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妮·赉诺克斯(Annie Lennox)不再是那个倾倒众生的歌剧女主角玛杜沙了,更不是流行漂亮的新浪潮乐队Eurythmics里那个不可捉摸的女主唱,她带着冰冷漠然的容颜,苍老而安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像一摞没法层析的平面。《Bare》,11首新歌,流水行云一般穿过胸膛,然后绕回到眼前越堆积越高越缭乱的驿动。
犹豫了很久,要不要介绍这张可能需要花上不少时间才能让你得到真实印象的唱片?说明一下:并非因为它缺欠感染力,也并非里头如何高深玄虚,事实的情况是歌手本人叫我产生了惶惑甚至是吃紧,微微地出了点汗。很久以来就有个毛病,入唱片店常常报出一串叫店员小伙子挤眉弄眼的音节,可除了被揶揄“小姐你几岁”,多半也只能失望而归。认真说起来,1954年出生,Annie基本上算得母亲辈,对于许多比我还要年轻的时尚音乐爱好者,这个名字绝对过于陌生。与她同一时期还有过不少著名女歌手像Cyndi Lauper、Madonna、The Bangles,都曾经是最爱。这些狷介高蹈的形象,在一个逝去的舞台曾经上演过一幕幕辉煌,多少妙曼姿仪、巧笑嫣然……而今不复传奇。人错在在乎形式上的不朽,不肯相信有些东西会随流年一并去了,总想如何才能把闪亮牢牢拽在手里。
《Bare》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一种恋旧物的心理,而且是那种爱捡便宜货的癖好。我大概不属于凄清冷落端坐在酒吧里消费Billy Holiday的一类,甚至Carpenter都有些贵。看来Annie Lennox就足够了,会比Madonna具有政治意味的《American Life》好一点,至少接近一点(在精神实质上)。
迫不及待地想拥有它,还因为看到Annie对专辑名称的解释:一个内心世界,也许容易破碎容易分裂,但不曾完全地化为齑粉,把它曝露出来,作为一个成熟的女人,我已经不是20来岁的艺人了,希望自己接近一些更为核质的问题所在。
更为核质的问题会是什么?认真想起卡米尔·克洛岱尔(Camille Claudel)刀下的雕刻,一个女人最纯正的悲哀隐没在挖空双瞳之后,头颅是模糊的,面目是模糊的,感观是模糊的,只有绝望那么清晰。那份岁月对年轻身体的吞噬刻入生死,其间痛楚蚀骨销魂。重温电影《罗丹的情人》时,我的脑子里开始盘旋着某个想法:其实,她与爱情的对峙只不过一块地毯,被导演搬来垫脚——要把情节发展下去就得渲染这个。而Camille更本质之悲剧在于她不肯与生活和解,终身活在年轻女孩对艺术以及对情感的狂热梦想中,让自己不停歇地飙,像一团不羁的风,一直飙到崩断维系理智和才华的细弦。在她而言裸露代表伤口,代表疼痛,代表撕裂却没有治疗的可能。Claudel无疑正是尼采所描述的“艺术上敏感的人”:他聚精会神于梦,因为他要根据梦的景象来解释生活的意义,为了生活而演习梦的进程;他清楚地经验到,决非只有愉快亲切的景象,还有严肃、忧愁、悲怆、阴暗……
但Annie Lennox显然不是那一类艺术家,她要超然得多,尽管这种超然与伟大相去甚远。所以她会在朝圣的早晨,用如同阳光破晓的歌唱,告诉我充满这个世界的不是阴霾,不是潮湿,也不是丑陋,而是A Thousand Beautiful Things。在梅雨季节把这首歌翻来覆去地放,“I never want to close my eyes again”,一个信念美丽上升,睁开眼睛,大大地,多久不曾这么充满期待地观看与聆听?当我还是一个浑身带刺的初中女生,会以为哭泣的骆驼或者不再来的雨季已经是生命的全部;当我长大了一点,很快又埋入了矫揉的自闭,一度相信生命就仅仅是不能承受之轻;我在深夜里读陈染、读亦舒、读Woolf,让O'Connor和Joplin的声音把灵魂都吸慑;无助像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威胁,身处闹市与僻居一室没有什么分别。
不想与内心或者外界和解,以这些种方式躲避人群,我的朋友告诉我说,你活得太坚硬了。
坚硬也是这张《Bare》的封皮给我的最初感觉,画面上的人像无论造型、色泽还是轮廓,都显示了非同一般之冰冷,仿佛雕塑,整块石头凿刻出来,一开始根本不知道它有没有办法被进入。恰恰使我惊异的是:柔软和温暖散发于剥开之后,坦诚的赤裸,来得格外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