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调查研究方法,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252例健康体检者的体重指数、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肝脏超声检查相关临床资料。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中体重指数、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与个人糖脂代谢密切相关。
关键词:脂肪肝;非酒精性;高海拔地区
高原病研究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发现动物在慢性低氧环境下出现肝脂肪变性,高原地区由于低氧环境和传统的饮食结构,加之近年来静态生活方式的人群逐步扩大,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现较普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进程及危险因素应有其相对的独特性。
高原低氧本身就会造成肝脏脂肪沉积,张彦博等[1]在高海拔慢性低氧状态下观察到动物肝细胞轻度浊肿,见肝细胞有较多脂滴,部分脂滴呈空泡样或空圈化变性,且随海拔升高愈趋明显。高原地区传统饮食结构及新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这一趋势,由于保健观念的逐渐深入,大量饮用烈性酒的习惯在悄然改变,但高脂肪,高热量的食谱依然存在。加之冬季时间长户外活动时间短等诸多因素使高原地区肥胖人群迅速增加,对NAFLD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本次研究样本为门诊查体及住院病人,多以非体力劳动者为主,故存在一定偏差,并不能反映全省实际情况.但也说明青海省NAFLD问题已不容忽视.
一、研究内容
1 对象 2010年-2013年青海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老年科、门诊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高血脂接受查体诊治者1670人(剔除药物因素、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外,为进一步减少不明原因导致的GGT、ALT的干扰,同时剔除了GGT或ALT≥200U/L的个体)。检出NAFLD资料完整者计252人,男187例,女65例,平均年龄 52±10.9岁。均居住高海拔地区10年以上。正常查体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对照组在年龄、身高、体重、在高原时间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所有被检者均排除传染性疾病、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风湿系统疾病。
二、仪器与方法
2.1 所有观察对象均在空腹12 小时后于晨起抽取静脉血查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肝炎病毒学检查、肝功、肾功能检查采用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试剂盒由英国朗道公司提供。口服75 克葡萄糖后2 小时取静脉血查餐后2小时血糖(2hBG)、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INS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胰岛素敏感指数采用ISI=1/FPGⅹFins、稳态模型HOME-IR指数= FBG × FINS/22.5,分析时取其自然对数。
3.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日本产东芝NEMIO-10 型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探头频率3.75MHZ,NAFLD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年修订的诊断标准[2]。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有ALT、GGT升高与正常的脂肪肝患者各项参数均采用t检验。脂肪肝发生率采用X2检验,各个危险因素与脂肪肝的关系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x士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ALT、GGT对糖尿病、心血管风险的诊断价值及诊断切点。
三、结果
1.NAFLD组与对照组MS相关临床指标比较如下表1:
2.NAFLD与MS各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四、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NAFLD及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国外研究表明,NAFLD与MS密切相关,NAFLD被认为是MS在肝脏中的表现,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已将NAFLD纳入MS的诊断标准中[3,4]。国内有研究表明,NAFLD组中MS的伴有率明显增高,NAFLD可以作为MS组成成分之一[5,6]。本研究结果(表1)显示:高原居民的腰围、HOMA-RI、餐后血糖、TG 均与脂肪肝的发生呈独立正相关关系(P<0.01).HDL、TDIL与脂肪肝的发生呈独立负相关关系(P<0.01);WC、HOMA-RI、FPG、TG 均与脂肪肝的发展进程呈独立正相关关系(P<0.01);HDL、TDIL与脂肪肝的发展进程呈独立负相关关系(P<0.01);我们从肝酶谱切点的研究表明:能直观反映腹内脂肪沉积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病程与糖尿病和心血管风险的关系并非连续的,而是有切点的,我们的研究认为目前本地区内脏脂肪沉积损害标志切点以GGT或ALT≥50U/L相关性较好。高原居民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至GGT或ALT≥50U/L后内脏脂肪沉积损害病程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病程明显相关,我们认为研究和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病程对防治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重要意义在于:①通过腰围加腹部B超初期评估脂肪肝状态,②结合肝酶谱水平GGT或ALT≥50U/L切点的病程评估,能够确定需要立即受到注意和进行干预治疗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可成为高原地区成为一个评估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窗口。其中血清胆红素(TDIL)是内源性抗氧化剂,是NAFLD病程中对抗氧化应激的保护因素之一。也可作为观察脂肪肝病程的指标之一。
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以(ΔI30/ΔG30)/ IR为应变量的多因素Loglsitlc逐步回归分析中以腰围、SBP、DBP.、高血压病程、分级,空腹血糖、餐后血糖、ISI、HOMA-IR、CHO、BMI、最大体重下降值、CP、LDL-C、HDL-C、TG、TDIL等為自变量进行分析,腰围、HOMA-IR、空腹血糖、TG、TDIL、高血压病程、最大体重下降值进入方程,说明腰围、HOMA-IR、空腹血糖、TG、高血压病程、最大体重下降值均与脂肪肝的发生呈独立正相关关系(P<0.01).
目前NAFLD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方式,加强运动锻炼,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体重,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及早干预MS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防治NAFLD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彦博等.人与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129-132。
[2]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4-166
[3]BoppidiH,DaramSR.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hepaticmanifestation of obes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PostgradMed,2008,120(2):E01-E07.
[4]WatanabeS,YaginumaR,IkejimaK,et a.l Liver disea-ses andmetabolic syndrome.JGastroentero,l 2008,43(7):509- 518.
[5]颜红梅,高 鑫,刘 蒙,等.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5):326- 328.
[6]牛春燕,闫 蓉,田 宇,等.乌鲁木齐地区脂肪肝发病率及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2):167-169.
关键词:脂肪肝;非酒精性;高海拔地区
高原病研究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发现动物在慢性低氧环境下出现肝脂肪变性,高原地区由于低氧环境和传统的饮食结构,加之近年来静态生活方式的人群逐步扩大,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现较普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进程及危险因素应有其相对的独特性。
高原低氧本身就会造成肝脏脂肪沉积,张彦博等[1]在高海拔慢性低氧状态下观察到动物肝细胞轻度浊肿,见肝细胞有较多脂滴,部分脂滴呈空泡样或空圈化变性,且随海拔升高愈趋明显。高原地区传统饮食结构及新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这一趋势,由于保健观念的逐渐深入,大量饮用烈性酒的习惯在悄然改变,但高脂肪,高热量的食谱依然存在。加之冬季时间长户外活动时间短等诸多因素使高原地区肥胖人群迅速增加,对NAFLD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本次研究样本为门诊查体及住院病人,多以非体力劳动者为主,故存在一定偏差,并不能反映全省实际情况.但也说明青海省NAFLD问题已不容忽视.
一、研究内容
1 对象 2010年-2013年青海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老年科、门诊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高血脂接受查体诊治者1670人(剔除药物因素、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外,为进一步减少不明原因导致的GGT、ALT的干扰,同时剔除了GGT或ALT≥200U/L的个体)。检出NAFLD资料完整者计252人,男187例,女65例,平均年龄 52±10.9岁。均居住高海拔地区10年以上。正常查体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对照组在年龄、身高、体重、在高原时间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所有被检者均排除传染性疾病、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风湿系统疾病。
二、仪器与方法
2.1 所有观察对象均在空腹12 小时后于晨起抽取静脉血查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肝炎病毒学检查、肝功、肾功能检查采用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试剂盒由英国朗道公司提供。口服75 克葡萄糖后2 小时取静脉血查餐后2小时血糖(2hBG)、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INS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胰岛素敏感指数采用ISI=1/FPGⅹFins、稳态模型HOME-IR指数= FBG × FINS/22.5,分析时取其自然对数。
3.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日本产东芝NEMIO-10 型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探头频率3.75MHZ,NAFLD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06年修订的诊断标准[2]。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有ALT、GGT升高与正常的脂肪肝患者各项参数均采用t检验。脂肪肝发生率采用X2检验,各个危险因素与脂肪肝的关系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x士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ALT、GGT对糖尿病、心血管风险的诊断价值及诊断切点。
三、结果
1.NAFLD组与对照组MS相关临床指标比较如下表1:
2.NAFLD与MS各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四、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NAFLD及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国外研究表明,NAFLD与MS密切相关,NAFLD被认为是MS在肝脏中的表现,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已将NAFLD纳入MS的诊断标准中[3,4]。国内有研究表明,NAFLD组中MS的伴有率明显增高,NAFLD可以作为MS组成成分之一[5,6]。本研究结果(表1)显示:高原居民的腰围、HOMA-RI、餐后血糖、TG 均与脂肪肝的发生呈独立正相关关系(P<0.01).HDL、TDIL与脂肪肝的发生呈独立负相关关系(P<0.01);WC、HOMA-RI、FPG、TG 均与脂肪肝的发展进程呈独立正相关关系(P<0.01);HDL、TDIL与脂肪肝的发展进程呈独立负相关关系(P<0.01);我们从肝酶谱切点的研究表明:能直观反映腹内脂肪沉积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病程与糖尿病和心血管风险的关系并非连续的,而是有切点的,我们的研究认为目前本地区内脏脂肪沉积损害标志切点以GGT或ALT≥50U/L相关性较好。高原居民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至GGT或ALT≥50U/L后内脏脂肪沉积损害病程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病程明显相关,我们认为研究和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病程对防治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重要意义在于:①通过腰围加腹部B超初期评估脂肪肝状态,②结合肝酶谱水平GGT或ALT≥50U/L切点的病程评估,能够确定需要立即受到注意和进行干预治疗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可成为高原地区成为一个评估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窗口。其中血清胆红素(TDIL)是内源性抗氧化剂,是NAFLD病程中对抗氧化应激的保护因素之一。也可作为观察脂肪肝病程的指标之一。
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以(ΔI30/ΔG30)/ IR为应变量的多因素Loglsitlc逐步回归分析中以腰围、SBP、DBP.、高血压病程、分级,空腹血糖、餐后血糖、ISI、HOMA-IR、CHO、BMI、最大体重下降值、CP、LDL-C、HDL-C、TG、TDIL等為自变量进行分析,腰围、HOMA-IR、空腹血糖、TG、TDIL、高血压病程、最大体重下降值进入方程,说明腰围、HOMA-IR、空腹血糖、TG、高血压病程、最大体重下降值均与脂肪肝的发生呈独立正相关关系(P<0.01).
目前NAFLD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方式,加强运动锻炼,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体重,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及早干预MS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防治NAFLD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彦博等.人与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129-132。
[2]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4-166
[3]BoppidiH,DaramSR.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hepaticmanifestation of obes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PostgradMed,2008,120(2):E01-E07.
[4]WatanabeS,YaginumaR,IkejimaK,et a.l Liver disea-ses andmetabolic syndrome.JGastroentero,l 2008,43(7):509- 518.
[5]颜红梅,高 鑫,刘 蒙,等.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5):326- 328.
[6]牛春燕,闫 蓉,田 宇,等.乌鲁木齐地区脂肪肝发病率及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2):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