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口算能力是小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计算能力,要求学生不利用手动演算而直接动脑进行计算。这种能力的养成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数学学习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考习惯的养成。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有目的地对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进行培养,增进学生对数字、运算符号的敏锐度,促进学生口算水平的不断提高,继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能力;教学实践;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46-01
口算能力作为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说让教师专门抽出特定的时间来进行口头计算的训练。如果一节课学生都在练习枯燥的口算,他们很容易坚持不下去。当然,口算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又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检验学生对数的认识的敏感度,在一般的数学练习或考试中,口算能力强的同学也能够率先得出正确答案、提高做题效率。因此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应当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既要强调口算的重要作用,而且也不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有效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步伐。
1.运用游戏,增进氛围
游戏是小学生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比较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学生之间或合作或竞争,能够带动学生的大脑快速运转起来,投入数学口算当中去。教师可以制作一些长方形卡片,每张卡片的正面写上一个需要同学们进行口算的算式,背面则是正确答案。每节课中抽出五到十分钟来进行一个口算游戏的比拼。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大组,每组抽出来一个同学交换位置当另一组的裁判,记录该组同学的答题情况。每当教师出示一张卡片的时候,下面的同学就可以进行抢答,哪一组同学抢答正确的数量最多,则哪一组胜出,教师可以适当地分发一些铅笔之类的小礼品。当然,游戏活动的方式不限于此,教师也可以采取更多的游戏形式来帮助学生们提高练习口算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课件中出示十道已解答过的口算题,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检查这些题目的结果是否正确,因此也需要学生先进行口算,最先算出的同学可以舉手回答,如若正确教师可以给予一定奖励。再者,教师可以每节课轮流挑选一竖排的同学,假设一竖排有八位同学,那么这八位同学每个人需要回答教师所出示卡片上的两道口算题,八位同学按次序全部回答正确,才能够获得教师的奖励。如若有人回答失败,那么下节课还提问这一竖排的同学。通过这种激励性的班级口算游戏,可以有效带动学生们参与到口算中来,活用自己的大脑来锻炼口算能力。
2.结合情境,加深理解
学生在日常的解决问题时就经常会遇到口算类的题目,一些情境性很强的题目,学生要理解题目的意思,才能够正确列出算式。如果学生误解了题意,最后列出的算式不正确,那么在进行口算的时候或许也不太顺畅。比如,下面这道题:周周一共有10元钱,他买了一个烤红薯花去了3.5元,又买了2支笔,每支笔都是2.5元,问周周最后还剩下多少钱。学生看到这道题应该立即就会列出算式,有的学生会列出10-(3.5+2.5*2)=这样的算式,先计算括号内的。但是也有同学会有比较简洁的算法,比如,结合生活经验可以知道,两个两元五角钱是五元钱,两个五元钱是十元钱,因此买笔之后剩下的钱是5元,这5元钱再减去3.5元。这时候还可以结合生活情境中得知,五元减去三元是两元,两元再减去五角钱就是一元五角也就是1.5元。这种口算方法快速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小数与生活中钱币使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还有助于口算方法的多元化。
3.究根溯源,改正错误
小学生在进行口算练习时难免会遇到失误,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各有不同的。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口算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追根溯源,找到学生们错误的深层原因。例如,有些同学之所以计算错误是因为总是把加减乘除这些运算符号看错,是由于马虎大意造成的错误,那么对于这类学生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应当就是让他们在口算的时候放慢速度,不像做游戏时候那样大家要争着抢着,而是自己要慢慢算,力求正确。有的学生是对于小括号内外的计算顺序搞混,这就需要教师多布置一些这方面的题型给学生进行练笔。还有的同学是乘法口诀没背熟练、做题时张冠李戴,因此这类同学首先是要对他们的基础知识进行抽查,确保基础运算能力。只有从根源处发现了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问题,而后教师针对不同的错误类型来提出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渐渐改正原来的错误,养成良好的数学口算习惯。
4.结语
口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从加减到乘除、从一位数到两位数再到三位数、从整数到分数小数、从正数到负数这些学习过程,也是口算试题的难度不断增加的一个过程。教师要正确审视个人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学习水平来合理安排口算在日常教学中的比重,通过游戏、情境、生活等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入,让学生的口算能力得以不断提高,以期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郑娇娇.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能力提高措施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4):56-56
[2]房艳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J].考试周刊,2019(26):86-86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能力;教学实践;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46-01
口算能力作为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说让教师专门抽出特定的时间来进行口头计算的训练。如果一节课学生都在练习枯燥的口算,他们很容易坚持不下去。当然,口算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又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检验学生对数的认识的敏感度,在一般的数学练习或考试中,口算能力强的同学也能够率先得出正确答案、提高做题效率。因此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应当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既要强调口算的重要作用,而且也不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有效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步伐。
1.运用游戏,增进氛围
游戏是小学生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比较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学生之间或合作或竞争,能够带动学生的大脑快速运转起来,投入数学口算当中去。教师可以制作一些长方形卡片,每张卡片的正面写上一个需要同学们进行口算的算式,背面则是正确答案。每节课中抽出五到十分钟来进行一个口算游戏的比拼。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大组,每组抽出来一个同学交换位置当另一组的裁判,记录该组同学的答题情况。每当教师出示一张卡片的时候,下面的同学就可以进行抢答,哪一组同学抢答正确的数量最多,则哪一组胜出,教师可以适当地分发一些铅笔之类的小礼品。当然,游戏活动的方式不限于此,教师也可以采取更多的游戏形式来帮助学生们提高练习口算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课件中出示十道已解答过的口算题,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检查这些题目的结果是否正确,因此也需要学生先进行口算,最先算出的同学可以舉手回答,如若正确教师可以给予一定奖励。再者,教师可以每节课轮流挑选一竖排的同学,假设一竖排有八位同学,那么这八位同学每个人需要回答教师所出示卡片上的两道口算题,八位同学按次序全部回答正确,才能够获得教师的奖励。如若有人回答失败,那么下节课还提问这一竖排的同学。通过这种激励性的班级口算游戏,可以有效带动学生们参与到口算中来,活用自己的大脑来锻炼口算能力。
2.结合情境,加深理解
学生在日常的解决问题时就经常会遇到口算类的题目,一些情境性很强的题目,学生要理解题目的意思,才能够正确列出算式。如果学生误解了题意,最后列出的算式不正确,那么在进行口算的时候或许也不太顺畅。比如,下面这道题:周周一共有10元钱,他买了一个烤红薯花去了3.5元,又买了2支笔,每支笔都是2.5元,问周周最后还剩下多少钱。学生看到这道题应该立即就会列出算式,有的学生会列出10-(3.5+2.5*2)=这样的算式,先计算括号内的。但是也有同学会有比较简洁的算法,比如,结合生活经验可以知道,两个两元五角钱是五元钱,两个五元钱是十元钱,因此买笔之后剩下的钱是5元,这5元钱再减去3.5元。这时候还可以结合生活情境中得知,五元减去三元是两元,两元再减去五角钱就是一元五角也就是1.5元。这种口算方法快速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小数与生活中钱币使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还有助于口算方法的多元化。
3.究根溯源,改正错误
小学生在进行口算练习时难免会遇到失误,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各有不同的。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口算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追根溯源,找到学生们错误的深层原因。例如,有些同学之所以计算错误是因为总是把加减乘除这些运算符号看错,是由于马虎大意造成的错误,那么对于这类学生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应当就是让他们在口算的时候放慢速度,不像做游戏时候那样大家要争着抢着,而是自己要慢慢算,力求正确。有的学生是对于小括号内外的计算顺序搞混,这就需要教师多布置一些这方面的题型给学生进行练笔。还有的同学是乘法口诀没背熟练、做题时张冠李戴,因此这类同学首先是要对他们的基础知识进行抽查,确保基础运算能力。只有从根源处发现了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问题,而后教师针对不同的错误类型来提出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渐渐改正原来的错误,养成良好的数学口算习惯。
4.结语
口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从加减到乘除、从一位数到两位数再到三位数、从整数到分数小数、从正数到负数这些学习过程,也是口算试题的难度不断增加的一个过程。教师要正确审视个人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学习水平来合理安排口算在日常教学中的比重,通过游戏、情境、生活等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入,让学生的口算能力得以不断提高,以期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郑娇娇.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能力提高措施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4):56-56
[2]房艳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J].考试周刊,2019(26):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