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路径探析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不少地区失业群体中出现了大学毕业生“新失业群体”。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然而,目前在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师资队伍薄弱,人员少,来源杂,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专业知识欠缺,专业化程度低,导致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较差。大学生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大学生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将提升师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对满足学生对职业发展的需求,推动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合理配置人才,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分析
  
  1.认识模糊,专业技能整体偏低。从过程上看,职业指导是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自始至终的连续的教育过程,不应视其为一个阶段性的任务。反观我国职业指导现状,因长期受计划分配工作机制的影响,认为毕业生就业是最后一个学期的事。直至现在,仍然将职业指导工作排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最后一学年,称其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相关的事宜都是和应届毕业生相关的,而和其他年级的学生毫不相关。不少人认为,所谓职业指导,无非就是学校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或者举办几次讲座、开设几堂课,讲讲求职信息和应聘技巧等,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似乎人人都可以干。对职业指导教师职业性质的这种认识,不仅影响到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同时也影响到在岗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降低了就业指导教师职业的内在凝聚力。
  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两课”教师、院(系)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和少数专家学者组成。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我国高校职业指导教师中83.32%以临时性、非专业性人员为主,许多职业指导教师甚至连从事高校教学的教师资格证都没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满足职业指导的要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总体欠缺,职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不够,从而导致职业指导的效果不够理想。
  2.缺乏系统专业训练。目前各高校大部分就业指导教师都是半路出家、临时性的非专业人员,缺乏作为一名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人际沟通、人才测评、商务礼仪等领域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更不了解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同样,由于缺乏专业训练使得担任职业指导的教师很难认识到职业指导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只局限于毕业生这个群体和就业这一环节。实际上就业指导不仅针对毕业生而言,对非毕业生、就业之外的包括学业、职业、创业、事业发展等问题都应该同样给予关注。临时性、随意性、缺乏系统性是当前职业指导的通病,没有把职业指导当成一门学科来研究、建设,那么担任该门课的教师要想实现专业化,难度可想而知。[1]
  3.专业发展不畅。因为学校不重视,加之职业指导教师自身认识不足,很少有教师主动去参加如职业规划师、职业咨询师等职业指导方面的系统培训。职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不加强培训,职业指导教师不熟悉和掌握职业指导的专业知识,不掌握职业指导与咨询的方法和技巧,就只能宣讲就业政策,面试常识等,而专业性要求甚高的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辅导、学习成才辅导、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的能力欠缺,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就难为其能了。此外,要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应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了解个人兴趣、特长和性格,为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测评。[2]而当前很少学校有职业测评方面的专门场所和工具。“教师的工作条件对教师极为重要,工作条件差,伤害了教师的自尊,这些问题无疑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继续当教师的愿望,影响了他们作为指导者在教学领域克服困难局面的意愿,从而使他们最终放弃这一职业。”[3]
  4.专业组织形同虚设。在国外,教师组织被看作是教育改革的巨大力量,对政府教育决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教师本身也大有裨益。反观我国目前各高校对职业指导教师的管理比较混乱,有的归教务处管;有的归“两课”教研室管;有的放在院系的行政人员统一管理之下。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课教研室,不能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给授课老师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相互学习,互通有无。更不能让担任职业指导的老师有一种归属感,发挥他们的整体作用。
  5.课程设置不能与时俱进。1995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而后各高校纷纷设立就业指导课,并逐渐由各种简单的就业指导讲座发展到现在内客涉及就业政策宣传、就业程序、信息发布、技巧培训、就业咨询等服务。但课程的内容缺乏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加之师资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使得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渴望的个性化、全程式化、多方位的职业指导更难。
  6.专业自主权难以发挥。教师是否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权力,是学术自由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部分,也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上述诸因素的制约,目前就业指导教师很难能发挥自身的专业自主权。
  
  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路径选择
  
  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是对职前培养、在职辅导和职后培训的统称。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是使未来教师具有从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专业道德,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基础;教师职后培训的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实践型”、从“教书型”向“专家型”转变,它们都是教师教育的核心目标。
  1.职业指导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是实现其专业化的前提。鉴于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开设职业指导专业,没有专门的培养职业指导教师的机构,所以各高校一方面可根据本校的专业和师资队伍状况,整合校内教师资源,选拔那些在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法学等专业知识有良好基础,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就业指导教师,积极鼓励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或访学,通过多种形式来增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使就业指导能够真正受到学生欢迎,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引进一些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专家、学者或杰出校友来校授课、讲座,有利于提高就业指导课的质量,同时,也开阔全校就业指导教师的眼界。
  2.职业指导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是关键。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职前培养、在职辅导、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二是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即高校的就业指导不是照本宣科,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技能素质有较敏感的洞察力,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教学研究。必要时为就业指导教师直接到某些职场与职场人对话提供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就业指导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高校管理体制规范化是保障。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工作,摒弃那种把职业指导看成是权宜之计、附带性工作的认识,重新审视和正确对待就业对办学的价值,使职业指导工作变成贯穿于学生就读全过程的专业性的工作。同时加大对职业指导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非毕业生和毕业生都能享受全方位的职业方面的指导,毕业生充分就业、就业后充分发展,并努力成为创业者,应当成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办学理念。
  (2)形成大学期间职业指导课程设置的一体化。很多研究者对大学生职业指导基本上只针对毕业生的状况,提出了推行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指出职业指导应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应聘指导和创业指导等内容,并认为职业指导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的一门重要课程,鉴于每个年级的阶段任务不同,可从不同方面开展职业指导课。将零星的、分散的、讲座式的、动员式的“指导”作为一门课程固定下来,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依据年级设立相应学分。
  4.激活职业指导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是根本。首先,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武装职业指导教师。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作为教师更应掌握最先进的理念。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作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教师更要注重自身的学习,以满足学习的需求。其次,以反思促进职业教师专业自主。教师通过对教育问题的反省、思考、探索并作出理性的选择判断与整理,从而促进自己观念转化,提升教学能力。可以说是“反思”,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职业指导教师也要做研究型教师,进行反思性学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在数量相对稳定、队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采取互帮互学、集体备课,积极鼓励就业指导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加强职业指导方面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另外,职业指导教师可以建立自我剖析档案袋,或绘制自我专业发展剖析图,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变化与进步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梁业胜, 余耀森.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若干思考[J].高教论坛,2006(4):223-225.
  [2]刘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1-15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组编[J].教育展望.第99期(中文版),1997(3):38.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消费意识形态。一直以来,国外对消费意识形态有了大量研究,但基本上对消费社会、消费意识形态持批判态度,国内的研究也大多沿用西方消费社会理论,持相同
“人是情感的动物”,情感是个体的基本心理要素,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对于客体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不同的个人、不同的团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甚至有着根本对立和冲突的利益诉求。矛盾的协调和不可协调都要求政治的参与。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政治观点会导致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由此,人们也会出于对某种利益或价值的关切和对自己某种政治需要的满足感,而对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理念产
2006年5月23—27日,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问题的提出    所谓“人文素养”,就其核心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宿主,对人类的心理机制、情感世界、意志能力、价值取向、审美体验、意识形态和理想模式都具有决定作用[1]。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精英,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人文素养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世界竞争力,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塑造[2]。良好的人文
其三,有了丰富的储备,可以瞻前顾后,培养判断力。有了观察力,想象力,还得有判断力。当断则断,当机立断。新闻采访,瞬息万变,一个线索、时机往往稍纵即逝,它有没有报道价值,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近559万,比2007年净增64万,同时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有限,整个社会提供的有效需求相对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建立一套完整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对于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由于我国毕业生就业机制和观念等原因制约,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很不健全,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本文重点研究探讨
今年一月三日,《南昌晚报》以显著篇幅,报道了新疆石河子红山嘴电厂新闻干事舒英自学成才在新闻写作上有突出进步的事迹。舒英是江西南昌市人,一 January 3 this year, “N
多模态话语分析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已用于分析海报、报纸、广告、电影、网站、演讲等多种语篇。然而,有关网页广告的多模态话语研究仍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亚马逊为例,从多模态
用多年生植株花芽分化以前的枝条,三节为一切段,除去最下节的两片叶,立即浸入激素溶液GA,BAP、NAA各lppm等量混合液中,浸入深度为2—3cm。48小时后,取出、扦插在插枝床中至2
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试行,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规定在中小学校逐步推行开来。不可否认的是校长负责制对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央决定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之后,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的校长开始对校长负责制产生质疑:既然教育经费由国家调拨,教育教学有教育主管部门监督负责,作为校长,应该对谁负责,负什么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