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科技发展,现代多媒体高科技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公认,许多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更习惯于用多媒体的演示来代替传统课件,这应该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只有把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传统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合理安排,适当使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传统媒体教具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注意收集历史实物适时用于课堂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所谓的实物是指具有历史教学价值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文物,如古钱币、古器皿等历史文物,还包括文物的赝品等。老师要能够随时注意观察生活,用发现的眼睛和思考的大脑去面对周围的事物,利用各种机会注意收集与历史教学有关的历史实物,适时展示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为了说明商朝商业的发展,以贝作为货币,我向学生展示了一枚曾经收集的贝币;学习汉与朝鲜关系发展的内容中,为了直观感知中国的铜镜等输出到朝鲜的事实,我向学生展示了一枚曾经收集的铜镜。通过这些历史实物的展示和教师的生动讲述,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如学习“北宋社会经济”一节时,教师先拿出几枚铜钱和纸币,两者加以比较说明铜钱的笨重、纸币携带方便的结论。《南京条约》中有一条说“赔款2100万银元”,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枚收集到的银元,学生观察后联想丰富,情不自禁地喊出“太多了”,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到了中华民族屈辱的那一历史时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
二、利用历史实物模具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模型教具是课堂教学中最普遍的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演示模型,引导学生进行具体观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不仅能给学生以历史的真实感,而且具有形象生动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极大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节时,我出示了曾经做下的模具筒车,让学生观察后提出:这是干什么的?有什么功能?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与三国时期的“翻车”有何不同?随着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顿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运用历史地图增强课堂效果
运用历史地图是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获得形象化的历史知识,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如学习“秦朝的统一”内容时,我挂起了秦长城图像,使学生形成了关于“长城”的历史表象,加深了印象,还得出了“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的结论。又如,为了说明北宋都城东京的繁荣,我挂起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通过这张画图的艺术功效和教师的生动讲述,就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北宋东京街头商业繁荣的真实情景,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如学习元朝的行省制度内容时,教师适时挂出“元朝疆域图”,让学生指出各行省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老师讲述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讨论与概括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领悟,从而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不可替代的板书设计和语言讲述仍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优美的板书不但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给学生以美的视觉;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无声语言不仅能对学生发出导控信息,激发学习动机,打通学生思路,更能默默交流师生情感,创造良好的“现场效应”。现实事例说明了这一点,许多学生的字体往往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相似,有的学生当了老师后,教态、语言表达等行为动作与原来的老师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不能取代直观教具,直观教具同样也不能取代生动形象的语言。只有通过教师的说明、分析和补充,才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因此,在运用直观教具的同时,教师仍然应该注意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五、通过自制教具提升课堂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自制教具仍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实际,动手制作或者就地取材一些简单贴切、富有灵性和教学机智的教具,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前面所述教师制作的“筒车”就会起到这样的效果。同时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描绘和制作一些简单的历史教具,如模型、年表、历史地图、各类图表等,让学生观察、想象、再造过去的历史形象,逐步深入形成历史概念。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如学习鸦片战争一节内容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了“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并让学生自己讲述演示战争过程,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教具的制作活动,必然对教具产生的年代、背景、影响等做了深入的了解。有些课程内容采用课堂上边讲边做、边讲边用的教学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如隋朝著名建筑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历经一千多年仍很完好。为了说明它的设计符合力学原理,教师引导学生用纸条折叠成拱形和平形两种桥梁模型来试验各自承受压力的大小,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就理解了其设计精美坚固的内涵了。师生共同参与自制教具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感知效率,也可以培养广大师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一、注意收集历史实物适时用于课堂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所谓的实物是指具有历史教学价值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文物,如古钱币、古器皿等历史文物,还包括文物的赝品等。老师要能够随时注意观察生活,用发现的眼睛和思考的大脑去面对周围的事物,利用各种机会注意收集与历史教学有关的历史实物,适时展示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为了说明商朝商业的发展,以贝作为货币,我向学生展示了一枚曾经收集的贝币;学习汉与朝鲜关系发展的内容中,为了直观感知中国的铜镜等输出到朝鲜的事实,我向学生展示了一枚曾经收集的铜镜。通过这些历史实物的展示和教师的生动讲述,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如学习“北宋社会经济”一节时,教师先拿出几枚铜钱和纸币,两者加以比较说明铜钱的笨重、纸币携带方便的结论。《南京条约》中有一条说“赔款2100万银元”,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枚收集到的银元,学生观察后联想丰富,情不自禁地喊出“太多了”,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到了中华民族屈辱的那一历史时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
二、利用历史实物模具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模型教具是课堂教学中最普遍的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演示模型,引导学生进行具体观察,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不仅能给学生以历史的真实感,而且具有形象生动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极大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节时,我出示了曾经做下的模具筒车,让学生观察后提出:这是干什么的?有什么功能?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与三国时期的“翻车”有何不同?随着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顿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运用历史地图增强课堂效果
运用历史地图是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获得形象化的历史知识,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如学习“秦朝的统一”内容时,我挂起了秦长城图像,使学生形成了关于“长城”的历史表象,加深了印象,还得出了“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的结论。又如,为了说明北宋都城东京的繁荣,我挂起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通过这张画图的艺术功效和教师的生动讲述,就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北宋东京街头商业繁荣的真实情景,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如学习元朝的行省制度内容时,教师适时挂出“元朝疆域图”,让学生指出各行省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老师讲述与演示相结合,学生讨论与概括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领悟,从而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不可替代的板书设计和语言讲述仍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优美的板书不但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给学生以美的视觉;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无声语言不仅能对学生发出导控信息,激发学习动机,打通学生思路,更能默默交流师生情感,创造良好的“现场效应”。现实事例说明了这一点,许多学生的字体往往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相似,有的学生当了老师后,教态、语言表达等行为动作与原来的老师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不能取代直观教具,直观教具同样也不能取代生动形象的语言。只有通过教师的说明、分析和补充,才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因此,在运用直观教具的同时,教师仍然应该注意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五、通过自制教具提升课堂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自制教具仍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实际,动手制作或者就地取材一些简单贴切、富有灵性和教学机智的教具,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前面所述教师制作的“筒车”就会起到这样的效果。同时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描绘和制作一些简单的历史教具,如模型、年表、历史地图、各类图表等,让学生观察、想象、再造过去的历史形象,逐步深入形成历史概念。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如学习鸦片战争一节内容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了“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并让学生自己讲述演示战争过程,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教具的制作活动,必然对教具产生的年代、背景、影响等做了深入的了解。有些课程内容采用课堂上边讲边做、边讲边用的教学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如隋朝著名建筑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历经一千多年仍很完好。为了说明它的设计符合力学原理,教师引导学生用纸条折叠成拱形和平形两种桥梁模型来试验各自承受压力的大小,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就理解了其设计精美坚固的内涵了。师生共同参与自制教具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感知效率,也可以培养广大师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