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育和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浪潮之中,为适应新的时代对现代教育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都尝试着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也较为显著。而以往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也是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付出了努力,而收效却甚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赋予了课堂教学以新的活力,使教学过程变得图文并茂,声情并举,为语文教学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觉,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学习效果明显也得到了提高。本人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适时的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习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下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
  1利用幻灯片辅助教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大程度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所以要想让学生一开始就能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语文的话,就势必要在导入新课上下一番功夫。如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时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进行导入,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就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通过图片的直观导入唤起学生对神秘的月球的好奇,他们将带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课文知识,一堂语文课也将在良好的氛围下进行。
  2利用视频音频辅助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一篇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其思路是关键。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大多数学生连石拱桥见也没见过,自然也就无法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优美,质量坚固,工艺精巧。课本上虽有一幅插图,却无法与其他拱桥比较,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于是上网搜寻一些相关资料并制作出《中国石拱桥》的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有名的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学生们一边听着解说,一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从而了解到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雕刻等。这样使得学生更加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还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除视频辅助教学以外,有时使用音频辅助教学,也能达到不一样的效果。语文课堂教学,还应重视课文朗读,以读促教,让学生在朗读中自然受到感染、熏陶,并很容易理解、接受课文内容。如教学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在制作的教学课件中插入一段示范朗读音频,让学生在朗读声中近而感受一代枭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使学生的心与海涛一起翻腾。并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朗诵环节,让学生效仿,并大声的朗读,从而又使学生无形中又学到了一些朗诵的知识,为平日的语文朗诵教学又打下了基础。学生们都喜于模仿,这样课堂气氛较为轻松,同时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了,最后得到的效果可能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现代教学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现有的教学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语文教材在这一块就显得更为有优势,学生往往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如《土地的誓言》一课,这篇课文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历史背景下写的,我们先可播放一段九·一八事件的视频,让学生有了视频的直观感受后,学生也深刻感受到了历史带给国人的耻辱,我相信此刻学生心中早已是气愤填膺,爱国情感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继而再让学用明白是什么带给了我们这种耻辱?——是“落后”。自然环境中历来都是弱肉强食,要想立足,就必须让自己强大,我们的祖国要怎样才能变得强大呢?只有靠我们,靠我们努力认真的去学习,用知识的力量武装自己,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强大,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不会被受欺侮,我们才能保卫自己的祖国。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还让学生了解了历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被充分得到了激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真正意义。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也不断的更新,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多样性的特点进行辅助教学,使多媒体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得以充分的发挥作用,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从而就促进了整个素质教育的提高。因此,在大力提倡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今天,我们根据授课的需要适时的使用媒体辅助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大胆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多媒体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的统一,教师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状态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数学教学“应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期刊
在教学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品学兼优的、有学习成绩差的、有常常违纪的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学生他们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爱、激励和赏识。只有老师和家长多给孩子们一些关爱、激励和赏识,孩子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才会更加自信。  1走入孩子的生活,多给孩子一些关爱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如果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长期以来,一直传承着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文道统一,以文载道、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就诠释了语文教学的双重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期刊
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下做好上课之前预习,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好的学习方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授人以“渔” ,交待任务  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
期刊
【摘要】随着网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发球也被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比赛中发球的好坏很多时候能够决定比赛的胜负,因此对发球训练的重视程度就尤其重要。 本文从网球发球技术的特点入手,对发球技术的训练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使运动员能够更快、更全面的掌握好发球技术并有效的运用到比赛中去,使教练员能够更合理的对发球技术进行训练。通过对发球基本技术和环节的分析研究,并从细节着手再次对网球发球基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使人积极 主动 愉快地去学习,去获得知识和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重要动力之一。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所教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
期刊
素质教育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者,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和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因此,在教学时,我非常重视课堂的气氛。因为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是最佳状态;反之,则沉闷、冷漠、消极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智力活动,窒息智慧火花,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课中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点体会。 
期刊
【摘要】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对于学习,主观上还是存在着一种良好的求知欲,但客观上也有很多让他们不适应的地方。如教材难度的增大,学科数的增多,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以及管理方式的不同,都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心理上的失重。如果教师不能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向并进行适时的引导,不注意在中小学衔接这样一个过渡期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措施和方法,一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在无意中丧失,成绩会开始严重下滑。  【关键
期刊
当前,由于部分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向学生灌输教条式的思想品德知识,脱离生活、远离实际,加上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低,胆子小,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课堂教学有效性差,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那么,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科教师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掌控能力  作为思想品德科教师,首先要端正对思品教
期刊
【摘要】地理绪论课是地理教师面对初中学段学生的第一节课,对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上好第一节课非常关键。因为第一节课必须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让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也就是要对地理课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老师的教学中才会很轻松,后面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兴趣的培养需要老师创设一系列好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还需要老师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来影响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