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讨了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上机实习课的重要性,围绕如何提高上机实习课质量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上机实习课 责任心 引导 辅导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的教学走进了学校。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有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各中小学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普及课程。计算机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教学中既有理论课,又有上机实习课,但可以想象,如果只上理论课而不实习,哪怕理论课讲得再好,学生也是不可能学会操作计算机的。 特别是在职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上机实践教学环节十分关键,应该充分重视上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要认真上好每一堂上机实习课,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师的责任心,每节上机课要有明确内容
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很容易在上机课中出现“混堂”现象,将学生放任自流,部分同学坐在计算机面前显得无所事事,要么玩游戏,要么看看这个、浏览浏览那个,爱学习的同学也只是机械地照着课本进行操作,没有确切的目标,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好,机器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爱岗敬业,认真备课,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在课中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组织教学。每一次上机实习课任课教师都要像上理论课一样来精心设计自己本次课的实习目的、内容、重点、难点等,要明确每次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而且,要注重将上机实习内容和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和结合起来。
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监督、检查
在一些学生们的思想里,就觉得上机就是为了玩,是好玩,学生喜欢打游戏、聊天、看电影,不然上机有什么意思呢。有的学生家里有电脑,一直是把电脑当作娱乐工具;有的学生喜欢上网吧,在网吧完全把电脑作为休闲娱乐工具,满足自己的娱乐兴趣。这不仅是计算机老师的烦恼,也是家长们的苦恼。改变学生把电脑当作娱乐工具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将电脑作为一种学习和办公工具的观念,这是引导学生用心来学习、实践和练习的首要问题,也是对学生将来人生的一大好事。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在机房上机操作前,首先在机房通过机房的投影仪屏幕把主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清楚上机“任务”,让学生自己分析设计具体的“分任务”及解决办法。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对于某些复杂的操作,有时甚至通过投影仪对学生演示整个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或是通过网络软件,例如电子极域教室软件,用服务器控制学生工作站的屏幕来演示重要的操作步骤;或是将事先制成的多媒体课件按教学的需要随时变换组合,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播放,引导学生的上机实习。将数据、文字、图象、声音有机地融为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练习要充足,难易层次要分明,不能一个模式,不管学生的个人情况如何不同都必须完成同样的作业。要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动手做题,又要对基础好的学生有较高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发表自己见解的舞台。
对学生的操作要及时检查和作出评价,这样既能督促学生珍惜有限的上机时间,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又能让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信心更足,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三、教师上课认真辅导是上好实习课的重要环节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在实习课上找个凳子一坐就不管了,应巡视辅导,充分发挥教师在上机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在课堂巡视中检查学生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否正确、规范,在检查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和错误,对学生或提醒、或启发、或鼓励,对练习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总结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操作要领,从而加快学生操作能力的巩固和提高。对问题不但要细致的分析讲解,而且还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反复示范,让学生对操作步骤有充分理解,并能根据要领熟练掌握。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学会所操作的内容,教师的责任心也得到充分体现。
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对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生的反映情况要有所了解,哪些知识是学生易于接受的、哪些是比较难懂的等等,把这些经验总结下来,到了下节课教师就能够更好的把握课堂节奏,有针对性地承前启后地组织教学,这对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培养能力强的学生,协助教师上机辅导。上机课时,经常会出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问题不断,而教师一人辅导不及的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分组,培养班上几个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当组长,先重点指导,使各组组长先掌握操作,然后由组长帮助任课教师对各组的其他学生进行輔导,让各组的每个学生都学会操作,既解决了有时教师辅导不及的困难,又提高了同学们相互学习的热情和互帮互助的精神,提高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
作为计算机教师要高度重视上机课,关爱每一位学生,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原则,采用适合自身实际教学的最优方法,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实提高计算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上机实习课 责任心 引导 辅导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的教学走进了学校。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有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各中小学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普及课程。计算机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教学中既有理论课,又有上机实习课,但可以想象,如果只上理论课而不实习,哪怕理论课讲得再好,学生也是不可能学会操作计算机的。 特别是在职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上机实践教学环节十分关键,应该充分重视上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要认真上好每一堂上机实习课,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师的责任心,每节上机课要有明确内容
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很容易在上机课中出现“混堂”现象,将学生放任自流,部分同学坐在计算机面前显得无所事事,要么玩游戏,要么看看这个、浏览浏览那个,爱学习的同学也只是机械地照着课本进行操作,没有确切的目标,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好,机器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爱岗敬业,认真备课,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在课中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组织教学。每一次上机实习课任课教师都要像上理论课一样来精心设计自己本次课的实习目的、内容、重点、难点等,要明确每次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而且,要注重将上机实习内容和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和结合起来。
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监督、检查
在一些学生们的思想里,就觉得上机就是为了玩,是好玩,学生喜欢打游戏、聊天、看电影,不然上机有什么意思呢。有的学生家里有电脑,一直是把电脑当作娱乐工具;有的学生喜欢上网吧,在网吧完全把电脑作为休闲娱乐工具,满足自己的娱乐兴趣。这不仅是计算机老师的烦恼,也是家长们的苦恼。改变学生把电脑当作娱乐工具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将电脑作为一种学习和办公工具的观念,这是引导学生用心来学习、实践和练习的首要问题,也是对学生将来人生的一大好事。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在机房上机操作前,首先在机房通过机房的投影仪屏幕把主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清楚上机“任务”,让学生自己分析设计具体的“分任务”及解决办法。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对于某些复杂的操作,有时甚至通过投影仪对学生演示整个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或是通过网络软件,例如电子极域教室软件,用服务器控制学生工作站的屏幕来演示重要的操作步骤;或是将事先制成的多媒体课件按教学的需要随时变换组合,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播放,引导学生的上机实习。将数据、文字、图象、声音有机地融为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练习要充足,难易层次要分明,不能一个模式,不管学生的个人情况如何不同都必须完成同样的作业。要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动手做题,又要对基础好的学生有较高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发表自己见解的舞台。
对学生的操作要及时检查和作出评价,这样既能督促学生珍惜有限的上机时间,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又能让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信心更足,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三、教师上课认真辅导是上好实习课的重要环节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在实习课上找个凳子一坐就不管了,应巡视辅导,充分发挥教师在上机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在课堂巡视中检查学生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否正确、规范,在检查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和错误,对学生或提醒、或启发、或鼓励,对练习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总结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操作要领,从而加快学生操作能力的巩固和提高。对问题不但要细致的分析讲解,而且还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反复示范,让学生对操作步骤有充分理解,并能根据要领熟练掌握。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学会所操作的内容,教师的责任心也得到充分体现。
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对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生的反映情况要有所了解,哪些知识是学生易于接受的、哪些是比较难懂的等等,把这些经验总结下来,到了下节课教师就能够更好的把握课堂节奏,有针对性地承前启后地组织教学,这对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培养能力强的学生,协助教师上机辅导。上机课时,经常会出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问题不断,而教师一人辅导不及的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分组,培养班上几个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当组长,先重点指导,使各组组长先掌握操作,然后由组长帮助任课教师对各组的其他学生进行輔导,让各组的每个学生都学会操作,既解决了有时教师辅导不及的困难,又提高了同学们相互学习的热情和互帮互助的精神,提高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
作为计算机教师要高度重视上机课,关爱每一位学生,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原则,采用适合自身实际教学的最优方法,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实提高计算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