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成为现实。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信息源泉,为任务式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网络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为协作式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促进了个体化自主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环境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66
电脑的普及,科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学习。2011版化学新课标修改使用后,电脑、多媒体手段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变的越来越普及,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因此,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的研究就变得非常必要。以下笔者就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化学自主学习方式进行探究。
一、网络环境下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方式
网络环境下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方式是一种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资源开展的化学自主学习方式。网络环境可以给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资源。学生只要按照自身所需,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信息来提取相应的知识,而老师则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有关的学科内容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展示,以便各种阶梯层次的学生获得和提取各自所需的拓展性和延展性的学习资源。一些触及现代科技的问题,如“纳米技术”“温室效应”等都可以采用这一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的核心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学会了学习与探究的方式、办法和媒介,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化学学习过程成为兴趣盎然的科学探索旅程。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各类搜索引擎,收集众多资料后,通过初步筛选,积累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信息,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网络资源为自主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是探索知识的信息源泉。例如,在“温室效应”等环境保护类课题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先通过百度网站、央视纪录片等搜集资料,然后再进行模拟实验探究,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并非“放羊吃草”,教师只顾袖手旁观。利用多媒体信息网络,教师给学生提出各自的任务,学生通过各类搜索引擎、网络调查等方式,在攻克层层阻碍后完成任务,这样的过程即网络环境下的任务自主学习过程。互联网中有着如繁星般数不清的信息,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像导火索一样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不断搜索、筛选,获得有用的相关信息。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所要学习的章节体系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小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在网络环境中利用各种手段多方位、多角度地搜索答案,交付任务。如学习第5章第2节《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时,就可以采用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探究性学习方式。首先教师提出问题:钢铁厂是怎样把铁矿石炼成生铁的?生铁又如何炼成钢?学生带着教师交代的任务,运用必要的网络支持完成科学探究,有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作为引导者,先提出疑问,布置任务,提前向学生展示评价自主学习活动的量规,并在探索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咨询。再利用Flash制作一个炼铁高炉,向内加入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原料后进行加热,引导学生思考高炉内发生的变化,然后随着反应的发生,将相关的化学方程式逐渐展现在高炉旁边,学生一目了然。通过这种网络创设携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有效地确定各阶段的任务目标,再经过自身钻研分阶段实现目标,进而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对学生认知体系的构建、化学学习兴趣的提升非常有利。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不仅提升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積极性,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满足和成就感,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网络环境下基于协作的自主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而获得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形成多种假设,用多种观点完整、全面地看待同一个问题。可见,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协作式学习。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开展得较少,而在信息化时代,利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可促进学生和老师间的相互交流。“教”与“学”在这种网络联系和双向沟通的互动中得以不断调整和发展。例如,“从电冰箱的使用到臭氧层的破坏”为主题的课题探究包括制冷剂中氟氯昂与臭氧的反应原理,地球、臭氧层、人类之间的联系,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无氟冰箱的制冷原理等,涉及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生态环境的研究。教师可根据制定的科学探究过程,自己建立一个网页,链接相关网站和网上下载的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在网站上开设相关的论坛,为学生提供讨论、协作、答疑的平台。探究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在网站课题中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搜索查找有用信息,再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最终在论坛上发表自己对所提问题的想法以及实施策略。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应的评价激励措施,以便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每一位成员就会用心地揣摩、探寻、学习,后依照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将自己的想法发表在论坛上,并努力将自己的想法叙述得准确、有内涵、有吸引力。短短45分钟的一堂化学课,每个学生都数次甚至数十次发表看法、见解。每个目标问题的最后,教师依据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选择典型的观点加以分析、引导、提炼。这种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四、网络环境下基于个体化的自主学习方式
个体化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既能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其特点为: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合适各自的习惯挑选学习方法,可以按照各自的精力制定学习的进度,可以按照各自的能力挖掘教材的深度。每个学生认知的前期修养、认知习惯和技能、认知风格都有较大的不同,而在传统的 化学
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暇顾及学生认知能力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常常按照“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授课。这样的课堂常常出现“胃口小的吃不下,胃口大的吃不饱”,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中小学通信网络的大面积普及和升级,信息网络的交互性为这一难题带来了福音。当课堂教学现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时,当学生海量的、集中的、充满个性的学习需求让教师疲于应付时,当课堂外的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社会让学生产生了更多的关注与兴趣时,信息技术赋予了学生更加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按照各自的能力、爱好来选择通过网络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例如,在化学金钥匙科技竞赛的辅导中,我们调用多媒体资源信息库中的题库、视频、Flash动画、图片等,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解决疑惑,了解各式观点,见识各式方法。按照需求,教研组自己设计并制作课件,利用服务器终端实现网络共享以实施对学生面广量大的辅导。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交互中得到及时的反馈与认可,大大激励了主体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激发其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而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个体来讲,既能减轻课堂上怕出错的心理障碍,还能在自主挑选的练习中增强自信心,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能使个体达成满意的自我提升。再者,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加有利。
总之,探索基于网络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时,首先教师需进一步加强对于网络知识和内涵的自身学习,同时考虑每个个体的差异性,不可忽视个体的个性特点、认知态度、兴趣能力及学习习惯,转变一切阻碍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教学观念和压制学生个性的教学行为。其次,让学生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完全放手不管。教師在日常化学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鉴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否则学生将会在广阔的网络资源面前束手无策。
再者,
要注意利用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实现师生互动,突破师生交流的单向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当然,信息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利用互联网开展化学学习固然有它的优势,但仅凭网络学习是不可能完成所有教学的,只有与传统的有效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①蓝青:自主探究,授人以渔.中国电化教育.2004.2
②杨开城:教学设计技术——教师的核心专业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12.8
③杨淑红: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与体会【J】.基础教育课程.2006.5
④蒋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基础教育参考.2015.9
(责任编辑罗艳)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环境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66
电脑的普及,科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学习。2011版化学新课标修改使用后,电脑、多媒体手段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变的越来越普及,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因此,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的研究就变得非常必要。以下笔者就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化学自主学习方式进行探究。
一、网络环境下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方式
网络环境下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方式是一种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资源开展的化学自主学习方式。网络环境可以给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资源。学生只要按照自身所需,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信息来提取相应的知识,而老师则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有关的学科内容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展示,以便各种阶梯层次的学生获得和提取各自所需的拓展性和延展性的学习资源。一些触及现代科技的问题,如“纳米技术”“温室效应”等都可以采用这一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的核心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学会了学习与探究的方式、办法和媒介,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化学学习过程成为兴趣盎然的科学探索旅程。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各类搜索引擎,收集众多资料后,通过初步筛选,积累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信息,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网络资源为自主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是探索知识的信息源泉。例如,在“温室效应”等环境保护类课题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先通过百度网站、央视纪录片等搜集资料,然后再进行模拟实验探究,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并非“放羊吃草”,教师只顾袖手旁观。利用多媒体信息网络,教师给学生提出各自的任务,学生通过各类搜索引擎、网络调查等方式,在攻克层层阻碍后完成任务,这样的过程即网络环境下的任务自主学习过程。互联网中有着如繁星般数不清的信息,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像导火索一样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不断搜索、筛选,获得有用的相关信息。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所要学习的章节体系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小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在网络环境中利用各种手段多方位、多角度地搜索答案,交付任务。如学习第5章第2节《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时,就可以采用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探究性学习方式。首先教师提出问题:钢铁厂是怎样把铁矿石炼成生铁的?生铁又如何炼成钢?学生带着教师交代的任务,运用必要的网络支持完成科学探究,有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作为引导者,先提出疑问,布置任务,提前向学生展示评价自主学习活动的量规,并在探索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咨询。再利用Flash制作一个炼铁高炉,向内加入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原料后进行加热,引导学生思考高炉内发生的变化,然后随着反应的发生,将相关的化学方程式逐渐展现在高炉旁边,学生一目了然。通过这种网络创设携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有效地确定各阶段的任务目标,再经过自身钻研分阶段实现目标,进而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对学生认知体系的构建、化学学习兴趣的提升非常有利。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不仅提升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積极性,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满足和成就感,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网络环境下基于协作的自主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而获得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形成多种假设,用多种观点完整、全面地看待同一个问题。可见,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协作式学习。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开展得较少,而在信息化时代,利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可促进学生和老师间的相互交流。“教”与“学”在这种网络联系和双向沟通的互动中得以不断调整和发展。例如,“从电冰箱的使用到臭氧层的破坏”为主题的课题探究包括制冷剂中氟氯昂与臭氧的反应原理,地球、臭氧层、人类之间的联系,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无氟冰箱的制冷原理等,涉及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生态环境的研究。教师可根据制定的科学探究过程,自己建立一个网页,链接相关网站和网上下载的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在网站上开设相关的论坛,为学生提供讨论、协作、答疑的平台。探究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在网站课题中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搜索查找有用信息,再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最终在论坛上发表自己对所提问题的想法以及实施策略。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应的评价激励措施,以便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每一位成员就会用心地揣摩、探寻、学习,后依照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将自己的想法发表在论坛上,并努力将自己的想法叙述得准确、有内涵、有吸引力。短短45分钟的一堂化学课,每个学生都数次甚至数十次发表看法、见解。每个目标问题的最后,教师依据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选择典型的观点加以分析、引导、提炼。这种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四、网络环境下基于个体化的自主学习方式
个体化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既能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其特点为: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合适各自的习惯挑选学习方法,可以按照各自的精力制定学习的进度,可以按照各自的能力挖掘教材的深度。每个学生认知的前期修养、认知习惯和技能、认知风格都有较大的不同,而在传统的 化学
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暇顾及学生认知能力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常常按照“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授课。这样的课堂常常出现“胃口小的吃不下,胃口大的吃不饱”,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中小学通信网络的大面积普及和升级,信息网络的交互性为这一难题带来了福音。当课堂教学现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时,当学生海量的、集中的、充满个性的学习需求让教师疲于应付时,当课堂外的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社会让学生产生了更多的关注与兴趣时,信息技术赋予了学生更加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按照各自的能力、爱好来选择通过网络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例如,在化学金钥匙科技竞赛的辅导中,我们调用多媒体资源信息库中的题库、视频、Flash动画、图片等,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解决疑惑,了解各式观点,见识各式方法。按照需求,教研组自己设计并制作课件,利用服务器终端实现网络共享以实施对学生面广量大的辅导。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交互中得到及时的反馈与认可,大大激励了主体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激发其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而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个体来讲,既能减轻课堂上怕出错的心理障碍,还能在自主挑选的练习中增强自信心,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能使个体达成满意的自我提升。再者,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加有利。
总之,探索基于网络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时,首先教师需进一步加强对于网络知识和内涵的自身学习,同时考虑每个个体的差异性,不可忽视个体的个性特点、认知态度、兴趣能力及学习习惯,转变一切阻碍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教学观念和压制学生个性的教学行为。其次,让学生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完全放手不管。教師在日常化学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鉴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否则学生将会在广阔的网络资源面前束手无策。
再者,
要注意利用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实现师生互动,突破师生交流的单向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当然,信息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利用互联网开展化学学习固然有它的优势,但仅凭网络学习是不可能完成所有教学的,只有与传统的有效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①蓝青:自主探究,授人以渔.中国电化教育.2004.2
②杨开城:教学设计技术——教师的核心专业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12.8
③杨淑红: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与体会【J】.基础教育课程.2006.5
④蒋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基础教育参考.2015.9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