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教育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教委立项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提升项目建设阶段性成果,剖析从校园招聘到订单培养,从普通订单到高端订单的提升规律,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以整合的角度审视专业建设和就业工作的互动,提高以就业力为核心的就业质量,促进专业建设与培养目标的市场化推进。以理念引领、创新驱动、项目导向、深化合作四方面的工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好新时期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关键词:就业质量;高端订单;市场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 of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using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marketing, sociology, psychology. Meanwhile, some supporting materials come from the project results sponsored by Beijing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to enhanc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t focuses on improvement from campus recruitment to order training, from low-end to high-end orders, exploring a new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perspective examines the interac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employment, to improve employment quality based on employment competence, and to promote market-orient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or how to optimiz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adhering to leading concepts, innovation, project sense and cooperation. All efforts are to aimed to strengthen graduate work in the new period, especially to promote higher quality of employment.
Key words: quality of employment; high-end order; market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就业领域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新的更高要求,给广大高校毕业生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期待与憧憬。与此同时,高校就业部门的干部、教师,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
1 高质量就业的定义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定义:就业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变化的能力。为落实十八大精神,北京信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信”)高度重视通过提升就业力,改善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此项工作的特点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需求相对接,就业力提升与教学培养滚动推进,短期就业和中长期职业发展系统结合。何为更高质量的就业?从宏观角度看,要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从中观角度看,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合理性和可预期性。从微观角度看,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能够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双向选择,劳动者学有所用、职业稳定、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从理论层面看,更高质量的就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等同于“体面劳动”,其含义是: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及政府、企业组织和工会三方的协商对话,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从实践层面或经验层面看,更高质量的就业一旦与个人的求职、工作经历联系在一起,便具有主观色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与回答,当代大学毕业生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具有相当高的趋同性。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更多地强调:满足自我需要、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更稳定的工作、更好的收入及福利待遇,权益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等。
2 北信就业状况
根据麦可思公司编写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学院就业竞争力指数最高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93.6%),就业竞争力指数最低的专业是通信技术专业(85.1%)。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69%。就业现状满意度较高的专业是影视动画(89%),较低的专业是通信技术(51%)。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收入低”(52%),其次是“发展空间不够”(32%)。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专业是计算机网络技术(3 296元)、收入较低的专业是商务英语(2 611元)。根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编写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64.6%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找到的工作表示“满意”或“很满意”。另外,北信学籍管理系统显示:毕业生人数呈逐年递减态势(见表1)。上述数据说明:北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在近年呈现摇摆状态,不同专业收入差距较大。由此推论,广大毕业生需要学院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强特色建设。甚至可以大胆推论,就业质量对于招生和教学都产生了指挥棒作用。 3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碎片化就业市场
当前的经济形态呈现多元化,岗位设置复杂化,职业市场的丰富程度,已经超过了传统说法中的365行。新兴产业带来大量全新的工作机会,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细分了企业内部分工。就业机会的出现大致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新企业诞生需要招聘创始团队,二是企业扩张需要招聘熟练员工,三是员工流动需要正常填补空缺。与此同时,各个岗位的职位描述越来越具体和细致。人力资源工作已经成为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社会结构的多元化造成了工作岗位的碎片化,岗位的碎片化为雇主找寻雇员带来巨大困难,也让学生求职面临困境。同时,大企业采取外包劳务降低雇员招聘量,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弹性工作方式和个体化工作岗位,所有这些因素都使社会流动速度加快,并弱化了传统的就业模式。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专业对口”和“行业办学、行业分配”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专业建设不能刻舟求剑,要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市场上出现的新行业和新工种。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长期坚持校企融合,但是学校一方的变革似乎总也跟不上企业的变化。现代社会中,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的过程大大延长,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力飘忽不定,因此,大学生群体的高质量就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在的90后高职学生个性化差异比较大,必须采取有效的培养模式,从顶层结构设计到课程实施都要进行充分的科研论证,帮助学生提升能力面对碎片化的工作机会。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由政府牵头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多种形式的双向选择交流平台。但是此类平台因为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难以全面满足毕业生的求职需求,雇主对这种招聘的认可度也逐年下降。作为高职院校,针对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和择业意向,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成功地一次就业到位,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但是所有工作必须从市场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有效推介和市场开发。
4 高端订单培养
4.1 高端订单定义
如图1所示,高端订单培养的特点是突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由教学系和就业办获取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并且针对这些需求提供定制化培养方案,让学生的能力提升符合岗位需求,使学院的办学目标与行业发展相一致。这种良性循环能够将校园招聘提升到订单培养,将普通订单提升到高端订单,完善就业模式。高端订单培养,实际上是市场需求倒逼学院改革教学体系,完善就业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院优化专业结构,促进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反馈机制,教育机构既要对学生的求知需求及时反馈,还要对学生的求职需求加以满足,更要对用人单位的求才需求及时做出市场化的反应,在短时间内做出培养方式的优化,架设起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实现信息良性反馈和主体积极互动。这种模式还应用了兴趣理论,通过不断满足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认为学到的技能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就业,从而产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并且因为兴趣形成一种基本情绪,改善了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体验,使教与学成为和谐互动模式,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为“我要的可以学到”,而且“学到的可以用到”,甚至“用到的可以赚到”。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模式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职业兴趣、人格特征、价值观和自身条件,对学生因材施教并因才推荐。在就业市场的多方常和博弈中,学院应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追踪行业趋势,把握地域特征。在满足学生和雇主的需求的同时,学院也在博弈中获得利益,实现多赢,进而扩大合作面,收获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果,并且在实践中修正偏差,实现可持续发展。
订单培养可以概括为一种模式、两个落实、四种资源。它是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单独组建订单班,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要求,落实《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充分利用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所谓高端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一种形式,通过在教学阶段的嵌入式设计,将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与学生的培养方向统一起来。这样的高端订单模式,将成为促进学院现有专业建设的重要动力,并将成为专业调整的试金石和风向标。高端订单培养是具备三“高”的订单培养模式。所谓三“高”是指高签约率,即签订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的人数不低于参加订单培养学生总数的75%;高收入,即高于当地高职毕业生平均工资水平;高匹配性,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半年后原岗位就业率高于90%。
电影《私人订制》成为2013年贺岁片市场上的赢家。人们在关注喜剧情节的同时,也在热议私人订制的理念。顾名思义,私人订制即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为客户量身打造的一种个性化、专属化的高品质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实际是当代社会营销的最高境界。订单培养确实到了用品牌化升级结构的时候了。北信订单培养首先要找到品牌定位,围绕品牌定位发掘品牌核心价值,并找到表达核心价值的策略,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手段表达这个定位和核心价值,经过反复的传播和沟通,最后在用人单位心中形成品牌形象和品牌联想,找到“私人订制”的感觉。北京地区的就业市场,由于企业文化差异、人才需求分层、招聘渠道等诸多原因,需要针对不同单位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管理,按照个性化的需求进行培养方案设定。在初期阶段,至少可以为某个目标人力资源消费群进行学生培养订制,对行业人才培养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使企业招聘到更多的合格人才。通过设立奖学金等外界激励因素,促进学生培养职业素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达到“人才订制”的目的。随着成果的不断深化,订制将更加精准,从目标群到单个目标,再到目标内的业务部门,甚至是具体岗位,人才的培养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满足用人单位设定的岗位需求,使学生在毕业之时基本符合上岗条件,并且逐渐成为岗位技能骨干。校企合作必将更加深入、广泛、务实、卓有成效,也必将为各自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2 高端订单推动高质量就业
高端订单培养折射了长尾效应,该理论强调价值创新,挖掘传统市场边界之外的潜在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也就是强调“个性化”和“客户力量”。用人单位越来越想达成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并且期望与提供订制化服务的教育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当人才市场细分到很细很小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细小市场的累计会带来明显的长尾效应。主流人才的数量大不等同于对它的需求也大,只是主流人才占据了大部分市场,限制了雇主的选择权。随着整个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我们已步入人才充裕时代。雇主的取向除了具备一些共性之外,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对各种人才都有存在需求的可能;而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互联网的兴起,教育机构提供订制化培养的成本也大大降低。随着若干订单的累计,教育机构聚沙成塔,创造市场规模,提供一些更具价值的内容,在得到雇主认同时,激发其隐性需求,开创一种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培养模式。当高校应届毕业生已经占据北京新增劳动力主流地位的时候,雇主越来越具有人力资源定价权,进而要求新入职员工具有较高的效用价值,从而要求高校不断改进人才的质量性能,持续保持与众不同的差异性,不断给企业以焕然一新的感受,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长尾理论通过摆脱现有对手的竞争和博弈,开创蕴涵庞大需求的利基市场空间,进入全新的领域。人才所蕴含的效用价值成为影响招聘的决定性因素,价格蜕化为次要因素。换句话说,在长尾利基市场里,雇主最关心的是人才效用价值,而不是薪资要求。当中国劳动力市场达到饱和规模后,边际成本呈递增规律。在雇主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学院应当重视雇主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并在课程设置、渠道营销和有效传播方面加大力度满足这个需求。因为系统来讲,毕业生的岗位匹配度与订制化培养专业度成正比:学生在正式上岗前经受的专业训练时间越长,课程越贴近实际操作环境,未来越可能在工作岗位上获得雇主认可。毕业生在岗位上越适应,就越不可能轻易离职。在本岗位发展得越稳固,越有可能步入晋升通道,获得薪资和职位的发展。毕业生能够在初入职场获得稳步发展,无疑为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稳定基础上的职业发展,会激励学弟学妹积极参加订单培养,以饱满的热情学习进入职场的基本功。雇主也会对订单培养合作院校的师资、生源和教学水平更加认可。动机激励行动,行动达成结果。学生和雇主在高端订单中都达成了目标,然后通过各种反馈信息强化学院服务意识,优化合作培养机制。
高端订单推动了就业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伴随北信成为国家骨干高职学院,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北京地区同类高校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实践摸索,高端订单培养逐渐成为近5年来我院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方法,并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就业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领导“稳大单、扩高端、促创业、上质量、重服务”的指示,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加大开发大型特色用人单位就业市场力度和订单培养工作,加强与就业质量高和专业对口强的单位联系。近期开发的北京铁路局、北京天文馆、宣武医院等订单,为近50%的毕业生提供了顶岗实习机会,预期年薪超过4万元(税前),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的上手能力很快通过订单培养显现出来。例如:北京铁路局非常欢迎北信机电工程系的学生。学院对这些学生实践“2+1”培养模式,也就是学院2年的专业培养后,外加半年铁路业务培训,还有半年师傅(铁路局正式员工)引领,基本可以在正式毕业时成为铁路系统的合格员工。部分学生在经过北京铁路局3个月的系统训练后,已经可以跟随师傅开始实习驾驶火车。而成熟火车司机(特别是高铁司机)的岗位年收入接近12万元,可以说是适合工科大专毕业生的“镀金”蓝领工作。
4.3 高端订单推动专业建设
高职教育不同于大学本科教育,强调的是教育培训环节与职业发展环节的紧密结合,突出的是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化学反应,应当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和方向性,而其专业性和方向性还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并且要相当细化。高职教育要注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技术、专业技巧的培养,更要在“专”和“细”的过程中保证学生利益最大化并力争促进雇主满意度最高化。
通过高端订单,学院将双选会的内涵不断丰富,提早架设学生和雇主的沟通之桥,将雇主的人才需求提早导入学生训练过程,帮助学生在求职准备期尽可能达到目标岗位需求,并获取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学院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项目实训务必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既不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也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训练,而要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特点,把对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及职业素质训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在实践教学的考核上,学院要求严格尊重重要合作企业的要求设定实训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尤其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以确保实训后的学生基本符合订单培养合作企业的岗位要求。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鼓励出版由重要雇主参与编写的高质量教材,保证教学工具的实用性,突出应用技术,加强职业能力训练内容。坚持创新与汲取相结合,根据订单培养班的培养需求,介绍相关技术的新进展、新方法。这些思考和举措都应适合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经验和技能的累积,加上通用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未出校园就如临职场,尚未毕业已工作无忧。因为市场开发的结果会及时依序导入职业教育过程,让学生有步骤地提升目标岗位技能,及早进入雇主人力资源部的考察视野。与此同时,在职业生涯准备规划方面,学院也应邀请行业巨头和成功校友进入校园,为学生开展当代职场启蒙,让青年学子及早调整心态,提高职业素养,去积极面对碎片化的岗位,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教学系(部)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对专业口径内的企业调研,摸准雇主的用人标准,掌握高端职位的能力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教学工作要充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贴近职场,要求来自雇主。
有了高端订单的导入,教学环节才能成果丰硕;有了教学改革的跟进,高端订单才能名副其实,真正成为“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人才培养。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在经历了最难毕业季的冲击后,高端订单培养已经凸显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拉手,对推动和深化高职教学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求颇具影响力。然而,要实施好这项系统工程,必须牢牢把握时间意识和市场意识。以只争朝夕的心态面对订单培养中的突出问题,以市场化的手段应对校企合作中的热点议题,根据市场反馈对专业结构进行改革。优秀毕业生的示范效应,将推动北信学生瞄准行业需求,扎实练好基本功。高端订单的达成,增强了学院和企业的合作信心。通过一个又一个高端订单促成的精品专业,势必为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从而为推动首都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由高端订单驱动的高质量就业,必将成为提升学院品牌实力的重要元素。而品牌的成功塑造反过来还能再度提升专业建设,集纳更广泛更优质的资源,稳定招生规模,招聘学科骨干,获得企业支持,创造有利于学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高端订单必须深度整合学院内部资源,将就业办公室和教学系(部)的市场开发力量整合,同时调动职能部门资源,实现与更多优质企业合作培养的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订单培养在数量增长基础上的质量提升。通过视觉、理念和行为的整合,提高北信订单培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保证措施上,学院将增强订单专业指向性,掌控订单兼容性,调度订单开发成本,激发订单开发热情。
5 结束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全局性、综合性问题。它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流向、布局、结构和供需契合度,从整体上反映高校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状况。它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集中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同时,是高校体现办学定位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是毕业生通过就业获得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和精神条件状况的整合,另一方面也是用人单位(雇主)对于聘用毕业生就业满意程度的评价总和。因此,高等职业学院有责任持之以恒地提升就业质量。以北信为代表的首都高职学院,更应该围绕北京这一世界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做好就业服务,通过高端订单这一抓手,系统解决适用人才短缺的问题,为学生良性进入职场铺平道路。
关键词:就业质量;高端订单;市场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 of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using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marketing, sociology, psychology. Meanwhile, some supporting materials come from the project results sponsored by Beijing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to enhanc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t focuses on improvement from campus recruitment to order training, from low-end to high-end orders, exploring a new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perspective examines the interac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employment, to improve employment quality based on employment competence, and to promote market-orient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for how to optimiz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adhering to leading concepts, innovation, project sense and cooperation. All efforts are to aimed to strengthen graduate work in the new period, especially to promote higher quality of employment.
Key words: quality of employment; high-end order; market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就业领域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新的更高要求,给广大高校毕业生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期待与憧憬。与此同时,高校就业部门的干部、教师,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
1 高质量就业的定义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定义:就业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变化的能力。为落实十八大精神,北京信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信”)高度重视通过提升就业力,改善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此项工作的特点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需求相对接,就业力提升与教学培养滚动推进,短期就业和中长期职业发展系统结合。何为更高质量的就业?从宏观角度看,要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从中观角度看,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合理性和可预期性。从微观角度看,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能够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双向选择,劳动者学有所用、职业稳定、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从理论层面看,更高质量的就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等同于“体面劳动”,其含义是: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及政府、企业组织和工会三方的协商对话,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从实践层面或经验层面看,更高质量的就业一旦与个人的求职、工作经历联系在一起,便具有主观色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与回答,当代大学毕业生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具有相当高的趋同性。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更多地强调:满足自我需要、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更稳定的工作、更好的收入及福利待遇,权益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等。
2 北信就业状况
根据麦可思公司编写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学院就业竞争力指数最高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93.6%),就业竞争力指数最低的专业是通信技术专业(85.1%)。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69%。就业现状满意度较高的专业是影视动画(89%),较低的专业是通信技术(51%)。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收入低”(52%),其次是“发展空间不够”(32%)。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专业是计算机网络技术(3 296元)、收入较低的专业是商务英语(2 611元)。根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编写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64.6%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找到的工作表示“满意”或“很满意”。另外,北信学籍管理系统显示:毕业生人数呈逐年递减态势(见表1)。上述数据说明:北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在近年呈现摇摆状态,不同专业收入差距较大。由此推论,广大毕业生需要学院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强特色建设。甚至可以大胆推论,就业质量对于招生和教学都产生了指挥棒作用。 3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碎片化就业市场
当前的经济形态呈现多元化,岗位设置复杂化,职业市场的丰富程度,已经超过了传统说法中的365行。新兴产业带来大量全新的工作机会,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细分了企业内部分工。就业机会的出现大致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新企业诞生需要招聘创始团队,二是企业扩张需要招聘熟练员工,三是员工流动需要正常填补空缺。与此同时,各个岗位的职位描述越来越具体和细致。人力资源工作已经成为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社会结构的多元化造成了工作岗位的碎片化,岗位的碎片化为雇主找寻雇员带来巨大困难,也让学生求职面临困境。同时,大企业采取外包劳务降低雇员招聘量,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弹性工作方式和个体化工作岗位,所有这些因素都使社会流动速度加快,并弱化了传统的就业模式。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专业对口”和“行业办学、行业分配”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专业建设不能刻舟求剑,要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市场上出现的新行业和新工种。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长期坚持校企融合,但是学校一方的变革似乎总也跟不上企业的变化。现代社会中,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的过程大大延长,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力飘忽不定,因此,大学生群体的高质量就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在的90后高职学生个性化差异比较大,必须采取有效的培养模式,从顶层结构设计到课程实施都要进行充分的科研论证,帮助学生提升能力面对碎片化的工作机会。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由政府牵头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多种形式的双向选择交流平台。但是此类平台因为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难以全面满足毕业生的求职需求,雇主对这种招聘的认可度也逐年下降。作为高职院校,针对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和择业意向,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成功地一次就业到位,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但是所有工作必须从市场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有效推介和市场开发。
4 高端订单培养
4.1 高端订单定义
如图1所示,高端订单培养的特点是突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由教学系和就业办获取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并且针对这些需求提供定制化培养方案,让学生的能力提升符合岗位需求,使学院的办学目标与行业发展相一致。这种良性循环能够将校园招聘提升到订单培养,将普通订单提升到高端订单,完善就业模式。高端订单培养,实际上是市场需求倒逼学院改革教学体系,完善就业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院优化专业结构,促进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反馈机制,教育机构既要对学生的求知需求及时反馈,还要对学生的求职需求加以满足,更要对用人单位的求才需求及时做出市场化的反应,在短时间内做出培养方式的优化,架设起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实现信息良性反馈和主体积极互动。这种模式还应用了兴趣理论,通过不断满足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认为学到的技能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就业,从而产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并且因为兴趣形成一种基本情绪,改善了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体验,使教与学成为和谐互动模式,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为“我要的可以学到”,而且“学到的可以用到”,甚至“用到的可以赚到”。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模式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职业兴趣、人格特征、价值观和自身条件,对学生因材施教并因才推荐。在就业市场的多方常和博弈中,学院应扬长避短,发挥资源优势,追踪行业趋势,把握地域特征。在满足学生和雇主的需求的同时,学院也在博弈中获得利益,实现多赢,进而扩大合作面,收获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果,并且在实践中修正偏差,实现可持续发展。
订单培养可以概括为一种模式、两个落实、四种资源。它是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单独组建订单班,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要求,落实《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充分利用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资源,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所谓高端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一种形式,通过在教学阶段的嵌入式设计,将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与学生的培养方向统一起来。这样的高端订单模式,将成为促进学院现有专业建设的重要动力,并将成为专业调整的试金石和风向标。高端订单培养是具备三“高”的订单培养模式。所谓三“高”是指高签约率,即签订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的人数不低于参加订单培养学生总数的75%;高收入,即高于当地高职毕业生平均工资水平;高匹配性,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半年后原岗位就业率高于90%。
电影《私人订制》成为2013年贺岁片市场上的赢家。人们在关注喜剧情节的同时,也在热议私人订制的理念。顾名思义,私人订制即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为客户量身打造的一种个性化、专属化的高品质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实际是当代社会营销的最高境界。订单培养确实到了用品牌化升级结构的时候了。北信订单培养首先要找到品牌定位,围绕品牌定位发掘品牌核心价值,并找到表达核心价值的策略,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手段表达这个定位和核心价值,经过反复的传播和沟通,最后在用人单位心中形成品牌形象和品牌联想,找到“私人订制”的感觉。北京地区的就业市场,由于企业文化差异、人才需求分层、招聘渠道等诸多原因,需要针对不同单位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管理,按照个性化的需求进行培养方案设定。在初期阶段,至少可以为某个目标人力资源消费群进行学生培养订制,对行业人才培养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使企业招聘到更多的合格人才。通过设立奖学金等外界激励因素,促进学生培养职业素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达到“人才订制”的目的。随着成果的不断深化,订制将更加精准,从目标群到单个目标,再到目标内的业务部门,甚至是具体岗位,人才的培养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满足用人单位设定的岗位需求,使学生在毕业之时基本符合上岗条件,并且逐渐成为岗位技能骨干。校企合作必将更加深入、广泛、务实、卓有成效,也必将为各自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2 高端订单推动高质量就业
高端订单培养折射了长尾效应,该理论强调价值创新,挖掘传统市场边界之外的潜在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也就是强调“个性化”和“客户力量”。用人单位越来越想达成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并且期望与提供订制化服务的教育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当人才市场细分到很细很小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细小市场的累计会带来明显的长尾效应。主流人才的数量大不等同于对它的需求也大,只是主流人才占据了大部分市场,限制了雇主的选择权。随着整个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我们已步入人才充裕时代。雇主的取向除了具备一些共性之外,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对各种人才都有存在需求的可能;而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互联网的兴起,教育机构提供订制化培养的成本也大大降低。随着若干订单的累计,教育机构聚沙成塔,创造市场规模,提供一些更具价值的内容,在得到雇主认同时,激发其隐性需求,开创一种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培养模式。当高校应届毕业生已经占据北京新增劳动力主流地位的时候,雇主越来越具有人力资源定价权,进而要求新入职员工具有较高的效用价值,从而要求高校不断改进人才的质量性能,持续保持与众不同的差异性,不断给企业以焕然一新的感受,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长尾理论通过摆脱现有对手的竞争和博弈,开创蕴涵庞大需求的利基市场空间,进入全新的领域。人才所蕴含的效用价值成为影响招聘的决定性因素,价格蜕化为次要因素。换句话说,在长尾利基市场里,雇主最关心的是人才效用价值,而不是薪资要求。当中国劳动力市场达到饱和规模后,边际成本呈递增规律。在雇主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学院应当重视雇主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并在课程设置、渠道营销和有效传播方面加大力度满足这个需求。因为系统来讲,毕业生的岗位匹配度与订制化培养专业度成正比:学生在正式上岗前经受的专业训练时间越长,课程越贴近实际操作环境,未来越可能在工作岗位上获得雇主认可。毕业生在岗位上越适应,就越不可能轻易离职。在本岗位发展得越稳固,越有可能步入晋升通道,获得薪资和职位的发展。毕业生能够在初入职场获得稳步发展,无疑为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稳定基础上的职业发展,会激励学弟学妹积极参加订单培养,以饱满的热情学习进入职场的基本功。雇主也会对订单培养合作院校的师资、生源和教学水平更加认可。动机激励行动,行动达成结果。学生和雇主在高端订单中都达成了目标,然后通过各种反馈信息强化学院服务意识,优化合作培养机制。
高端订单推动了就业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伴随北信成为国家骨干高职学院,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北京地区同类高校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实践摸索,高端订单培养逐渐成为近5年来我院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方法,并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就业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领导“稳大单、扩高端、促创业、上质量、重服务”的指示,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加大开发大型特色用人单位就业市场力度和订单培养工作,加强与就业质量高和专业对口强的单位联系。近期开发的北京铁路局、北京天文馆、宣武医院等订单,为近50%的毕业生提供了顶岗实习机会,预期年薪超过4万元(税前),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的上手能力很快通过订单培养显现出来。例如:北京铁路局非常欢迎北信机电工程系的学生。学院对这些学生实践“2+1”培养模式,也就是学院2年的专业培养后,外加半年铁路业务培训,还有半年师傅(铁路局正式员工)引领,基本可以在正式毕业时成为铁路系统的合格员工。部分学生在经过北京铁路局3个月的系统训练后,已经可以跟随师傅开始实习驾驶火车。而成熟火车司机(特别是高铁司机)的岗位年收入接近12万元,可以说是适合工科大专毕业生的“镀金”蓝领工作。
4.3 高端订单推动专业建设
高职教育不同于大学本科教育,强调的是教育培训环节与职业发展环节的紧密结合,突出的是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化学反应,应当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和方向性,而其专业性和方向性还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并且要相当细化。高职教育要注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技术、专业技巧的培养,更要在“专”和“细”的过程中保证学生利益最大化并力争促进雇主满意度最高化。
通过高端订单,学院将双选会的内涵不断丰富,提早架设学生和雇主的沟通之桥,将雇主的人才需求提早导入学生训练过程,帮助学生在求职准备期尽可能达到目标岗位需求,并获取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学院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项目实训务必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既不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也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训练,而要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特点,把对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及职业素质训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在实践教学的考核上,学院要求严格尊重重要合作企业的要求设定实训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尤其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以确保实训后的学生基本符合订单培养合作企业的岗位要求。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鼓励出版由重要雇主参与编写的高质量教材,保证教学工具的实用性,突出应用技术,加强职业能力训练内容。坚持创新与汲取相结合,根据订单培养班的培养需求,介绍相关技术的新进展、新方法。这些思考和举措都应适合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经验和技能的累积,加上通用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未出校园就如临职场,尚未毕业已工作无忧。因为市场开发的结果会及时依序导入职业教育过程,让学生有步骤地提升目标岗位技能,及早进入雇主人力资源部的考察视野。与此同时,在职业生涯准备规划方面,学院也应邀请行业巨头和成功校友进入校园,为学生开展当代职场启蒙,让青年学子及早调整心态,提高职业素养,去积极面对碎片化的岗位,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教学系(部)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对专业口径内的企业调研,摸准雇主的用人标准,掌握高端职位的能力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教学工作要充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贴近职场,要求来自雇主。
有了高端订单的导入,教学环节才能成果丰硕;有了教学改革的跟进,高端订单才能名副其实,真正成为“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人才培养。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在经历了最难毕业季的冲击后,高端订单培养已经凸显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拉手,对推动和深化高职教学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求颇具影响力。然而,要实施好这项系统工程,必须牢牢把握时间意识和市场意识。以只争朝夕的心态面对订单培养中的突出问题,以市场化的手段应对校企合作中的热点议题,根据市场反馈对专业结构进行改革。优秀毕业生的示范效应,将推动北信学生瞄准行业需求,扎实练好基本功。高端订单的达成,增强了学院和企业的合作信心。通过一个又一个高端订单促成的精品专业,势必为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从而为推动首都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由高端订单驱动的高质量就业,必将成为提升学院品牌实力的重要元素。而品牌的成功塑造反过来还能再度提升专业建设,集纳更广泛更优质的资源,稳定招生规模,招聘学科骨干,获得企业支持,创造有利于学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高端订单必须深度整合学院内部资源,将就业办公室和教学系(部)的市场开发力量整合,同时调动职能部门资源,实现与更多优质企业合作培养的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订单培养在数量增长基础上的质量提升。通过视觉、理念和行为的整合,提高北信订单培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保证措施上,学院将增强订单专业指向性,掌控订单兼容性,调度订单开发成本,激发订单开发热情。
5 结束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全局性、综合性问题。它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流向、布局、结构和供需契合度,从整体上反映高校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状况。它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集中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同时,是高校体现办学定位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是毕业生通过就业获得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和精神条件状况的整合,另一方面也是用人单位(雇主)对于聘用毕业生就业满意程度的评价总和。因此,高等职业学院有责任持之以恒地提升就业质量。以北信为代表的首都高职学院,更应该围绕北京这一世界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做好就业服务,通过高端订单这一抓手,系统解决适用人才短缺的问题,为学生良性进入职场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