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正泰的办学体验,为在困境中发展并寻求突破的民办大学的经营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尽管当初的发展模式曾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公助学校,北京城市学院(原海淀走读大学)的成长过程依然是中国当代民办高校发展史上一个成功的个案。其创办人傅正泰的办学体验,也为在困境中发展并寻求突破的民办大学的经营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创办海淀走读大学那年,傅正泰49岁,谈起当时的“海大”,很多人认为它是沾了两头的光:既享受了体制内的待遇,又具备了体制外的优势。“海大”一开始不是纯民办大学,它是以区办的形式创建的,“当初如果不‘借壳’,‘海大’就出不来。”一年多无果的奔跑让傅正泰深有感悟。
傅正泰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民办教育争得了一席之地。他要证明,“民办教育还是有前景的,要是没人开头,谁也不敢做。”正是因为有了傅正泰的这种果敢,才有了“海大”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国家承认学历,学生自费上学,不包分配,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
当时国家对民办大学缺乏一套完整的政策,外部环境使很多民办大学都面临生存的危机。“教学楼是借钱盖的,校舍是租的,政府不给钱,要依靠自己筹措资金。”后来学校还想盖房子,傅正泰就去银行抵押,先盖房子再发展。最多时他曾欠过高达2300万元的外债。
在筹措资金建校上,学校经历了很大的风险,但傅正泰以企业家的经营谋略和教育家的办学思想,开辟了自己的“生路”——“以学养学、滚动发展”。
“以学养学、滚动发展”首先决定了学校对自己的专业设置要求必须“苛刻”,傅正泰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体系。
设置这些专业,曾在清华大学作过教育研究工作的傅正泰有几点考虑:深入研究北京经济发展的走向和战略,认真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的就业形式,从而探究北京未来一个时期的人才需求,最后把专业设置人才的培养,锁定在国家政策重点拉动的领域。
“尽管我们很多专业和外校一样,但培养的人却不一样。比如,‘海大’有生物工程专业,清华也有,但清华注重理论、开发,‘海大’注重实验。清华有工民建专业,培养实用性人才,‘海大’则培养施工性人才。”“海大”的发展成熟就它在于大力发展国家所急需的实用教育。
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成立了行业专家委员会,由业界人士、行业专家、用人单位负责人及专业教师组成,负责制订、修改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培训。不仅如此,傅正泰还深入研究民办高等教育规律,努力提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建立了符合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京城市学院已经摆脱了“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的状态,步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民办高校。2003年6月6日,海大正式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它标志着“海大”进入了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新时期。
尽管当初的发展模式曾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公助学校,北京城市学院(原海淀走读大学)的成长过程依然是中国当代民办高校发展史上一个成功的个案。其创办人傅正泰的办学体验,也为在困境中发展并寻求突破的民办大学的经营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创办海淀走读大学那年,傅正泰49岁,谈起当时的“海大”,很多人认为它是沾了两头的光:既享受了体制内的待遇,又具备了体制外的优势。“海大”一开始不是纯民办大学,它是以区办的形式创建的,“当初如果不‘借壳’,‘海大’就出不来。”一年多无果的奔跑让傅正泰深有感悟。
傅正泰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民办教育争得了一席之地。他要证明,“民办教育还是有前景的,要是没人开头,谁也不敢做。”正是因为有了傅正泰的这种果敢,才有了“海大”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国家承认学历,学生自费上学,不包分配,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
当时国家对民办大学缺乏一套完整的政策,外部环境使很多民办大学都面临生存的危机。“教学楼是借钱盖的,校舍是租的,政府不给钱,要依靠自己筹措资金。”后来学校还想盖房子,傅正泰就去银行抵押,先盖房子再发展。最多时他曾欠过高达2300万元的外债。
在筹措资金建校上,学校经历了很大的风险,但傅正泰以企业家的经营谋略和教育家的办学思想,开辟了自己的“生路”——“以学养学、滚动发展”。
“以学养学、滚动发展”首先决定了学校对自己的专业设置要求必须“苛刻”,傅正泰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体系。
设置这些专业,曾在清华大学作过教育研究工作的傅正泰有几点考虑:深入研究北京经济发展的走向和战略,认真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的就业形式,从而探究北京未来一个时期的人才需求,最后把专业设置人才的培养,锁定在国家政策重点拉动的领域。
“尽管我们很多专业和外校一样,但培养的人却不一样。比如,‘海大’有生物工程专业,清华也有,但清华注重理论、开发,‘海大’注重实验。清华有工民建专业,培养实用性人才,‘海大’则培养施工性人才。”“海大”的发展成熟就它在于大力发展国家所急需的实用教育。
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成立了行业专家委员会,由业界人士、行业专家、用人单位负责人及专业教师组成,负责制订、修改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培训。不仅如此,傅正泰还深入研究民办高等教育规律,努力提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建立了符合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京城市学院已经摆脱了“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的状态,步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民办高校。2003年6月6日,海大正式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它标志着“海大”进入了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