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凤庆茶乡,有一位深得同行称道的年轻教师,他以其精湛的业务水平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成为茶乡语文教育领域里一颗耀眼的新星。专家们对他的评价颇高:“潜力巨大,有发展前途。”同龄人提起他时推崇备至:“他就是我的人生坐标。”家长们都夸赞他:“很有责任心,有能力,能把孩子调教得有出息。”学生对他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为有这样的好老师感到骄傲和自豪,跟了他,我们的高考就更有希望了。”他,就是凤庆县一中高三年级语文老师陈龙。
1998年,毕业于楚雄师专的陈龙被分配到凤庆县第一中学任语文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工作的渴望让初出茅庐的陈龙激动又不安。为了上好从教后的第一节课,他提前了解学生,多方查阅资料,彻夜钻研教材,第一份教案随着晨曦画上句号。他怕在教学中出现丁点纰漏,又拿着教案向教研组长及老教师请教。几易其稿后,终于写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教案。初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陈龙的信心和热情,从第一周起就听其他同志授课,写心得体会,吸取点点滴滴的经验,同时,学习专业知识。辛勤的劳动使他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迅速提高,很快成为全校的语文教研骨干。鉴于他的成绩,学校领导大胆地把他推向高三教学一线。年轻的陈龙在新的领域展翅翱翔。
当一个人把事业放在重要位置的时候,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他总是服从安排:分配他带的班,不是无人愿意接的“乱班”、“差班”,就是人数多、任务重的复读班。除了担任班主任外,他还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但他从不叫苦,从不言累。他天天超负荷运转:早晨,6点前就早早起床,先到学生宿舍督促学生起床上操,然后全身心投入到一天的紧张工作中去;晚上10点,他督促学生按时休息后,才安心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有时凌晨才回家。2006年春,高三年级179班学生觉得陈老师有点异样。他脸色泛黄,面庞消瘦,讲课时声音时断时续。有一次,他昏倒在讲台上。同学们哭着把他送到县医院,他苏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不要为我分散精力,要专心复习迎接高考。”
陈龙老师一直把做一名合格教师作为奋斗目标,除了勤恳工作,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外,他还抓紧时间学习新知识,掌握教育教学新技巧。为了学习先进的教研教改经验,他每年都订阅近10种教育杂志,还买了许多工具书。每逢节假日,他以“咬定学习不放松”的精神,常常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整天。凤庆县一中教务处对陈龙的评价是“备课认真,善于创新”。为了充实自己,他不顾拮据的经济条件,于2001年考入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函授班。函授期间,他年年被评为“优秀学员”,做笔记20多本近50万字。他一面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一面用超常的毅力投入紧张的函授学习中,一丝不苟地完成阅读、写作等大量的学习任务。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陈龙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越教越新,越教越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写作和阅读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他讲授的课,由读设疑、因读析情、借读明理的教学环节紧紧相扣,不仅使学生陶醉,连前来听课的教师、家长也为之赞叹不已。陈龙的语文课形式多样,开设了活动课、阅读课、选修课等。他把“关注汶川大地震”、“校园焦点”等活动课引入课堂,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全方位、高品位地学习语文。《读者》、《杂文报》等优秀报刊成为阅读课的主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想。选修课举办文章欣赏、语法修辞等一系列专题讲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他教的一位女生说:“听陈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完全没有昔日那种照本宣科、鹦鹉学舌的感觉。”
陈老师不仅博学,而且紧跟信息化浪潮,推进信息化教学。他深入钻研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的整合上为凤庆一中的语文教育改革辟出蹊径。2003年10月,省教育厅验收凤庆一中为省一级三等完中时,他所上的多媒体示范课,赢得了省教科院专家的好评。他还多次为新教师上多媒体教学公开课。多媒体的运用对学习语文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丰富的学科知识使他的教学更是得心应手,语文教学效果极为显著。2006年,陈龙带的毕业班179班,创造了文科二层次考取25名大学生的纪录而轰动了全校。2007年、2008年他所带的毕业班,语文学科平均成绩连续两年居临沧市前茅,所教学生马鹏燕、李建发分别为2007、2008年临沧市文科第一名。陈龙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表彰,并被评为县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
陈龙从教10年,有8年的时间担任班主任工作,这是一件辛苦、琐碎而烦人的苦差事,许多人避之不及。然而面对学生充满期待的眼睛,他挑起了重担。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他高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从不姑息迁就,而是循循善诱,充满爱心。陈龙老师用一颗真爱、博爱的心赢得全体学生的信任,同学们都说:“做陈老师的学生,真好!”
陈龙的敬业与品德,深深地印在他所教过的每一位学生心中。2007年,临沧市高考文科状元马鹏燕进入上海财经大学的第一天,就给陈老师写感谢信:“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就没有我的一切。”考取云师大的张宁同学,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在老父亲的陪同下找陈老师谢恩。饱含泪水的张宁深知,要不是陈老师鼓励他克服困难,坚持上学,并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接济,他可能早就辍学打工去了。提到陈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段廷同学泣不成声地说:“要不是陈龙老师送我到医院及时治疗,也许我早就没命了,更谈何上大学。”这发自肺腑的语言,感人至深的场面,只有付出了太多艰辛与代价的陈龙才能体会到它的分量与价值。对后进学生,陈龙更是关怀备至,从不嫌弃,学生因此把他当作最信任的人。有一位学生因父母感情不和,经常闹矛盾,导致精神萎靡,意志消沉,陈龙知道情况后,经常到学生家里做思想工作。在他的鼓励下,这个学生走出困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最后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在给陈老师的信中,这位学生深情地写道:“陈老师,是您的爱心点燃了我对生活的向往,是您给了我精神的重生……”
“我的眼里为什么饱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因工作勤勉,作风踏实,成绩突出,有好几所中学想高薪聘请他,但均被陈龙婉言谢绝了。有人对此不理解,他说:“我的成长离不开凤庆一中,我愿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付出一切。”
在学校组织的“树教师形象,展师德风采”的演讲比赛中,陈龙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是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人,就想当个好教师。但是,做个燕雀无妨飞,振翅更觉天地宽。”这是他奉献精神的写照。
作者单位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李配亮◇
1998年,毕业于楚雄师专的陈龙被分配到凤庆县第一中学任语文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工作的渴望让初出茅庐的陈龙激动又不安。为了上好从教后的第一节课,他提前了解学生,多方查阅资料,彻夜钻研教材,第一份教案随着晨曦画上句号。他怕在教学中出现丁点纰漏,又拿着教案向教研组长及老教师请教。几易其稿后,终于写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教案。初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陈龙的信心和热情,从第一周起就听其他同志授课,写心得体会,吸取点点滴滴的经验,同时,学习专业知识。辛勤的劳动使他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迅速提高,很快成为全校的语文教研骨干。鉴于他的成绩,学校领导大胆地把他推向高三教学一线。年轻的陈龙在新的领域展翅翱翔。
当一个人把事业放在重要位置的时候,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他总是服从安排:分配他带的班,不是无人愿意接的“乱班”、“差班”,就是人数多、任务重的复读班。除了担任班主任外,他还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但他从不叫苦,从不言累。他天天超负荷运转:早晨,6点前就早早起床,先到学生宿舍督促学生起床上操,然后全身心投入到一天的紧张工作中去;晚上10点,他督促学生按时休息后,才安心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有时凌晨才回家。2006年春,高三年级179班学生觉得陈老师有点异样。他脸色泛黄,面庞消瘦,讲课时声音时断时续。有一次,他昏倒在讲台上。同学们哭着把他送到县医院,他苏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不要为我分散精力,要专心复习迎接高考。”
陈龙老师一直把做一名合格教师作为奋斗目标,除了勤恳工作,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外,他还抓紧时间学习新知识,掌握教育教学新技巧。为了学习先进的教研教改经验,他每年都订阅近10种教育杂志,还买了许多工具书。每逢节假日,他以“咬定学习不放松”的精神,常常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整天。凤庆县一中教务处对陈龙的评价是“备课认真,善于创新”。为了充实自己,他不顾拮据的经济条件,于2001年考入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函授班。函授期间,他年年被评为“优秀学员”,做笔记20多本近50万字。他一面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一面用超常的毅力投入紧张的函授学习中,一丝不苟地完成阅读、写作等大量的学习任务。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陈龙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大胆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越教越新,越教越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写作和阅读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他讲授的课,由读设疑、因读析情、借读明理的教学环节紧紧相扣,不仅使学生陶醉,连前来听课的教师、家长也为之赞叹不已。陈龙的语文课形式多样,开设了活动课、阅读课、选修课等。他把“关注汶川大地震”、“校园焦点”等活动课引入课堂,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全方位、高品位地学习语文。《读者》、《杂文报》等优秀报刊成为阅读课的主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想。选修课举办文章欣赏、语法修辞等一系列专题讲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他教的一位女生说:“听陈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完全没有昔日那种照本宣科、鹦鹉学舌的感觉。”
陈老师不仅博学,而且紧跟信息化浪潮,推进信息化教学。他深入钻研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的整合上为凤庆一中的语文教育改革辟出蹊径。2003年10月,省教育厅验收凤庆一中为省一级三等完中时,他所上的多媒体示范课,赢得了省教科院专家的好评。他还多次为新教师上多媒体教学公开课。多媒体的运用对学习语文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丰富的学科知识使他的教学更是得心应手,语文教学效果极为显著。2006年,陈龙带的毕业班179班,创造了文科二层次考取25名大学生的纪录而轰动了全校。2007年、2008年他所带的毕业班,语文学科平均成绩连续两年居临沧市前茅,所教学生马鹏燕、李建发分别为2007、2008年临沧市文科第一名。陈龙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表彰,并被评为县级语文学科骨干教师。
陈龙从教10年,有8年的时间担任班主任工作,这是一件辛苦、琐碎而烦人的苦差事,许多人避之不及。然而面对学生充满期待的眼睛,他挑起了重担。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他高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从不姑息迁就,而是循循善诱,充满爱心。陈龙老师用一颗真爱、博爱的心赢得全体学生的信任,同学们都说:“做陈老师的学生,真好!”
陈龙的敬业与品德,深深地印在他所教过的每一位学生心中。2007年,临沧市高考文科状元马鹏燕进入上海财经大学的第一天,就给陈老师写感谢信:“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就没有我的一切。”考取云师大的张宁同学,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在老父亲的陪同下找陈老师谢恩。饱含泪水的张宁深知,要不是陈老师鼓励他克服困难,坚持上学,并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接济,他可能早就辍学打工去了。提到陈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段廷同学泣不成声地说:“要不是陈龙老师送我到医院及时治疗,也许我早就没命了,更谈何上大学。”这发自肺腑的语言,感人至深的场面,只有付出了太多艰辛与代价的陈龙才能体会到它的分量与价值。对后进学生,陈龙更是关怀备至,从不嫌弃,学生因此把他当作最信任的人。有一位学生因父母感情不和,经常闹矛盾,导致精神萎靡,意志消沉,陈龙知道情况后,经常到学生家里做思想工作。在他的鼓励下,这个学生走出困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最后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在给陈老师的信中,这位学生深情地写道:“陈老师,是您的爱心点燃了我对生活的向往,是您给了我精神的重生……”
“我的眼里为什么饱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因工作勤勉,作风踏实,成绩突出,有好几所中学想高薪聘请他,但均被陈龙婉言谢绝了。有人对此不理解,他说:“我的成长离不开凤庆一中,我愿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付出一切。”
在学校组织的“树教师形象,展师德风采”的演讲比赛中,陈龙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是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人,就想当个好教师。但是,做个燕雀无妨飞,振翅更觉天地宽。”这是他奉献精神的写照。
作者单位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李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