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江苏省泰州与南通2地参与到产业化中的水产养殖户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养殖户的资金需求现状、融资需求意愿、融资行为影响因素以及融资满足程度,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养殖户融资行为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相对较小、受教育程度高、参与养殖活动家庭成员多的养殖户,越倾向外部融资;同时年产值和能承受的利率越高的养殖户,也越有可能进行外部融资。针对农户融资需求难以满足及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应简化借款手续,并针对产业化下农户的特点进行产品创新,提高农户借款的可获得性和灵活性,政府应促成建立“公司 农户 金融机构”的机制,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支持力度。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户;融资行为; Binary 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0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443-04
收稿日期:2014-06-12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2012JDXM007);南京农业大学“SRT”项目(编号:1327A06);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编号SKCX2014009)。
作者简介:邱楚翘(1993—),女,江苏泰州人,主要从事金融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周月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和公司金融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国务院2012年1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2013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应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文件进一步指出,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因此,鼓励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而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之一的农户,面临着制约其生产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农户借贷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鲜有针对产业化背景下农户融资行为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泰州与南通参与农业产业化生产农户的调查,分析农业产业化下农户的融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泰州溱潼簖蟹专业养殖合作社是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1 300万元,纯效益达51 000 元/hm2以上,带动100余名养殖户,是泰州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典型代表。南通市如东水产养殖合作社组建于2005年,主要经营扣蟹、对虾等水产品,辐射养殖户达200多户。由于2地同处苏中地区且经济发展状况相近,产业化水平相似,并且对我国苏中地区农业产业化下农户融资行为特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本研究选取2个地区加入产业化链条中的农户为调研对象。
1 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从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等方面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研究。谢家智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出发,认为当前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是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和金融供给[1]。何广文指出,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并且由于我国农业经营分散性、弱质性等原因,农业产业化下的企业和农户的经营规模和经营项目有很大的差异,产生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是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林毅夫认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资金的横向流动性不强、农村金融信贷机构的信贷功能缺失和非正规金融引导不足等原因造成信贷困难[3]。陈柳钦研究发现,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天然弱质性、农村经济主体自身资金不足和信用情况不明晰,导致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涉足涉农信用贷款[4]。
相关研究对现存金融制度下农户借贷需求或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周小斌等运用贵州、河南、辽宁3省农户调查数据做实证分析,发现对农户需求具有正向影响的是农户经营规模、农户投资和支付倾向,而有负向影响的是农户自有资金支付能力[5]。曾学文等以全国12省市农户借贷需求的问卷调查为样本数据,分析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因子是农户纯收入、借贷利率、借贷期限以及农户家所在地与金融机构的距离[6]。刘纯彬研究实证,农户从事的行业和家庭到邻近集镇距离是影响农户生产性借贷最显著的因素,其次是性别、技能,最后是年龄、借贷率等因素[7]。
现已有报道大多局限于对现有金融制度下农户资金供需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未涉及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融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和南通市农业产业化下的水产养殖户为调研对象,对农户资金需求现状、融资需求意愿等进行描述分析,实证分析影响农户融资行为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泰州与南通2地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养殖户进行调查,共发放和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2份,问卷有效率为91%。
调查显示,被调查养殖户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高中水平,其中,初中学历占比达54%,高中学历占33%,小学学历占12%,大学学历仅占1%,说明在农村从事产业化养殖的农户具备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能力。农户养殖规模方面,样本农户每户参与养殖的劳动力平均为3.21人,户均年产值为19.5万元;约59%的样本农户承包的养殖面积在4.67~8.00 hm2。大多数养殖户认为合适的利率水平为6%。
2.2 样本地区水产养殖产业化情况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根据调查,泰州簖蟹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如东水产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相近,主要是松散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在此经营模式中龙头企业与养殖户联系的主要纽带是市场,即龙头企业对养殖户生产的水产品一次性收购,双方大多采用口头协议,自由买卖,价格随行就市。也有少数龙头企业按口头协议约定的形式向养殖户购买水产品的同时,还给予养殖户适当的技术指导及农业生产的物质支撑。以下从收购商对农户的资金或技术支持、农户与收购商的关系对资金稳定性的影响这2个方面调查分析。
2.2.1 收购商对农户的资金或技术支持 统计分析发现,样本农户中仅有9%的养殖户得到龙头企业给予的技术或资金方面的支持,4%的养殖户得到龙头企业给予的技术和资金双方面的支持,而78%的养殖户既没有得到龙头企业技术方面的支持,也没有龙头企业资金方面的支持。结果表明,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大多缺少龙头企业的技术与资金支持,水产养殖业产业化处于低水平、不完善的阶段。
2.2.2 农户与收购商关系对资金稳定性的影响 调查发现,目前被调查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收购商与养殖户之间一般只存在口头协议约定收购时间,对收购量与收购价并未事先确定,且约定仅建立在个人信用的基础上。有高达83%的农户认为与收购商之间的生产经营关系并不能够保证他们的资金稳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融通仍是一个难题。只有17%的农户认为与收购商之间的生产经营关系有助于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稳定。表明尽管养殖户与龙头企业有口头协议,但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联系不够紧密,养殖户资金并未因龙头企业而有所改善,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农户资金缺口及融资状况
2.3.1 农户资金缺口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82.41%的农户有资金需求,其中资金缺口在10万元以上的占到49.1%,缺口在5万~10万元之间的占40.0%(表1),说明在产业化背景下农户的资金需求量较大。调查结果表明,生产性资金需求一般用于扩大生产规模(41.2%)与维持正常营运(41%),上游企业拖欠货款是农户需要资金以维持正常生产营运的主要原因。在不考虑利率的前提下,农户期望的融资期限大多集中在3~5年,根据水产养殖业特征,在3~5年内还清所借贷款对养殖户来说比较合适。
表1 样本农户资金缺口
资金缺口
(万元) 频率
(%) 有效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1,3) 3.6 3.6 3.6
[3,5) 7.3 7.3 10.9
[5,10] 40.0 40.0 50.9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户;融资行为; Binary 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0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443-04
收稿日期:2014-06-12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2012JDXM007);南京农业大学“SRT”项目(编号:1327A06);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编号SKCX2014009)。
作者简介:邱楚翘(1993—),女,江苏泰州人,主要从事金融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周月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和公司金融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国务院2012年1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2013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应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文件进一步指出,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因此,鼓励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而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之一的农户,面临着制约其生产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农户借贷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鲜有针对产业化背景下农户融资行为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泰州与南通参与农业产业化生产农户的调查,分析农业产业化下农户的融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泰州溱潼簖蟹专业养殖合作社是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1 300万元,纯效益达51 000 元/hm2以上,带动100余名养殖户,是泰州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典型代表。南通市如东水产养殖合作社组建于2005年,主要经营扣蟹、对虾等水产品,辐射养殖户达200多户。由于2地同处苏中地区且经济发展状况相近,产业化水平相似,并且对我国苏中地区农业产业化下农户融资行为特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本研究选取2个地区加入产业化链条中的农户为调研对象。
1 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从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等方面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研究。谢家智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出发,认为当前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是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和金融供给[1]。何广文指出,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并且由于我国农业经营分散性、弱质性等原因,农业产业化下的企业和农户的经营规模和经营项目有很大的差异,产生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是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林毅夫认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资金的横向流动性不强、农村金融信贷机构的信贷功能缺失和非正规金融引导不足等原因造成信贷困难[3]。陈柳钦研究发现,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天然弱质性、农村经济主体自身资金不足和信用情况不明晰,导致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涉足涉农信用贷款[4]。
相关研究对现存金融制度下农户借贷需求或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周小斌等运用贵州、河南、辽宁3省农户调查数据做实证分析,发现对农户需求具有正向影响的是农户经营规模、农户投资和支付倾向,而有负向影响的是农户自有资金支付能力[5]。曾学文等以全国12省市农户借贷需求的问卷调查为样本数据,分析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因子是农户纯收入、借贷利率、借贷期限以及农户家所在地与金融机构的距离[6]。刘纯彬研究实证,农户从事的行业和家庭到邻近集镇距离是影响农户生产性借贷最显著的因素,其次是性别、技能,最后是年龄、借贷率等因素[7]。
现已有报道大多局限于对现有金融制度下农户资金供需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未涉及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融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和南通市农业产业化下的水产养殖户为调研对象,对农户资金需求现状、融资需求意愿等进行描述分析,实证分析影响农户融资行为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泰州与南通2地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养殖户进行调查,共发放和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2份,问卷有效率为91%。
调查显示,被调查养殖户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高中水平,其中,初中学历占比达54%,高中学历占33%,小学学历占12%,大学学历仅占1%,说明在农村从事产业化养殖的农户具备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能力。农户养殖规模方面,样本农户每户参与养殖的劳动力平均为3.21人,户均年产值为19.5万元;约59%的样本农户承包的养殖面积在4.67~8.00 hm2。大多数养殖户认为合适的利率水平为6%。
2.2 样本地区水产养殖产业化情况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根据调查,泰州簖蟹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如东水产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相近,主要是松散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在此经营模式中龙头企业与养殖户联系的主要纽带是市场,即龙头企业对养殖户生产的水产品一次性收购,双方大多采用口头协议,自由买卖,价格随行就市。也有少数龙头企业按口头协议约定的形式向养殖户购买水产品的同时,还给予养殖户适当的技术指导及农业生产的物质支撑。以下从收购商对农户的资金或技术支持、农户与收购商的关系对资金稳定性的影响这2个方面调查分析。
2.2.1 收购商对农户的资金或技术支持 统计分析发现,样本农户中仅有9%的养殖户得到龙头企业给予的技术或资金方面的支持,4%的养殖户得到龙头企业给予的技术和资金双方面的支持,而78%的养殖户既没有得到龙头企业技术方面的支持,也没有龙头企业资金方面的支持。结果表明,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大多缺少龙头企业的技术与资金支持,水产养殖业产业化处于低水平、不完善的阶段。
2.2.2 农户与收购商关系对资金稳定性的影响 调查发现,目前被调查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收购商与养殖户之间一般只存在口头协议约定收购时间,对收购量与收购价并未事先确定,且约定仅建立在个人信用的基础上。有高达83%的农户认为与收购商之间的生产经营关系并不能够保证他们的资金稳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融通仍是一个难题。只有17%的农户认为与收购商之间的生产经营关系有助于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稳定。表明尽管养殖户与龙头企业有口头协议,但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联系不够紧密,养殖户资金并未因龙头企业而有所改善,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农户资金缺口及融资状况
2.3.1 农户资金缺口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82.41%的农户有资金需求,其中资金缺口在10万元以上的占到49.1%,缺口在5万~10万元之间的占40.0%(表1),说明在产业化背景下农户的资金需求量较大。调查结果表明,生产性资金需求一般用于扩大生产规模(41.2%)与维持正常营运(41%),上游企业拖欠货款是农户需要资金以维持正常生产营运的主要原因。在不考虑利率的前提下,农户期望的融资期限大多集中在3~5年,根据水产养殖业特征,在3~5年内还清所借贷款对养殖户来说比较合适。
表1 样本农户资金缺口
资金缺口
(万元) 频率
(%) 有效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1,3) 3.6 3.6 3.6
[3,5) 7.3 7.3 10.9
[5,10] 40.0 40.0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