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学校和家长开始注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劳动教育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教育,因此为了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价值,还要加大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力度,加强学生对“劳动”的理解。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劳动教育;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劳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已经刻不容缓。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鼓励学生参加劳动,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知识。
一、重视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国上下每年都会在“五一劳动节”前表彰各行各业的先进人士,这可以看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新形势下,劳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学校评选学生的各项奖励中,由原来的“三好”提升為“五好”,就是在“德、智、体”上增加了“劳、美”,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从这一方面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独立性,让学生的双手与大脑能得到协调发展。
而目前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家长溺爱过分,认为进行劳动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惩罚,进而导致小学生的劳动教育难以展开。因此必须使得家长和学校知道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家校联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劳动习惯
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且小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正是进行启蒙教育的关键阶段,这时进行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劳动意识得到培养。
在小学阶段,教师与家长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身体。比如,每天在家里帮忙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拖地、收拾碗筷、洗碗、收叠衣服、整理书桌等等;在学校能主动打扫教室、摆正桌椅、整理课桌、浇花等等。对于这些细小的事,只要能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习惯而陪伴终身。这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对学生自身来说,都是一件乐事、喜事。
所以,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必经之路,是必行之路,好习惯成就好生活。
(二)激发劳动兴趣
劳动是一项体力活,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件辛苦之事。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角度出发,分派有劳动任务给学生。低年级的打扫教室和走廊,中年级的在低年级的基础上增加了打扫楼梯的任务,而高年级的则增加了打扫操场的任务。但每天都这样重复着,学生自然也比较机械式地劳动。
如果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劳动欲望,就能把劳动教育渗透其中。在教学楼走廊上种了花,让学生在浇花的过程中,去关注花的成长,当花儿盛开时,学生在劳动中又体会到成就感,得到美的享受。学校也可在校园一处开辟出菜地,分给每一个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种一些当季的蔬菜,看着菜子发芽成苗,再长大成菜,当可以采摘的时候,学生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在种菜的过程中,既能体会到种菜的劳动乐趣,又能从中学到种菜的知识,收获满满的。在这样的兴趣激发下,学生的劳动就会更积极了,也会自发地去进行劳动,慢慢地也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各方面的教育都相得益彰。
二、利用好教育阵地,促进劳动教育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主要负责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当然也包括劳动教育,因此班主任必须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条件进行劳动教育。利用好班主任平台这个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劳动教育。
(一)家校联合,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仅要在学校进行劳动教育,还要与家长进行联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另外,家校联合,还能够加强家长与班主任的交流,使家长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例如,对学生开展“家务活动”的主题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在学校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理论知识,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劳动”的理解。然后可以在课下给学生布置劳动实践作业,可以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家长做家务,而家长要配合班主任,对学生做的工作给予肯定,可以把学生做家务的情景拍照上传给老师,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劳动实践能力
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班主任在开展“小小一粒子,我陪它成长”的主题活动时,老师给班里的每位学生都发放了一样的菜种,让学生带回家去,利用瓶子或者小花盆,把种子栽种下去,天天去观察去感受。就在这一个劳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亲自感受劳动的不易,让学生感受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劳动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劳动是能让学生身体力行、知识与体能并进的一种教育,做为班主任,应该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让学生成为现代生活化的小能手。
参考文献
[1]马境.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J].文渊(中学版),2020,(1):666-667.
[2]康炜.新时代如何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J].中华家教,2020,(9):24-26.
张映红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美华小学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劳动教育;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劳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已经刻不容缓。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鼓励学生参加劳动,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知识。
一、重视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国上下每年都会在“五一劳动节”前表彰各行各业的先进人士,这可以看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新形势下,劳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学校评选学生的各项奖励中,由原来的“三好”提升為“五好”,就是在“德、智、体”上增加了“劳、美”,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从这一方面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独立性,让学生的双手与大脑能得到协调发展。
而目前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家长溺爱过分,认为进行劳动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惩罚,进而导致小学生的劳动教育难以展开。因此必须使得家长和学校知道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家校联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劳动习惯
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且小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正是进行启蒙教育的关键阶段,这时进行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劳动意识得到培养。
在小学阶段,教师与家长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身体。比如,每天在家里帮忙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拖地、收拾碗筷、洗碗、收叠衣服、整理书桌等等;在学校能主动打扫教室、摆正桌椅、整理课桌、浇花等等。对于这些细小的事,只要能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习惯而陪伴终身。这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对学生自身来说,都是一件乐事、喜事。
所以,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必经之路,是必行之路,好习惯成就好生活。
(二)激发劳动兴趣
劳动是一项体力活,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件辛苦之事。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角度出发,分派有劳动任务给学生。低年级的打扫教室和走廊,中年级的在低年级的基础上增加了打扫楼梯的任务,而高年级的则增加了打扫操场的任务。但每天都这样重复着,学生自然也比较机械式地劳动。
如果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劳动欲望,就能把劳动教育渗透其中。在教学楼走廊上种了花,让学生在浇花的过程中,去关注花的成长,当花儿盛开时,学生在劳动中又体会到成就感,得到美的享受。学校也可在校园一处开辟出菜地,分给每一个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种一些当季的蔬菜,看着菜子发芽成苗,再长大成菜,当可以采摘的时候,学生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在种菜的过程中,既能体会到种菜的劳动乐趣,又能从中学到种菜的知识,收获满满的。在这样的兴趣激发下,学生的劳动就会更积极了,也会自发地去进行劳动,慢慢地也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各方面的教育都相得益彰。
二、利用好教育阵地,促进劳动教育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主要负责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当然也包括劳动教育,因此班主任必须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条件进行劳动教育。利用好班主任平台这个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劳动教育。
(一)家校联合,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仅要在学校进行劳动教育,还要与家长进行联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另外,家校联合,还能够加强家长与班主任的交流,使家长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例如,对学生开展“家务活动”的主题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在学校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理论知识,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劳动”的理解。然后可以在课下给学生布置劳动实践作业,可以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家长做家务,而家长要配合班主任,对学生做的工作给予肯定,可以把学生做家务的情景拍照上传给老师,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劳动实践能力
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班主任在开展“小小一粒子,我陪它成长”的主题活动时,老师给班里的每位学生都发放了一样的菜种,让学生带回家去,利用瓶子或者小花盆,把种子栽种下去,天天去观察去感受。就在这一个劳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亲自感受劳动的不易,让学生感受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劳动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劳动是能让学生身体力行、知识与体能并进的一种教育,做为班主任,应该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让学生成为现代生活化的小能手。
参考文献
[1]马境.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J].文渊(中学版),2020,(1):666-667.
[2]康炜.新时代如何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J].中华家教,2020,(9):24-26.
张映红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美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