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和新课标里“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的理念相一致,二者都指正了生活和教学的关系,即要结合实际生活组织教学。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对于母语教育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小学生受年龄、知识面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难以理解过多的理性知识。而生活是他们最熟悉的,引导他们留心生活并运用生活中的感知来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也能起到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语文教学和学生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阅读教学中我的几点做法:
一、媒体加盟.解读文本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在我学习和运用新课标组织教学的几年里,发现教材的编排不仅注重了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还突出了知识的生活化。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但我们现在的学生在爸爸妈妈的娇宠下,学校老师的呵护下,生活内容过于单调、枯燥,课余生活几乎没有色彩可言。因此,课堂中,我们在让学生们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录音等方式展示与文本相应及相关的生活情境,就能弥补学生生活经历的缺乏或空白,拉近学生与内容的距离,使他们能较快地纳入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一文时,我收集了大量有关北京白天和夜晚景象的图片并制成幻灯向学生展示。幻灯中夜晚的京都,古老的建筑和林立的大厦在璀璨的灯光的映衬下,到处流光溢彩,瑰丽无比。奇观秀景锁住了所有他们的目光,惊呼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集古老与繁华于一体的北京城,已经成了他们热爱和向往的地方。图片的内容不仅弥补了学生的生活空白,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而对于那些远离学生生活,有特定背景的文章,我们则可以借助文本外的文化常识、背景知识、影片等去组织教学,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重在引导学生品悟雷锋的精神,可是这些孩子许多连雷锋是谁都不知道。没有感知何来感悟!于是,课前我找来电影《雷锋》的光碟,利用课余放给他们看。观后还动员他们查找雷锋的资料和故事。课上,先了解雷锋生平,再听雷锋故事,最后结合电影请他们他谈谈自己的感受。尽管没有那个年代的生活经历,但真实的影片内容很快就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其中,对雷锋的敬仰和爱戴得到了升华。文本外的材料和影片,不仅消除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优化了他们的学习过程,还延伸了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了学生的间接生活体验。
二、情境阅读。促进理解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表演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展示自己的方式。进行课堂演练,可以让他们在欢乐的活动中自然地理解文本,提升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模拟中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领悟。
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解读,主要依賴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越是丰富,对文字的理解越透彻。书本上的许多知识,仅凭老师的解说,效果不会好,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各种方式,把书本知识还原成生活情景,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动作或绘画的形式,既简洁又直观,不仅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如:识字教学中,“蹦”和“跳”都属于脚的动作,二者词义相近,但又有区别。区分时,我请两位同学分别做这两个动作,同学们马上指出:它们一个向上,一个向前,方向不同。而在《爬山虎的脚》一文中,对于脚的位置和怎样爬墙一直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枝茎,请同学们自己读文理解,最后叫学生上来在茎上添上叶子和脚。这样脚的位置就明确了。讲解“爬”时,先让一位学生上台,他伸出的胳膊代替爬山虎的一只脚,手看成是枝状细丝,而身体则代表茎,同学们说爬的动词。这个学生边听边做,我则在旁边引导他们体会每个动词的作用。就这样肢体语言和绘画帮我们解除了学习中的困难。
’
还有一些形式,如唱歌,实物、图片、标本等,运用这些熟识的来自于生活的事物于教学中,让学生借助自我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去感受、理解,从而达到主动吸收,自觉获取,高效反馈。这样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解读文字的能力。
三、调动体验.加深感悟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指出:“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知也不一样。把真实生活经历和与丰富多彩的社会体验引入到课堂中,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他们的情绪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他们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主动走进文本,去作进一步体验。
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文中结尾的三段话中出现了两个含义不同的“看”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课上,在同学们领会到小鸟为了找到朋友而四处奔走,焦急而又担忧的心情后,我出示了文章的结尾,请他们读,找动词。两个“看”字很快就被指了出来。这时,我问他们:你们都有自己的朋友么?朋友不见了,你着急么?现在,你就是小鸟,经过千辛万苦的寻找,终于找到了用大树点燃的灯火,看着灯火,你想对它(你的朋友)说什么呢?歌唱完了,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要走了,你还想对朋友说什么?一言激起千层浪。这种贴近学生生活情景的问题立时激起了学生们的热情。我!我!一只只高举的小手,一声声急切的回应在教室中此起彼伏。学生们有的谈到对朋友要真诚,做人要讲诚信;有的讲要学习树的奉献精神;有的则说友谊是最美好的……真实的生活经验不仅帮他们理解了知识,丰富了情感,更加深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虽小却是一个大社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表现在小课堂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让生活走进课堂,创设“活”的学习情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阅读教学中我的几点做法:
一、媒体加盟.解读文本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在我学习和运用新课标组织教学的几年里,发现教材的编排不仅注重了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还突出了知识的生活化。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但我们现在的学生在爸爸妈妈的娇宠下,学校老师的呵护下,生活内容过于单调、枯燥,课余生活几乎没有色彩可言。因此,课堂中,我们在让学生们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录音等方式展示与文本相应及相关的生活情境,就能弥补学生生活经历的缺乏或空白,拉近学生与内容的距离,使他们能较快地纳入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一文时,我收集了大量有关北京白天和夜晚景象的图片并制成幻灯向学生展示。幻灯中夜晚的京都,古老的建筑和林立的大厦在璀璨的灯光的映衬下,到处流光溢彩,瑰丽无比。奇观秀景锁住了所有他们的目光,惊呼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集古老与繁华于一体的北京城,已经成了他们热爱和向往的地方。图片的内容不仅弥补了学生的生活空白,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而对于那些远离学生生活,有特定背景的文章,我们则可以借助文本外的文化常识、背景知识、影片等去组织教学,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重在引导学生品悟雷锋的精神,可是这些孩子许多连雷锋是谁都不知道。没有感知何来感悟!于是,课前我找来电影《雷锋》的光碟,利用课余放给他们看。观后还动员他们查找雷锋的资料和故事。课上,先了解雷锋生平,再听雷锋故事,最后结合电影请他们他谈谈自己的感受。尽管没有那个年代的生活经历,但真实的影片内容很快就使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其中,对雷锋的敬仰和爱戴得到了升华。文本外的材料和影片,不仅消除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优化了他们的学习过程,还延伸了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了学生的间接生活体验。
二、情境阅读。促进理解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表演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展示自己的方式。进行课堂演练,可以让他们在欢乐的活动中自然地理解文本,提升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模拟中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领悟。
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解读,主要依賴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越是丰富,对文字的理解越透彻。书本上的许多知识,仅凭老师的解说,效果不会好,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各种方式,把书本知识还原成生活情景,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动作或绘画的形式,既简洁又直观,不仅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如:识字教学中,“蹦”和“跳”都属于脚的动作,二者词义相近,但又有区别。区分时,我请两位同学分别做这两个动作,同学们马上指出:它们一个向上,一个向前,方向不同。而在《爬山虎的脚》一文中,对于脚的位置和怎样爬墙一直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枝茎,请同学们自己读文理解,最后叫学生上来在茎上添上叶子和脚。这样脚的位置就明确了。讲解“爬”时,先让一位学生上台,他伸出的胳膊代替爬山虎的一只脚,手看成是枝状细丝,而身体则代表茎,同学们说爬的动词。这个学生边听边做,我则在旁边引导他们体会每个动词的作用。就这样肢体语言和绘画帮我们解除了学习中的困难。
’
还有一些形式,如唱歌,实物、图片、标本等,运用这些熟识的来自于生活的事物于教学中,让学生借助自我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去感受、理解,从而达到主动吸收,自觉获取,高效反馈。这样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解读文字的能力。
三、调动体验.加深感悟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指出:“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知也不一样。把真实生活经历和与丰富多彩的社会体验引入到课堂中,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他们的情绪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他们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主动走进文本,去作进一步体验。
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文中结尾的三段话中出现了两个含义不同的“看”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课上,在同学们领会到小鸟为了找到朋友而四处奔走,焦急而又担忧的心情后,我出示了文章的结尾,请他们读,找动词。两个“看”字很快就被指了出来。这时,我问他们:你们都有自己的朋友么?朋友不见了,你着急么?现在,你就是小鸟,经过千辛万苦的寻找,终于找到了用大树点燃的灯火,看着灯火,你想对它(你的朋友)说什么呢?歌唱完了,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要走了,你还想对朋友说什么?一言激起千层浪。这种贴近学生生活情景的问题立时激起了学生们的热情。我!我!一只只高举的小手,一声声急切的回应在教室中此起彼伏。学生们有的谈到对朋友要真诚,做人要讲诚信;有的讲要学习树的奉献精神;有的则说友谊是最美好的……真实的生活经验不仅帮他们理解了知识,丰富了情感,更加深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虽小却是一个大社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表现在小课堂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让生活走进课堂,创设“活”的学习情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