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兼具教育与职业的跨界双重属性,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对于社会生产力的转化和提高具有较大影响。本文将对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职院校;职业素养;内涵;问题;对策
引言
中职院校学生素养是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必要基础,素养高低也是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根本,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素养的培养。
1.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个体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体现为个体遵循职业内在的要求和规范,具体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等方面。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主要指的是通过学校学习、实习(实训)、岗位熏陶教育等,培养中职生符合社会、行业和企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其中,职业技能包括职业基本能力、知识等,是显性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是隐性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比技术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要,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其长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适应经济新常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2.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问题
2.1中职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从企业问卷调查和走访交流的汇总分析,当前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现状与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需求不匹配。用人单位要求员工除了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之外,更希望员工具备与本职业相关的职业品德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素养、岗位敬业素养、职业学习能力素养等,甚至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礼仪等人文方面的综合素养。中职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缺乏对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的调研分析,导致中职学校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不清晰,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培育结构偏颇的情况较为严重。
2.2中职生关键能力水平不高,无法较快适应企业要求
关键能力是一种通用能力,表现在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中职生的关键能力是在职场生活中展现出来的除专业实践能力之外的崗位适应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是一种工作生活的软技能。从调研访谈中发现中职毕业生大多存在自信力不强、抗挫折能力弱、自我调节、岗位适应情况较差和关键能力的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有企业人事经理说:“在我们这里工作的中职毕业生,有经常遇见挨批评就甩手不干、消极怠工的情况。我们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虚心诚恳地请教学习,能够较快地适应企业要求,融人新的职业环境和进人职场工作状态。”
2.3中职生职业精神和道德人格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在调研访谈中,许多企业人事部门在招聘上遵循“有德有才,破格录用;有德无才,培养录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聘用原则。同时也发现,中职毕业生在岗位工作中缺乏“安全工作、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乐于奉献、创新创业”等职业精神,也缺乏“服从安排、踏实勤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正直正派”等职业道德。另外,部分中职毕业生自我评价过高,存在眼高手低、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等现象,人职后缺乏主人翁意识,没有全身心投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形成的全过程中,中职生职业精神和道德人格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提高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措施
3.1用OBE理念构建“双师双能”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中职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最重要的能动要素,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个体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基本保障。中职学校通过与企业深度对接,以企业所需人才核心素养为要求,由校内专业教师和具备汽修职业资格且在一线工作多年的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展开专业建设、核心课程开发、教学内容确定和教学项目的实施。学校通过制度建设和理念引领,激励专业教师积极投人到中职生核心素养整体提升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打造“双师双能”的专业教师。
3.2以OBE理念构建“活学活用”专业教材
OBE理念下的课程实施应以国家规划教材为蓝本,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目标展开教材内容重构,教材采用活页形式,坚持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围绕产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突出生产与教学相对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特征,强调教材的思政性、实践性、创新性。成果导向的教材开发应为专业课程培育中职生核心素养提供重要的平台支撑,实现了教材的“活学活用”。
3.3以OBE理念推进“循循善诱”教学方法
OBE理念下,职业教育作为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类型教育,更需要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下狠功夫。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采用产、教、研、学一体化融合,依托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开发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空中课堂并结合社区服务、创新创业等教学方式,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主导下展开自主学习,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教师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培养其学习和探索兴趣,在“循循善诱”中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3.4编写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的内容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和几本书,可以增加时事新闻、增加最新事例,通过网络通过互动不断的丰富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丰富过程,以及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的编写,也是编写教材的过程。将自己的工作心得,收集的素材,积累起来,用于德育教学工作,并且将这此材料进行整理,编写新的教材教辅资料。
3.5合理使用网络技术
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开展个性化的教育,也可使教育的模式创新。并非与传统德育教育方式相对立,而是与其结伴而行,会增强时效性、辐射更多的受众群体。互联网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是个筛选优质资源的过程,提高了德育教育的作用和附加值。跨越区域,时间以及行业,推动了德育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互联网脉络的形成,也推进了全球性德育知识库的建立,使现有的德育资源与互联网结合,学生老师都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源,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加速了知识的获取速率,相比传统集中式的学习理念,碎片化的德育教学方式更为精进。互联网主导下的德育教育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与老师的界限不再是清晰的划分,而是人人通,以个人为主导,很显然,德育知识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传播。
首先,网络技术可以搭建智慧校园平台,让师生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学习任务的布置更加及时、方便。学习素材的积累空间更大。德育教育工作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实现教学、答疑、沟通、知识查询等功能。其次,网络技术可以帮助实现短视频教学,真正实现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下自主学习,了解知识,带着问题和任务走进课堂。通过课堂的讨论和疑难解惑,实现对德语教育中不同现象的深层理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中职院校学生素养的问题,我们要加强改进,在OBE理念指导下,提高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衍聪,李军.基于OBE理念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4):72-76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3):16.
[3]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4]孙兆化,戴卫锋.职校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及策略[J]教育与与职业,2017(7):108-112.
【关键词】中职院校;职业素养;内涵;问题;对策
引言
中职院校学生素养是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必要基础,素养高低也是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根本,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素养的培养。
1.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个体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体现为个体遵循职业内在的要求和规范,具体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等方面。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主要指的是通过学校学习、实习(实训)、岗位熏陶教育等,培养中职生符合社会、行业和企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其中,职业技能包括职业基本能力、知识等,是显性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是隐性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比技术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要,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其长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适应经济新常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2.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问题
2.1中职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从企业问卷调查和走访交流的汇总分析,当前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现状与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需求不匹配。用人单位要求员工除了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之外,更希望员工具备与本职业相关的职业品德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素养、岗位敬业素养、职业学习能力素养等,甚至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礼仪等人文方面的综合素养。中职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缺乏对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的调研分析,导致中职学校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不清晰,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培育结构偏颇的情况较为严重。
2.2中职生关键能力水平不高,无法较快适应企业要求
关键能力是一种通用能力,表现在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中职生的关键能力是在职场生活中展现出来的除专业实践能力之外的崗位适应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是一种工作生活的软技能。从调研访谈中发现中职毕业生大多存在自信力不强、抗挫折能力弱、自我调节、岗位适应情况较差和关键能力的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有企业人事经理说:“在我们这里工作的中职毕业生,有经常遇见挨批评就甩手不干、消极怠工的情况。我们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虚心诚恳地请教学习,能够较快地适应企业要求,融人新的职业环境和进人职场工作状态。”
2.3中职生职业精神和道德人格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在调研访谈中,许多企业人事部门在招聘上遵循“有德有才,破格录用;有德无才,培养录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聘用原则。同时也发现,中职毕业生在岗位工作中缺乏“安全工作、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乐于奉献、创新创业”等职业精神,也缺乏“服从安排、踏实勤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正直正派”等职业道德。另外,部分中职毕业生自我评价过高,存在眼高手低、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等现象,人职后缺乏主人翁意识,没有全身心投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形成的全过程中,中职生职业精神和道德人格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提高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措施
3.1用OBE理念构建“双师双能”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中职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最重要的能动要素,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个体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基本保障。中职学校通过与企业深度对接,以企业所需人才核心素养为要求,由校内专业教师和具备汽修职业资格且在一线工作多年的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展开专业建设、核心课程开发、教学内容确定和教学项目的实施。学校通过制度建设和理念引领,激励专业教师积极投人到中职生核心素养整体提升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打造“双师双能”的专业教师。
3.2以OBE理念构建“活学活用”专业教材
OBE理念下的课程实施应以国家规划教材为蓝本,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目标展开教材内容重构,教材采用活页形式,坚持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围绕产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突出生产与教学相对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特征,强调教材的思政性、实践性、创新性。成果导向的教材开发应为专业课程培育中职生核心素养提供重要的平台支撑,实现了教材的“活学活用”。
3.3以OBE理念推进“循循善诱”教学方法
OBE理念下,职业教育作为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类型教育,更需要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下狠功夫。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采用产、教、研、学一体化融合,依托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开发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空中课堂并结合社区服务、创新创业等教学方式,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主导下展开自主学习,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教师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培养其学习和探索兴趣,在“循循善诱”中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3.4编写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的内容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和几本书,可以增加时事新闻、增加最新事例,通过网络通过互动不断的丰富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丰富过程,以及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的编写,也是编写教材的过程。将自己的工作心得,收集的素材,积累起来,用于德育教学工作,并且将这此材料进行整理,编写新的教材教辅资料。
3.5合理使用网络技术
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开展个性化的教育,也可使教育的模式创新。并非与传统德育教育方式相对立,而是与其结伴而行,会增强时效性、辐射更多的受众群体。互联网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是个筛选优质资源的过程,提高了德育教育的作用和附加值。跨越区域,时间以及行业,推动了德育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互联网脉络的形成,也推进了全球性德育知识库的建立,使现有的德育资源与互联网结合,学生老师都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源,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加速了知识的获取速率,相比传统集中式的学习理念,碎片化的德育教学方式更为精进。互联网主导下的德育教育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与老师的界限不再是清晰的划分,而是人人通,以个人为主导,很显然,德育知识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传播。
首先,网络技术可以搭建智慧校园平台,让师生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学习任务的布置更加及时、方便。学习素材的积累空间更大。德育教育工作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实现教学、答疑、沟通、知识查询等功能。其次,网络技术可以帮助实现短视频教学,真正实现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下自主学习,了解知识,带着问题和任务走进课堂。通过课堂的讨论和疑难解惑,实现对德语教育中不同现象的深层理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中职院校学生素养的问题,我们要加强改进,在OBE理念指导下,提高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衍聪,李军.基于OBE理念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4):72-76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3):16.
[3]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4]孙兆化,戴卫锋.职校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及策略[J]教育与与职业,2017(7):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