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公共政策的制定与修正除了依靠政府自身力量以外,网络舆论浪潮的涌现也为公共政策制定的完善提供了新鲜途径。大众借助网络媒介,更好的将自身想法表达出来,集思广益下,使政策更加贴合民意,决策趋于科学化,本篇论文通过网络舆论对其公共政策制定所产生的双重影响这一角度进行阐述,本文试图探讨网络舆论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关系,并针对二者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络舆论;公共政策;双重影响;解决措施
1、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1.1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决策信息获知的多样化,公共政策制定趋于科学。
不断修订和完善公共政策的最终目标就是使政策更加趋于科学化、严谨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公众利益,实现和解决公众的迫切需求,最终实现最大效益。为此政府想要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是十分必要的,了解公众的需求,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公众在在线平台上发布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并筛选有利的信息,以便政府能够更好地使政策的制定趋于人本化。同时,网络上存在的大量社会信息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政府可以从中选择最佳解决方案,更好地纠正和改进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2)有利于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更近,提高满意度。
不言而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项好的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政府不断根据社会情况、公众需求等方面进行修正完善,而公众的意见反馈,是能最直接看出政策是否良性运行的关键。网络这一媒介摆脱了传统技术手段的束缚,打破原有时间、地域上的限制,使得政府能更直接、更高效的面对公众,拉近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效果得到改善。其次,政府通过网络寻求多方意见反馈,也能让民众更快了解政府工作,提升了公众的满意度。
(3)有利于提高公众的参与力度,加快公共政策议程化。
借助网络这一媒体的帮助下,可以使社会热点事件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公众的参与热情得到迅速提高。相对于以往而言,公众增加了更多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将自身想法借助网络平台得以被政府熟知,从而更好的满足了工作参与政府事务的热情感。此外,网络凭借其开放性、时效性、广泛性等特点,更近一步缩小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实现政府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自媒体的发展使得公众能在更短时间内得将自身的问题传达给政府,百姓最迫切的社会和具体生活问题也能借助网络体现出来,这无疑给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增加了无形的压力感,有利于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上更加的高效便捷,不仅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也使政府更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公众迫切需要解决和答疑的社会问题,从而加快了公共政策走向议程化。
1.2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消极影响
(1)虚假信息涌现,不利于决策者更好决策。
网络在给公众带来便民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现象。一些公众借助网络虚拟平台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公众的事件时有发生。网络这一媒介虽然保护了公众的隐私,但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借助网络匿名这一有利条件,肆意将自身负面情绪传达给公众,一些虚假信息也充斥着网络,这极其容易使决策者在筛选网络信息时被虚假信息所误导,从而造成决策失误,违背了收集社会信息的初衷。
(2)大量信息泛滥网络,不利于精准决策。
信息在精而不在多,虽然网络为决策者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社会信息,但是信息量的繁雜也容易导致决策者在选择中的困难。如果大量信息一直充斥网络,会容易使决策者丧失精准的判断力,尤其是对那些选择比较困难的决策者,对多种方案难以权衡利弊,会变得比较随意。其次,网络上存在的信息并不具有科学的严谨性,且存在个人倾向,如果贸然选择,则会对精准决策产生影响。
2、规范网络舆论,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选择
(1)提高网民的个人素质,规范网络言行。
培养高素质的网络舆论环境,对政府进行良好的公共政策制定是十分有益的。为此,政府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到网络浪潮中,勇于发表自身对社会问题的见解。但政府也要规范网民的言行,加强网民的素质教育,在给网民一个自由释放空间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道德规范的约束。其次,网民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发表个人言论时要慎重考虑,不要把负面情绪带入,增强责任心与道德修养。
(2)有计划的管理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环境。
虚假网络舆论不仅可以有效规范和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还可以打击公共决策者对网络舆论的选择和信任。部分网民负面情绪的肆意发泄,不仅污染了健康的网络环境,也会使公共决策制定者者盲目选择,造成了信息的流失与不完善。为此,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优化网络环境。同时,也要针对网民身份信息不真实这一情况进行调整,实行实名身份登记制,从根本上对网名就行监管约束。对其中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网名,予以警告和相应层次的处罚。
3、结语
众所周知,网络舆论有利也有弊,所以要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对网络环境的侵蚀。我国是一个倡导人民民主的法治化国家,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更好的考虑民众切身利益。在网络化运行的今天,政府要发挥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一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规划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公共政策下的网络舆论系统,优化网民参与公共事务制定的环境,拉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提升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梁占峰,论网络舆论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2]黄芳娟.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公共决策的正面效应[J].中共贵州省党委学报,2010.
[3]李雪芳,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法制与社会》,2009.
[4]严君,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研究,《网络财富》,2010.
关键词:网络舆论;公共政策;双重影响;解决措施
1、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1.1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决策信息获知的多样化,公共政策制定趋于科学。
不断修订和完善公共政策的最终目标就是使政策更加趋于科学化、严谨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公众利益,实现和解决公众的迫切需求,最终实现最大效益。为此政府想要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是十分必要的,了解公众的需求,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公众在在线平台上发布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并筛选有利的信息,以便政府能够更好地使政策的制定趋于人本化。同时,网络上存在的大量社会信息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政府可以从中选择最佳解决方案,更好地纠正和改进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2)有利于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更近,提高满意度。
不言而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项好的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政府不断根据社会情况、公众需求等方面进行修正完善,而公众的意见反馈,是能最直接看出政策是否良性运行的关键。网络这一媒介摆脱了传统技术手段的束缚,打破原有时间、地域上的限制,使得政府能更直接、更高效的面对公众,拉近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效果得到改善。其次,政府通过网络寻求多方意见反馈,也能让民众更快了解政府工作,提升了公众的满意度。
(3)有利于提高公众的参与力度,加快公共政策议程化。
借助网络这一媒体的帮助下,可以使社会热点事件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公众的参与热情得到迅速提高。相对于以往而言,公众增加了更多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将自身想法借助网络平台得以被政府熟知,从而更好的满足了工作参与政府事务的热情感。此外,网络凭借其开放性、时效性、广泛性等特点,更近一步缩小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实现政府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自媒体的发展使得公众能在更短时间内得将自身的问题传达给政府,百姓最迫切的社会和具体生活问题也能借助网络体现出来,这无疑给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增加了无形的压力感,有利于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上更加的高效便捷,不仅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也使政府更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公众迫切需要解决和答疑的社会问题,从而加快了公共政策走向议程化。
1.2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消极影响
(1)虚假信息涌现,不利于决策者更好决策。
网络在给公众带来便民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现象。一些公众借助网络虚拟平台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公众的事件时有发生。网络这一媒介虽然保护了公众的隐私,但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借助网络匿名这一有利条件,肆意将自身负面情绪传达给公众,一些虚假信息也充斥着网络,这极其容易使决策者在筛选网络信息时被虚假信息所误导,从而造成决策失误,违背了收集社会信息的初衷。
(2)大量信息泛滥网络,不利于精准决策。
信息在精而不在多,虽然网络为决策者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社会信息,但是信息量的繁雜也容易导致决策者在选择中的困难。如果大量信息一直充斥网络,会容易使决策者丧失精准的判断力,尤其是对那些选择比较困难的决策者,对多种方案难以权衡利弊,会变得比较随意。其次,网络上存在的信息并不具有科学的严谨性,且存在个人倾向,如果贸然选择,则会对精准决策产生影响。
2、规范网络舆论,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选择
(1)提高网民的个人素质,规范网络言行。
培养高素质的网络舆论环境,对政府进行良好的公共政策制定是十分有益的。为此,政府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到网络浪潮中,勇于发表自身对社会问题的见解。但政府也要规范网民的言行,加强网民的素质教育,在给网民一个自由释放空间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道德规范的约束。其次,网民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发表个人言论时要慎重考虑,不要把负面情绪带入,增强责任心与道德修养。
(2)有计划的管理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环境。
虚假网络舆论不仅可以有效规范和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还可以打击公共决策者对网络舆论的选择和信任。部分网民负面情绪的肆意发泄,不仅污染了健康的网络环境,也会使公共决策制定者者盲目选择,造成了信息的流失与不完善。为此,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优化网络环境。同时,也要针对网民身份信息不真实这一情况进行调整,实行实名身份登记制,从根本上对网名就行监管约束。对其中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网名,予以警告和相应层次的处罚。
3、结语
众所周知,网络舆论有利也有弊,所以要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对网络环境的侵蚀。我国是一个倡导人民民主的法治化国家,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更好的考虑民众切身利益。在网络化运行的今天,政府要发挥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一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规划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公共政策下的网络舆论系统,优化网民参与公共事务制定的环境,拉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提升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梁占峰,论网络舆论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2]黄芳娟.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公共决策的正面效应[J].中共贵州省党委学报,2010.
[3]李雪芳,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法制与社会》,2009.
[4]严君,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研究,《网络财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