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出现了一些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问题。例如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一个值得体育工作者深入探讨的问题。
育人,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处理好教学与育人的关系,而且要做到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两者紧密結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目的及其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特异个性,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以及坚强的意志和创造性。在此,本人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浅谈几点认识和想法。
一、明确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体育课中进行德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教育,因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正确的学习动机,不仅使学生迅速地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能,而且是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德育,并使学生明确上好体育课、锻炼身体是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振兴中华的要求,是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人们在事业上有所造就的物质基础。德育的具体教育内容有以下几点:①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为实现小康社会服务的情感和意识;②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③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④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敢顽强、刻苦耐劳、机智果断的优良意志品质以及情绪开朗、活泼、愉快的良好性格。
二、结合教学,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季节天气情况,合理地选择教法。在室内课中,可介绍我国的体育发展史、体育成就和为振兴我国体育事业奋斗的运动员、教练员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一是我国具有悠久的体育发展史,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体育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的体育发展史。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是从旧中国国力衰败,蒙受“东亚病夫”之辱,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富民强,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各个竞技运动项目都在向世界顶峰冲击,使得我国在国际各项体育大赛中日益显示出东方巨人的崛起。利用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体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三是用中国体育健儿在各大型国际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北京成功举办亚运会、申办奥运会成功等历史和事迹去教育学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三、结合教学活动,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
首先,体育教学是在严密的组织和纪律的约束下进行的活动,各项运动项目,有的要求快速,有的要求持久,有的动作复杂惊险,有的练习变化多样,需要集体配合。个人项目的成绩影响集体的成绩或荣辱,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引导,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以及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性强,凡是比赛都要夺冠军、争第一,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因而在教授球类、拔河和接力等项目时,教师应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的同时,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
其次,根据教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如游戏,大都有主题思想,教师要利用游戏特有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自觉遵守规则的教育;对于消耗体力的内容,如耐久跑、越野跑等,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障碍跑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单杠、双杠等项目,可培养勇敢、果断、机智的优良品质。在这些活动中用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思想和优秀运动员坚持锻炼、磨炼意志、创造伟业佳绩的事迹启发学生,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再次,体育也是一门艺术,在许多运动中豪迈、奔放、节律恰当的庄重之美,尤其在教舞蹈、韵律操、健美操等内容时,美的表现力更直接,给人以美的体验和享受。因而教师应挖掘、揭示美的内容。在调队、集合时,要求学生动作迅速,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通过组织学生布置场地,收拾器材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公物等优良品质,并在课中抓住突发事件,表扬先进行为,制止不良倾向,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精神,形成团结和谐的教学环节。
总之,育人是教学的核心,只有将德育寓于体育教学之中,才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接第7页) 2.应注意体现文道统一原则。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应注意不能为了单纯追求道德情感教育,而忽视了课文中体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爱莲说》中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时,更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及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运用;在引导学生体会《过零丁洋》中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诗中那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语言的分析。
3.应注意传统与现实的结合。在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时,如果一味地讲古人,不讲今人,讲一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空话、套话,对学生是没有号召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传统道德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内容,结合展现时代风貌的典型事例,用丰富的信息去充实学生心灵。如讲孔子的“仁”可结合讲学雷锋、讲希望工程、讲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传统道德的光芒仍然辉映在我们身边的人群中。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
[2]郝琴《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调动》,选自《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1月第42页
育人,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处理好教学与育人的关系,而且要做到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两者紧密結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目的及其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特异个性,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以及坚强的意志和创造性。在此,本人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浅谈几点认识和想法。
一、明确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体育课中进行德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教育,因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正确的学习动机,不仅使学生迅速地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能,而且是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德育,并使学生明确上好体育课、锻炼身体是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振兴中华的要求,是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人们在事业上有所造就的物质基础。德育的具体教育内容有以下几点:①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为实现小康社会服务的情感和意识;②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③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④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敢顽强、刻苦耐劳、机智果断的优良意志品质以及情绪开朗、活泼、愉快的良好性格。
二、结合教学,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季节天气情况,合理地选择教法。在室内课中,可介绍我国的体育发展史、体育成就和为振兴我国体育事业奋斗的运动员、教练员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一是我国具有悠久的体育发展史,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体育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的体育发展史。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是从旧中国国力衰败,蒙受“东亚病夫”之辱,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富民强,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各个竞技运动项目都在向世界顶峰冲击,使得我国在国际各项体育大赛中日益显示出东方巨人的崛起。利用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体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三是用中国体育健儿在各大型国际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北京成功举办亚运会、申办奥运会成功等历史和事迹去教育学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三、结合教学活动,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
首先,体育教学是在严密的组织和纪律的约束下进行的活动,各项运动项目,有的要求快速,有的要求持久,有的动作复杂惊险,有的练习变化多样,需要集体配合。个人项目的成绩影响集体的成绩或荣辱,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引导,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以及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性强,凡是比赛都要夺冠军、争第一,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因而在教授球类、拔河和接力等项目时,教师应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的同时,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
其次,根据教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如游戏,大都有主题思想,教师要利用游戏特有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自觉遵守规则的教育;对于消耗体力的内容,如耐久跑、越野跑等,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障碍跑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单杠、双杠等项目,可培养勇敢、果断、机智的优良品质。在这些活动中用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思想和优秀运动员坚持锻炼、磨炼意志、创造伟业佳绩的事迹启发学生,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再次,体育也是一门艺术,在许多运动中豪迈、奔放、节律恰当的庄重之美,尤其在教舞蹈、韵律操、健美操等内容时,美的表现力更直接,给人以美的体验和享受。因而教师应挖掘、揭示美的内容。在调队、集合时,要求学生动作迅速,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通过组织学生布置场地,收拾器材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公物等优良品质,并在课中抓住突发事件,表扬先进行为,制止不良倾向,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精神,形成团结和谐的教学环节。
总之,育人是教学的核心,只有将德育寓于体育教学之中,才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接第7页) 2.应注意体现文道统一原则。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应注意不能为了单纯追求道德情感教育,而忽视了课文中体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爱莲说》中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时,更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及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运用;在引导学生体会《过零丁洋》中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诗中那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语言的分析。
3.应注意传统与现实的结合。在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时,如果一味地讲古人,不讲今人,讲一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空话、套话,对学生是没有号召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传统道德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内容,结合展现时代风貌的典型事例,用丰富的信息去充实学生心灵。如讲孔子的“仁”可结合讲学雷锋、讲希望工程、讲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传统道德的光芒仍然辉映在我们身边的人群中。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
[2]郝琴《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调动》,选自《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1月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