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应用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结构主要由附墙导座、导轨主框架、架体折叠单元、提升、防坠、防倾、控制等系统组成。其中架体折叠单元由框加焊接组件、型钢脚手板、斜撑杆、剪刀撑杆、外侧钢丝防护网,内翻板等组成,由工厂制作为定型构件并折叠起来以方便运输,现场打开即可迅速吊装就位,实现了脚手架作业的机械化。
  关键词:智能;折叠;升降平台
  1.组成
  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主要由附墙导座、导轨主框架、架体折叠单元、提升、防坠、防倾、控制等系统组成。架体折叠单元由框加焊接组件、型钢脚手板、斜撑杆、剪刀撑杆、外侧钢丝防护网,内翻板等组成。
  1-附墙导座(含防坠装置);2-导轨;3-提升设备(一体式倒挂葫芦);4-上吊挂件;5-下吊点;6-附墙螺栓组件;7-钢制防护网片;8-钢制脚手板;9-钢制密封翻板;10-立杆;11-踢脚板;12-斜撑杆;13-已建楼层;14-待建楼层
  2.特点
  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施工工艺适用于高层、超高层等施工,在施工方法上有显著的特点,具体如下:
  1.改善作业环境、消除危险搭设作业,有效降低高空坠落事故率。
  2.脚手架作业机械化,升降运行和安全监控智能化,有效的解决了升降脚手架防坠问题。
  3.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
  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吊安装流程
  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吊安装流程如下图:
  3.1.1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吊安装准备工作
  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有劳动部门核发的架工操作证。
  2.在组装前应对所有操作人员作全面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操作规程交底,必要时可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有关升降脚手架操作的书面考试,考试合格人员才允许上岗操作。
  3.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安装前,应对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构配件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检查验收并有质量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3.1.2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架体折叠单元组装
  1.架体的组装按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平面布置方案的布设图和分段吊装图的顺序逐段进行,组装具体要求为:从架体转角处端部开始,依次吊安装。
  1)首先在地面将架体折叠单元打开将上下节用上下节立杆连接件和夹板及M16×40六角螺栓连接起来。
  2)然后用M16×40六角螺栓将脚手板打开并用斜撑杆连接牢固。
  2.在地面将已打开的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单元按分段吊装要求将待吊装段的2到3个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单用螺栓组件连接好,并根据吊装要求安装好机位。具体安装要求如下:
  1)固定机位安装按如下顺序进行安装
  首先于需安装固定机位的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单元端部安装脚手板导轨连接件,安装脚手板与导轨连接件的同时安装固定机位支承件于外立杆上。
  以上两步安装完成后再安装导轨下节,用M16×65mm螺栓连接固定机位支承件和脚手板导轨连接件,安装完导轨下节后再安装下吊点桁架和下吊点,并用M16×120螺栓可靠连接。
  安装完成下吊点桁架及下吊点后,再依次用M16螺栓安装下吊点连接件和下吊加强件。
  2)中间机位按如下顺序进行安装
  安装中间机位之前首先于第二层、第三层脚手板上安装水平小桁架,同时于小桁架和底层安装活动机位支承件,于上四层安装活动机位连接件。
  安装好上一步所述小桁架及支承件后再安装导轨。
  安装好导轨后再安装下吊点桁架和下吊点,并用M16×65mm螺栓可靠连接。安装完成下吊点桁架及下吊点后,再依次用M16螺栓安装下吊点连接件和下吊加强件(安装方法与固定机位相同)。
  3.1.3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架体折叠单元的吊装
  1.将塔吊小吊钩或吊车吊钩钩挂在安装架体折叠单元立杆上部如上页图所示的吊装立杆吊钩及卸扣的环形钩内,塔吊吊钩钢丝绳必须理顺,不能钩挂或缠绕折叠架单元杆件,以防止起吊时钢丝绳突然弹开发生架体损坏或伤人事故。并保证起吊后架体折叠单元基本垂直。
  2.用塔吊或吊车起吊到平面布置图端部起点的机位处。
  3.校正架体折叠单元的两个方向的垂直度,同时应保证架体折叠单元内侧脚手板面距楼板外侧面或墙面的距离为425±5mm,并保证架体折叠单元与楼板外侧面法向垂直。吊装到位校正好后立即安装下部二个附墙固定导向座,且在每个附墙固定导向座上平面处导轨上安装好二个定位承载扣件。
  4.检查附墙固定导向座已与建筑结构可靠连接,定位承载扣件已全部装好后,脱开塔吊吊钩,并将上部起吊吊钩及吊装立杆拆除,准备下一吊的吊装。
  5.重复2~4条的步骤,逐次进行其它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吊装段的吊装。当新的吊装段而到待安装处时,应首先用导轴将待安装架段与已安装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侧面的孔对齐连接好,每层脚手板间里外各连接二处,再按2~4条的步骤进行安装。
  6.当吊装到平面布置图中连接板处时,用螺栓组件将连接板和外侧防护钢丝网与架体折叠单元牢固连接好后才吊装另一侧的架体架体折叠单元。
  7.当吊装到端部或转角阴阳角处时,按正常吊装方法吊装,只需注意阴阳角架体吊装前需先安装于一边的架体。
  3.1.4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内外密封防护
  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内侧用花纹钢板制作为翻板结构与楼面无缝连接,外围用钢丝网全封闭,在高层建筑施工平台上工作如同室内作业一般。
  1.底部密封和内侧防护处理
  当架体折叠单元吊装就位后,应将架体折叠单元的大小翻板均全部打开,实施底部密封和内侧防护。   2.转角处的密封处理
  转角处也用花纹钢板以工厂制作和现场制作相配合全部密封到位。
  3.异型结构处的密封处理
  异型结构处也用专用密封板或密封翻板封闭并搭接于建筑结构上。
  4.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外侧的防护处理
  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整个外侧均用带框架的定型钢板拉伸菱形孔网全封闭。
  5.架体端部的封闭处理
  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折叠架架体端部亦用定型钢板拉伸菱形孔网全封闭。
  6.施工电梯和物料平台的封密处理
  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在与施工电梯和物料平台伸入架体内安装在建筑结构处的端部也必须用定型钢板拉伸菱形孔网全封闭。
  3.1.5安装配电线路
  由于电动葫芦安装在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底部,故配电线路按实际要求可铺设在第二层脚手板下部,配电线路为加工定制的带定型插头插座的定型电缆对口插接,每一种型号规格的定型电缆有不同孔眼的插头插座,从制作上就扗绝了接错线的隐患。
  3.1.6智能提升系统的安装
  智能提升系统由重力传感器、智能分机箱及由倒挂电动葫芦和上、下吊挂件、倒链装置组成,通过上吊挂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形成独立的提升体系。
  3.2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外防护网
  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外防护网最外面是角钢和扁铁做的米字型骨架,里面设置一层有较高强度的孔洞较小的棱形钢丝网,或—层孔洞较大的且直径较粗的钢丝网再加一层孔洞较小的钢丝网(也可以是薄钢板棱形拉网),是有较高强度的钢丝网。
  3.3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与施工电梯的处理
  本工程施工电梯始终位于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下方,与架体无干涉。施工电梯笼升到最高处与升降平台底层,走出施工电梯即可从楼层内上一层楼转进升降平台架体内。
  3.4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与物料平台之间的技术处理措施
  使用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工程每栋楼一般都设置有2~4个物料平台。
  物料平台与平台架体之间的技术处理措施:拆除一个2.4m折叠架架体单元下面二层脚手板和外侧防护钢丝网,在架体中间往二边分按1.5m和2.1m每层各留二个孔径φ32的预留孔,然后安装附墙支座和自升降料台。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折叠架拆除脚手板和外防护钢丝网的两个端部在架体内安装端部封网。
  3.5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升降
  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在组装完成后要“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首次安装完毕及使用前检查验收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
  本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升降采用倒链电动葫芦升降,并配设专用电气控制线路,该电控专用线路设有漏电保护、错断相保护、过载保护、正、反转、单独升降、整体升降和接地保护,自动控制等装置,且有指示灯指示。线路绕建筑物一周架空布设在架体内。
  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提升程序:
  3.5.1准备工作
  1.升降前应做好必须的准备工作,首先预紧提升链条,检查吊点、吊环、吊索情况,转轮式防坠器的情况,及密封板情况等,并对使用工具,架子配件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提升。
  2.设置安全防护区域在升降的升降平台区域下方地面划出安全区域,且必须有专人警戒守护,严禁与拆架无关的人员进入该区域。
  3.上层需附着固定导向座的墙体结构的砼强度必须达到或超过10MPa方可进行升降,从上往下数的第二层结构砼强度达到15Mpa,第三层的砼强度达到20MPa。上层需附着预留孔或预埋螺帽件完好符合要求能满足及时固定导向座等。
  4.当每个机位的提升系统良好且固定可靠时,提升链条将张紧预定力,此时计算机将告知准备工作完成,可进行提升工作,否则应排除故障后重试。
  3.5.2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提升
  经按“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提升、下降作业前检查验收表”的要求检查确认可以提升后,便可发出指令开始提升,提升时可整栋楼的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所有机位同时—起提升,也可分组分区提升,当无故障报警自行停机时,可一次提升到位。
  当有故障时,应及时排除故障后再重新提升。提升过程中注意导轨垂直度,特别是顶部固定导向座应与其下的二个固定导向座同在一垂直面中并成一条直线,否则暂停提升进行调整。
  当提升到底部固定导向座离开导轨后,停止提升并将该固定导向座卸下移往顶部对正导轨处安装好,然后方可继续提升。
  提升快到位之前,应将所有定位用的固定扣件全数松掉。
  提升到位停机后,首先将密封板全数封闭好后再及时全数上好定位扣件,当部分扣件位置过高时,应在其下加上垫高件。定位扣件全数固定上紧后,便可进行卸荷工作。
  当有5级以上大风、大雾和下雨等天气时,不得进行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升降工作。
  3.5.3卸荷
  发出卸荷指令,提升链条将全部放松,连接在提升链条上的传(动)力倒链环链也随之放松,如定位装置连接可靠,则卸荷几秒内即可完成,否则,应重新固定再次卸荷。卸荷完成后可取消传力钢丝绳与升降架的连接。
  1.当取消传力倒链环链与升降架的连接后进行特殊构件的上移工作。
  2.当所有机位可靠卸荷后,可进行倒链工作,倒链时电动葫芦电机反转,自动倒链系统将把传力倒链环链恢复到升降前的状态。上述几道程序完成后,即可关机、停机,一次升降便已完成,经再次复检后便可供下次继续使用。这样,整个一个完整的提升程序便已全面完成,再次升降时,只要重复上述的程序,架子便可进行新的一次升降。   3.6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拆除
  本工程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在提升到顶拆除。为确保安全可靠而又快速的拆除该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请按以下拆架程序拆除架体。
  3.6.1设置安全防护区域在拟拆架区域下方地面划出安全区域,且必须有专人警戒守护,严禁与拆架无关的人员进入该区域。
  3.6.2拆架前的准备工作
  1.拆架前技术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对人员进行分工,且通信可靠。
  2.拆架时必须切实注意安全,必须先卸除所有使用荷载,清除架体上的所有建筑垃圾等。
  3.拆架前必须准备好所有拆架工具,如所需扳手等。
  4.架子工作业时,必须佩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严禁穿高拖鞋或硬底带钉易滑鞋作业,工具及零件应放在工具包内,服从指挥,集中思想、相互配合,拆除下来的材料不乱抛、乱扔。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作业下方不准站人,架子工不准在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上打闹、嬉笑。
  5.整个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升降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有关安全规定,严禁抛扔。
  6.架子拆除后应及时将设备、构配件及架子材料运走或分类堆放整齐。
  7.架子利用塔吊向上提升拔出时,整个架子上严禁站有任何人员。
  3.6.3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拆除
  1.清除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2.将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内的所有提升装置拆除,并吊至地面分名别类的码放整齐。注意提升设备及控制设备等拆除、吊离时必须有保护措施,以免造成损坏。
  3.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拆除顺序与其组装顺序相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吊离用钢丝绳(或尼龙带)钩挂牢在分组处的架体折叠单元上节的吊钩上,塔吊稍往上提将其张紧。
  2)将塔吊吊挂住的架体折叠单元上节的连接螺栓拆除,先拆折叠单元上下节之间 的立杆连接螺栓和钢丝网连接螺栓,再拆折叠单元上节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接螺栓。
  3)指挥塔吊将该折叠单元上节慢慢往上吊,待与其它折叠单元上节脱离后再吊放至地面平放。
  4)地面操作人员将该架体折叠单元上节的四根斜撑杆拆除后将其恢复到折叠状态,在折叠单元的两侧立杆贴近处用铁丝穿过立杆孔后挷紧,以利运输。杆孔后挷紧,以利运输。
  5)重复步骤1)~4),依次将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折叠单元上节拆除、吊离和恢复到折叠状态。
  6)将吊离用钢丝绳(或尼龙带)钩挂牢在分组处端部的导轨上节的小横杆上,在导轨与固定导向座配合处的上下方各装一个防止固定导向座滑动的扣件,塔吊稍往上提将其张紧,然后先拆除该处导轨上、下节连接处的连接螺栓,吊至地面再分名别类的码放整齐,然后依次将其它导轨及顶部固定导向座拆除。
  7)将吊离用钢丝绳(或尼龙带)钩挂牢在分组处端部的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折叠单元下节的吊环上,在导轨与固定导向座配合处的上下方各装一个防止固定导向座滑动的扣件,塔吊稍往上提将其张紧,然后先拆除该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折叠单元下节与暂未拆除的折叠单元下节的连接螺栓,并拆除固定导向座的附墙连接螺栓,再指挥塔吊将该折叠单元和导轨下节和固定导向座慢慢往上吊放至地面平放,然后依次将其它导轨下节及固定导向座和架体折叠单元下节拆除。
  8)地面操作人员将该架体折叠单元上节的四根斜撑杆拆除后将其恢复到折叠状态,在折叠单元的两侧立杆贴近处用铁丝穿过立杆。
  4.应用效益
  智能折叠式高层施工升降平台的应用提高了高层建筑施工外防护的安全性,能显著减少高空坠物坠落事故、改善高空施工作业环境、提高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提高节能减排绿色文明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编委会.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方法的现状,然后重点介绍了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施工方法,主要从地下连续墙施工法、沉井法、盾构法和沉管法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就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下空间;施工方法;发展趋势;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建筑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
期刊
摘要: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规划也逐渐成了其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城市规划中,小城镇居住建设也起着积极的带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地区差异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使得小城镇居住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西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居住建设中也有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对城镇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就要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促进小城镇居住建设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前国内外盾构工程市场非常活跃,前景相当广阔,也形成了较成熟的结构设计计算理论和工程实践体系,但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的质量缺陷仍存在一些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典型故障。本文即分析了这些典型故障的成因,并详细阐述了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典型故障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典型故障;刀盘;地下水  一、典型故障的含义  故障主要是指设备器械丧失其规定功能,引起加工改造对象的质量下降甚至损坏,从而阻
期刊
摘要:双侧壁导坑法由于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和生态环境,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广泛应用。本文以某工程为例探讨了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述  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铁路大跨度双线埋深围岩较差的Ⅴ级围岩条件下的行车隧道开挖,且开挖断面在40m2~120m2之间的隧道。某铁路隧道进口K2+960~K2+920由于围岩为松散覆盖层、强风化及中风砂岩,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病害成因,然后提出了检测与防治的具体措施。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因所受水荷载及温度变化等条件的不利影响,建成后往往带病运行,运行后又有一个老化过程,因此需要精心检查、维护和修理才能保证其安全运行。本文在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病害;检测;防治;  一、水工混凝土建筑物检测问题分析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各种病害、缺陷
期刊
摘要:文章以秦岭隧道为例,对双侧壁导坑法和三台阶七步流水施工法进行了比较,从施工进度、经济效果和施工安全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今后类似条件下的公路大断面隧道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公路大断面隧道;双侧壁导坑法;三台阶七步流水施工法;隧道施工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交通量也在逐年递增,高速公路也从传统的四车道更多的向六车道、八车道发展,相应的,山区高速公路的大断面隧
期刊
摘要:从目前建筑工程来看,基础工程是重要的施工内容,只有提高基础工程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达标。基于这一认识,在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中,应结合基础工程的施工实际,做好基础工程施工工作。在目前的基础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保证基础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对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有正确的认识,并对深基坑中支护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具体施工措施,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
期刊
摘要:高速铁路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不仅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设计,还需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把关,浇筑后及时养护,实时观察检测混凝土质量。  关键词:质量控制;混凝土裂缝;防裂措施  随着时代进步,高速铁路行业蓬勃发展,目前国内也已修建多条高速铁路。沪昆客运专线长昆二标从进场施工到现在已接近尾声,在整个施工过程严格控制了混凝土的质量,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现将施工中关于混凝
期刊
摘要:无支架翻模施工技术因为其独特的优点,被应用到公路桥梁薄壁墩施工中已经有段历史了。本文主要分析了薄壁墩无支架翻模施工特点,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并论述了高墩施工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关键词:公路;桥梁;薄壁墩;无支架;翻模;施工  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工程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施工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工程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一些高山丘陵地域,因为地势陡峭、高差大、场地有限,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房屋装修装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室内装饰环境,人们不仅要求舒适整洁,更要求展现一定的风格和韵味,随着消费者的逐渐提高,也客观对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介绍了室内装饰装修的前期规划筹备管理工作,及施工阶段实施管理工作,以期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