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珍贵的“军邮”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zha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邮”的故事


  “所谓‘军邮’,又称军人贴用邮票、军邮邮票、军事邮票。是供现役军人或军事机关免费或减费寄递邮件贴用的专用邮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副馆长李亚静对笔者说:“在20世纪30年代,军邮系统就已经在红军当中建立并逐步加强。但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全国邮政统一,军邮组织如何与民用邮政系统相协调,就成为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在1949年年底召开的全国邮政会议中得到了解决。”李亚静介绍,当时的会议决定:“军邮组织继续存在,因属于军队通信范围,应为军队组成部分,由军委会交通部门领导,建制供给归军队,业务指导归邮局。其任务为专办军队之通信及报刊发行。小包邮件因经费太大,应归军队负担。军邮免费问题各地不同。应只许平信免费,其他可酌情优待,以后详细研究再行规定,军邮代办地方邮局业务,亦应给予报酬。”由此可知,在当时,军邮组织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独立邮政系统存在的。
  当时,现役军人投递平信,是在邮件上加盖“军邮免费”戳记来寄递的。但是,由于这类戳记样式较多,为了方便管理,也为了与民用邮政的规章匹配,发行特制的军人贴用邮票事项就此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九五三年,原邮电部发行的《军人贴用》邮票,一套三枚

  1950年6月12日,当时的军委通信部、邮电部以及军委总政治部等有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专门讨论发行军邮邮票的问题。会议除对使用、分发、管理等问题确定了基本原则外,也确定了军邮的发行日期为7月1日。“当时的邮政总局原计划将已停用的库存区票进行加字作为军邮邮票,但未被采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工作人员赵梓彤说,因此,原计划发行的军用邮票未能发行。
  1951年3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邮总局成立。1952年12月4日,军委通信部发布《军邮业务暂行通则》,其中,明确提到了军人贴用邮票的问题。此后,当时的军委通信部与邮电部开始商讨军人平信免费寄递问题,商定:军委通信部按邮票印制成本向邮电部购买邮票,分发各部队及各级军事机关的供给制人员使用。
  1953年2月2日,当时的中财委批复同意两部商谈的方案,要求邮票分发制度逐级严格审查掌握,避免浪费。2月20日,军邮总局与邮政总局商谈决定设计一种军用邮票图案,印制数量为1亿枚,军人贴用邮票的筹印工作由此正式启动。
  1953年2月27日,邮政总局派邮票设计人员孙传哲前往有关单位,搜集设计军人贴用邮票的参考资料。孙传哲最初设计的图稿是将“八一”五星、铁锚和飞翼组合在一起,但当时的军委总政治部接到设计图稿后表示该图稿不适当,只能用人民解放军的军徽作为邮票图案。为此,孙传哲重新设计。将军徽作为主图,四角饰以花纹,于3月19日函送邮政总局,并很快获得同意。
  当年的3月31日,邮政总局致函供应局,订印军人贴用邮票800元面值一种,图幅21毫米×32毫米,军徽及边框用红、黄两色,底纹用紫红色印制。1953年5月4日,邮政总局收到了邮票印样,对此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修改意见,印厂印出了紫红色、桔黄色(即以后所称的“橘红色”)、翠绿色、棕色和蓝色5种样张。
  1953年6月11日,当时的邮政总局将5种样张函送军邮总局审核选择。所选样张有一至五的编号,其顺序为橘红色、棕色、蓝色、翠绿色、紫红色。6月22日,经军委总政治部的同意,决定采用第一、二、三种图样。这样,原定一套一枚的军人贴用邮票,就变成了一套三枚。
  与此同时,邮票印数也做了调整。最初拟定军邮印数为1.25亿枚,在确定邮票的设计样式后,决定改为1亿枚,这也成为邮政总局订印的依据。
  该邮票改为一套三枚后,军邮总局要求“第一种印四千万枚,第二、三种各印三千万枚”。此外,邮政总局为了供应国内外集邮爱好者以及出国参加邮展互相馈赠希望加印250万枚,得到同意。
  直到原订的1亿枚邮票开始交货后,邮政总局致函供应局通知每種加印250万枚,所以,军人贴用邮票的总印数为107500000枚,其中橘红色800元面值印42500000枚,棕色和蓝色800元面值的各印32500000枚。集邮界俗称这三种邮票分别为黄军邮、紫军邮和蓝军邮。

神秘的“蓝军邮”


  “由于该套邮票采用三色套印的方法印制,对当时的印厂来说任务紧张、技术比较复杂,使得制版及印刷一拖再拖,发行日期也迟迟不能确定。”赵梓彤说:“这套邮票是由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承印,印制过程较长。最初,邮政总局定于1953年5月1日前发行邮票,后又称‘六月间’发行,后又改为8月份发行。”
  1953年7月30日,当时的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各院校以及志愿军部队领导机关发出25号专电,对这项邮票的供给范围、分发标准、使用办法、请领制度等作了具体规定,规定中说:“凡属我军后勤部门供给范围内之陆、海、空指战员,都享有‘军人免费邮票’之优待,志愿军战勤人员及参加抗美援朝之员工,在服勤期间,也享有此项优待”;“‘军人免费邮票’每月每人发给两张,可寄两封平信。所发之邮票本人有支配权。可以积累后寄发挂号信,也可以寄给家属和自己通信使用。但严禁直接或变相买卖,严禁将邮票作为公用,并加强管理,以杜绝贪污和可能发生的漏洞,使战士、干部得到实惠”;“将‘军人免费邮票’贴在信件上,即可直接向各地地方邮局、代办所、信筒、信箱交寄”;“此规定施行后,原凭军邮日戳免费寄信制度,即予废止”。
  当年8月24日,邮电部签发邮件字第1730号通知,称军人贴用邮票“现已印妥并已交由通信部向军委所属部队和机关逐级发给军人应用”,“如有军人直接间接向邮局交寄邮件贴用上述邮票,应予照收,不得拒退”。
  按规定,军人贴用邮票由军邮总局派人去邮电部财务司所属的邮票库分批领取,然后转交军内财务部门逐级下发。1953年7月31日,军邮总局领取第一批军人贴用邮票。
  当年8月初,军委通信部领导同志到部队调查研究,有三个军区反映使用军人贴用邮票可能产生问题:一是信件盖上地方邮戳容易暴露部队驻防及移防的信息;二是使用范围难以控制,不该享受优待之列的信件无法控制;三是边远分散驻扎的部队附近并没有地方邮政机构,代发的军邮机构无法盖销邮件;四是部队实行供给制,官兵分到的邮票不够用;五是信件可以直接向地方邮局投递,减少了过去军邮内部收发时的把关问题,使无着落的信件增加。
  “当时的军委通信部非常重视,反复研究,认为下发军人贴用邮票利弊伴生,部队提出的问题难以完全解决。”赵梓彤说:“为慎重起见,决定推迟使用军人贴用邮票。”
  1954年6月11日,军委通信部对已印制完成的军人贴用邮票作出初步处理:“凡已发给个人而没有使用的,能收回的立即收回,不能收回的也不准再作寄递信件使用;各单位所存的邮票暂时仍继续保管,等候进一步通知。”
  “当年10月,当时的军委通信部与邮电部商讨后认为这套邮票不能使用,拟将库存焚毁。10月23日,当时的军委通信部决定采用化纸浆的办法处理这批邮票。”李亚静说。
  由于《军人贴用》邮票是分批印制、分批发行的,销毁时又是各大单位自行处置的,因此,并没有统一留存的完整数字。所以,三枚邮票具体还留有多少枚,很难估测。但是,从多年以来,中国集邮界公认的数量来看,蓝军邮留存最少,紫军邮、黄军邮次之。因而,其已然成为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中的重要珍藏之一。
  (据《人民政协报》)
其他文献
1946年春天,乔羽在济宁中西中学读书。他本名乔庆宝,因为思想进步,成绩优秀,被一位中共党员看中,让他到共产党办的北方大学读书。当时按照规定必须改名,他才改名叫乔羽。  如今,人们称誉乔羽是中国“词坛泰斗”。可最初,他是写剧本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就创作出了七八部儿童题材的剧作。1954年春,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故事片《祖国的花朵》拍摄而成,导演让从没写过歌词的乔羽来完成主题曲的歌词
期刊
皮明忠将枯木垫在车轮下准备让车辆脱困(赵戈/摄)  平日里,他只是州文物局里一名开皮卡车的司机,蹬着自行车每天按时上下班。  可一旦进入沙漠,他就成了让荒漠探险者最倚仗的人,也是让盗墓者闻风丧胆的人。  22年职业生涯,皮师傅驰骋在渺无人烟的大漠戈壁,多次单人单车穿越“生命禁区”罗布泊,在平凡的岗位上却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楼兰惊魂  皮师傅,名叫皮明忠。1997年9月,结束了在新疆的14年军旅生涯
期刊
美丽的厦门大学和环岛路全景  厦门别称鹭岛,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位于福建省东南端,地处北纬24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论哪个季节来厦门度假旅游都合适,来厦门可以在中山路寻遍美食,登南普陀吃斋拜佛,去鼓浪屿邂逅一场风花雪月,在胡里山炮台追史怀古,去集美观赏闽南建筑,坐豪华游轮观沿途风景……海天佛国南普陀  南普陀寺背倚五老峰,面临东海,始建于唐末,
期刊
(圖片:周文静/ 摄)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最好的人生就是能够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人生苦短,就算能够长命百岁,也就是三万六千五百个日日夜夜,每过去一天就意味着整个人生旅程又少了一段。  话虽如此,如果没有乐观、豁达的人生观,也不容易做到天天快乐、天天开心,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从呱呱坠地开始,人就面临着各种荆棘和挑战。学龄前阶段,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要参加各种兴趣班,因此过早地失去童真。
期刊
景德镇出土宣德官窑青花蟋蟀罐全貌  中国历史上,养蟋蟀和斗蟋蟀这种爱好成为风雅之人必须会的娱乐项目。唐代天宝年间蟋蟀只作为观赏物,装在金丝笼里放在枕边,欣赏它那婉转而通透的鸣叫声。到了宋朝,蟋蟀好斗的性格似乎突然被发现,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喜欢养虫、斗虫,民间甚至以此设赌局。到明代早中期,斗蟋蟀的娱乐依旧盛行,明宣德帝因对此情有独钟,一度被后人称为“蟋蟀皇帝”。  从宋代开始,斗虫之人便迷信
期刊
九州同庆鼠岁欢灵鼠守岁报吉祥五谷丰登年景好瓜果飘香幸福长硕果累累贺新岁剪出鼠年錦绣春
期刊
母亲年轻时,曾经迫切地想生个儿子,可随着3个女儿的相继出世,她终于无奈地认了命。母亲虽然识文断字,但基本可以算是家庭主妇,没多大见识和学问。不过,她开始刻意培养3个女儿。  一切源于那个算命的,他根据我们三姐妹的生辰八字,算出了我将来一定是做大学问的;二妹漂亮,将来能借助婚姻飞上枝头变凤凰;三妹伶牙俐齿,是个做生意的料,将来要发大财。母亲对算命的说法深信不疑,也開始着手她的“培养计划”。  我将来
期刊
“少盐有时候真的会致命”“赶紧转给好友,不转就会如何如何”“电吹风用好了能治疗鼻病”……形形色色的传言令人眼花缭乱,给不少人带来了困扰。尤其中老年人“移民”到互联网后,年轻网友普遍吐槽,爸妈的朋友圈、家庭群成了网络谣言重灾区。中老年人成谣言转发大户  2019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老年网民突破8000万人,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网络谣言成为中老年网民群体遭
期刊
在“起跑线意识”强烈的当下,家长们纷纷给孩子报名参加各類兴趣班、辅导班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孩子在教育机构学习期间发生意外,痛心的家长往往一味怪罪于教育机构,然而事实并非都如此。给孩子报运动课恐要“自甘风险”  强身健体,是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体育兴趣班的初衷。但这类培训课的风险不低。  贝贝刚满6岁,爸爸妈妈想培养他的体育兴趣,就给他报名参加了某教育机构的空翻课程。某日,在侧手翻的课上,教练先让小学
期刊
2019年7月的一天,家住山东省即墨区的白泽喜,顶着烈日前往年过七旬的范淑文老人家。一进门,白泽喜就熟练地收拾起屋子,自然而贴心地与老人拉家常,就像一对母子。其实,白泽喜并不是范淑文的儿子,他照顾老人,源于一个承诺和一份恩情。亦师亦父,命运因老师的关爱而改变  白泽喜1966年生于即墨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性格开朗,喜欢唱歌。到即墨市区上高中后,他的好嗓子让老师和同学赞叹不已,班主任还建议他去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