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背诵积累经典诗文让儿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将经典诗词有机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以统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篇课文《小小的船》为例谈,练读儿歌领略语言美、诵读古诗感悟意象美、创作童诗体会意境美,整节课三个板块简洁明了,学生在读背、想象中丰富了语言,发展了思维;运用1+X的迁移拓展策略,实现经典诗词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经典诗词;有机融入;读背;想象;思维
蒙学的教材根植于五千多年中华传统灿烂文明的沃土上,久经历史洗礼,早已成为不可多得历史文化经典与传统教育经典。背诵积累经典诗文让儿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民族精神,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提升少年儿童文化素养的途径。我校今年申报《蒙学经典融入小语教学活动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在小学阶段,蒙学经典内容主要包括蒙书、经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融入经典诗词的积累,使经典诗词的背诵不那么单一枯燥,与教学活动整合起来,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面。
如何将经典诗词有机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呢?笔者以统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篇课文《小小的船》为例谈。这是一节校内教研组的研讨课。课文内容是“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是一首欢快的儿歌。执教的是一位青年语文教师,一节课三个板块——练读儿歌领略语言美、诵读古诗感悟意象美、创作童诗体会意境美,整节课简洁明了,学生在读背、想象中丰富了语言,发展了思维。
第一板块:文本的学习——练读儿歌领略语言美。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家喻户晓的名言都形象地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古代私塾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这是两千多年灿烂的文学硕果传承下来的主要学习方式,而现在学习语文则是改革与继承并行。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指导有感情地美读,以读代讲,这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在本节课第一板块儿歌的学习中就以朗读指导为主,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朗读这首儿歌,从儿歌的表达方式入手,图片直观显示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两者在外形上非常的相似。学生观察图片很容易理解文本中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一样两头是尖尖的。顺着往下读就能想象到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准确地把握主题,通过字里行间透彻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朗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把作品的情感准确地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次,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在理解感受文本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文本的内容在自己眼前活动起来,如耳闻目睹般的体验。这首儿歌充满了想象,幻想着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去观赏深蓝的夜空中闪烁的群星。这是一幅多么美妙又富有童趣的画面呀!这首儿歌节奏轻松欢快,而且表达上运用了叠词“弯弯”“小小”“闪闪”“蓝蓝”,朗读时更增添了音乐美。
《课程标准》指出:“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獨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本节课在文本学习环节中通过老师的范读,学生的反复练读,学生初步领略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第二板块:诗词的拓展——诵读古诗感悟意象美。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文的积累应是语言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的积累十分重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低中年段各50篇,高年段60篇;在附录中还列出了推荐的75篇篇目(诗歌)。这两方面就足以说明古诗文的积累在整个语言积累中的地位。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诗歌星光灿烂。它不仅传承民族的历史,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阅读积累优秀的古诗文,不仅是了解民族的历史,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文化传播者肩负的责任。
古诗文积累的最终目的就应是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学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蓄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基本任务就是背上优秀的名家名篇,其教学核心就应是引导学生鉴赏体验古诗文所描写的意境,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从文本语境联系生活语境,想象月儿像什么。为了调起学生的回忆,出示月相图,了解不同时期月亮的形状变化,在孩子的心目中又像些什么呢?正是这循环反复的变化带给文人骚客多少遐想,在古代诗人的眼中,月亮是什么。第二板块出现了四首古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描绘了诗人心目中那一轮月亮
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月中山色镜中看。”
出示诗句讨论在句中月亮像什么,展示图片,练习朗读。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月亮似弓、如白玉盘、似钩、如眉,月亮之美如画面般展现在眼前。
在这个环节运用1+X的迁移拓展策略,实现经典诗词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通常这种拓展迁移主要用在同一作者、同一主题、相同表达手法或相近艺术风格的经典诗词迁移拓展。本节课选择了描写对象相同和表达手法相同的诗句进行拓展,学生易于理解和记诵。列·符·赞可夫所说:“逐字死记课文的倾向,不仅损害他们对课文意思的理解,而且一经养成习惯,就会对他们小学毕业后在较高年级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死记硬背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运用课堂融合,分类拓展,调动多种感观,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诵读积累的目的。这是我们的追求。
第三板块:诗歌的仿写,创作童诗体会意境美。
童诗,是现代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在格式和韵律的技法上运用更为自由,意象经营更具巧妙,语言更跳跃,节奏更有张力。在表述的世界观,想象的营造,叙述的语言,视角等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儿童化。世界观上的儿童化,想象上的儿童化,语言上的儿童化,及视角上的儿童化等等。童诗就是这样的一种诗:从一儿童的视角出发的,创作出的一首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及具有儿童的审美特点的诗。
这个板块设计了读写结合点,就是仿写诗歌(在这里是说一说),教师提供了图片(月下小院,丹桂飘香)和诗词填空
秋夜凉,( )。
小院里,( )。
月儿,月儿,真美丽,
就像( )。
学生在练读儿歌、诵读古诗之后进入到这个环节,对月亮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像小船,在不同的形状下,有不同的联想:弯弯的月儿像香蕉、笑眯眯的嘴角、镰刀、银钩、眉毛等等;圆圆的月亮像盘子、月饼、圆镜、圆球等等。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联系生活想象秋天的小院里,月光倾洒,秋风习习,我们在一同赏月,真想吟诗一首,带着学生共同完成这首小诗。
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这是古诗与童诗的有机融合。经典诗词用自身的内在底蕴感染学生、引领学生,让学生在学会欣赏体会意境美、韵律美,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言文字表现能力有效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会一直坚持下去。
关键词:经典诗词;有机融入;读背;想象;思维
蒙学的教材根植于五千多年中华传统灿烂文明的沃土上,久经历史洗礼,早已成为不可多得历史文化经典与传统教育经典。背诵积累经典诗文让儿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民族精神,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提升少年儿童文化素养的途径。我校今年申报《蒙学经典融入小语教学活动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在小学阶段,蒙学经典内容主要包括蒙书、经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融入经典诗词的积累,使经典诗词的背诵不那么单一枯燥,与教学活动整合起来,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面。
如何将经典诗词有机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呢?笔者以统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篇课文《小小的船》为例谈。这是一节校内教研组的研讨课。课文内容是“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是一首欢快的儿歌。执教的是一位青年语文教师,一节课三个板块——练读儿歌领略语言美、诵读古诗感悟意象美、创作童诗体会意境美,整节课简洁明了,学生在读背、想象中丰富了语言,发展了思维。
第一板块:文本的学习——练读儿歌领略语言美。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家喻户晓的名言都形象地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古代私塾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这是两千多年灿烂的文学硕果传承下来的主要学习方式,而现在学习语文则是改革与继承并行。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指导有感情地美读,以读代讲,这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在本节课第一板块儿歌的学习中就以朗读指导为主,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朗读这首儿歌,从儿歌的表达方式入手,图片直观显示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两者在外形上非常的相似。学生观察图片很容易理解文本中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一样两头是尖尖的。顺着往下读就能想象到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准确地把握主题,通过字里行间透彻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朗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把作品的情感准确地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次,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在理解感受文本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文本的内容在自己眼前活动起来,如耳闻目睹般的体验。这首儿歌充满了想象,幻想着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去观赏深蓝的夜空中闪烁的群星。这是一幅多么美妙又富有童趣的画面呀!这首儿歌节奏轻松欢快,而且表达上运用了叠词“弯弯”“小小”“闪闪”“蓝蓝”,朗读时更增添了音乐美。
《课程标准》指出:“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獨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本节课在文本学习环节中通过老师的范读,学生的反复练读,学生初步领略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第二板块:诗词的拓展——诵读古诗感悟意象美。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文的积累应是语言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的积累十分重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低中年段各50篇,高年段60篇;在附录中还列出了推荐的75篇篇目(诗歌)。这两方面就足以说明古诗文的积累在整个语言积累中的地位。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诗歌星光灿烂。它不仅传承民族的历史,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阅读积累优秀的古诗文,不仅是了解民族的历史,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文化传播者肩负的责任。
古诗文积累的最终目的就应是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学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蓄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基本任务就是背上优秀的名家名篇,其教学核心就应是引导学生鉴赏体验古诗文所描写的意境,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从文本语境联系生活语境,想象月儿像什么。为了调起学生的回忆,出示月相图,了解不同时期月亮的形状变化,在孩子的心目中又像些什么呢?正是这循环反复的变化带给文人骚客多少遐想,在古代诗人的眼中,月亮是什么。第二板块出现了四首古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描绘了诗人心目中那一轮月亮
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月中山色镜中看。”
出示诗句讨论在句中月亮像什么,展示图片,练习朗读。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月亮似弓、如白玉盘、似钩、如眉,月亮之美如画面般展现在眼前。
在这个环节运用1+X的迁移拓展策略,实现经典诗词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通常这种拓展迁移主要用在同一作者、同一主题、相同表达手法或相近艺术风格的经典诗词迁移拓展。本节课选择了描写对象相同和表达手法相同的诗句进行拓展,学生易于理解和记诵。列·符·赞可夫所说:“逐字死记课文的倾向,不仅损害他们对课文意思的理解,而且一经养成习惯,就会对他们小学毕业后在较高年级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死记硬背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运用课堂融合,分类拓展,调动多种感观,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诵读积累的目的。这是我们的追求。
第三板块:诗歌的仿写,创作童诗体会意境美。
童诗,是现代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在格式和韵律的技法上运用更为自由,意象经营更具巧妙,语言更跳跃,节奏更有张力。在表述的世界观,想象的营造,叙述的语言,视角等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儿童化。世界观上的儿童化,想象上的儿童化,语言上的儿童化,及视角上的儿童化等等。童诗就是这样的一种诗:从一儿童的视角出发的,创作出的一首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及具有儿童的审美特点的诗。
这个板块设计了读写结合点,就是仿写诗歌(在这里是说一说),教师提供了图片(月下小院,丹桂飘香)和诗词填空
秋夜凉,( )。
小院里,( )。
月儿,月儿,真美丽,
就像( )。
学生在练读儿歌、诵读古诗之后进入到这个环节,对月亮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像小船,在不同的形状下,有不同的联想:弯弯的月儿像香蕉、笑眯眯的嘴角、镰刀、银钩、眉毛等等;圆圆的月亮像盘子、月饼、圆镜、圆球等等。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联系生活想象秋天的小院里,月光倾洒,秋风习习,我们在一同赏月,真想吟诗一首,带着学生共同完成这首小诗。
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这是古诗与童诗的有机融合。经典诗词用自身的内在底蕴感染学生、引领学生,让学生在学会欣赏体会意境美、韵律美,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言文字表现能力有效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