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我国的交通运输技术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其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还有考虑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的交通运输建设方案。本文主要从发展电力能源装备、提高交通速度、加强各种运输方式协议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交通运输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交通运输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现行的交通运输技术政策,总的来讲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交通运输技术政策是世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趋向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实际某些变化,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的交通运输技术政策应重点突出环境保护与交通运输的和谐发展。
1 运输业的能源政策应当突出用电力
运输装备的能源,世界上发达国家基本用石油与电力。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应当更加突出用电。我国石油已出现了纯进口(即进口大于出口),而且进口量逐渐扩大,预计2020将进口1.6亿吨左右。而我国的电力发展却十分迅速,据统计,我国电力的增长幅度为同期石油增长幅度的4.3倍。这主要由于电力资源极为丰富,且不说探明可采储量煤炭为石油的五十多倍,仅从可开发的水能资源1.92万亿度来看,一年的可产量即已超过目前原油探明可采储量。目前我国水力发电发展势头良好,再加上火电、核电、风力发电等,非石油转化的电力资源将远远超过石油资源两个数量级以上。发达国家的铁路运输一般采用不污染大气的电能作动力。在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铁路电气化里程都在上升。电力牵引的货物周转量占全部铁路货物周转量的比例,日本及欧洲不少发达国家已超过百分之八十,意大利已占到百分之九十五。从国际发展动向和国内实际出发,考虑到电能不污染环境,建议我国运输业调整能源结构,凡可以用电能作动力的尽量不用油。
要想良好的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在运输业的能源政策上突出电力需要做好对铁路牵引动力的技术改造和加快电动汽车的研制两个方面的工作。
1.1对铁路牵引动力的技术改造
在这一方面,实施电气化为主,内燃牵引为辅,逐步实现电气化的技术改造最为合理。在五种运输方式中铁路用电最为合理。电力牵引与内燃牵引相比除每万吨公里运输能力的投资略高(12%)以外,牵引重量可加大50%以上,能耗可降低10-12%,成本可降低约40%,而且没有大气污染。我国电力牵引与内燃机车牵引的比例,还未达到1:1,电气化工作量不到50%,我国电气化的优势还远未发挥,在现今我国需进口石油而电能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尤其更需要大力加强运输繁忙干线的电气化。建议国家把铁路电气化作为一个战略问题,加快其发展。
1.2加快研制电动汽车
发展电动汽车是加强环境保护的方向。用电能作汽车的动力,尤其利用夜间用电处于波谷给电瓶车充电,是代替石油、减少污染、节省能源的现实办法。现在制造铅酸蓄电池的技术成熟,但充电时间长,充电后蓄电池只能供汽车行驶约!100KM左右;而镉镍等高能蓄電池价格过于昂贵。因此研制重量较轻、能量较高、价格适度的蓄电池应当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重视交通的速度的提升
我国交通运输技术政策重视了重载运输,现在看来提高速度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也是多年以来我们国家想实现的理想和目标。通过对年的刻苦钻研及经验的总结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想提升交通的运输速度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来实现:一是改善运输道路,二是改进运输工具。
2.1加大高等级公路建设力度
高速公路能够解决横向干扰和混合交通带来的问题。她不仅大大提高公路的通过能力,还可按汽车设计的经济速度行驶,从而带来行车快、油耗省、污染轻、轮胎磨损小、维护费用低等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鉴于高速公路占地面积较大、投资较多,除特别繁忙的路段建高速公路外,占地较少、投资较省的汽车专用公路则适于在我国大量发展。这种公路在某些人烟稀少地区甚至可以不封闭,这可能是更符合我国国情的高速公路的发展。
2.2尽快提高铁路运输速度
提高铁路运输速度一是要尽快建设高速铁路专线;二是要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专家论证,计算机模拟计算来提高运输速度。目前经五次火车提速,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由于速度的增加与所需功率的立方成正比,高速铁路的能耗比普通铁路要高。但当机车采用轻型材料和流线型等设计后,可减少自重和阻力,加之高速列车停站少,启动、刹车次数减少等因素,因此能耗的增加不多,据日本资料介绍,按人公里计高速列车仅比普通列车能耗高13%。
高速列车有一系列显著优点:大大节约旅行时间;运能大(日本东海新干线运量达1.7亿人次);安全好(高速铁路问世近30年从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占地少(国外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用地比为1:2.5);高速列车比小轿车及民船节省能源(三者能耗比为1:5.6:5.3)。此外,它用电能驱动,有利于环境保护。由于这一系列的优点,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以来,世界出现了三个趋势:一是建设高速铁路的国家愈来愈多,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已建有;二是现正在或计划建的还有许多国家,从开始的时速210KM/H已发展到300KM/H以上;三是由单线向联网方向发展。
发达国家,一般人口较少,交通发达,发展高速铁路主要是保护环境、节约旅行时间、提高舒适度。而我国由于人口多、客运能力严重不足,建设高速铁路不仅对保护环境、资源有利,还可充分发挥其运力大的优势。尤其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客流量高度集中的京沪、京广、京哈等大通道上建高速铁路,是把铁路扩能与现代化、数量发展与质量提高结合起来的最佳方案。
3 加强运输结构中的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工作
交通运输技术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到彼此协调发展。已基本走向市场的航空、汽车、船舶运输有了很大改观,优势逐渐得到发挥;作为货物运输中的主力,铁路也必须走向市场,改变目前亏损严重、效率低下的状况。还要积极发展管道运输,通过管道运输成品油和煤炭,这种方式,运输成本低,占地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4 其他标准及政策的实施。
政府要在发展运输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的投入,针对大气污染可以征收燃油费、制定新车排放标准、对车辆尾气检查和收费等;对于噪声污染可以有效地改进车辆技术、铺设低噪声路面、降低噪声反射或吸收噪声、设置隔音设施、交通限制及合理的道路规划、减少噪声源等;对于水质污染可以加强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维修,另外在道路工程设计时树立“生态优先”设计理念。
5 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为主的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交通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交通运输设施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交通运输业无论从运输里程、运输量,还是从技术装备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了纵横交错、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环境的保护问题,将环境保护与交通运输和谐发展,为我们人类创造一个便捷、快速、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严作人,张戎.运输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7:331~365.
[2] 李志勇.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C].中国土建网,2009,4,28.
[3]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的通知.交科教发 〔2009〕80号.
[4] 严国民.循环经济与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J].化工管理,2005(6):48.
[5] 周伟.构建和谐交通促进交通发展[N].中国交通报,2005,6,29.
[关键词]交通运输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交通运输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现行的交通运输技术政策,总的来讲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交通运输技术政策是世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趋向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实际某些变化,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的交通运输技术政策应重点突出环境保护与交通运输的和谐发展。
1 运输业的能源政策应当突出用电力
运输装备的能源,世界上发达国家基本用石油与电力。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应当更加突出用电。我国石油已出现了纯进口(即进口大于出口),而且进口量逐渐扩大,预计2020将进口1.6亿吨左右。而我国的电力发展却十分迅速,据统计,我国电力的增长幅度为同期石油增长幅度的4.3倍。这主要由于电力资源极为丰富,且不说探明可采储量煤炭为石油的五十多倍,仅从可开发的水能资源1.92万亿度来看,一年的可产量即已超过目前原油探明可采储量。目前我国水力发电发展势头良好,再加上火电、核电、风力发电等,非石油转化的电力资源将远远超过石油资源两个数量级以上。发达国家的铁路运输一般采用不污染大气的电能作动力。在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铁路电气化里程都在上升。电力牵引的货物周转量占全部铁路货物周转量的比例,日本及欧洲不少发达国家已超过百分之八十,意大利已占到百分之九十五。从国际发展动向和国内实际出发,考虑到电能不污染环境,建议我国运输业调整能源结构,凡可以用电能作动力的尽量不用油。
要想良好的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在运输业的能源政策上突出电力需要做好对铁路牵引动力的技术改造和加快电动汽车的研制两个方面的工作。
1.1对铁路牵引动力的技术改造
在这一方面,实施电气化为主,内燃牵引为辅,逐步实现电气化的技术改造最为合理。在五种运输方式中铁路用电最为合理。电力牵引与内燃牵引相比除每万吨公里运输能力的投资略高(12%)以外,牵引重量可加大50%以上,能耗可降低10-12%,成本可降低约40%,而且没有大气污染。我国电力牵引与内燃机车牵引的比例,还未达到1:1,电气化工作量不到50%,我国电气化的优势还远未发挥,在现今我国需进口石油而电能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尤其更需要大力加强运输繁忙干线的电气化。建议国家把铁路电气化作为一个战略问题,加快其发展。
1.2加快研制电动汽车
发展电动汽车是加强环境保护的方向。用电能作汽车的动力,尤其利用夜间用电处于波谷给电瓶车充电,是代替石油、减少污染、节省能源的现实办法。现在制造铅酸蓄电池的技术成熟,但充电时间长,充电后蓄电池只能供汽车行驶约!100KM左右;而镉镍等高能蓄電池价格过于昂贵。因此研制重量较轻、能量较高、价格适度的蓄电池应当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重视交通的速度的提升
我国交通运输技术政策重视了重载运输,现在看来提高速度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也是多年以来我们国家想实现的理想和目标。通过对年的刻苦钻研及经验的总结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想提升交通的运输速度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来实现:一是改善运输道路,二是改进运输工具。
2.1加大高等级公路建设力度
高速公路能够解决横向干扰和混合交通带来的问题。她不仅大大提高公路的通过能力,还可按汽车设计的经济速度行驶,从而带来行车快、油耗省、污染轻、轮胎磨损小、维护费用低等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鉴于高速公路占地面积较大、投资较多,除特别繁忙的路段建高速公路外,占地较少、投资较省的汽车专用公路则适于在我国大量发展。这种公路在某些人烟稀少地区甚至可以不封闭,这可能是更符合我国国情的高速公路的发展。
2.2尽快提高铁路运输速度
提高铁路运输速度一是要尽快建设高速铁路专线;二是要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专家论证,计算机模拟计算来提高运输速度。目前经五次火车提速,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由于速度的增加与所需功率的立方成正比,高速铁路的能耗比普通铁路要高。但当机车采用轻型材料和流线型等设计后,可减少自重和阻力,加之高速列车停站少,启动、刹车次数减少等因素,因此能耗的增加不多,据日本资料介绍,按人公里计高速列车仅比普通列车能耗高13%。
高速列车有一系列显著优点:大大节约旅行时间;运能大(日本东海新干线运量达1.7亿人次);安全好(高速铁路问世近30年从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占地少(国外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用地比为1:2.5);高速列车比小轿车及民船节省能源(三者能耗比为1:5.6:5.3)。此外,它用电能驱动,有利于环境保护。由于这一系列的优点,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以来,世界出现了三个趋势:一是建设高速铁路的国家愈来愈多,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已建有;二是现正在或计划建的还有许多国家,从开始的时速210KM/H已发展到300KM/H以上;三是由单线向联网方向发展。
发达国家,一般人口较少,交通发达,发展高速铁路主要是保护环境、节约旅行时间、提高舒适度。而我国由于人口多、客运能力严重不足,建设高速铁路不仅对保护环境、资源有利,还可充分发挥其运力大的优势。尤其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客流量高度集中的京沪、京广、京哈等大通道上建高速铁路,是把铁路扩能与现代化、数量发展与质量提高结合起来的最佳方案。
3 加强运输结构中的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工作
交通运输技术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到彼此协调发展。已基本走向市场的航空、汽车、船舶运输有了很大改观,优势逐渐得到发挥;作为货物运输中的主力,铁路也必须走向市场,改变目前亏损严重、效率低下的状况。还要积极发展管道运输,通过管道运输成品油和煤炭,这种方式,运输成本低,占地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4 其他标准及政策的实施。
政府要在发展运输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的投入,针对大气污染可以征收燃油费、制定新车排放标准、对车辆尾气检查和收费等;对于噪声污染可以有效地改进车辆技术、铺设低噪声路面、降低噪声反射或吸收噪声、设置隔音设施、交通限制及合理的道路规划、减少噪声源等;对于水质污染可以加强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维修,另外在道路工程设计时树立“生态优先”设计理念。
5 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为主的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交通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交通运输设施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交通运输业无论从运输里程、运输量,还是从技术装备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了纵横交错、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环境的保护问题,将环境保护与交通运输和谐发展,为我们人类创造一个便捷、快速、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严作人,张戎.运输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7:331~365.
[2] 李志勇.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C].中国土建网,2009,4,28.
[3]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的通知.交科教发 〔2009〕80号.
[4] 严国民.循环经济与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J].化工管理,2005(6):48.
[5] 周伟.构建和谐交通促进交通发展[N].中国交通报,200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