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而外语测试是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而出现的,语言测试作为一种选拔手段也广泛运用在各类英语考试中,比如高考英语。高考英语作为我国大规模的选拔性测试,为了使其更加科学和合理,需要进一步对其做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研究。从2016年开始,安徽开始使用全国Ⅰ卷,对安徽考生来说,短文改错是一种新的题型。近年来对高考短文改错的研究大多是从应试技巧角度入手,而很少从语言测试学角度对其分析。因此本文主要是从考点层次和考点因素了两个方面对2011-2016高考英语全国Ⅰ卷短文改错试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考英语 短文改错试题 考点层次 考点因素
本研究所要研究的对象是2011-2016年的高考英语新课标全国Ⅰ卷的短文改错试题,共计6篇,含60道题目。本文依据语言测试理论,对近六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短文改错试题的考点层次和考点因素分布方面进行历时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李筱菊提出的考点层次和考点因素分析表作为研究工具。
一、英语语言测试学概述
语言测试(这里主要指外语测试)是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有了外语教学,也便有了外语测试(刘润清&韩宝成,2000:19)。语言测试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体系:科学前语言学测试(pre-scientific testing)、心理计量一结构主义语言学测试(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 testing)、交际语言测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sting)。
人们把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测试统称为科学前语言学测试(pre-scientific testing)。在这个时期,语言学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尚未形成指导语言教学的系统理论,把语言看成是一套知识,是这一代外语教学和测试体系的语言观的内涵(刘润清&韩宝成,2000:20),该测试体系下的上课内容和考试内容都是一些具体的语言点,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该测试体系下的语言测试缺少一定的科学依据。
到了20世纪40年代,人们发现语言规则的知识并不等于语言本身,该时期的语言测试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同时在测试方法上吸收了心理测量学(psychometric)的科学方法,由此形成了一种科学、客观、可靠的测试体系(刘润清&韩宝成,2000:19)。与科学前语言测试体系相比,心理计量--结构主义语言学测试(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 testing)体系更加注重听说的教学和测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该体系比第一套体系更加真实。但是,由于该体系下的交际并不是自然的交际,所以就会导致输出话语有了更多人工色彩。
交际语言测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sting)体系是在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时期产生的一种测试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Canale和Swain模式和Bachman模式(刘润清 韩宝成,2000:22)。 Canale和Swain ( Canale & Swain,1980)认为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20世紀90年代初,Bachman发展了Canale和Swain等提出了新的交际能力理论模式,他认为,交际语言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能力(capacity )的意义,它由三部分组成: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和心理生理机制(psycho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Bachman,1990:84-85 )。Bachman交际能力模式被Skehan (1992:15 )称为“语言测试史的里程碑”(李清华,2001:101)。
二、短文改错概述
短文改错试题(proof-reading)是以奥勒等人提出的单一能力假说(unitary competence hypothesis)为其理论基础。短文改错是英语测试中一种综合性测试(integrative test),此类测试要求学生在答题时运用多种语言成分或技能(邹申,2012:26)。短文改错试题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准确性能力(李筱菊,1997:263),被许多大规模英语测试采用,比如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试题(NMET)。
短文改错是现在语言测试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的类型(周长银&李玉良,2000: 80),谈到短文改错试题,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单句改错试题,单句改错试题运用于美国托福考试中和我国EPT考试中,缺点是缺乏语境。之后又出现了成段改错,成段改错试题(Proof-reading)是以奥勒等人提出的单一能力假说(unitary competence hypothesis)为其理论基础。
校读和改错是外语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高考试题里也包含短文改错,主要考察学生的校读和改错能力,相对于写作(直接测试),短文改错(间接测试)客观性比较强,但是有时却会对教学产生消极的回波效应(武尊民,2003:181),比如说,我们省2016年高考改用全国卷后,改错作为新题型出现,有些老师盲目给学生做大量的短文改错练习,在一部分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成绩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这种高耗低效难免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问题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近六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中的短文改错试题的考点层次分布如何?
第二,近六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中的短文改错试题的考点因素分布如何? 四、研究工具及研究过程
本研究在分析2011-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英语短文改错试题时,主要采用李筱菊提出的层次分析法和考点覆盖分析表(图1)来作为切入点。
(D: discourse语篇; S: sentence句子; P: phrase词组; W: word单词;
M: meaning意义; C: collocation搭配; G: grammar语法)
图1 考点层次和考点因素分析表(李筱菊,1997: 250)
1.考点层次和考点因素的分布
2011-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英语短文改错试题的考点层次和考点因素分布的各个比重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层次较低的考点在2011-2016短文改错试题中较为少见,比如单词层次的考查比重在历年来考查比例最小,2013,2014以及2016的短文改错的考点都未涉及;中高层次的考点在2011-2016短文改错试题中所占比重比较大,占总考点的90%左右。高考短文改错中的中高层考点可以更好更准确地测试出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阅读文本材料语言背景介绍和语境烘托,培养学生的语用综合能力。
五、研究结论及教学启示
通过对数据和结果的分析后,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2011-2016高考全国Ⅰ卷的考点层次低层次的考点占据比重较少,更多的是中高层次考点,比如句子层次和语篇层次的考点;2011-2016高考全国Ⅰ卷的考点因素更多是围绕语法展开,意义和搭配的因素占据比重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如下教学启示:一是日常教学中,语法讲解和复习应该更加精细,勤加练习,引导学生积累错题,一步一个脚印;二是注重日常教学的精读训练,保证学生充分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扎实语言基础,循序渐进;三是善于利用教学材料,适时改编成改错题型,在文本材料背景下做题,可从单句改错过渡到语篇改错,这样更易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四是最后,必要时可进行短文改错单句或者语篇专项训练,总之贵在坚持!
参考文献
[1]Bachman,L.F.& Palmer:A.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2]Canale,M. & Swain: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1980.
[3]Palmer,:A. 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4]李筱菊(Li Xiaoju):《語言测试科学与艺术》,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刘润清(Liu Runqing)、韩宝成(Han Baocheng):《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武尊民(Wu Zunmin):《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7]邹申(Zou Shen),《语言测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文章类
[8]韩宝成(Han Baocheng):“Lyle F. 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第32-38页。
[9]文慧(Wen Hui)、聂建中(Nie Jianzhong):“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段改错试题的考点效度分析”,《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8(2)第148-150页。
[10]杨宏波(Yang Hongbo)、辜向东(Gu Xiangdong)、杨志强(Yang Zhiqiang):“2010-2012英语高考短文改错命题质量探究”,《教育测量与评估》,2013(7)第40-43页。
[11]邹喆(Zou Zhe):“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之短文改错的考点效度分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第143-144页。
【关键词】高考英语 短文改错试题 考点层次 考点因素
本研究所要研究的对象是2011-2016年的高考英语新课标全国Ⅰ卷的短文改错试题,共计6篇,含60道题目。本文依据语言测试理论,对近六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短文改错试题的考点层次和考点因素分布方面进行历时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李筱菊提出的考点层次和考点因素分析表作为研究工具。
一、英语语言测试学概述
语言测试(这里主要指外语测试)是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有了外语教学,也便有了外语测试(刘润清&韩宝成,2000:19)。语言测试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体系:科学前语言学测试(pre-scientific testing)、心理计量一结构主义语言学测试(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 testing)、交际语言测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sting)。
人们把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测试统称为科学前语言学测试(pre-scientific testing)。在这个时期,语言学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尚未形成指导语言教学的系统理论,把语言看成是一套知识,是这一代外语教学和测试体系的语言观的内涵(刘润清&韩宝成,2000:20),该测试体系下的上课内容和考试内容都是一些具体的语言点,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该测试体系下的语言测试缺少一定的科学依据。
到了20世纪40年代,人们发现语言规则的知识并不等于语言本身,该时期的语言测试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同时在测试方法上吸收了心理测量学(psychometric)的科学方法,由此形成了一种科学、客观、可靠的测试体系(刘润清&韩宝成,2000:19)。与科学前语言测试体系相比,心理计量--结构主义语言学测试(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 testing)体系更加注重听说的教学和测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该体系比第一套体系更加真实。但是,由于该体系下的交际并不是自然的交际,所以就会导致输出话语有了更多人工色彩。
交际语言测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sting)体系是在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时期产生的一种测试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Canale和Swain模式和Bachman模式(刘润清 韩宝成,2000:22)。 Canale和Swain ( Canale & Swain,1980)认为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20世紀90年代初,Bachman发展了Canale和Swain等提出了新的交际能力理论模式,他认为,交际语言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能力(capacity )的意义,它由三部分组成: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和心理生理机制(psycho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Bachman,1990:84-85 )。Bachman交际能力模式被Skehan (1992:15 )称为“语言测试史的里程碑”(李清华,2001:101)。
二、短文改错概述
短文改错试题(proof-reading)是以奥勒等人提出的单一能力假说(unitary competence hypothesis)为其理论基础。短文改错是英语测试中一种综合性测试(integrative test),此类测试要求学生在答题时运用多种语言成分或技能(邹申,2012:26)。短文改错试题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准确性能力(李筱菊,1997:263),被许多大规模英语测试采用,比如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试题(NMET)。
短文改错是现在语言测试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的类型(周长银&李玉良,2000: 80),谈到短文改错试题,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单句改错试题,单句改错试题运用于美国托福考试中和我国EPT考试中,缺点是缺乏语境。之后又出现了成段改错,成段改错试题(Proof-reading)是以奥勒等人提出的单一能力假说(unitary competence hypothesis)为其理论基础。
校读和改错是外语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高考试题里也包含短文改错,主要考察学生的校读和改错能力,相对于写作(直接测试),短文改错(间接测试)客观性比较强,但是有时却会对教学产生消极的回波效应(武尊民,2003:181),比如说,我们省2016年高考改用全国卷后,改错作为新题型出现,有些老师盲目给学生做大量的短文改错练习,在一部分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成绩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这种高耗低效难免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问题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近六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中的短文改错试题的考点层次分布如何?
第二,近六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中的短文改错试题的考点因素分布如何? 四、研究工具及研究过程
本研究在分析2011-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英语短文改错试题时,主要采用李筱菊提出的层次分析法和考点覆盖分析表(图1)来作为切入点。
(D: discourse语篇; S: sentence句子; P: phrase词组; W: word单词;
M: meaning意义; C: collocation搭配; G: grammar语法)
图1 考点层次和考点因素分析表(李筱菊,1997: 250)
1.考点层次和考点因素的分布
2011-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英语短文改错试题的考点层次和考点因素分布的各个比重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层次较低的考点在2011-2016短文改错试题中较为少见,比如单词层次的考查比重在历年来考查比例最小,2013,2014以及2016的短文改错的考点都未涉及;中高层次的考点在2011-2016短文改错试题中所占比重比较大,占总考点的90%左右。高考短文改错中的中高层考点可以更好更准确地测试出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阅读文本材料语言背景介绍和语境烘托,培养学生的语用综合能力。
五、研究结论及教学启示
通过对数据和结果的分析后,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2011-2016高考全国Ⅰ卷的考点层次低层次的考点占据比重较少,更多的是中高层次考点,比如句子层次和语篇层次的考点;2011-2016高考全国Ⅰ卷的考点因素更多是围绕语法展开,意义和搭配的因素占据比重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如下教学启示:一是日常教学中,语法讲解和复习应该更加精细,勤加练习,引导学生积累错题,一步一个脚印;二是注重日常教学的精读训练,保证学生充分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扎实语言基础,循序渐进;三是善于利用教学材料,适时改编成改错题型,在文本材料背景下做题,可从单句改错过渡到语篇改错,这样更易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四是最后,必要时可进行短文改错单句或者语篇专项训练,总之贵在坚持!
参考文献
[1]Bachman,L.F.& Palmer:A.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2]Canale,M. & Swain: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1980.
[3]Palmer,:A. 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4]李筱菊(Li Xiaoju):《語言测试科学与艺术》,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刘润清(Liu Runqing)、韩宝成(Han Baocheng):《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武尊民(Wu Zunmin):《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7]邹申(Zou Shen),《语言测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文章类
[8]韩宝成(Han Baocheng):“Lyle F. 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第32-38页。
[9]文慧(Wen Hui)、聂建中(Nie Jianzhong):“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段改错试题的考点效度分析”,《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8(2)第148-150页。
[10]杨宏波(Yang Hongbo)、辜向东(Gu Xiangdong)、杨志强(Yang Zhiqiang):“2010-2012英语高考短文改错命题质量探究”,《教育测量与评估》,2013(7)第40-43页。
[11]邹喆(Zou Zhe):“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之短文改错的考点效度分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第143-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