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着重于探讨名人纪念场馆(故居、祠)的保护利用与文化旅游开发,展现杭州地区打破名人纪念场馆的个体文化与地域之间的隔阂,将名人纪念场馆融入周边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的方式,形成人文景观群,有效发挥历史文化资源集约效益的方法。这种有效的旅游开发模式,使得近年来杭州名人纪念场馆游客量逐年增长,逐步形成人文旅游的产业化、规模化。
关键词:杭州;名人纪念馆;名人故居;开发;旅游
近些年来,名人类纪念馆逐步成为旅游关注热点。杭州名人类纪念场馆大部分是利用历史上原有的名人故居或建筑场馆而设立。例如利用国学大师马一浮晚年居住的蒋庄,设立马一浮纪念馆;利用司徒雷登故居举办“生于斯,葬于斯——司徒雷登的杭州情结展”;利用近代名人官邸、庄园别墅,例如静逸别墅、秋水山庄等设立的场馆;利用于谦祠设立杭州清官陈列展览等等。当然还有一些是根据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地理位置,恢复设立的名人类纪念场馆。例如曾于北宋元祐年间五年(1090)苏堤上建立的苏轼祠,后禁毁不复存在。1988年杭州在苏堤口重新兴建苏东坡纪念馆;也有因名人葬于杭州,在西湖周边建立纪念场馆的,例如杭州章太炎纪念馆、杭州辛亥革命烈士纪念馆。
杭州名人纪念场馆及相关文化设施,散落在杭州各处,其中最为重要的名人纪念馆(故居、祠),约有66处。大致如下:1.风雨茅庐(郁达夫旧居) 2.于谦故居3.钱学森故居4. 王文韶大学士府5.潘天寿旧居6.梁宅(清乾隆时东阁大学士梁诗正的御赐邸宅)7.马寅初旧居8.司徒雷登故居9.俞楼(亦称小曲园, 国学大师俞樾寓所10.黄宾虹旧居11.燕南寄庐(盖叫天旧居)12.都锦生故居13.胡雪岩故居14.夏衍故居15.林风眠旧居16.澄庐(盛宣怀四子盛恩颐的别墅)17.句山樵舍(清代著名学者陈句山及其孙女、《再生缘》作者陈端生的故居)18.柏庐(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兹的官邸)19.丁家花园(吴兴陈其业、陈其美、陈其采的别墅)20. 若榴花屋(亦称兰沙馆, 沙孟海旧居)21.方令孺旧居22.抱青别墅(南得邢家三代的别墅)23.静逸别墅(张静江旧居)24.孤云草舍(湖州富商刘梯青的别墅)25.秋水山庄(《申报》主人史量才的别墅)26.罗苑(犹太商人哈同的别墅)27.明鉴楼(蒋梦麟曾居此地)28.蒋经国旧居29.青白山居(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杨虎的别墅)30.马岭山房(画家林文铮和蔡元培大女儿蔡威廉的别墅)31.寂庵芝(亦称杜庄, 上海滩闻人杜月笙的别墅)32.茅以升旧居 33.摹烟别墅(艺术家徐凌云的别墅) 34.坚鲍别墅(亦称小刘庄、小莲庄, 南得刘氏三代的别墅) 35.省庐(亦称竹隐庐, 浙江交涉使王丰镐的别墅)36.凝香居(上海永安公司总经理郭琳爽的别墅)37.黄郛别墅38.郭庄 39.蒋庄(马一浮纪念馆)40.一天园(亦称康庄, 康有为的别墅 ) 41.水竹居(西湖第一名园,即刘庄) 42、小米园(龚自珍故居 ) 43.胡健中旧居 44.阮性存旧居 45.题襟馆(亦称隐闲楼,吴昌硕的住所 ) 46.朱庄(贵州名绅朱晓兰的别墅) 47.清雪庐(亦称王庄、慈惠别墅, 国民政府交通部长、上海大厦大学校长王伯群的别墅 48.蒋抑卮旧居 49.环碧湖舍(亦称仁寿山庄,上海滩闻人王晓籁的别墅) 50.圆昭园(国民党第8军军长赵观涛的宅院) 51. 梅王阁(亦称五百本画梅清舍, 书画家高野侯居所) 52.吴大羽旧居 53.学士坊(浙江省文联主席宋云彬、教育家楼子夷、作家陈学昭的寓所 54.汪庄 55.余杭仓前章太炎故居 56.章太炎纪念馆 57.李叔同纪念馆 58.苏东坡纪念馆 59.黄宾虹纪念室 60.岳飞纪念馆 61.梅家坞周恩来总理纪念室 62.张苍水先生祠 63.龚自珍纪念馆 64.于谦祠 65.陆游纪念馆 66.连横纪念馆。
与十几年前名人类纪念馆门庭冷落相比,当前无论利用故居还是建设新馆的名人类纪念场馆,还是力图体现深远的人文背景、独特的文化内涵,都备受社会关注,成为时下讨论的一个热点。此外,在国家政策层面,2015年3月2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实施《博物馆条例》,这是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这都为纪念馆、故居、名人祠将来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文着重就以杭州为例,探讨一下杭州名人类纪念馆的开发与利用,并探讨名人类纪念馆、故居、名人祠的保护利用与文化旅游开发的有效模式。
一、注重纪念场馆融入人文自然大环境。成就游客量突破瓶颈,爆发性增长
杭州景点的利用存在冷热不均,北热南冷、湖热城冷,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一方面灵隐寺、飞来峰、岳庙、六和塔、郭庄、胡雪岩旧居等文物古迹已成为旅游热点,游客量巨大,且过于饱和。尤其是节假日人流量常常超负荷,需要交通部门进行道路管制限流限行。但另一方面,大量规模小,散落在各处的名人故居、纪念馆,特别是远离西湖景区的,藏于普通的井市街巷中的,养在深闺人未识,鲜为人知。一些名人故居虽然历史价值非常高,但可看性不强,对普通观光游客的吸引力不大。且由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景点非常丰富,杭州市区旅游又以一日游、二日游为主,这决定了普通游客不会把参观名人故居等作为旅游首选。
为了解决游客量的先天失调,杭州极为注重将名人纪念馆、故居、名人墓、名人题刻等名人名胜串连起来,用整体的整合的方式,使之融入整个城市众多丰富的人文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以章太炎纪念馆、张苍水祠两个体为例。章太炎纪念馆建于1988年,位于杭州南屏山北麓,馆舍依傍章太炎墓及夫人汤国黎墓而建,2011年时为了更加适应周边的整体氛围,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在保护历史格局和环境风貌的基础上,采用明清建筑的风格,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力求使之自然而然变成景区大环境中的一个文化小节点,建筑掩映在园林景观之中,而非凸显、特立独行在园林景观之中。
改造后章太炎墓地、纪念馆与张苍水墓、祠可以与周边太子湾等地相互贯通,浑然为一体。原有狭窄出口也被扩大,纪念馆与苏堤口(太子湾、花港观鱼、雷锋塔)大旅游环境融合为一个整体。过去只去太子湾、花港观鱼、雷锋塔的游客,无论是有意拜访还是无意闯入,都逐渐被吸引到章太炎纪念馆、张苍水祠中来。许多旅游团队越来越喜爱这样的人文结合景观的旅游,来电咨询、预约不断。从统计数据来看,集约型效果十分明显。游客流量呈现大幅增涨,甚至是爆发性地增长态势。 2014年、2015年纪念馆的游客量爆发,打破了以往多年来徘徊于千万人次以下的局面,参观人次突破瓶颈,首次达到1,254,100人,其中未成年人参观人次达到150,000人、170,000。而仅仅在之前2012年和2013年,参观人次仅分别为949,000人和933,000人,其中未成年人参观人次仅分别为125,000人和90,000人。对比2015年、2014年与之前2012、2013年的数据,参观人数比2012、2013年分别增长了30-40%,未成年参观人数分别增长了50-70%。
这样的爆发性增长量虽然令人吃惊,但究根结底也在情理之中。这是名人类纪念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集约效益,串成线,连成片,打破个体文化和地域间的隔阂,以名人纪念场馆与周边人文自然景观相结合,顺利形成人文景观群而创造出的最佳社会效应。
2012年-2015年游客量对比图
2012年游客量 2013年游客量 2014年游客量 2015年游客量
参观人次 949,000 933,000 1,254,100 1,26,100
未成年人参观人次 125,000 90,000 150,000 170,000
这种注重纪念场馆融入人文自然大环境方法也运用在整个西湖的建设中,再例如:杭州结合湖滨地区保护和北山路、南山路整治,构筑北山路、湖滨路、南山路观光购物带,开发沿线的艺术大师黄宾虹纪念馆、秋水山庄(著名报人史量才故居)、南宋名臣陈文龙墓、大石佛院造像(秦始皇缆船石)、石函精舍、静逸别墅(张静江旧居)、坚匏别墅、蒋经国旧居、澄庐(宋美龄别墅)、韶华巷民居、钱王祠、潘天寿故居纪念馆等史迹,沿线加上抱朴道院、岳飞墓庙、保叔塔等老景点和湖边村、思鑫坊等近代石库门里弄建筑保护区,使之成为整体的人文景观群,可以说这种做法也使得名人类纪念馆的发展方向总体上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了历史文化内涵对于旅游的作用。
二、开发旅游的前提是做好保护修缮
说到利用,必然说到更为重要的保护。
由于杭州大多纪念馆以名人故(旧)居或是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作为场馆。因此,既要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又要对名人故居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合理的开发利用,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这个“度”,是这些纪念场馆旅游开发之前的重点。
这方面,杭州本着坚持文物建筑价值高,损坏严重的先修,有可能开发利用的先修,又兼顾全面的原则,分步骤修复名人故居,并注意周边的环境建设。对已开发的名人故居、纪念馆充分扩展其功能,充实展陈内涵,合理利用,提高名人故居、纪念馆等场馆的可看性。近年来完成数十处名人故居修复工程,并对外开放。
例如:改造苏东坡纪念馆陈设、对苏东坡大麦岭题记进行保护整治;对岳飞墓、庙进行全面整修,丰富岳飞纪念馆的陈设内容;对章太炎纪念馆陈设进行改造、加强墓的维护,同时也注意结合保护仓前镇章太炎故居周围的水乡老街历史风貌;在虎跑公园进行建设时,杭州对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进行维护,并充实纪念馆等文化内涵;利用庆春路旧居建成马寅初纪念馆;依托于谦墓、祠的纪念场所,同时开放祠堂巷于谦故居;丰富龚自珍纪念馆的陈列内容;对胡雪岩故居和胡庆余堂进行保护性修缮;整治夏衍故居纪念馆周围环境;以梅家坞周恩来纪念室为重点,挖掘周总理在杭遗迹,建成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利用西湖西进工程整修开放都锦生和盖叫天故居等。
就单个保护修缮工程来看,以于谦祠为例。杭州于谦祠位于西湖三台山麓,明弘治二年(1489),于谦冤案得以平反,孝宗皇帝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祠纪念,取名 “旌功祠”。而后于谦祠屡毁屡建,现有建筑为清同治八年重建的旧迹,格局尚属完整。自1991年起至2014年,先后经5次修缮。现有于谦祠保持了传统式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祠堂共有三进,为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与正殿间,有南北厢房各一,厢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间。在最近的修缮保护中坚持做到“修旧如旧”。注重建筑在形式与内容上与杭州人文自然景观的整体氛围和谐统一,使历史风貌得以很好的再现,也使得游客慕名而来。
可以说,坚持名人故居历史建筑合理利用的提前,就是坚持不可过度利用的原则,注重对维修后的名人故居建筑以及古迹采取多种形式予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根据每一座名人故居历史建筑的特性和可操作性来确定使用性质和方式,做好旅游开发之前的修缮保护。
三、临时展览、学术讲座是纪念馆保持常新的活力来源
此外,宣传手法上,临时展览依然是纪念馆保持常新的最为重要的活力来源,时常更换的临时展览才能让普通观众能够多次进入纪念馆。尝试对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外延进行适度开发和尽可能合理的利用,发挥名人文化资源优势,是名人文化宣传保持常有常新、扩大知名度,吸引群众多次前往参观游览的必经之路。
以杭州纪念馆举办的展览为例,江南一地喜好书画艺术品的特点十分明显。杭州展览特别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一些本土历史上的书画名家,学术大儒、佛教高僧一贯是大众追捧的热点,例如 “鞠礼缶翁----西泠印社社员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篆刻书法作品展”“汉唐遗风、魏晋风骨----纪念章太炎先生诞辰145周年文物展”“般若之光——弘一法师眼中的东南佛国展”“钱塘墨韵-----萧山博物馆藏近现代杭人书画作品展”“唐云文房雅玩展”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当然,也正是这样不断策划举办的临时展览,才能让更多的游客每一次走进纪念馆都能找到新的兴趣所在。
四、结语
总之,以保护为前提,将名人故居、名人墓、名人题刻等名人名胜进行整修,充实内涵,将其串连起来,融入整个城市众多丰富的人文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并以相对集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开辟专题特色旅游,激活区域旅游和商贸,努力加强名人文化的宣传,是形成杭州名人故居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具体而言也是改变杭州旅游北热南冷、湖热城冷,让更多的游客主动走进纪念馆,卓有成效的方法。
关键词:杭州;名人纪念馆;名人故居;开发;旅游
近些年来,名人类纪念馆逐步成为旅游关注热点。杭州名人类纪念场馆大部分是利用历史上原有的名人故居或建筑场馆而设立。例如利用国学大师马一浮晚年居住的蒋庄,设立马一浮纪念馆;利用司徒雷登故居举办“生于斯,葬于斯——司徒雷登的杭州情结展”;利用近代名人官邸、庄园别墅,例如静逸别墅、秋水山庄等设立的场馆;利用于谦祠设立杭州清官陈列展览等等。当然还有一些是根据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地理位置,恢复设立的名人类纪念场馆。例如曾于北宋元祐年间五年(1090)苏堤上建立的苏轼祠,后禁毁不复存在。1988年杭州在苏堤口重新兴建苏东坡纪念馆;也有因名人葬于杭州,在西湖周边建立纪念场馆的,例如杭州章太炎纪念馆、杭州辛亥革命烈士纪念馆。
杭州名人纪念场馆及相关文化设施,散落在杭州各处,其中最为重要的名人纪念馆(故居、祠),约有66处。大致如下:1.风雨茅庐(郁达夫旧居) 2.于谦故居3.钱学森故居4. 王文韶大学士府5.潘天寿旧居6.梁宅(清乾隆时东阁大学士梁诗正的御赐邸宅)7.马寅初旧居8.司徒雷登故居9.俞楼(亦称小曲园, 国学大师俞樾寓所10.黄宾虹旧居11.燕南寄庐(盖叫天旧居)12.都锦生故居13.胡雪岩故居14.夏衍故居15.林风眠旧居16.澄庐(盛宣怀四子盛恩颐的别墅)17.句山樵舍(清代著名学者陈句山及其孙女、《再生缘》作者陈端生的故居)18.柏庐(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兹的官邸)19.丁家花园(吴兴陈其业、陈其美、陈其采的别墅)20. 若榴花屋(亦称兰沙馆, 沙孟海旧居)21.方令孺旧居22.抱青别墅(南得邢家三代的别墅)23.静逸别墅(张静江旧居)24.孤云草舍(湖州富商刘梯青的别墅)25.秋水山庄(《申报》主人史量才的别墅)26.罗苑(犹太商人哈同的别墅)27.明鉴楼(蒋梦麟曾居此地)28.蒋经国旧居29.青白山居(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杨虎的别墅)30.马岭山房(画家林文铮和蔡元培大女儿蔡威廉的别墅)31.寂庵芝(亦称杜庄, 上海滩闻人杜月笙的别墅)32.茅以升旧居 33.摹烟别墅(艺术家徐凌云的别墅) 34.坚鲍别墅(亦称小刘庄、小莲庄, 南得刘氏三代的别墅) 35.省庐(亦称竹隐庐, 浙江交涉使王丰镐的别墅)36.凝香居(上海永安公司总经理郭琳爽的别墅)37.黄郛别墅38.郭庄 39.蒋庄(马一浮纪念馆)40.一天园(亦称康庄, 康有为的别墅 ) 41.水竹居(西湖第一名园,即刘庄) 42、小米园(龚自珍故居 ) 43.胡健中旧居 44.阮性存旧居 45.题襟馆(亦称隐闲楼,吴昌硕的住所 ) 46.朱庄(贵州名绅朱晓兰的别墅) 47.清雪庐(亦称王庄、慈惠别墅, 国民政府交通部长、上海大厦大学校长王伯群的别墅 48.蒋抑卮旧居 49.环碧湖舍(亦称仁寿山庄,上海滩闻人王晓籁的别墅) 50.圆昭园(国民党第8军军长赵观涛的宅院) 51. 梅王阁(亦称五百本画梅清舍, 书画家高野侯居所) 52.吴大羽旧居 53.学士坊(浙江省文联主席宋云彬、教育家楼子夷、作家陈学昭的寓所 54.汪庄 55.余杭仓前章太炎故居 56.章太炎纪念馆 57.李叔同纪念馆 58.苏东坡纪念馆 59.黄宾虹纪念室 60.岳飞纪念馆 61.梅家坞周恩来总理纪念室 62.张苍水先生祠 63.龚自珍纪念馆 64.于谦祠 65.陆游纪念馆 66.连横纪念馆。
与十几年前名人类纪念馆门庭冷落相比,当前无论利用故居还是建设新馆的名人类纪念场馆,还是力图体现深远的人文背景、独特的文化内涵,都备受社会关注,成为时下讨论的一个热点。此外,在国家政策层面,2015年3月2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实施《博物馆条例》,这是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这都为纪念馆、故居、名人祠将来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文着重就以杭州为例,探讨一下杭州名人类纪念馆的开发与利用,并探讨名人类纪念馆、故居、名人祠的保护利用与文化旅游开发的有效模式。
一、注重纪念场馆融入人文自然大环境。成就游客量突破瓶颈,爆发性增长
杭州景点的利用存在冷热不均,北热南冷、湖热城冷,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一方面灵隐寺、飞来峰、岳庙、六和塔、郭庄、胡雪岩旧居等文物古迹已成为旅游热点,游客量巨大,且过于饱和。尤其是节假日人流量常常超负荷,需要交通部门进行道路管制限流限行。但另一方面,大量规模小,散落在各处的名人故居、纪念馆,特别是远离西湖景区的,藏于普通的井市街巷中的,养在深闺人未识,鲜为人知。一些名人故居虽然历史价值非常高,但可看性不强,对普通观光游客的吸引力不大。且由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景点非常丰富,杭州市区旅游又以一日游、二日游为主,这决定了普通游客不会把参观名人故居等作为旅游首选。
为了解决游客量的先天失调,杭州极为注重将名人纪念馆、故居、名人墓、名人题刻等名人名胜串连起来,用整体的整合的方式,使之融入整个城市众多丰富的人文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以章太炎纪念馆、张苍水祠两个体为例。章太炎纪念馆建于1988年,位于杭州南屏山北麓,馆舍依傍章太炎墓及夫人汤国黎墓而建,2011年时为了更加适应周边的整体氛围,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在保护历史格局和环境风貌的基础上,采用明清建筑的风格,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力求使之自然而然变成景区大环境中的一个文化小节点,建筑掩映在园林景观之中,而非凸显、特立独行在园林景观之中。
改造后章太炎墓地、纪念馆与张苍水墓、祠可以与周边太子湾等地相互贯通,浑然为一体。原有狭窄出口也被扩大,纪念馆与苏堤口(太子湾、花港观鱼、雷锋塔)大旅游环境融合为一个整体。过去只去太子湾、花港观鱼、雷锋塔的游客,无论是有意拜访还是无意闯入,都逐渐被吸引到章太炎纪念馆、张苍水祠中来。许多旅游团队越来越喜爱这样的人文结合景观的旅游,来电咨询、预约不断。从统计数据来看,集约型效果十分明显。游客流量呈现大幅增涨,甚至是爆发性地增长态势。 2014年、2015年纪念馆的游客量爆发,打破了以往多年来徘徊于千万人次以下的局面,参观人次突破瓶颈,首次达到1,254,100人,其中未成年人参观人次达到150,000人、170,000。而仅仅在之前2012年和2013年,参观人次仅分别为949,000人和933,000人,其中未成年人参观人次仅分别为125,000人和90,000人。对比2015年、2014年与之前2012、2013年的数据,参观人数比2012、2013年分别增长了30-40%,未成年参观人数分别增长了50-70%。
这样的爆发性增长量虽然令人吃惊,但究根结底也在情理之中。这是名人类纪念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集约效益,串成线,连成片,打破个体文化和地域间的隔阂,以名人纪念场馆与周边人文自然景观相结合,顺利形成人文景观群而创造出的最佳社会效应。
2012年-2015年游客量对比图
2012年游客量 2013年游客量 2014年游客量 2015年游客量
参观人次 949,000 933,000 1,254,100 1,26,100
未成年人参观人次 125,000 90,000 150,000 170,000
这种注重纪念场馆融入人文自然大环境方法也运用在整个西湖的建设中,再例如:杭州结合湖滨地区保护和北山路、南山路整治,构筑北山路、湖滨路、南山路观光购物带,开发沿线的艺术大师黄宾虹纪念馆、秋水山庄(著名报人史量才故居)、南宋名臣陈文龙墓、大石佛院造像(秦始皇缆船石)、石函精舍、静逸别墅(张静江旧居)、坚匏别墅、蒋经国旧居、澄庐(宋美龄别墅)、韶华巷民居、钱王祠、潘天寿故居纪念馆等史迹,沿线加上抱朴道院、岳飞墓庙、保叔塔等老景点和湖边村、思鑫坊等近代石库门里弄建筑保护区,使之成为整体的人文景观群,可以说这种做法也使得名人类纪念馆的发展方向总体上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了历史文化内涵对于旅游的作用。
二、开发旅游的前提是做好保护修缮
说到利用,必然说到更为重要的保护。
由于杭州大多纪念馆以名人故(旧)居或是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作为场馆。因此,既要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又要对名人故居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合理的开发利用,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这个“度”,是这些纪念场馆旅游开发之前的重点。
这方面,杭州本着坚持文物建筑价值高,损坏严重的先修,有可能开发利用的先修,又兼顾全面的原则,分步骤修复名人故居,并注意周边的环境建设。对已开发的名人故居、纪念馆充分扩展其功能,充实展陈内涵,合理利用,提高名人故居、纪念馆等场馆的可看性。近年来完成数十处名人故居修复工程,并对外开放。
例如:改造苏东坡纪念馆陈设、对苏东坡大麦岭题记进行保护整治;对岳飞墓、庙进行全面整修,丰富岳飞纪念馆的陈设内容;对章太炎纪念馆陈设进行改造、加强墓的维护,同时也注意结合保护仓前镇章太炎故居周围的水乡老街历史风貌;在虎跑公园进行建设时,杭州对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进行维护,并充实纪念馆等文化内涵;利用庆春路旧居建成马寅初纪念馆;依托于谦墓、祠的纪念场所,同时开放祠堂巷于谦故居;丰富龚自珍纪念馆的陈列内容;对胡雪岩故居和胡庆余堂进行保护性修缮;整治夏衍故居纪念馆周围环境;以梅家坞周恩来纪念室为重点,挖掘周总理在杭遗迹,建成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利用西湖西进工程整修开放都锦生和盖叫天故居等。
就单个保护修缮工程来看,以于谦祠为例。杭州于谦祠位于西湖三台山麓,明弘治二年(1489),于谦冤案得以平反,孝宗皇帝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祠纪念,取名 “旌功祠”。而后于谦祠屡毁屡建,现有建筑为清同治八年重建的旧迹,格局尚属完整。自1991年起至2014年,先后经5次修缮。现有于谦祠保持了传统式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祠堂共有三进,为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与正殿间,有南北厢房各一,厢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间。在最近的修缮保护中坚持做到“修旧如旧”。注重建筑在形式与内容上与杭州人文自然景观的整体氛围和谐统一,使历史风貌得以很好的再现,也使得游客慕名而来。
可以说,坚持名人故居历史建筑合理利用的提前,就是坚持不可过度利用的原则,注重对维修后的名人故居建筑以及古迹采取多种形式予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根据每一座名人故居历史建筑的特性和可操作性来确定使用性质和方式,做好旅游开发之前的修缮保护。
三、临时展览、学术讲座是纪念馆保持常新的活力来源
此外,宣传手法上,临时展览依然是纪念馆保持常新的最为重要的活力来源,时常更换的临时展览才能让普通观众能够多次进入纪念馆。尝试对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外延进行适度开发和尽可能合理的利用,发挥名人文化资源优势,是名人文化宣传保持常有常新、扩大知名度,吸引群众多次前往参观游览的必经之路。
以杭州纪念馆举办的展览为例,江南一地喜好书画艺术品的特点十分明显。杭州展览特别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一些本土历史上的书画名家,学术大儒、佛教高僧一贯是大众追捧的热点,例如 “鞠礼缶翁----西泠印社社员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篆刻书法作品展”“汉唐遗风、魏晋风骨----纪念章太炎先生诞辰145周年文物展”“般若之光——弘一法师眼中的东南佛国展”“钱塘墨韵-----萧山博物馆藏近现代杭人书画作品展”“唐云文房雅玩展”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当然,也正是这样不断策划举办的临时展览,才能让更多的游客每一次走进纪念馆都能找到新的兴趣所在。
四、结语
总之,以保护为前提,将名人故居、名人墓、名人题刻等名人名胜进行整修,充实内涵,将其串连起来,融入整个城市众多丰富的人文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并以相对集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开辟专题特色旅游,激活区域旅游和商贸,努力加强名人文化的宣传,是形成杭州名人故居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具体而言也是改变杭州旅游北热南冷、湖热城冷,让更多的游客主动走进纪念馆,卓有成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