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个人素养的发展,是国家包括教育系统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最核心的要素。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教师专业性的起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实际上,它关注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教育的质量观,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需要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整个教育系统整体的启发和引导。我们要培养的合格的人才,是有结构体系的,是有不同的未来的就业倾向和生活方式的,但是,最终是要能够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为全球做出贡献的。
中国的学校培养的是中国的学生,他们对国家发展历史的认同、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的把控,以及对民族的自豪感,都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培养者首先要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师队伍是不是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如果没有,只是在教学生一些技能和方法,那么就需要我们反思教育的第一质量,反思教师教研的第一质量,反思教师专业性的起点。
教育的质量观要求必须把学生放在正中央,教师要用身心来服务学生,这就对教师的素养、教师的成长和教师的研修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立以“教师核心素养”为统领的教师发展培养体系和人力资源治理结构
1.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国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体系如何构建?目前有固定的体系,包括教师的来源、任职资格、职评体系、考核机制等。但是,最近,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国家已经开始调整,去库存、调结构、转方式。
“教师核心素养”并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学段或者一个学科里,而是体现在整体的育人上,教师要具备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素质。今后,这样的体系调整,还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
2.从“实际发生”到“实际获得”,教师行为数据的积累和应用
“实际发生”和“实际获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教师的要求,包括对教师发展、教师研修的要求,最终不是作用在教师身上,而是要落在学生的“实际获得”上,所以,将来对教师的考核更多的是反向的,要考核教师的工作成果。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教师行为数据的积累和应用格外重要。
在“实际发生”的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所以,教师研修和继续教育工作要通过教师的行为记录、行为痕迹去评价和考核。教师的行为数据说明了教师基本的学习和工作状态。所以,从2016年开始,北京市启动了试点性的“双师”工程和“智慧学伴”平台。未来,人力资源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
3.从“人才资源观”到“人力资源观”,教师成长“资源观”和“环境观”的演进和治理
要实现从“人才资源观”到“人力资源观”的转化。教师队伍十分庞大,我们构建了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这样的金字塔结构,但最终的方向是要把每一位教师的人力资源属性萃取出来,精细化每一位教师的服务属性,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实现优质资源服务属性的传播和拓展。
未来,“人力资源观”最终要替代原来比较僵化的“人才资源观”。教师成长的“资源观”和“环境观”需要演进和治理。目前,教师专业发展既有现场的教研和研修,也有在线的教研和研修。学生有智慧学伴,教师有智慧教师同伴,这种教师同伴可以穿越边界甚至穿越国界,形成共同的教研组。现在北京已经有若干个这种自发组织,这样的自发组织越多,说明首都的教育生态越丰富、越稳定、越安全、越可靠,学生获得的服务就越丰富、越前沿。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教师发展的若干展望
1.让教师在更加开放、多元与融合的环境中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开放、多元与融合是教师成长的三个基本维度。一是开放。要搭建平台,让教师与世界各地、全国各省有更多的联系,教师的来源也应该更开放,不局限在师范生内,或者说不一定是在某一个限定的体系之内。二是多元。一个教师的能力结构和素养维度,不再局限于本专业、本学科,而是适度的穿越、适度的多元。三是融合。体现在教师角色身份的融合、工作领域的融合,以及自身成长的融合上。未来在“智慧学伴”和“双师”工程当中,教师的营养来源不再只是单一的市、区级教研或者是自己的师傅和教研组,还可以来自社区、社会,甚至来自家长和学生,让教师在每一节课的生成性资源中丰富自我的成长。
2.关注教师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新一轮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定当中,必须要关注教师的核心素养。另外,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将从一个新的评价维度推动和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评议,而是在一个新的维度下共同构建职评体系。
3.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未来,教育教学越来越趋于扁平化,學生学习方式和學习行为将发生重大变化,教师提供服务的方式也将会有重大改变,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贡献自己力量的空间。因此,要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本文根据李奕副主任在首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上做的主旨报告整理而成)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教师专业性的起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实际上,它关注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教育的质量观,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需要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整个教育系统整体的启发和引导。我们要培养的合格的人才,是有结构体系的,是有不同的未来的就业倾向和生活方式的,但是,最终是要能够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为全球做出贡献的。
中国的学校培养的是中国的学生,他们对国家发展历史的认同、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的把控,以及对民族的自豪感,都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培养者首先要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师队伍是不是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如果没有,只是在教学生一些技能和方法,那么就需要我们反思教育的第一质量,反思教师教研的第一质量,反思教师专业性的起点。
教育的质量观要求必须把学生放在正中央,教师要用身心来服务学生,这就对教师的素养、教师的成长和教师的研修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立以“教师核心素养”为统领的教师发展培养体系和人力资源治理结构
1.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国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体系如何构建?目前有固定的体系,包括教师的来源、任职资格、职评体系、考核机制等。但是,最近,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国家已经开始调整,去库存、调结构、转方式。
“教师核心素养”并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学段或者一个学科里,而是体现在整体的育人上,教师要具备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素质。今后,这样的体系调整,还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
2.从“实际发生”到“实际获得”,教师行为数据的积累和应用
“实际发生”和“实际获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教师的要求,包括对教师发展、教师研修的要求,最终不是作用在教师身上,而是要落在学生的“实际获得”上,所以,将来对教师的考核更多的是反向的,要考核教师的工作成果。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教师行为数据的积累和应用格外重要。
在“实际发生”的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所以,教师研修和继续教育工作要通过教师的行为记录、行为痕迹去评价和考核。教师的行为数据说明了教师基本的学习和工作状态。所以,从2016年开始,北京市启动了试点性的“双师”工程和“智慧学伴”平台。未来,人力资源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
3.从“人才资源观”到“人力资源观”,教师成长“资源观”和“环境观”的演进和治理
要实现从“人才资源观”到“人力资源观”的转化。教师队伍十分庞大,我们构建了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这样的金字塔结构,但最终的方向是要把每一位教师的人力资源属性萃取出来,精细化每一位教师的服务属性,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实现优质资源服务属性的传播和拓展。
未来,“人力资源观”最终要替代原来比较僵化的“人才资源观”。教师成长的“资源观”和“环境观”需要演进和治理。目前,教师专业发展既有现场的教研和研修,也有在线的教研和研修。学生有智慧学伴,教师有智慧教师同伴,这种教师同伴可以穿越边界甚至穿越国界,形成共同的教研组。现在北京已经有若干个这种自发组织,这样的自发组织越多,说明首都的教育生态越丰富、越稳定、越安全、越可靠,学生获得的服务就越丰富、越前沿。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教师发展的若干展望
1.让教师在更加开放、多元与融合的环境中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开放、多元与融合是教师成长的三个基本维度。一是开放。要搭建平台,让教师与世界各地、全国各省有更多的联系,教师的来源也应该更开放,不局限在师范生内,或者说不一定是在某一个限定的体系之内。二是多元。一个教师的能力结构和素养维度,不再局限于本专业、本学科,而是适度的穿越、适度的多元。三是融合。体现在教师角色身份的融合、工作领域的融合,以及自身成长的融合上。未来在“智慧学伴”和“双师”工程当中,教师的营养来源不再只是单一的市、区级教研或者是自己的师傅和教研组,还可以来自社区、社会,甚至来自家长和学生,让教师在每一节课的生成性资源中丰富自我的成长。
2.关注教师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新一轮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定当中,必须要关注教师的核心素养。另外,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将从一个新的评价维度推动和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评议,而是在一个新的维度下共同构建职评体系。
3.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未来,教育教学越来越趋于扁平化,學生学习方式和學习行为将发生重大变化,教师提供服务的方式也将会有重大改变,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贡献自己力量的空间。因此,要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本文根据李奕副主任在首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上做的主旨报告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