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品德教学设计智慧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以鲜活的教学纪实为例证,从理论的思考、策略的运用、课堂的实效等方面,唤起一线品德教师对于品德学科教学实质的认识,懂得运用教育智慧于教学实践中,创设以生为本的高效品德课堂教学。
【关键词】智慧 高效 体验 启示
叶澜教授曾说过:“要用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笔者对此深有感悟:回想所听过的优质品德课课堂,其鲜明的共同点皆是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将课堂演变为师生共生共荣的载体,焕生出美丽与璀璨。
一、用智慧搭建拨动学生心弦的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品德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切实提高品德教学实效。
而品德课中情境的创设,并非易事。教师就如同“编剧”,既要将情境建构得“合情合理”,又得“入情入理”,最佳效果是“至情悟理”。实现这一目标,非“智慧”不能成就。比如:在讲解《看问题要全面》时,教师采用“栅栏遮挡斑马”的漫画导入,在“看”中让学生感悟“问题”需要“全面”的眼光;讲解《爱护公用设施》时,教师根据公用设施受损图例编写歌曲《最近有点烦》导入,赋“口水歌”以“新要义”,趣味中不乏内涵;讲到《关爱残疾人》时,运用“体验”导入,感受“看不见”与“听不见”的无助……这些情境的建构都有赖于师者对所讲内容的“领悟”与“诠释”。
情境建构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所收获。因而,教师的指导参与至关重要,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引导和启发学生多角度提问,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胆小的同学自信起来,让回避的学生勤思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放飞学生的思想,促进他们在知识、能力、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协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二、用智慧设计启动学生心智的追问
笔者认为:“触动心灵”“拨动心智”从而“影响行为”方为界定一堂品德课成败的标准。因而,运用智慧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拷问学生心智的问题是要务。
曾听过一堂充满智慧追问的课,执教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是《孝敬父母》一课。当学生们在交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后,老师对同学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小明家境一般,但勤学懂事,酷爱艺术。他非常喜欢弹钢琴,很渴望能够拥有一架钢琴,但钢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学习费用也很高,爸爸妈妈承担不易。
讲到此,老师戛然而止,在学生们探寻的注视中,老师抛出问题:小明是否应该向父母提出购买钢琴进行学习的要求呢?
学生们立刻分成“赞成”“反对”两派,老师依据原生态把学生分为正方反方,让学生们各自陈述理由。辩论既有事由,又恰逢学习“孝敬”,当时,孩子们辩得有理有据,谁也难以说服谁。
坐在教室后面的我欣慰于学生们思维活跃的同时,不由得为执教老师捏了一把汗:这个辩题如何收尾呢?说,是孩子求知心切,情理之中;不说,是孩子少年老成,有体念父母之情,“情”与“理”最是难舍!
学生们在激辩中似乎也感觉到难分伯仲,渐渐安静下来,用期待的目光等待老师的“正确答案”。
只见这位老师面带从容的微笑,成竹在胸地开口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明是怎样做的吗?”这一问,绕过辩题,回马枪般地将学生们带回到先前的事件中,“知道吗?小明终于没忍住钢琴对他的吸引,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妈妈。他的爸爸妈妈经过商量答应了小明的要求。”
此时,学生们已完全从刚才的激辩中走了出来,个个陷入对事件的深思。该师环顾学生们的表情,再一次追问:“你是怎么看待小明父母的决定的呢?如果你是小明,你又有怎样的心情?”经此一问,学生们个个踊跃地谈观点,说心情,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事件中的人物,体谅着父母的苦心,诉说着自己的决心。就此,“孝敬父母”就是要“理解、体谅父母”已渐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原本难以搭建的孩子与父母间的体谅,用这样的一件小事,用这样的寥寥数问,让学生们在辩论中“冲突矛盾”“化解矛盾”,说理于无形,明理于无觉。尤其是在辩论之后的“回笔”,恰到好处,浑然天成,令我大为折服。
教育家陶行知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上述两个课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有了后者的巧设、智问,才能吸引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互动角色,在体验别人的事件中丰富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教育智慧振奋学生的热情,也带给我许多思考。
三、用智慧生成引人深思的课堂延伸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可能成为幸福的人,而且会给别人带来危害。一个人离开校门的时候,可以有些知识没掌握,但他必須是一个聪明人。品德课堂的成功标志,就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亦能以智慧引领行为,益己益人。
例如,有教师在《关爱地球母亲》一课的最后环节,向学生求救:“同学们,我们的地球母亲经常受到人类的伤害,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呀?”等学生交流各自的“金点子”后,教师顺势引导:“网络征集宣传警示语这个主意真不错。下面老师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开展活动。首先设计一句好听好记又能打动人的话,发表在班级博客上,让关爱地球母亲这一话题引发更多人的思考与关注!”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思维灵感,同时以智慧的课堂延伸,唤起共鸣,改变德行。
让学生成为聪明人,教师一定不能没有智慧。笔者认为:品德课程要彻底告别那种“说教”的老旧方式,最可依仗的就是教师的智慧。只有智慧教师才能用恰当的策略让学生从“小事件”中悟出“大道理”;反过来,再运用初步形成的处事方法、是非观乃至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运用中验证经验,锻炼心智,积累智慧,成为能够从容应对生活、能够品味幸福的“聪明人”。?
【参考文献】
[1] 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汪利兵.教育行动研究:意义、制度和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4] 陈桂生.学校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智慧 高效 体验 启示
叶澜教授曾说过:“要用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笔者对此深有感悟:回想所听过的优质品德课课堂,其鲜明的共同点皆是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将课堂演变为师生共生共荣的载体,焕生出美丽与璀璨。
一、用智慧搭建拨动学生心弦的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品德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切实提高品德教学实效。
而品德课中情境的创设,并非易事。教师就如同“编剧”,既要将情境建构得“合情合理”,又得“入情入理”,最佳效果是“至情悟理”。实现这一目标,非“智慧”不能成就。比如:在讲解《看问题要全面》时,教师采用“栅栏遮挡斑马”的漫画导入,在“看”中让学生感悟“问题”需要“全面”的眼光;讲解《爱护公用设施》时,教师根据公用设施受损图例编写歌曲《最近有点烦》导入,赋“口水歌”以“新要义”,趣味中不乏内涵;讲到《关爱残疾人》时,运用“体验”导入,感受“看不见”与“听不见”的无助……这些情境的建构都有赖于师者对所讲内容的“领悟”与“诠释”。
情境建构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所收获。因而,教师的指导参与至关重要,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引导和启发学生多角度提问,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胆小的同学自信起来,让回避的学生勤思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放飞学生的思想,促进他们在知识、能力、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协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二、用智慧设计启动学生心智的追问
笔者认为:“触动心灵”“拨动心智”从而“影响行为”方为界定一堂品德课成败的标准。因而,运用智慧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拷问学生心智的问题是要务。
曾听过一堂充满智慧追问的课,执教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是《孝敬父母》一课。当学生们在交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后,老师对同学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小明家境一般,但勤学懂事,酷爱艺术。他非常喜欢弹钢琴,很渴望能够拥有一架钢琴,但钢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学习费用也很高,爸爸妈妈承担不易。
讲到此,老师戛然而止,在学生们探寻的注视中,老师抛出问题:小明是否应该向父母提出购买钢琴进行学习的要求呢?
学生们立刻分成“赞成”“反对”两派,老师依据原生态把学生分为正方反方,让学生们各自陈述理由。辩论既有事由,又恰逢学习“孝敬”,当时,孩子们辩得有理有据,谁也难以说服谁。
坐在教室后面的我欣慰于学生们思维活跃的同时,不由得为执教老师捏了一把汗:这个辩题如何收尾呢?说,是孩子求知心切,情理之中;不说,是孩子少年老成,有体念父母之情,“情”与“理”最是难舍!
学生们在激辩中似乎也感觉到难分伯仲,渐渐安静下来,用期待的目光等待老师的“正确答案”。
只见这位老师面带从容的微笑,成竹在胸地开口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明是怎样做的吗?”这一问,绕过辩题,回马枪般地将学生们带回到先前的事件中,“知道吗?小明终于没忍住钢琴对他的吸引,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妈妈。他的爸爸妈妈经过商量答应了小明的要求。”
此时,学生们已完全从刚才的激辩中走了出来,个个陷入对事件的深思。该师环顾学生们的表情,再一次追问:“你是怎么看待小明父母的决定的呢?如果你是小明,你又有怎样的心情?”经此一问,学生们个个踊跃地谈观点,说心情,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事件中的人物,体谅着父母的苦心,诉说着自己的决心。就此,“孝敬父母”就是要“理解、体谅父母”已渐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原本难以搭建的孩子与父母间的体谅,用这样的一件小事,用这样的寥寥数问,让学生们在辩论中“冲突矛盾”“化解矛盾”,说理于无形,明理于无觉。尤其是在辩论之后的“回笔”,恰到好处,浑然天成,令我大为折服。
教育家陶行知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上述两个课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有了后者的巧设、智问,才能吸引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互动角色,在体验别人的事件中丰富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教育智慧振奋学生的热情,也带给我许多思考。
三、用智慧生成引人深思的课堂延伸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可能成为幸福的人,而且会给别人带来危害。一个人离开校门的时候,可以有些知识没掌握,但他必須是一个聪明人。品德课堂的成功标志,就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亦能以智慧引领行为,益己益人。
例如,有教师在《关爱地球母亲》一课的最后环节,向学生求救:“同学们,我们的地球母亲经常受到人类的伤害,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呀?”等学生交流各自的“金点子”后,教师顺势引导:“网络征集宣传警示语这个主意真不错。下面老师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开展活动。首先设计一句好听好记又能打动人的话,发表在班级博客上,让关爱地球母亲这一话题引发更多人的思考与关注!”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思维灵感,同时以智慧的课堂延伸,唤起共鸣,改变德行。
让学生成为聪明人,教师一定不能没有智慧。笔者认为:品德课程要彻底告别那种“说教”的老旧方式,最可依仗的就是教师的智慧。只有智慧教师才能用恰当的策略让学生从“小事件”中悟出“大道理”;反过来,再运用初步形成的处事方法、是非观乃至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运用中验证经验,锻炼心智,积累智慧,成为能够从容应对生活、能够品味幸福的“聪明人”。?
【参考文献】
[1] 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汪利兵.教育行动研究:意义、制度和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4] 陈桂生.学校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