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前口服芍药甘草汤对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PEP)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拟行ERCP的患者1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2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术前0.5 h予以吲哚美辛栓肛塞,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症状评分、腹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并评估2组患者术后PEP和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PEP分级和严重程度[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结果 (1)术后治疗组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00%(3/75)、18.67%(14/75),低于对照组的13.33%(10/75)、33.33%(2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术后2 h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24 h治疗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2组患者术后24hCRP、PCT、IL-6、IL-10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术后24h治疗组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术后,2组患者PEP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治疗组PEP患者APACHE 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ERCP术前连续口服芍药甘草汤可降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减轻PEP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降低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方剂水陆二仙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理机制,为其临床运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文献,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获取芡实、金樱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Gen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糖尿病肾病主要靶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巴戟天-淫羊藿药对防治老年痴呆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收集巴戟天、淫羊藿的化学成分,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类药性、血脑屏障透过率等参数以及结合文献报道筛选其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TTD、DiGSeE等数据库筛选出老年痴呆症相关的疾病靶点,并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取交集即为药物与疾病的共同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巴戟天-淫羊藿药对活性成分-共同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基于S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