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初高中生物教学的桥梁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315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初高中教学的脱节问题。这是由于现行的教学计划(在时间上的安排)使初中生物知识与高中生物知识脱节,初中生物知识在初二已经讲授结束,时间跨度大,更因为中考升学不考生物,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造成了学生很难将初中的生物知识衔接到高中知识中来,那么,应如何搭建初高中生物教学的金桥,使高中生物教学在尽可能恰到好处的铺垫下取得预期的效果呢?
  
  一、对初高中生物知识体系要准确的把握
  
  只有教师对初高中生物知识体系有准确把握,才可能搭建起初高中生物教学的金桥,使教师的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构建初高中生物知识网络
  高中教师要准备好初中《课标》和教材(人教版),并对初高中生物知识进行通盘推敲。以高中教材每个模块每章内容为一个单元,教师在统览教材、大纲、课标的基础上,以教研活动的形式进行研讨。摸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寻找初高中内容的连接点、间断点和深化点,构建知识网络。
  
  (二)明确初高中知识的侧重点
  根据衔接教材中的内容列表对比,明确同一主题内容下初高中知识的侧重点,如:生态学的主题,初中主要是个体生态的内容,而高中则是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宏观方面有更加深入要求。教师明确与高中内容相关的初中内容和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做到早预习、早复习,达到心中有数。
  
  (三)对初中教学要有所了解
  走访初中教师,听取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处理。参观初中实验室,了解初中开设哪些实验。寻找初高中实验的衔接。例如:许多农村学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比较薄弱,学生到了高中基本忘记了如何使用生物显微镜,高中第一节需要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课,教师必须对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特别是如何使用高倍镜必须重点讲解,否则学生迷惑不解,实验的成功率就会大大地降低。
  
  二、在教材处理上灵活处理初高中知识
  
  初、高中的生物课程都遵从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相同理念,使初、高中课程在指导思想上保持一致性。在共同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高中课程目标在表述方式、目标的指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并呈现出递进的关系。各个知识点之间也有着紧密联系,需要在教学前将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梳理。将衔接的知识点梳理归纳后,教师要根据高中阶段各个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区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不同处理。对于简单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挂图或插图、列表比较等直观手段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而不能认为初中已经学过,学生就一定知道。对于高中阶段要求较高的重难点知识,则要重点复习,有必要时甚至不惜花课时、花精力重新教学。例如,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在初中阶段只需学生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知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还要明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机制,这时对免疫系统的知识回顾就要具体深入,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及其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引起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三、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必要的补充
  
  对一些高中必要掌握而初中没有提及的内容要抓住高中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展开补缺。补缺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一是要坚持课前预习或课内自习,使学生自己找出教学疑点、新点及难点,从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结合教材内容,及时衔接初中知识。通过衔接可促进遗忘知识的再现和巩固。如讲“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时,淋巴系统组成高中教材有要求,但初中只是重点介绍过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内容是个间断点,教师要及时给予补充。三是要结合生活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分析“内环境稳态”时,初中有过相关活动,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去做,在高中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时就没有事实依据,教师可以提供具体范例,引导学生分析,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在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为了适应义务教育要求,初中生物教材难度有所降低,而高中由于受客观上升学压力和评价标准的影响,实际难度非降反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初中生物课程衔接的障碍。这就使得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深化和拓展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需要调查了解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情况,采取课堂提问、新生座谈、问卷调查或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进行,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建立学生档案,备课时心中有数。以“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重矫正”的原则,调整进度、难度,使学生较快的融入高中学习。其次,教师可以根据衔接内容列表对比,使师生明确同一主题内容下初高中的侧重点,突出重点必备知识,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第三,教师还可以利用初中教材中的一些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引入,设置学习阶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例如,初中教材中讲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提供了一个课外阅读资料“生物入侵及其危害”,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这个材料出发,深化拓展,通过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主题探究,撰写科技小论文等形式探讨外来物种对群落演替的作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等。深入理解人的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提高学生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能力,能够“温故”而“知新”,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
  
  五、在学习方法上做好初高中衔接的指导
  
  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异,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有许多不适应高中学习之处。初中学生习惯于跟着老师转。喜欢死记硬背,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生物问题,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归纳探索规律。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问题的设计和知识的传授上与初中都有很大的区别,如:初中教材在介绍人的性别遗传时,只要求掌握男女染色体的差别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属于记忆要求。而高中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很高,要掌握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性别遗传的遗传图解、伴性遗传相关计算等一系列问题。又如,初高中教材中都有许多插图,由于初中知识浅,学生对图的认识不深,但是学到高中的相关知识,则会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桦尺蠖的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初中教材用于分析生物进化原因的事例,高中教材则用于基因频率的理解和计算,同样的图,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了进化的实质。所有这些,如果教师对学生不进行正确的引导,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会明显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生物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此时能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行适当的点拨,他们将很快的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生。
  总之,只有教师对初高中生物知识体系有准确的把握;在教材处理上灵活处理初高中知识;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在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在学习方法上做好初高中衔接的指导,才能有效解决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脱节问题。真正搭建初高中生物教学的金桥。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与交际能力低下是个突出的问题,因为一些高职毕业生的英语口语交际和书面翻译能力不能胜任涉外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一段时期以来,“费时低效”和“哑巴英语”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合乎高职英语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经验,对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会话教学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职英语 公共英语 课堂会话
期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课堂教学中,这个源头活水是什么?我认为它就是和谐,是教育环境的和谐,是师生关系的和谐,是生生关系的和谐,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和谐中尊重个性的发展。发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课堂,这也正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在和谐中感知民族精神    和谐社会的特征就是六个
期刊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让科学发展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围绕着“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进课堂”、“哪些内容进课堂”、“怎么进课堂”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教学实践,通过一个阶段的培训和自学,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把科学
期刊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生物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下浅谈几点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创设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生物标本、模型、实物、录像等一切条件,或利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某些生物学现象,为学生创造一种“有所感”的情境。  例如,在讲“细
期刊
初二是物理学科学习的起始点,也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加以重视。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教师作为实施者,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社会的需要。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
期刊
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如何发挥政治教师的自身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盲目性?笔者运用辨证的观点去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运用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关系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学生很有抱负,希望一鸣惊人,却忽略了积少才能成多的道理,而不愿去做埋头耕耘的工作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活动总是交织着相关的情感,情感是人行为的内部动因之一。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素来与死记硬背相连,与枯燥乏味挂勾,虽然近年来教材做了很大的改革,但多数学生还是不太愿意接纳它,因此,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设法把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情感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是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对学生来说,情感伴随着学习
期刊
中学教学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考虑怎样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即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要教导学生学会如何思维,如何提高创造力。理解能力是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也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学生学习物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解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培养理解能力,另一个是在具体的应用中提高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写作例证,阐明记叙、说明、议论三大文体的思维定向方法,进而从列举生活实例、借鉴文体和激情激趣等方面阐述如何使作者的创作意识由潜意识向显意识飞跃,从而迸发出创作灵感,实现课堂作文快速完成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作文 思维定向 唤起灵感    作文的写作,学生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等基本条件外,确定思维定向(指向性)和唤起写作灵感是课堂作文指导的中心环节。如果说思维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这样必然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和死记硬背的工具。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因此,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在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加广泛,但有些人对此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表现如下:    一、素质教育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