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你学会了用人吗?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7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企业寿命短,平均只有6—7年,而民营企业寿命更短,平均只有2.9年。在世界排行榜上,华人在富人排行榜上的位置比企业排行榜上高多了,因为华人企业的形态是他个人的,而不是一个纯企业的形态,这也是企业难以长大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家必须将个人的魅力、资源组织化,即善于运用两类人,一类是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一类是不如自己的人,但有好多企业家是不如自己的人看不上,比自己强的人不敢用,这就很危险了。民营企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再也不能忽视人力资源管理了。
  
  民营企业员工流失浅析
  
  员工不正常的流动,诸如招人、跳槽之类的现象,在企业里比较普遍,在民营企业更是司空见惯。人员不正常流动所带来的后果不言而喻。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根据调查分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工作强度大,负担过重。许多企业的工作时间分上午、下午、晚上三个工作时段,总工作时间普遍超过12小时,其中还包括部门经理在内的中层干部。调查表明,多数民营企业存在超时或超强度劳动问题,计件制工人按工作量付酬,而一些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员工加班,则常常是象征性地发一些加班工资,甚至不发加班工资。有些企业关键技术的管理人员,常常24小时开着手机,随叫随到。无论是否发加班工资,但毫无疑问,员工的劳动强度远比一般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即便在经济上有一定补偿,但长此以往,员工身体难以承受,必然选择离开。
  ——处罚严重,工作压力大。从80年代至今,民营企业一路走来,也积累了不少的管理心得。但是,这种靠企业主自己摸索出的“土方土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大多明显缺乏科学性。例如,处罚制度是这些民营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处罚涉及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厂纪、损失、行为规范等方面,处罚比奖励多得多。某知名服装厂《员工规章制度》规定技术员工必须做满6个月,否则就不予结账。另外,迟到、旷工、打架等罚款200元。类似的规定写满了整整一张纸,下面还签有员工和车间组长的名字。
  ——员工感到没有前途。员工应聘到民营企业工作,最初的动机是获得较高的薪金,但工作稳定后,就会考虑个人的发展机会和前途问题。这一点在职业经理人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在民营企业中,员工一般是被聘在某个固定岗位上工作,也少有机会从低到高逐级上升。如果员工发现有更能施展其才华的企业,他会选择跳槽。
  ——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基本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员工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符合企业的要求。由于老板一言堂,没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员工即使努力工作,也难以获得认可。“企业不正规”,员工哪里还有安全感?
  
  “甩手掌柜”的学问
  
  在我国的民营企业中,老权威管理模式比较盛行。这种个人式、经验式、家庭式的管理,在企业创业初期还可以起到有益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发展,这种家族式管理就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桎梏。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种惯性效应。一头小象,从小就被一根很细的麻绳拴到一棵树上,一直到它长成了大象,它仍然还是那么被拴着。一个小孩看到后,问他的爸爸,为什么大象不挣脱绳子逃走呢?他爸爸告诉他,因为这头象小时候就被这根绳子拴着,它挣了好多次,都没有挣开,所以,它以为自己永远都不能挣开这个束缚。一直到它长成大象,它仍然还是被这么一根细细的绳子挂着。
  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家是作为都市草莽英雄出现的。他们在一种僵化的体制变革中勇为天下先,第一个吃螃蟹,善于利用规则,他们在“马上”得了“天下”。可是,治理天下是需要另一套“法术”的。如果说得“天下”的关键因素是勇气,而治理“天下”更需要管理。
  所以,有人总结说,“一次创业凭胆大”、“二次创业靠理智”。阿拉伯故事中那个智慧的渔夫,面对拥有“无限”权力的魔鬼,使用了一个玻璃瓶,就成功地制服了它。现在的企业管理也需要一个玻璃瓶,这个玻璃瓶其实就是一套标准化企业管理体系,或者说是机制。
  如果人力资源管理跟不上,民营企业的发展容易掉入“速度陷阱”,那些垮掉的企业有很多都是发展速度非常快的民营企业,比如三株、巨人等,所以关键是有没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不是速度和短期内如何做得更大。企业的成长依赖于人才,但员工融合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企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企业的重要岗位是否由内部提拔产生,而不是招聘来的。要使员工能够逐步融合,企业就要一步一步地发展。就像筑坝,要一层层撒上、一层层夯实才坚固。再者,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不要当“甩手掌柜”,因为这样的话,尤其是对于小企业很容易出现失控。要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这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一定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形成企业的互补性资源,就是说每一个岗位都是互补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不是企业最兴盛的时候就有了“甩手掌柜”,“甩手掌柜”的出现需要企业的兴盛和企业结构的合理化,企业家们要细心琢磨!
  
  雇员与老板,到底谁靠谁?
  
  飞龙集团总裁姜伟曾在《总裁的二十大失误》中反省,飞龙集团的失误之一,是从来没有对人才结构认真进行战略性设计,随机招收人才,并没有一套完整的选择和培养人才的规章。人才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企业各部门发展不均衡,常常出现弱企划、大市场;弱质检、大生产;弱财务、大营销等发展不均衡的局面,造成人才部门阻碍企业发展的状况。
  山东天达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世家说,“天达”从创业起,我就决定不搞家族企业,管理层全用外地人,用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但大事还是我作主,靠我一人拍脑瓜。几年走下来,我觉得力不从心,“天达”在管理上始终上不去,这将是致命的。
  民营企业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崛起的一支生力军。许多企业是在商品经济大潮搏击中创业奠基的。随着企业发展,规模扩大,企业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前不久,方太董事长茅理翔先生在他刚刚出版的新著《管理千千结》中谈到,当前民营企业正经历着一场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过程,这里面有碰撞,有矛盾,有交融,不可一概而论,但最根本的是必须正确处理好老板与雇员的关系。
  茅理翔说,现在不少民营企业家普遍反映人难管,最根本的原因是“老板与雇员”没有摆正关系所造成的。管理对象首先是人。过去很简单,农民从田里出来,只要能挣钱什么苦都能吃,什么条件都不会讲。大部分民营企业家也是采用传统管理手段,家长制领导方式,拍脑袋决策方式,把员工当成雇工、工具、机器人,人治为主,有制度,但比较粗放。这种管理模式,适合于规模小、员工文化层次低、劳动密集度大、技术档次低的企业。
  如今企业发展要有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多了,普通工人至少也是高中生,民主意识强了,需求观变了,要实现自我价值,管理就必须把民主与法治结合起来。现代管理特征是,“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核心,事事尊重人的需求,处处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以人的自我价值为中心的管理。同时,还必须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让董事会与总经理各司其职。还要制定一套完善、科学、合理、先进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老板本人的素质提高不快,还是停留在“敢打敢拼敢冲”的时代,而员工的素质提高很快,加上市场变化很大,竞争很激烈,就容易产生碰撞和矛盾。所以,现代管理是人本管理,对人的管理必须讲艺术,把员工当作社会人和文化人,学会尊重他们的意愿,满足他们各个层次的需求。
  那么老板的观念应如何转变呢?茅理翔建议:老板必须从“雇员靠老板”的思想转变为“老板靠雇员”,没有雇员,就没有老板,从内心深处想通这个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如何去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作为老板用人的出发点。应该有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分配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用骨干入股的办法来锁住他的心。打造企业文化,增强职工的凝聚力。
  
  民企要执行“以人为本”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曾说过:“人是资源而不是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的一切都要从人出发,人是企业一切活动成败的根本。所以,“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公司里的每一个人,用好一切有能力的人,培养一切愿意进步的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作为一个协同作战、团结、高效、创新的团体,去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
  有一些民营企业,虽然面向社会招贤纳才,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却要贤才交纳一定的风险保证金。对于人才来说,交一部分算不上股份的风险金才能为企业工作,既是企业的失误更是自己的耻辱。所以,有这个条件限制,企业无疑是把真正的人才拒之门外,这些都是没有市场化的人才机制造成的。其实,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不是金钱或其他东西,而是由每一名员工组成的人力资源。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所倡导的企业文化,第一条也是“尊重个人”。由此可见,“尊重个人”应是善待人力资源的前提,没这一点,“以人为本”则无从谈起。尊重人才的重要一条就是倍守信用。很多民营企业在招聘时往往许诺的条件十分优厚,一旦录用后便把员工看成奴隶似的,任意驱使,不关心员工疾苦,剥夺其基本自由,任意克扣工资和奖金,承诺多次的奖励不予兑现,还一个劲儿要员工“乐于奉献”。要知道,优秀的人才总会找到较好收入的职位,一家企业的职员如果收入过低,还不能很好地养活自己和家人,那将是职业的耻辱。
  用人更需培养人。许多民营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有这么一条要求;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许多民企老板也说,商场如战场,企业需要的是实战型人才,最好招进来就能冲锋陷阵。企业哪有功夫去培养人才,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等不起”现象,说白了是企业不愿意培养人才,他们总认为,自己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去培养人才,万一人才跳槽了怎么办,岂不是人财两空?这种急功近利的人才观,是很多民营企业的致命弱点。首先,人才的发现和使用离不开培养,所谓“没有培养也就没有人才”正是这个道理。可以讲,中国有不少各类人才,而真正适应中国企业需求的人才不多。因为,各个企业在竞争中所使用的“战斗武器”也不尽相同,企业的机制和环境更是各有差异,企业不给人才提供各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却要求人才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怎么能发现人才?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即使有某一方面专长的人才,却只有知识的消耗而没有充电的机会,专长优势也会逐渐丧失。
  当然,保持一定比例的人才流动率,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据有关专家测算,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动率应在15%左右为宜,然而,中国许多民企的人才流动率高达50%左右,过高的人才流动率让企业的员工缺乏一种归属感,在工作中难免存在短期行为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同时,增加了监管的成本,所以,重视人才的培养,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才是民企的当务之急。
其他文献
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只要从当今本土企业对于品牌建设的莫大热情就不言而喻。打造一个个性鲜明、联想丰富、高威望、高价值感、高美誉度与忠诚度的强势大品牌的是中国企业内心的渴望。但几乎大多数负责品牌建设的经理们,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对广告依赖过多、品牌建设成本偏高、品牌抗风险能力差等困境。但正是因为它们实在太“常见”,以至于病似乎就不成其为病了,它往往被看成品牌建设的必要代价,或说成本。  ——“不靠广告砸
期刊
编者按:2004年3月,《销售与管理》之“营销会诊”项目正式运行,免费为企业找专家、提供咨询,并将专家带到企业面前,共同探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未来之路。那里,到处流溢着智慧,企业的、专家的……  作为平台的构建者,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将这个充满激情的环境和氛围奉献给所有《销售与管理》的新老朋友,于是开设了“营销会诊”栏目代替原“茶座”栏目。新栏目中,虽然无法尽现现场的热烈,却还是期盼着跟大家分享我们的快
期刊
物流品牌如何打造?它区别于一般的消费品,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面对一个物流行业来说,打造品牌的意识在国内并不多见。    走进飞龙    飞龙物流中心成长在长江三角洲美丽的城市常州,位于上海与南京之间的中心地带,公司坐落在交通便利的312国道上。飞龙物流中心就是在这坐城市里经历20多年的风雨从一个传统的运输公司拓展至今天为国家交通部定点物流企业,江苏地区首家大规模的物流市场。  物流行业的
期刊
一个好的传播概念应该拥有足够的张力和生命力,既能“轰动”一天,更可长留百年。  在广州,“广州地铁”的知名度十分高,为何地铁会想到品牌建设的事情?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在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后,广州地铁的客流量始终稳定在某一水平上,没能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地铁属下各类业务之间的公众认知关系没有明晰的界定,没能产生相互促进的效果。地铁确定品牌定位及对应的传播规划实际上是引入品牌营销战略,变被动营销为主
期刊
《战国策·赵策一》中写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由于品牌延伸诱惑多多,所以近几年国内企业纷纷进行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成功与失败的例子俯拾皆是,由于中国的很多企业以品牌水平延伸为主,所以失败的例子很多,有些失败的延伸甚至会使整个企业都难逃劫难,比如春都扩展到医药业,巨人延伸到保健品业,以及海尔延伸到医药业,联想延伸到手机业等等都不成功,而由于品牌垂直延伸往往会涉及到新的品牌,所以品牌延伸失败
期刊
作为品牌的所有者——企业,应该为自己的品牌做些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去构建超级品牌,但如何去构建则是最难回答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作为品牌的所有者——企业,应该为自己的品牌做些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去构建超级品牌,但如何去构建则是最难回答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必须深入理解消费者,从消费者立场上看待问题,用他们的方式来看待世界,用附和他们的方式来生产、营销;其次,品牌所有者必须找到本品牌与同类产
期刊
每年的二、三月份都是一个“跳槽”高峰期,又是一个高峰到来,许多企业不禁呼喊:  优秀员工不顾我们的挽留,翩然而去;潜力员工不顾我们的期待,悄然远去;甚至重点培养的员工,也不顾我们的重托,撒手而去,留给人力资源管理者无尽的懊恼和叹息。每年二三月份,总是让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也总能听到人力资源管理者一遍又一遍无奈的歌谣:拿什么留住你?我的员工!  招聘优秀员工难,用好优秀员工难
期刊
选择展览会要慎重    近年来,国内国际各类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订货会、交易会日益繁多,让很多企业不知所措。一些展会会前吆喝得甚是猛烈,办得却如同鸡肋,让人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不但没有达到展示形象、实力、新产品、签单、促销的目的,换来的却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还有一腔吐不出的苦水。我们沈青·金必德品牌营销集团经过会展实践,认为企业在选择展会参展时,应该铭记以
期刊
品牌是一个成功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知名度和价值,一些强势品牌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已经可以主导着市场的走向。而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维护品牌形象,在大众传媒上进行广告宣传则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中国市场的著名品牌是通过怎样的广告策略来建设品牌的呢,依据北京慧聪媒体研究中心对全国1100种报纸和期刊的广告监测数据,我们选取2003年报刊广告投放额的前50个品牌作为分析对象,期望得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效
期刊
新营销的核心是从原来的“4P”理论改变成了“4C”理论并融和一系列管理理论的新思想。  新营销是不同于传统的营销(以4P为核心),新营销把营销概念扩展到整个企业,并为之带来6个转变:由零散的技术性创意到系统性的战略创意转变;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向以品牌为中心的品牌营销转变;从以价格为竞争导向的营销向以整个价值链为激励体系的营销转变;以渠道和终端抢夺为主的营销向渠道伙伴关系建设为主的深度营销体系转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