2002年世界杯半决赛上,助力德国进入决赛的正是巴拉克,他打入了半决赛的制胜球。但,人们记住的还是德国队的亚军成绩,记住的还是所谓“巴拉克定律”。
今天,当人们说起巴拉克,想不起他曾经铁肩担起德国足球重任的时刻,想不起他曾经是德国足球最优秀的中场球员,甚至想不起他帮助拜仁夺得的3次德甲冠军,3次德国杯冠军和1次德国联赛杯冠军,想到的却是那句充满屈辱的“巴拉克定律”。
那些在他身上出现的大概率亚军事件,遮盖了巴拉克足球生涯中辉煌的瞬间。
体育界的“千年老二”还有很多。远的不说,就说在中国体育界,有一直在郭晶晶光环下的伏明霞,与刘翔同时代的史冬鹏,以及曾经收获三枚奥运会银牌的跳水名将谭良德和乒乓球名将王皓。
体育是世间的写照。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终身努力却抵不过一时的风云际会。有些人天生运气好,有些人,总是离顶峰一步之遥。
有关这样的“运气”说,心理学家曾经给出过解释,认为,有些人永远止步在最后一刻,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这个心理动因是“约拿情结”。
约拿是《圣经·旧约》的人物,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并一直渴望着能够得到神的差遣。终于,神给了约拿一个光荣的任务,让他去宣布赦免一座本来要被毁灭的城市。但约拿却拒绝了这个任务,逃跑了。 后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这个故事提出了“约拿情结”,指一种“对自身杰出的畏惧”和“躲开自己的卓越天赋”。
一个人特别想成功却又害怕成功,这是怎么回事?
现实中,有一孩子平时成绩很好,但一到考试就掉链子,也是这种约拿情结在起作用。心理学家认为,“约拿情结”的形成,原因特别复杂,有的人害怕被看见,被嫉妒,是因为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这些被看见引发的毁灭感让他们害怕。中国有句古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是这种“约拿情结”在人们潜意识里的播种。
还有一些是认为他自己不配有更大的成功。所以,当机会来临时,会选择自己去摧毁成功。
当然,更有一些突然开悟者,明白了真正“成功”的含义。
英国作家毛姆写过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两个医生。
亚伯拉罕是个天才的外科医生,大学毕业后,亚伯拉罕进入英国著名的圣·托马斯医院工作,很快就被破格提拔为医院领导。没有人会怀疑,等待他的将是飞黄腾达。正式上任之前,作为庆祝,他搭上了一艘前往地中海的货轮做长途旅行,打算旅行结束后就回伦敦走马上任。
几个星期后的一个早晨,货轮在埃及亚历山大港临时靠岸,亚伯拉罕站在甲板上眺望这座阳光照耀下的白色城市,猛然觉得,此地就是靈魂的栖息之处,他毫不犹豫地带上全部行李,弃船登岸。
几天后,亚伯拉罕给圣·托马斯医院寄去了一封辞职信,从此在亚历山大定居下来。他在公立医院找了份工作,赚钱不多,刚好够维持生活,然后娶妻生子,平静度日。
亚伯拉罕辞职后,他大学校友卡尔米凯尔幸运地接替了他的职位。卡尔米凯尔也是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医生,但在亚伯拉罕的光芒笼罩之下,只能做千年老二。
亚伯拉罕的这一选择让两个年轻人的人生发生了戏剧性转换。十几年后,卡尔米凯尔成了名医,并受封为爵士,住豪宅,娶美妻。相比之下,亚伯拉罕则要平淡得多,10多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头发比以前更少了。但他却为当初的决定感到无比庆幸,在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从事最热爱的工作,每一天都过得心满意足。
两个医生,谁更幸福?谁更成功?人们很难说清。
就像林丹与李宗伟,一个后来绯闻缠身,一个成为整个国家的励志英雄。你怎样评论他们谁更成功?
这正是:
人人想把冠军当,
一旦失利心颓唐。
千年老二休枉断,
曾经败者也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