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的文艺学研究领域变成了从文学研究朝着文化研究走过去,在这文化研究当中身份和认同是目前一大重要的问题。而在我们汉语的语境之中,需要对“身份”与“认同”以及“同一性”这几个词语当中的内涵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我们在研究这个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问题的时候,首要做的就是应该充分的去考虑它们之间所产生的语境不同,还有就是各种各样不同语境之间相互联系的诸多复杂的问题。因而身份研究与认同研究是具有很大特点的,所以就决定了它们拥有了极高的价值取向和立场。
关键词:文化研究;价值取向;身份与文化;同一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引言:
在如今的这个文艺学研究领域当中,文学研究逐渐走向了文化研究这样的走向,而在文化研究当中身份和认同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不过,如今在我们诸多的研究成果当中,还有不少问题存在,比如概念模糊和问题混淆这样的一种情况。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些相关概念与研究走向以及在研究当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而做出一个全方面的评述。
1.在词语当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界定的一些问题
我们在文化研究当中对于“身份”和“认同”这两种概念其实在英语里面就是同一种词语,它叫identity。我们从词源来看,古法語跟晚期拉丁语的identity是英语的identity前身。而identity它的基本含义指的是物质与实体在存在上的相同的一种性质或者是状态。在德国有一位黑格尔哲学家,在他的哲学里关于“同一性”的概念在翻译英文的时候也是identity,这个意思是被用以说明思维与存在之间是具有“同一性”,此同一性里有思维与存在的本质也有差异;它们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西方的哲学与人类学以及心理学与文化研究令我们如今在汉语的文化研究领域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而我们在对identity这个词汇进行翻译和使用以及界定上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混乱,人们不断的交替使用“认同”与“身份”以及“同一性”等汉语词汇的时候并没有做出一个清晰的界定,因此就导致了在不同文本中形成一些重要概念的内涵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人们对于多元文化这一种身份进行关注,因为常常被政治和文化以及公民权对于身份认同的差异,进而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组合,因为这种结构方式,所以就发现了身份和认同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固定的和复杂交混的多元性格,也是因为如此,“认同”这一词才逐渐转移到了对社会与性别以及国家与文化属性之间的认同的探讨。
2.对于文化身份以及文化认同之间的问题而产生出来的语境和将来研究的走向
一本《文化理论的关键概念》书中就说“就文化研究要考察个体与群体在其中构建与解决以及捍卫自身身份或者是自我理解的各种各样的语境而言,身份问题在文化研究这个领域里是极其的重要。”这样的一种看法它既强调了在文化研究和身份以及认同的多种问题上的那一种关系,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它还强调了身份与认同问题以及语境之间的那种重要的联系。换句话来说,身份与认同问题变得这么重要是二十世纪以来在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战争等等在语境的变迁上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关于这些语境的变迁在一些方面上使得身份与认同问题逐渐变成了在文化研究这一领域当中的重要课题,而关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语境的变迁形成了身份与认同问题这一种研究必须进行研究的问题领域。
3.关于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这一问题研究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问题
在人们的文化研究这一领域中,人们往往会把关注的重点全部集中在那些不同人群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的“社会身份”与“文化身份”去。简单点的来说就是人们想要在一个理论上问一问自身在这个社会与文化上到底是“谁”,还有就是为什么要去追问“谁”的这个复杂性挺大的问题。而我们要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那么就肯定会涉及到地理、社会、国家、经济等等一些极为复杂的领域,再一个就是研究者自身在理论上的一种立场与价值取向,所以就会影响到研究者去看待这些复杂的问题。所以身份问题跟认同问题的这个研究是根本不可能回避一些政治问题以及意识形态问题。比如对于女性主义以及有色人种这方面的身份问题研究,这是具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针对性的和倾向性的现实问题,因此就跟寻常的纯理论研究完全不一样。
最具有争议性以及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人类的这个社会身份或者是文化身份是固定不变的、普遍的,还是说在一个实际的社会历史的一个过程中被人为去构建出来的。现如今绝大部分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研究者都比较赞同社会身份与文化身份可以是流动的,可以是在历史和现实的语境中不断变迁的这样一个观点。
对于身份和认同这一个研究相关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我”与“他”的这个关系问题。对于文化身份的构造都是跟构造者(即“我”)与被构造者(即“他”)是密切相关的。而对于后现代的语境来说,关注“我”和“他”的这个问题,一般来说都是在一种二元对立的一个框架当中来展开讨论的,比如说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等等诸多说法。
结语:
我们不断地强调着二元非一元,不停地强调着形成非本质,强调变化着的参照系非固定的不变的陈规,这是如今对于研究身份与认同问题走向的主导趋势。而在经过了一些社会的与政治的一级意识形态的种种批判当中,它们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权力”与“话语”这种比较复杂的关系,也可以说是这种批判一直都是围绕着它们这一个中心而开展的。
参考文献:
[1]阎嘉. 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 江西社会科学, 2006, 2006(9):62-66.
[2]何玉红. 中国英语的文化身份认同功能研究[D]. 宁夏大学, 2013.
[3]池美红. 中美流散文学中的文化身份研究[D]. 延边大学, 2009.
[4]卢衍鹏. 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的身份问题研究[D].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07.
关键词:文化研究;价值取向;身份与文化;同一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引言:
在如今的这个文艺学研究领域当中,文学研究逐渐走向了文化研究这样的走向,而在文化研究当中身份和认同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不过,如今在我们诸多的研究成果当中,还有不少问题存在,比如概念模糊和问题混淆这样的一种情况。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些相关概念与研究走向以及在研究当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而做出一个全方面的评述。
1.在词语当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界定的一些问题
我们在文化研究当中对于“身份”和“认同”这两种概念其实在英语里面就是同一种词语,它叫identity。我们从词源来看,古法語跟晚期拉丁语的identity是英语的identity前身。而identity它的基本含义指的是物质与实体在存在上的相同的一种性质或者是状态。在德国有一位黑格尔哲学家,在他的哲学里关于“同一性”的概念在翻译英文的时候也是identity,这个意思是被用以说明思维与存在之间是具有“同一性”,此同一性里有思维与存在的本质也有差异;它们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西方的哲学与人类学以及心理学与文化研究令我们如今在汉语的文化研究领域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而我们在对identity这个词汇进行翻译和使用以及界定上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混乱,人们不断的交替使用“认同”与“身份”以及“同一性”等汉语词汇的时候并没有做出一个清晰的界定,因此就导致了在不同文本中形成一些重要概念的内涵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人们对于多元文化这一种身份进行关注,因为常常被政治和文化以及公民权对于身份认同的差异,进而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组合,因为这种结构方式,所以就发现了身份和认同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固定的和复杂交混的多元性格,也是因为如此,“认同”这一词才逐渐转移到了对社会与性别以及国家与文化属性之间的认同的探讨。
2.对于文化身份以及文化认同之间的问题而产生出来的语境和将来研究的走向
一本《文化理论的关键概念》书中就说“就文化研究要考察个体与群体在其中构建与解决以及捍卫自身身份或者是自我理解的各种各样的语境而言,身份问题在文化研究这个领域里是极其的重要。”这样的一种看法它既强调了在文化研究和身份以及认同的多种问题上的那一种关系,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它还强调了身份与认同问题以及语境之间的那种重要的联系。换句话来说,身份与认同问题变得这么重要是二十世纪以来在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战争等等在语境的变迁上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关于这些语境的变迁在一些方面上使得身份与认同问题逐渐变成了在文化研究这一领域当中的重要课题,而关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语境的变迁形成了身份与认同问题这一种研究必须进行研究的问题领域。
3.关于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这一问题研究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问题
在人们的文化研究这一领域中,人们往往会把关注的重点全部集中在那些不同人群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的“社会身份”与“文化身份”去。简单点的来说就是人们想要在一个理论上问一问自身在这个社会与文化上到底是“谁”,还有就是为什么要去追问“谁”的这个复杂性挺大的问题。而我们要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那么就肯定会涉及到地理、社会、国家、经济等等一些极为复杂的领域,再一个就是研究者自身在理论上的一种立场与价值取向,所以就会影响到研究者去看待这些复杂的问题。所以身份问题跟认同问题的这个研究是根本不可能回避一些政治问题以及意识形态问题。比如对于女性主义以及有色人种这方面的身份问题研究,这是具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针对性的和倾向性的现实问题,因此就跟寻常的纯理论研究完全不一样。
最具有争议性以及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人类的这个社会身份或者是文化身份是固定不变的、普遍的,还是说在一个实际的社会历史的一个过程中被人为去构建出来的。现如今绝大部分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研究者都比较赞同社会身份与文化身份可以是流动的,可以是在历史和现实的语境中不断变迁的这样一个观点。
对于身份和认同这一个研究相关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我”与“他”的这个关系问题。对于文化身份的构造都是跟构造者(即“我”)与被构造者(即“他”)是密切相关的。而对于后现代的语境来说,关注“我”和“他”的这个问题,一般来说都是在一种二元对立的一个框架当中来展开讨论的,比如说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等等诸多说法。
结语:
我们不断地强调着二元非一元,不停地强调着形成非本质,强调变化着的参照系非固定的不变的陈规,这是如今对于研究身份与认同问题走向的主导趋势。而在经过了一些社会的与政治的一级意识形态的种种批判当中,它们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权力”与“话语”这种比较复杂的关系,也可以说是这种批判一直都是围绕着它们这一个中心而开展的。
参考文献:
[1]阎嘉. 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 江西社会科学, 2006, 2006(9):62-66.
[2]何玉红. 中国英语的文化身份认同功能研究[D]. 宁夏大学, 2013.
[3]池美红. 中美流散文学中的文化身份研究[D]. 延边大学, 2009.
[4]卢衍鹏. 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的身份问题研究[D].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