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目的是为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掌握学习的最佳方法,探究知识的最佳途径,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关键词】语文 自学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53-02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学生怎样适应当今的教学形势呢?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想将来独立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科学领域,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老师进行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只有爱学习和会学习的学生,才能成功地完成各种学业任务,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自学方法的指导是语文学法指导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能力训练得如何的重要标志。教师的作用就是教给孩子如何自己学习的方法。掌握了方法之后,学生就可以自行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比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更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更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课的时候,涉及到了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师可以先设出问题:在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具有什么样的性格?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理解和寻找。老师最后再加以总结,如:什么样的地方是外貌描写,它能体现出主人公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什么地方是动作描写,可以体现出主人公哪些性格等。对于一些课文可进行归类,如:写景类的课文有哪些优点,从哪里下笔最有逻辑性;叙事类课文情节怎样得到很好的体现,并进行一些思考得出一般结论。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会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举一反三,对阅读和写作的分析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样一步一步地来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水平。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就高年级而言,安排了两类不同的课文,即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这种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制定了“学习方法,使用方法,形成能力”的单元教学思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精读课文的要求是:围绕重点教学目标活动,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某一读写方法。其教学结构是:明确教学目标→读读→议议→教师精讲→明确写作重点→讨论小结写作方法。略读课文的要求是: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于实践,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形成能力。其教学结构式是:明确教学目标→运用方法围绕目标自学→教师检查→基本形成读写能力。除此之外,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交给学生一些单项的学习方法。通过以上方法的训练,促使学生反复训练,熟练掌握。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体作用就能长期有效地发挥。
二、注重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看来的,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能力是从实践中练来的。勤于实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实践”就是自学。我们语文教师不要一切都包办,总是不放心,总怕让学生自己走“摔倒”了,也不要把课文“嚼”得太烂,只让学生吃米糊,这样学生消化知识的能力就会逐渐退化。要坚持给学生让路于自学,还时间于学生,还主动权于学生,把课堂时间留一部分于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具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方法是:第一步,读文、认字、查字、写字。第二步,读文、思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步,读文并划重点的字、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适当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文章的感情色彩等。第四步,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地讲述课文内容,最后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自己写生活中可写的事情。例如,教学看图学文《长城》时,先让学生查寻长城的历史发展资料,搜集从不同角度反映长城的图片;搜集有关长城的民间传说;以及表达心声的豪言壮语,颂扬长城的诗词文章。使学生在自学中感受到长城建筑的雄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慨油然而生,极大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再指导学生看图,弄清观察点,理解照片的主体和背景,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
三、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入学习活动的动力以及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来源于兴趣。为此,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论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初,欧洲著名进步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他认为:“兴趣是个水闸,借助它,注意水闸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由此可见,让学生产生兴趣是多么重要。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作者经历了总理一夜的工作,心中有无限的感慨,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慨是激动的、自豪的。我引导学生朗读,越读越投入,使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内心的感受。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成就感更加明显。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晓之以理,让其明白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其逐步确立远大理想,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先让学生调查了解地球的历史以及现状。同学们通过查资料,访问身边人,观看有关地球的专题节目,不仅认识到地球母亲的伟大,而且了解到地球堪忧的现状,激发了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从而把这种热爱带到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科学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行小组式学习
要教导学生立长志,而不能常立志,列出了计划就要去实行。无论是什么科目都不可能一日成才,尤其是语文,语文是要通过长期积累的。思考之后能得出问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发言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学生,无论答的是否准确,都要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或对其积极发言进行肯定,因为这有可能是学生继续保持兴趣的有力支撑。语文这门学科,进行大量的探讨、思考是非常有好处的,因此,小组式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且大家所思考的点不同,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对知识点进行全方面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对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使学生产生兴趣。
总之,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多样的,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掌握学习的最佳方法,探究认知的最佳途径,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参考文献:
[1]常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2003.
[2]丁欣.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赤子(中旬),2004.
[3]秀华.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
【关键词】语文 自学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53-02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学生怎样适应当今的教学形势呢?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想将来独立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科学领域,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老师进行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只有爱学习和会学习的学生,才能成功地完成各种学业任务,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自学方法的指导是语文学法指导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能力训练得如何的重要标志。教师的作用就是教给孩子如何自己学习的方法。掌握了方法之后,学生就可以自行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比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更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更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课的时候,涉及到了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师可以先设出问题:在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具有什么样的性格?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理解和寻找。老师最后再加以总结,如:什么样的地方是外貌描写,它能体现出主人公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什么地方是动作描写,可以体现出主人公哪些性格等。对于一些课文可进行归类,如:写景类的课文有哪些优点,从哪里下笔最有逻辑性;叙事类课文情节怎样得到很好的体现,并进行一些思考得出一般结论。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会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举一反三,对阅读和写作的分析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样一步一步地来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水平。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就高年级而言,安排了两类不同的课文,即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这种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制定了“学习方法,使用方法,形成能力”的单元教学思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精读课文的要求是:围绕重点教学目标活动,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某一读写方法。其教学结构是:明确教学目标→读读→议议→教师精讲→明确写作重点→讨论小结写作方法。略读课文的要求是: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于实践,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形成能力。其教学结构式是:明确教学目标→运用方法围绕目标自学→教师检查→基本形成读写能力。除此之外,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交给学生一些单项的学习方法。通过以上方法的训练,促使学生反复训练,熟练掌握。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体作用就能长期有效地发挥。
二、注重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看来的,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能力是从实践中练来的。勤于实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实践”就是自学。我们语文教师不要一切都包办,总是不放心,总怕让学生自己走“摔倒”了,也不要把课文“嚼”得太烂,只让学生吃米糊,这样学生消化知识的能力就会逐渐退化。要坚持给学生让路于自学,还时间于学生,还主动权于学生,把课堂时间留一部分于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具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方法是:第一步,读文、认字、查字、写字。第二步,读文、思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步,读文并划重点的字、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适当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文章的感情色彩等。第四步,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地讲述课文内容,最后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自己写生活中可写的事情。例如,教学看图学文《长城》时,先让学生查寻长城的历史发展资料,搜集从不同角度反映长城的图片;搜集有关长城的民间传说;以及表达心声的豪言壮语,颂扬长城的诗词文章。使学生在自学中感受到长城建筑的雄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慨油然而生,极大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再指导学生看图,弄清观察点,理解照片的主体和背景,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
三、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入学习活动的动力以及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来源于兴趣。为此,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论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初,欧洲著名进步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他认为:“兴趣是个水闸,借助它,注意水闸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由此可见,让学生产生兴趣是多么重要。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作者经历了总理一夜的工作,心中有无限的感慨,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慨是激动的、自豪的。我引导学生朗读,越读越投入,使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内心的感受。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成就感更加明显。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晓之以理,让其明白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其逐步确立远大理想,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先让学生调查了解地球的历史以及现状。同学们通过查资料,访问身边人,观看有关地球的专题节目,不仅认识到地球母亲的伟大,而且了解到地球堪忧的现状,激发了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从而把这种热爱带到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科学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行小组式学习
要教导学生立长志,而不能常立志,列出了计划就要去实行。无论是什么科目都不可能一日成才,尤其是语文,语文是要通过长期积累的。思考之后能得出问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发言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学生,无论答的是否准确,都要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或对其积极发言进行肯定,因为这有可能是学生继续保持兴趣的有力支撑。语文这门学科,进行大量的探讨、思考是非常有好处的,因此,小组式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且大家所思考的点不同,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对知识点进行全方面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对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使学生产生兴趣。
总之,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多样的,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掌握学习的最佳方法,探究认知的最佳途径,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参考文献:
[1]常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2003.
[2]丁欣.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赤子(中旬),2004.
[3]秀华.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