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徐子苓是安徽合肥晚清时期重要的文学家,然而他的相关记载却少之又少,他诗文兼工,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来揭示晚清时期人民生活的疾苦以及其本身生活的艰难与挣扎。他作为清代桐城派的嫡传弟子,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为后人们称颂。本文将通过分析徐子苓的作品,来探究其诗文中体现的皖地文化。
【关键词】徐子苓 诗文 皖地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201
徐子苓是清代晚期以来相对而言较为有影响力的来自合肥文学家之一,他的诗作多学习于杜甫的风格,被称作“鸷悍”,倾向于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多反映人民真实的生活面貌,因而,通过探究他的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创作时期的合肥文化风俗甚至部分安徽地区的生活状态。
一、徐子苓其人
徐子苓(1812—1876),字叔伟,一字西叔,号毅甫,小字道士,晚年自署南阳老人、默道人、龙泉老牧。清合肥县东乡(今桥头集镇)龙泉村人。晚清官员,诗人,文学家。
徐子苓祖籍为江西南昌,后迁至安徽合肥,世代以务农为生。他的父亲徐钦因病早逝,因而家境贫寒,幸而有太守刘耀椿时常接济,才得以度日。徐子苓年少时喜欢读老子、庄子、孙子一类的书籍,“究心天下利病,视一时人皆不能出己上,尝放言谓名业可立致”。道光十五年(1835年),徐子苓得中乙未科举人。他性情耿直,不贪慕荣华富贵,甚至轻视达官显贵,因而不能被许多人所容忍,之后虽然多次赴京应试,但屡试不第,将近四十岁时,却也只能依靠变卖自己的诗文为生,卖得的钱,使用随意,因而生活并不十分宽裕。
徐子苓曾投靠池州太守陈源衮、安徽巡抚江忠源,参加镇压太平军,由此后来曾入曾国藩幕府当了三年的幕僚。同治五年(1866年),援例被选得知县,但是他并不喜欢做官,去做了教职,授和州学正,参修《安徽通志》。一年以后,徐子苓归隐于龙泉山下,曾国藩曾为他居住的地方写了一块“龙泉精舍”的匾额。买了一头黄牛,从此以后与黄牛一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以自己取了个号“龙泉老牧”。然而遭遇荒年,黄牛死,徐子苓很悲伤,不得不又以卖文为生。有一天,徐子苓穿着破衣服到巡抚衙门,找到朋友英翰巡抚,酒过三巡后,徐子苓蹙额曰:“大战初定,百废待举,君辈为犬官者,固乐如是手。”因起趋出,翰乃谢过,即命撤乐,固请留之。[1]
徐子苓早年曾师从于桐城派姚莹,为桐城派的嫡传弟子,还曾是李鸿章的启蒙老师之一。他的诗文被同是庐人的谭献所称颂,谭献曾选其诗与同邑戴家麟、王谦斋诗结集成册,称“合肥三家诗”。徐子苓性情“孤僻”,与性情“傲慢”的朱默存和性情“ 弛”的王谦斋并称为“庐州三怪”。徐子苓著有诗集《敦艮吉斋诗存》二卷,散文集《敦艮吉斋文存》四卷和《劫余小录》一卷。
二、徐子苓的诗文中的皖地文化
徐子苓师从于桐城派姚莹,是姚莹最赏识的弟子,姚莹死后,其家人请徐子苓为其做墓志铭,可见二人之间的师徒情分。虽然作为桐城派的嫡传弟子,徐子苓在诗文创作上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具有鲜明的特色。徐子苓的创作风格倾向于模仿杜甫,关注与现实生活,取材于生活实际,反映最真实的人、物、事等,且饱含深情。
(一)皖地文化之——物
徐子苓有一首很质朴的咏物诗
《咏卧牛石》
怪石嵯峨状似牛,形象不改已千秋。
风吹遍地如毛动,雨洒周身似汗流。
青草遍地难开口,长鞭任打不回头。
至今鼻上无绳桊,疑似谁家牧未收。[2]
这首诗所歌咏的卧牛石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青阳书院内,是一块巨大的白石,形状像一头耕牛。根据诗中描写来看,这块卧牛石的形象应该是天然形成的,卧在书院内岿然不动;“风吹遍地如毛动,雨洒周身似汗流”写出了这块卧牛石由来已久,并且栩栩如生,风吹雨打后就将一头真的耕牛一样;“青草遍地难开口,长鞭任打不回头”这两句是徐子苓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这头“牛儿”不仅不吃草,还任劳任怨,努力耕地;“至今鼻上无绳桊,疑似谁家牧未收”体现了这是一头忠诚老实的大耕牛,即使没有绳桊,它也依然在这里等着牧童。这首诗简单质朴,没有华丽的语言辞藻,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动的任劳任怨、勤劳耕耘且忠实的一头耕牛的形象,而这块卧牛石存在于长临河镇的青阳书院内,让我们自然的联想到书院对于学子的希望和期待,期望学子们能够拥有这头耕牛一样淳朴的精神。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个小镇民风的质朴无华,就像徐子苓本人一样,不慕富贵繁华,在国家需要时为国家出力,而后归隐田园,自由自在。
这首诗中的物名不见经传,而徐子苓《重修振风塔记》中的物则有名得多。这篇文章中的振风塔又名万佛塔,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区迎江寺内,坐落于长江边上,被称作是“万里长江第一塔”。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动工修建,至隆庆四年(1570年)竣工,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塔名取振兴文风之意。楼阁式砖石结构,八角七层,高80米,塔内有168级台阶可盘旋登塔顶。塔内有51块碑刻,嵌砖雕佛像600多尊。塔身各角共挑一飞角,飞角间有斗拱挑飞檐,飞角下悬风铃。塔顶有塔刹,顶尖为小葫芦形宝瓶。每层四周有石栏,栏高70厘米,上雕佛门图案。
振风塔在咸丰年间遭遇兵荒马乱,被毁,同治九年(1870年)得以重修,《重修振风塔记》是徐子苓专门为振风塔重修而做的文章,文中叙述了该塔的历史渊源到被毁、修复以及修复之后的恢弘大气,与此同时还附了一篇铭文,文笔细腻生动,颇有神韵:[3]
皖江之裔,江水东流,万马东下,伟哉!
然横跨,维兹巨塔,制仿西竺,拔地摩霄,神运鬼斩,素壁耀星,金轮碾日,山川炳灵,渊云辈出……[4]
每年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的时候,月亮高挂夜空,江中的塔影旁边突然幻化出无数的塔影,异彩纷呈,神奇妙绝。传说这是万里长江两岸的群塔聚集于安庆,向振风塔作一年一度的“朝觐”,因而,振风塔又有“长江塔王”之称。数百年来,风雨苍桑,“长江日浩荡,塔影流不去”。 振风塔的文化价值如今逐渐被人们所关注,2006年05月25日,振风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皖地文化之——人
无论是卧牛石还是振风塔都是徐子苓诗文中涉及到的皖地文化中的物,然而徐子苓的诗文中有哪些皖地的人呢?
之前提到,徐子苓师从于桐城派姚莹,并且是其最赏识的学生,因而姚莹去世后,其家人请徐子苓为其做墓志铭,那么这篇《桐城姚先生墓志铭》便是徐子苓写人的代表作之一。
姚莹是清代晚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因以十幸名斋,又自号幸翁,为桐城派古文主要创始人姚鼐的侄孙。
姚莹崇尚程朱理学,他“耽性理,兼怀济世”,做官做人皆清廉自守,被后人敬仰称颂。文学上,姚莹继承家学,名列“姚门四弟子”之中,其文继承桐城派的“义法”说,“才、学、识三者先立其本,然后讲求于格、律、声、色、神、理、气、味八者以为其用”,使文章“关世道而不害人心”,除阐释性理者外,包括论辨、序跋、赠序、书信、记传、杂文等,“举声音笑貌、性情心术、经济学问、志趣识见乃至家声境遇,靡不悉载以出”。
鸦片战争爆发后,姚莹积极参与抗英斗争,抵抗英国保卫台湾,成为抗英名将。
徐子苓在《桐城姚先生墓志铭》中对姚莹的描写和叙述,不加溢美之词,然而读者仍能够体会姚先生的人格魅力以及徐子苓与姚莹之间的师徒之情,关于师徒之间交往的种种,徐子苓仅寥寥数语就流露真情:
上下才十余年间,乱日多生,人死之日益众,而余今者从烽烟煨烬之余,诵先生之功绪,以论述其行事,独非幸欤?往与余贩盐九江,先生约共为贾,因师事焉。[5]
而徐子苓另一篇描写皖地人物的代表作则是《与刘军门书》。这篇文章是晚清著名将领刘铭传的英雄事迹,标题中的“刘军门”指的就是刘铭传。
刘铭传是晚清名臣,淮军将领,安徽合肥人,是台湾省的首任巡抚,洋务派骨干大臣之一。作为保台名将,刘铭传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人们广为传颂,尤其是家乡的人民。作为好友的徐子苓也不乏对其的敬佩之情:
立谈间,视执事(刘铭传)质厚而气雄,虽躯干等夷桀,然有呼吸百川,凌跨万夫之概。[6]
(三)皖地文化之——事
前面说到徐子苓的诗文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尤其是诗歌方面,徐子苓多通过对实际生活状况的描写,来反映清朝晚期合肥地区人民生活因为国家战乱而艰难与困窘。
例如,徐子苓的《乞食行四首寄张子蕃?乞食行四座闻之应涕零》:
庐阳城里白骨多,庐阳城外酣笙歌。
越禽代马有本性,侧身天地将如何?
威弧不弦岁载周,山中猿鹤悲清秋。
湖干余烬荡如洗,新鬼故鬼同啾啾。
刘伶一锸不去手,未知埋骨终何邱。
穷檐糠 啖不足,骠骑营中多弃肉。[7]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庐阳城里白骨多,庐阳城外酣笙歌”中的“白骨”和“笙歌”进行对比足以体现当时庐阳(今合肥)城里百姓城外官吏之间生活状况的天壤之别,百姓在忍受战乱之苦的同时还要忍受官吏和豪绅的强取豪夺,官吏无视百姓的苦难,只顾自己享乐,相比之下,官吏们灯红酒绿,百姓们却苦不堪言。
此外,还有《饭树谣》:
大妇作人婢,大男作人仆。
提携二龄孙,日仰粥厂粥。
粥冷冷于冰,粥稀不见粟。
官吏扬鞭 ,威严那敢触。
不如道旁树,尽饱无拘束。
朝饭树皮枯,暮饭树顶秃。
使君倘垂照,流恩及草木。[8]
诗中百姓男为仆,女为婢,带着弱小的儿孙只能喝冰冷的粥,人民过得还不如路边的树,不仅能够吃饱,还无拘无束……本诗与上一首诗都反映了历经战火之后的庐州地区,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处处显示出荒凉和萧条,以及饱受苦难的人民心中的无奈与悲凉。
三、小结
徐子苓作为在清朝晚期的文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安徽合肥人,他的文风就像他本人一样,浩然大气,不讲究辞藻华美,只关生活实际,关心百姓疾苦。我们从徐子苓的诗文中可以看到他生活时期的家乡的人、事物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因而他的诗文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能够带我们感受历史事实,感受家乡文化。
参考文献
[1]夏红兵主编.肥东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07:1128
[2]夏红兵主编.肥东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07:1632
[3]江山、何峰、储敏.伦徐子苓的文学创作特色及其成就[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55
[4]徐子苓.敦艮吉斋文钞[M].丛书集成续编:第16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434
[5]徐子苓.敦艮吉斋文钞[M].丛书集成续编:第16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405
[6]徐子苓.敦艮吉斋文钞[M].丛书集成续编:第16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397
[7]徐子苓.敦艮吉斋诗存[M].刻本.李国松.集虚草堂丛书.1886(清光绪十二年):卷二
[8]徐子苓.敦艮吉斋诗存[M].刻本.李国松.集虚草堂丛书.1886(清光绪十二年):卷一
【关键词】徐子苓 诗文 皖地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201
徐子苓是清代晚期以来相对而言较为有影响力的来自合肥文学家之一,他的诗作多学习于杜甫的风格,被称作“鸷悍”,倾向于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多反映人民真实的生活面貌,因而,通过探究他的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创作时期的合肥文化风俗甚至部分安徽地区的生活状态。
一、徐子苓其人
徐子苓(1812—1876),字叔伟,一字西叔,号毅甫,小字道士,晚年自署南阳老人、默道人、龙泉老牧。清合肥县东乡(今桥头集镇)龙泉村人。晚清官员,诗人,文学家。
徐子苓祖籍为江西南昌,后迁至安徽合肥,世代以务农为生。他的父亲徐钦因病早逝,因而家境贫寒,幸而有太守刘耀椿时常接济,才得以度日。徐子苓年少时喜欢读老子、庄子、孙子一类的书籍,“究心天下利病,视一时人皆不能出己上,尝放言谓名业可立致”。道光十五年(1835年),徐子苓得中乙未科举人。他性情耿直,不贪慕荣华富贵,甚至轻视达官显贵,因而不能被许多人所容忍,之后虽然多次赴京应试,但屡试不第,将近四十岁时,却也只能依靠变卖自己的诗文为生,卖得的钱,使用随意,因而生活并不十分宽裕。
徐子苓曾投靠池州太守陈源衮、安徽巡抚江忠源,参加镇压太平军,由此后来曾入曾国藩幕府当了三年的幕僚。同治五年(1866年),援例被选得知县,但是他并不喜欢做官,去做了教职,授和州学正,参修《安徽通志》。一年以后,徐子苓归隐于龙泉山下,曾国藩曾为他居住的地方写了一块“龙泉精舍”的匾额。买了一头黄牛,从此以后与黄牛一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以自己取了个号“龙泉老牧”。然而遭遇荒年,黄牛死,徐子苓很悲伤,不得不又以卖文为生。有一天,徐子苓穿着破衣服到巡抚衙门,找到朋友英翰巡抚,酒过三巡后,徐子苓蹙额曰:“大战初定,百废待举,君辈为犬官者,固乐如是手。”因起趋出,翰乃谢过,即命撤乐,固请留之。[1]
徐子苓早年曾师从于桐城派姚莹,为桐城派的嫡传弟子,还曾是李鸿章的启蒙老师之一。他的诗文被同是庐人的谭献所称颂,谭献曾选其诗与同邑戴家麟、王谦斋诗结集成册,称“合肥三家诗”。徐子苓性情“孤僻”,与性情“傲慢”的朱默存和性情“ 弛”的王谦斋并称为“庐州三怪”。徐子苓著有诗集《敦艮吉斋诗存》二卷,散文集《敦艮吉斋文存》四卷和《劫余小录》一卷。
二、徐子苓的诗文中的皖地文化
徐子苓师从于桐城派姚莹,是姚莹最赏识的弟子,姚莹死后,其家人请徐子苓为其做墓志铭,可见二人之间的师徒情分。虽然作为桐城派的嫡传弟子,徐子苓在诗文创作上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具有鲜明的特色。徐子苓的创作风格倾向于模仿杜甫,关注与现实生活,取材于生活实际,反映最真实的人、物、事等,且饱含深情。
(一)皖地文化之——物
徐子苓有一首很质朴的咏物诗
《咏卧牛石》
怪石嵯峨状似牛,形象不改已千秋。
风吹遍地如毛动,雨洒周身似汗流。
青草遍地难开口,长鞭任打不回头。
至今鼻上无绳桊,疑似谁家牧未收。[2]
这首诗所歌咏的卧牛石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青阳书院内,是一块巨大的白石,形状像一头耕牛。根据诗中描写来看,这块卧牛石的形象应该是天然形成的,卧在书院内岿然不动;“风吹遍地如毛动,雨洒周身似汗流”写出了这块卧牛石由来已久,并且栩栩如生,风吹雨打后就将一头真的耕牛一样;“青草遍地难开口,长鞭任打不回头”这两句是徐子苓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这头“牛儿”不仅不吃草,还任劳任怨,努力耕地;“至今鼻上无绳桊,疑似谁家牧未收”体现了这是一头忠诚老实的大耕牛,即使没有绳桊,它也依然在这里等着牧童。这首诗简单质朴,没有华丽的语言辞藻,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动的任劳任怨、勤劳耕耘且忠实的一头耕牛的形象,而这块卧牛石存在于长临河镇的青阳书院内,让我们自然的联想到书院对于学子的希望和期待,期望学子们能够拥有这头耕牛一样淳朴的精神。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个小镇民风的质朴无华,就像徐子苓本人一样,不慕富贵繁华,在国家需要时为国家出力,而后归隐田园,自由自在。
这首诗中的物名不见经传,而徐子苓《重修振风塔记》中的物则有名得多。这篇文章中的振风塔又名万佛塔,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区迎江寺内,坐落于长江边上,被称作是“万里长江第一塔”。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动工修建,至隆庆四年(1570年)竣工,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塔名取振兴文风之意。楼阁式砖石结构,八角七层,高80米,塔内有168级台阶可盘旋登塔顶。塔内有51块碑刻,嵌砖雕佛像600多尊。塔身各角共挑一飞角,飞角间有斗拱挑飞檐,飞角下悬风铃。塔顶有塔刹,顶尖为小葫芦形宝瓶。每层四周有石栏,栏高70厘米,上雕佛门图案。
振风塔在咸丰年间遭遇兵荒马乱,被毁,同治九年(1870年)得以重修,《重修振风塔记》是徐子苓专门为振风塔重修而做的文章,文中叙述了该塔的历史渊源到被毁、修复以及修复之后的恢弘大气,与此同时还附了一篇铭文,文笔细腻生动,颇有神韵:[3]
皖江之裔,江水东流,万马东下,伟哉!
然横跨,维兹巨塔,制仿西竺,拔地摩霄,神运鬼斩,素壁耀星,金轮碾日,山川炳灵,渊云辈出……[4]
每年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的时候,月亮高挂夜空,江中的塔影旁边突然幻化出无数的塔影,异彩纷呈,神奇妙绝。传说这是万里长江两岸的群塔聚集于安庆,向振风塔作一年一度的“朝觐”,因而,振风塔又有“长江塔王”之称。数百年来,风雨苍桑,“长江日浩荡,塔影流不去”。 振风塔的文化价值如今逐渐被人们所关注,2006年05月25日,振风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皖地文化之——人
无论是卧牛石还是振风塔都是徐子苓诗文中涉及到的皖地文化中的物,然而徐子苓的诗文中有哪些皖地的人呢?
之前提到,徐子苓师从于桐城派姚莹,并且是其最赏识的学生,因而姚莹去世后,其家人请徐子苓为其做墓志铭,那么这篇《桐城姚先生墓志铭》便是徐子苓写人的代表作之一。
姚莹是清代晚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因以十幸名斋,又自号幸翁,为桐城派古文主要创始人姚鼐的侄孙。
姚莹崇尚程朱理学,他“耽性理,兼怀济世”,做官做人皆清廉自守,被后人敬仰称颂。文学上,姚莹继承家学,名列“姚门四弟子”之中,其文继承桐城派的“义法”说,“才、学、识三者先立其本,然后讲求于格、律、声、色、神、理、气、味八者以为其用”,使文章“关世道而不害人心”,除阐释性理者外,包括论辨、序跋、赠序、书信、记传、杂文等,“举声音笑貌、性情心术、经济学问、志趣识见乃至家声境遇,靡不悉载以出”。
鸦片战争爆发后,姚莹积极参与抗英斗争,抵抗英国保卫台湾,成为抗英名将。
徐子苓在《桐城姚先生墓志铭》中对姚莹的描写和叙述,不加溢美之词,然而读者仍能够体会姚先生的人格魅力以及徐子苓与姚莹之间的师徒之情,关于师徒之间交往的种种,徐子苓仅寥寥数语就流露真情:
上下才十余年间,乱日多生,人死之日益众,而余今者从烽烟煨烬之余,诵先生之功绪,以论述其行事,独非幸欤?往与余贩盐九江,先生约共为贾,因师事焉。[5]
而徐子苓另一篇描写皖地人物的代表作则是《与刘军门书》。这篇文章是晚清著名将领刘铭传的英雄事迹,标题中的“刘军门”指的就是刘铭传。
刘铭传是晚清名臣,淮军将领,安徽合肥人,是台湾省的首任巡抚,洋务派骨干大臣之一。作为保台名将,刘铭传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人们广为传颂,尤其是家乡的人民。作为好友的徐子苓也不乏对其的敬佩之情:
立谈间,视执事(刘铭传)质厚而气雄,虽躯干等夷桀,然有呼吸百川,凌跨万夫之概。[6]
(三)皖地文化之——事
前面说到徐子苓的诗文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尤其是诗歌方面,徐子苓多通过对实际生活状况的描写,来反映清朝晚期合肥地区人民生活因为国家战乱而艰难与困窘。
例如,徐子苓的《乞食行四首寄张子蕃?乞食行四座闻之应涕零》:
庐阳城里白骨多,庐阳城外酣笙歌。
越禽代马有本性,侧身天地将如何?
威弧不弦岁载周,山中猿鹤悲清秋。
湖干余烬荡如洗,新鬼故鬼同啾啾。
刘伶一锸不去手,未知埋骨终何邱。
穷檐糠 啖不足,骠骑营中多弃肉。[7]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庐阳城里白骨多,庐阳城外酣笙歌”中的“白骨”和“笙歌”进行对比足以体现当时庐阳(今合肥)城里百姓城外官吏之间生活状况的天壤之别,百姓在忍受战乱之苦的同时还要忍受官吏和豪绅的强取豪夺,官吏无视百姓的苦难,只顾自己享乐,相比之下,官吏们灯红酒绿,百姓们却苦不堪言。
此外,还有《饭树谣》:
大妇作人婢,大男作人仆。
提携二龄孙,日仰粥厂粥。
粥冷冷于冰,粥稀不见粟。
官吏扬鞭 ,威严那敢触。
不如道旁树,尽饱无拘束。
朝饭树皮枯,暮饭树顶秃。
使君倘垂照,流恩及草木。[8]
诗中百姓男为仆,女为婢,带着弱小的儿孙只能喝冰冷的粥,人民过得还不如路边的树,不仅能够吃饱,还无拘无束……本诗与上一首诗都反映了历经战火之后的庐州地区,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处处显示出荒凉和萧条,以及饱受苦难的人民心中的无奈与悲凉。
三、小结
徐子苓作为在清朝晚期的文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安徽合肥人,他的文风就像他本人一样,浩然大气,不讲究辞藻华美,只关生活实际,关心百姓疾苦。我们从徐子苓的诗文中可以看到他生活时期的家乡的人、事物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因而他的诗文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能够带我们感受历史事实,感受家乡文化。
参考文献
[1]夏红兵主编.肥东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07:1128
[2]夏红兵主编.肥东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07:1632
[3]江山、何峰、储敏.伦徐子苓的文学创作特色及其成就[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55
[4]徐子苓.敦艮吉斋文钞[M].丛书集成续编:第16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434
[5]徐子苓.敦艮吉斋文钞[M].丛书集成续编:第16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405
[6]徐子苓.敦艮吉斋文钞[M].丛书集成续编:第16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397
[7]徐子苓.敦艮吉斋诗存[M].刻本.李国松.集虚草堂丛书.1886(清光绪十二年):卷二
[8]徐子苓.敦艮吉斋诗存[M].刻本.李国松.集虚草堂丛书.1886(清光绪十二年):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