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来,10年间,生态文明、“两山”论、可持续发展理念等已深入实践。2021年3月颁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紧扣主线,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国家大力推动绿色转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背景下,生态旅游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其高质量发展必将助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的形成,为实现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一、生态旅游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抓手
生态文明建设催生了生态旅游需求,既为生态旅游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其奠定了发展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保障了生态旅游发展的环境条件、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和广阔空间。而生态旅游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对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和生态环境需要,引导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发展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可以培育壮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也是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绿色转型背景下,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生态保护为原则,以绿色需求为导向,创新生态旅游发展内涵。
然而,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偏低,生态安全形势严峻,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仍旧突出。40余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较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缓解这一压力非短期之功,推行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改善永无止境。与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一致,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表现在保护与利用、政策与利用的协调等多个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以大众旅游为趋向的旅游开发在大规模地展开。受其影响,生态旅游本身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生态旅游的内涵并未得到真正体现,相应的管理体制尚未有效建立。
为此,中央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理念引领。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可见,如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生态旅游发展的各个方面,着力推进绿色转型,从而赋能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议题。
二、生态文明建设下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相关规划管理交叉重叠、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社区及公众参与不足等。但在新发展阶段,社会需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人民日益注重旅游内涵和质量,这些都对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以绿色转型理念为引领,探索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深远意义。
1. 建設生态旅游目的地,夯实生态旅游发展 基础
我国于1956年在广东先行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此后,伴随着自然保护区数量的逐年增多,政府各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分工和行业特点又相继建立了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含海洋公园)、沙漠公园等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据自然资源部统计,“十三五”时期,全国自然保护地数量增加700多个,面积增加2500多万公顷,总数量达到1.18万个,约占中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1。这些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遴选过程和准入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相应的生态系统类型,也基本反映了其典型的生态系统特征。这些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可以提供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在此游憩体验,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创造了物质条件。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本土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未来应注重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系统建设,为生态旅游发展夯实基础。
2. 建立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生态旅游制度保障
自2013年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我国已相继发布多个关于自然保护和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政策指导文件。其中,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清晰指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对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合理界定国家公园范围。国家公园实行更加严格保护,除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原住民生活生产设施改造和自然观光科研教育旅游外,禁止其他开发建设。”2017年出台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提到,“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直接对应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体制问题。2019年公布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又进一步明确,“建成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各类自然保护地科学设置”。《指导意见》将自然保护地分为三大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其中,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内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核心保护区内原则上禁止人类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为活动,自然公园原则上按一般控制区管理。可以看出,我国借开展国家公园试点的契机,最终目的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理顺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体制和分区管控机制,同时也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制度保障。
3. 扩大生态旅游产业规模,引领生态产业全面发展
我国生态资源禀赋优越,开展生态旅游的潜力巨大。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很多地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生态旅游产业驱动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高效转化,产业规模和体量已初步显现,实现了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扩大生态旅游产业规模,实现生态科技、生态工程以及生态产品的旅游价值,最终引领生态产业全面发展。 4. 调整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助力社区繁荣乡村振兴
生态旅游产业依托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来为旅游者提供生态旅游产品。旅游者选择特定地区,通过支付一定费用可以达到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目的,在旅游服务的过程中,一部分转化为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并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在很多欠发达地区开展生态旅游势必对该地区或其附近的居民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当地居民往往生活水平较低,且不具备获得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所以,开展生态旅游恰好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同时,居民由于具有强烈的乡土情感以及深厚的乡土知识,成为当地自然区域最合适的管理者和保护者。通过对居民进行正规有序的管理培训,调整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可以使游客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减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并为自然资源保护提供资金;也可以让居民获得大量工作机会或建立小型企业,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是一种有效提高可持续生计水平的策略,能够实现助力社区繁荣、乡村振兴的目标。
三、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生态旅游的开展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升级、生态文化体系构建,因此,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环境现象和文化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同一层次的良性互动,以下将在生态文明思想视域内来看待和思考生态旅游,从环境、经济、文化3个维度着手,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
1. 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首先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和生态环境的安全舒适,保障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并提升生态景观层次。生态环境保护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反之,生态旅游又能够维系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稳定,并使人的审美需求得到最大满足。同时,生态旅游创造的经济效益反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环境建设在经费管理机制上有所保障。
2. 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产业升级
传统产业与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合产生了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知识原理和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生态产业不是某一种产业,而是一种新的产业形态。通过对第三产业的带动发展,高质量生态旅游發展可以推动生态产业进一步升级,从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转型。
3. 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生态文化体系构建
生态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构建生态文化体系,良好的生态文化体系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其意义体现在生态文化形象的树立、当地居民生态文明意识与文化自豪感的提升,以及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独特的景观资源作为生态旅游地的形象,也是当地人文精神的象征,可以促进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从而有助于生态旅游地文化形象的树立与传播。当地居民看到众多旅游者被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到访,往往会意识到自身所处生活环境的优质,并因此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与本土文化自豪感。此外,当地居民文化自豪感的提升自然激发了保护与传承本土文化的积极性,外来生态旅游者的到访更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播,并使得当地居民不断发展并创新本土文化,与时俱进,保持生态文化的先进性。
(第一作者系该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中心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21-06-15)
一、生态旅游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抓手
生态文明建设催生了生态旅游需求,既为生态旅游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其奠定了发展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保障了生态旅游发展的环境条件、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和广阔空间。而生态旅游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对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和生态环境需要,引导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发展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可以培育壮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也是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绿色转型背景下,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生态保护为原则,以绿色需求为导向,创新生态旅游发展内涵。
然而,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偏低,生态安全形势严峻,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仍旧突出。40余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较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缓解这一压力非短期之功,推行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改善永无止境。与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一致,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表现在保护与利用、政策与利用的协调等多个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以大众旅游为趋向的旅游开发在大规模地展开。受其影响,生态旅游本身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生态旅游的内涵并未得到真正体现,相应的管理体制尚未有效建立。
为此,中央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理念引领。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可见,如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生态旅游发展的各个方面,着力推进绿色转型,从而赋能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议题。
二、生态文明建设下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相关规划管理交叉重叠、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社区及公众参与不足等。但在新发展阶段,社会需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人民日益注重旅游内涵和质量,这些都对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以绿色转型理念为引领,探索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深远意义。
1. 建設生态旅游目的地,夯实生态旅游发展 基础
我国于1956年在广东先行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此后,伴随着自然保护区数量的逐年增多,政府各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分工和行业特点又相继建立了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含海洋公园)、沙漠公园等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据自然资源部统计,“十三五”时期,全国自然保护地数量增加700多个,面积增加2500多万公顷,总数量达到1.18万个,约占中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1。这些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遴选过程和准入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相应的生态系统类型,也基本反映了其典型的生态系统特征。这些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可以提供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在此游憩体验,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创造了物质条件。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本土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未来应注重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系统建设,为生态旅游发展夯实基础。
2. 建立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生态旅游制度保障
自2013年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我国已相继发布多个关于自然保护和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政策指导文件。其中,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清晰指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对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合理界定国家公园范围。国家公园实行更加严格保护,除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原住民生活生产设施改造和自然观光科研教育旅游外,禁止其他开发建设。”2017年出台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提到,“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直接对应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体制问题。2019年公布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又进一步明确,“建成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各类自然保护地科学设置”。《指导意见》将自然保护地分为三大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其中,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内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核心保护区内原则上禁止人类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为活动,自然公园原则上按一般控制区管理。可以看出,我国借开展国家公园试点的契机,最终目的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理顺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体制和分区管控机制,同时也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制度保障。
3. 扩大生态旅游产业规模,引领生态产业全面发展
我国生态资源禀赋优越,开展生态旅游的潜力巨大。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很多地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生态旅游产业驱动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高效转化,产业规模和体量已初步显现,实现了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扩大生态旅游产业规模,实现生态科技、生态工程以及生态产品的旅游价值,最终引领生态产业全面发展。 4. 调整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助力社区繁荣乡村振兴
生态旅游产业依托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来为旅游者提供生态旅游产品。旅游者选择特定地区,通过支付一定费用可以达到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目的,在旅游服务的过程中,一部分转化为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并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在很多欠发达地区开展生态旅游势必对该地区或其附近的居民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当地居民往往生活水平较低,且不具备获得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所以,开展生态旅游恰好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同时,居民由于具有强烈的乡土情感以及深厚的乡土知识,成为当地自然区域最合适的管理者和保护者。通过对居民进行正规有序的管理培训,调整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可以使游客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减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并为自然资源保护提供资金;也可以让居民获得大量工作机会或建立小型企业,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是一种有效提高可持续生计水平的策略,能够实现助力社区繁荣、乡村振兴的目标。
三、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生态旅游的开展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升级、生态文化体系构建,因此,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环境现象和文化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同一层次的良性互动,以下将在生态文明思想视域内来看待和思考生态旅游,从环境、经济、文化3个维度着手,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
1. 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首先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和生态环境的安全舒适,保障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并提升生态景观层次。生态环境保护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反之,生态旅游又能够维系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稳定,并使人的审美需求得到最大满足。同时,生态旅游创造的经济效益反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环境建设在经费管理机制上有所保障。
2. 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产业升级
传统产业与生态文明思想的融合产生了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知识原理和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生态产业不是某一种产业,而是一种新的产业形态。通过对第三产业的带动发展,高质量生态旅游發展可以推动生态产业进一步升级,从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转型。
3. 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生态文化体系构建
生态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构建生态文化体系,良好的生态文化体系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其意义体现在生态文化形象的树立、当地居民生态文明意识与文化自豪感的提升,以及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独特的景观资源作为生态旅游地的形象,也是当地人文精神的象征,可以促进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从而有助于生态旅游地文化形象的树立与传播。当地居民看到众多旅游者被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到访,往往会意识到自身所处生活环境的优质,并因此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与本土文化自豪感。此外,当地居民文化自豪感的提升自然激发了保护与传承本土文化的积极性,外来生态旅游者的到访更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播,并使得当地居民不断发展并创新本土文化,与时俱进,保持生态文化的先进性。
(第一作者系该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中心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