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通知: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1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主要包括8个方面。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各地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中小学校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中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 基本运动技能 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樂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要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各级体育教研部门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的指导要贯穿课程的整个过程。

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要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各校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各地各校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健全责任机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本区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定期向党委和政府汇报,督促地方做好相关工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指导工作,督促学校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积极推广中小学校选聘“健康副校长”。中小学校要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强化督导检查


  各地要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作为督导评估内容,将学生体质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督导评估。督导评估结果要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相关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各地各校要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
  转载:教育部网站2021年4月25日
  网址: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 moe_947/202104/t20210425_528082.html(2021年5月17日)
  (编辑 安思齐)
其他文献
游戏本身因其独特的虚拟与现实关系是广大学者研究重点,其中,乙女游戏区别于其他类别游戏的关键是:其给予玩家极高沉浸感。本文采用文本分析、问卷调查及网络民族志的方法,通过对游戏内主线剧情分析、核心玩家调查问卷法和深度玩家访谈法研究二次元乙女游戏沉浸感主要来源。
目的了解中医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连续4年对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科室分布、感染部位、病原菌检出和抗菌药物使用及送检情况。结果2015-2018年共调查住院患者2274例,医院感染患者41例(4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79%、2.54%、1.81%和1.31%;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其他科室,4年间平均现患率为11.5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依次为21.08%、20.74%、27.2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市场变化的日新月异,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以及发展逐渐趋向成熟,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在大数据背景之下,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市场的发展需求,许多企业以及产品的市场营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迫切需要在大数据背景下对市场营销方式进行变革,进行准确的营销,科学地预测消费者的行为,推销相关产品并优化客户关系管理,在元素内自定义产品个性化营销组合,实现营销的高效转化,从而达到使企业以及产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基于此,对大数据背景下市场营销方式的变革进行研究具备一定的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认知水平,为护理管理者开展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自制问卷采用以便利抽样法抽取宁夏地区15所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72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知识两部分。结果调查对象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知识正确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其好发部位、严重并发症和主要临床表现,正确率分别为92.8%、75.7%和64.4%;排在后三位的依次为基本预防措施、药物预防措施和物理预防措施,正确率分别为24.2%、25.8%和46.8%。其中对深静脉血栓
1970年,Friedenstein首次从骨髓中分离出一种多能基质细胞,呈梭形,可以进行体外克隆和多向分化,被称为CFU-Fs(colony-forming unit fibroblasts),随后发现这种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是间叶组织细胞谱系的共同前体细胞,因其具有干细胞的部分特性,而被命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BMSCs是一种能够进行体外贴壁增殖、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异质性细胞群,其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细胞谱系。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呼兰河传》采用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复调叙事策略,在运用儿童视角呈现童真纯粹、轻松愉快的童年生活时,也穿插使用成人视角进一步透视现实生活的荒谬与怪异,在视角的呈现与转换中,营造出交织互融的喜剧与悲剧氛围。其喜剧性主要体现为儿童视角下的陌生化效果和游戏精神;悲剧性则于包含着女性意识与抒情意味的成人视角中深刻而含蓄地表达出来。复调叙事使得《呼兰河传》的喜剧与悲剧氛围融合延伸,深化了作品在主体建构与现实刻画方面的思想内涵,挖掘出平淡日常背后的人生悲剧与国民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