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日渐凸现。笔者结合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发展现状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既区别于研究生、本科教育阶段培养的网络软件技术开发师、网络系统集成师,更不同于中技类学校培养的网络操作员、网络维护员,高职培养的是面向中小型企业、公司、学校、行政事业单位的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设计员、网络安全与维护员,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工程设计能力、网络软件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开发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将成为面向应用领域的网络工程师。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中小型企业网络管理员岗位要求的调查,发现中小型企业对网络管理员的典型要求如下。
(1)掌握数据网络基础知识,精通TCP/IP、AAA、交换路由,熟悉CISCO、华为、JUNIPER等主流厂商的网络设备,拥有相应的实施经验;
(2)了解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相关知识;
(3)熟悉网络设备:一般的交换机、路由器、网络协议;
(4)深入了解Windows、ilnlx和数据库系统机制,熟练完成系统管理、系统配置的相关;
(5)懂网管软件的安装、调试、使用;
(6)悉常用的网络安全产品;
(7)具备网络及通信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
(8)管理和维护公司网站,保证公司网站的正常运行。
通过上面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对网络管理员知识面的要求非常广,几乎覆盖了网络知识的大部分内容,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要求:如何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对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如何把握好所授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如何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而我们面临的现状是:一方面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
●改革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要根据国家关于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方向。坚持面向社会、与IT行业发展实际接轨,严格按照“拓宽口径、重在应用、强化技能、适应需要”的原则,在对网络技术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改革的基本思路
为了有效实施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深入进行社会和行业调查研究,分析相关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从而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虽然许多院校做了很多工作,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学校需要不断地进行社会需求和行业调研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
其次,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必需、够用、适当考虑发展潜力”的理论教学体系。对基础理论课教学,不要求理论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对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度;对实验和技能课的设置,加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试行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逐步向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引导的教学模式发展。增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设计型、动手型、综合型实验及实训课程。
第三,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较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是一个好专业的必备条件,必须以强化教师培训和引入企业工程师相结合,完善教师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管理规范,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是继续推进产教结合,为推进工学结合提供坚实的体制基础。兼顾学校教学和企业发展两个方面的需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推进“订单培养”,为行业企业输送适合他们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另外,笔者认为,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借鉴。学生一方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在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公立的)中接受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在内的义务教育。这对企业就有一定的要求,要配置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学生,并配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指导学生,这对工程师也有要求,他必须能够在教师和工程师之间进行快速的角色转换。
第五,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制度。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各个方面与国外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研,不断地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解决高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发展现状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既区别于研究生、本科教育阶段培养的网络软件技术开发师、网络系统集成师,更不同于中技类学校培养的网络操作员、网络维护员,高职培养的是面向中小型企业、公司、学校、行政事业单位的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设计员、网络安全与维护员,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工程设计能力、网络软件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开发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将成为面向应用领域的网络工程师。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中小型企业网络管理员岗位要求的调查,发现中小型企业对网络管理员的典型要求如下。
(1)掌握数据网络基础知识,精通TCP/IP、AAA、交换路由,熟悉CISCO、华为、JUNIPER等主流厂商的网络设备,拥有相应的实施经验;
(2)了解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相关知识;
(3)熟悉网络设备:一般的交换机、路由器、网络协议;
(4)深入了解Windows、ilnlx和数据库系统机制,熟练完成系统管理、系统配置的相关;
(5)懂网管软件的安装、调试、使用;
(6)悉常用的网络安全产品;
(7)具备网络及通信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
(8)管理和维护公司网站,保证公司网站的正常运行。
通过上面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对网络管理员知识面的要求非常广,几乎覆盖了网络知识的大部分内容,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要求:如何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对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如何把握好所授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如何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而我们面临的现状是:一方面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
●改革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要根据国家关于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方向。坚持面向社会、与IT行业发展实际接轨,严格按照“拓宽口径、重在应用、强化技能、适应需要”的原则,在对网络技术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改革的基本思路
为了有效实施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深入进行社会和行业调查研究,分析相关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从而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虽然许多院校做了很多工作,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学校需要不断地进行社会需求和行业调研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
其次,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必需、够用、适当考虑发展潜力”的理论教学体系。对基础理论课教学,不要求理论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对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度;对实验和技能课的设置,加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试行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逐步向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引导的教学模式发展。增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设计型、动手型、综合型实验及实训课程。
第三,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较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是一个好专业的必备条件,必须以强化教师培训和引入企业工程师相结合,完善教师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管理规范,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是继续推进产教结合,为推进工学结合提供坚实的体制基础。兼顾学校教学和企业发展两个方面的需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推进“订单培养”,为行业企业输送适合他们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另外,笔者认为,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借鉴。学生一方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在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公立的)中接受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在内的义务教育。这对企业就有一定的要求,要配置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学生,并配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指导学生,这对工程师也有要求,他必须能够在教师和工程师之间进行快速的角色转换。
第五,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制度。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各个方面与国外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研,不断地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解决高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