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很多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普遍缺乏幸福感,而且在平时上课时小学老师也不注重对学生幸福感的培养,只会一味地进行传统灌输式教学,从而忽略了小学生德育培养中的幸福教育。小学德育老师应该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幸福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提高幸福感。本文围绕小学德育幸福教育理念,提出三点小学德育幸福教育理念的渗透策略,希望可以为小学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幸福教育理念提供参考,为小学生幸福感的提升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小学德育;幸福教育;渗透策略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关键原因是没有在平常的学习中受到正确的教育,所以要从小学开始,老师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教育时就能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改变教师教学思想,增强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德育老师要改变之前的教学思想,不能只把教学重点放在应对考试上,应试考试知识要求老师培养学生的智育,老师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这样会使学生不能在日常上课中体会到幸福感,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极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老师不妨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多让学生进行交流与表达,可以通过上课提问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向刚来学校的学生们介绍学校的整体情况时,老师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只给同学们介绍学校的环境、各个教学楼的位置,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校园,并且用语言将学校的特点和自己对学校初步的了解表达出来,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对学校的认识和今后在学校里应该怎样去做,告诫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按规定完成值日,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学习刻苦,认真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等。老师如果从一开始就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的话,那么在今后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对他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小学生德育幸福教育理念的渗透,需要小学德育老师在上课中加强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幸福感是来自于生活和学习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老师要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日常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进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二、加强传统文化渗透,培养学生高尚品格
现在的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德是知之甚少,在中国这么多年的发展中,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很多都能体现中国各族人民坚强不息和顽强奋斗的优秀品质,而如今的小学生很是缺乏这方面的素养,所以就要求小学德育老师要在平时上课中多给同学们讲授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的知识,结合思想品德课本来为同学们介绍,以此来正确发展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可以为老师今后开展德育中的幸福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础。
就我们所生活的地方或者我们的家乡而言,老师可以首先介绍自己家乡过节时的传统,在家乡的发展中都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故事,并且留下了哪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对自己如今的生活又有哪些帮助,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来讲述自己的家乡,可以给他们进行内容补充或者总结,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并且能从这些传统文化或者历史故事中学会哪些做人处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会古为今用,逐步建立小学生的德育幸福观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小学德育老师要格外拓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的知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力度,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并且老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使传统文化和美德与学生幸福感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和美德的同时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不断提高思想品德的修养,逐步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小学中的德育课注重的是对学生品德的教育,进行幸福教育的前提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留课下作业,让学生真正理解幸福的定义,通过在德育课上的学习知道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幸福感。所以老师首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要结合学生上课的表现情况来合理留课下作业,必要时可以减少死板的作业,保留发散学生思维的作业。
就小学生在小学六年中的学习中来说,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中都学到了什么,都交到了哪些朋友,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怎样去做,是否真正认清了自己,应该怎样去改正自己的缺点等值得学生去思考的问题,或者老师可以将一部分问题留成课下作业供学生思考和交流,学生能通过自己思考在学习中收获到什么而得到幸福感,让他们今后学习知识能更有动力。
老师在培养学生幸福感的同时还要确定在德育幸福教育中的主线,给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产生约束力,让他们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不断完善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体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观念,让他们能在今后面对更复杂的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德育幸福教育的实现需要老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德育,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題,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认知程度,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幸福感,在德育的培养中不断提高自己,以此来全面培养综合素养。小学德育幸福教育理念的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小学德育教师长期的努力与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炼出一套小学德育幸福教育理念渗透的有效方法,从而达到不断提升小学生幸福感、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邦清.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2]华宝峰.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德育管理[J].科教导刊(下旬),2018(09):129-130.
[3]邵玲.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179-180.
关键词:小学德育;幸福教育;渗透策略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关键原因是没有在平常的学习中受到正确的教育,所以要从小学开始,老师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教育时就能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改变教师教学思想,增强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德育老师要改变之前的教学思想,不能只把教学重点放在应对考试上,应试考试知识要求老师培养学生的智育,老师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这样会使学生不能在日常上课中体会到幸福感,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极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老师不妨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多让学生进行交流与表达,可以通过上课提问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向刚来学校的学生们介绍学校的整体情况时,老师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只给同学们介绍学校的环境、各个教学楼的位置,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校园,并且用语言将学校的特点和自己对学校初步的了解表达出来,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对学校的认识和今后在学校里应该怎样去做,告诫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按规定完成值日,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学习刻苦,认真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等。老师如果从一开始就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的话,那么在今后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对他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小学生德育幸福教育理念的渗透,需要小学德育老师在上课中加强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幸福感是来自于生活和学习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老师要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日常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进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二、加强传统文化渗透,培养学生高尚品格
现在的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德是知之甚少,在中国这么多年的发展中,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很多都能体现中国各族人民坚强不息和顽强奋斗的优秀品质,而如今的小学生很是缺乏这方面的素养,所以就要求小学德育老师要在平时上课中多给同学们讲授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的知识,结合思想品德课本来为同学们介绍,以此来正确发展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可以为老师今后开展德育中的幸福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础。
就我们所生活的地方或者我们的家乡而言,老师可以首先介绍自己家乡过节时的传统,在家乡的发展中都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故事,并且留下了哪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对自己如今的生活又有哪些帮助,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来讲述自己的家乡,可以给他们进行内容补充或者总结,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并且能从这些传统文化或者历史故事中学会哪些做人处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会古为今用,逐步建立小学生的德育幸福观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小学德育老师要格外拓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的知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力度,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并且老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使传统文化和美德与学生幸福感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和美德的同时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不断提高思想品德的修养,逐步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小学中的德育课注重的是对学生品德的教育,进行幸福教育的前提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留课下作业,让学生真正理解幸福的定义,通过在德育课上的学习知道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幸福感。所以老师首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要结合学生上课的表现情况来合理留课下作业,必要时可以减少死板的作业,保留发散学生思维的作业。
就小学生在小学六年中的学习中来说,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中都学到了什么,都交到了哪些朋友,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怎样去做,是否真正认清了自己,应该怎样去改正自己的缺点等值得学生去思考的问题,或者老师可以将一部分问题留成课下作业供学生思考和交流,学生能通过自己思考在学习中收获到什么而得到幸福感,让他们今后学习知识能更有动力。
老师在培养学生幸福感的同时还要确定在德育幸福教育中的主线,给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产生约束力,让他们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不断完善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体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观念,让他们能在今后面对更复杂的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德育幸福教育的实现需要老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德育,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題,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认知程度,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幸福感,在德育的培养中不断提高自己,以此来全面培养综合素养。小学德育幸福教育理念的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小学德育教师长期的努力与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炼出一套小学德育幸福教育理念渗透的有效方法,从而达到不断提升小学生幸福感、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邦清.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2]华宝峰.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德育管理[J].科教导刊(下旬),2018(09):129-130.
[3]邵玲.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