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學习数学甚至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所以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会特别注意应用类、实践类的知识.在数学这门学科中也是如此,应用类题型向来就是重点和难点,老师会特别注意应用题的教学,但相比于其他的由数字组成的枯燥的题型来看,应用题对于学生的难度更大,得分也是偏低.本文重点分析应用题教学这一个看似很小实则却很重要的专题,先总结其问题,即学生学习的障碍,之后重点从老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谈论如何教、学好应用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数学应用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学专家所考虑的问题,很多学者也做过了许多的调查研究,大部分都取得了一些有效的成果.但其实无论是哪一个研究结果,无论是以怎么样的方式进行表述,其结果无非离不开一个东西,即生活.数学本来就从生活中来,学习时如果离开了生活,又怎么能够很好的学习?数学的起源是很早以前的原始社会,以石头计数、结绳计数,或者是在地上划痕计数,那时候的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生活提供便利.但到了如今,数学已经和生活脱轨了,偏离得很远.所以要提到数学的一些改变或者是革新,就是让数学再次回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本文所分析的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数学应用题所带来的困难和解决对策,重点在于解决对策.
一、学习障碍
本文对于学习障碍的分析并未根据老师和学生的不同进行分类,因为这本身并不矛盾,老师的教学方式有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学生自身的问题更是学习的障碍,所以就归结在一起.事实上,学习的障碍很大程度上和老师相关,但很多老师都逃避这个问题,把责任完全归结在学生身上,这样当然是不正确的,本文的研究中,老师带给学生的障碍更多更严重.
1.老师对于应用题的掌握能力亦有限,无法完全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高中数学老师的数学知识已经是很强的,不然也无法带领学生走向高考,但很多老师纵然自身学识很强,却依然无法对应用题有足够的掌握.因为应用题和一般的数学题型有所差异,应用题往往有很长的题目,需要花费时间审题,而其他数学题往往连个题目也没有,直接就告诉一些已知条件,然后求解未知条件.应用题最重要的就是审题环节,读了一大段文字之后总结其内容.很多数学老师的语文水平不见得多好,所以自身就有一定的压力,教学中更显水平不足.
2.教学方式传统枯燥,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很多学生心目中的数学老师大多是呆板型的,认为他们不懂得生活的趣味,只知道一味的进行计算.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数学题本身就是呆板的一连串数字,数学老师又如何有趣得起来?在一般的数学题中数学老师无法变得有趣,但应用题却不一样了,应用题大多是很灵活的.比如比较出名的“鸡兔同笼”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有难度,所以老师可以先做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还原鸡兔同笼的情景,之后再进行讲解,岂非既能调动兴趣也能讲了知识?
3.学生缺乏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已经是很强了,尤其是进入了高三,中学时段的所有数学知识都已经学了,掌握量已经很丰富,缺的就是运用能力,尤其是在应用题中更显得学生不具有灵活运用的能力.应用题中的利息、贷款、银行类的题型总结起来无非就是数列类题目,但学生却往往不能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
二、对策分析
(一)老师
1.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提升自己知识水平
数学老师缺乏的是与应用题有关的知识,若提到其他的数学知识,高中数学老师懂的无疑是最多的.但应用题并不是其他的数学题那样简单明了,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识,就需要数学老师务必去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不希望能够熟练,但求能够有所了解.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每一个学科都能够掌握,但有一个专业的学科,对其他学科有所涉猎是在每个人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2.对教学方式可以做一些新颖的改变
对于改变传统的旧俗的教学方式方面,很多数学老师会大惑不解,数学题本身就是那样的枯燥,又如何能改变?每个题型的解题思路是既定的,解题方式多者三四种,少的就一种,要想改变,解题方式无法修改.其实这里提到的改变大多是针对应用题而言,就以上面提到的“鸡兔同笼”的题目而言,传统上老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之后就开始解答.这个问题很难,老师如果表述能力不足,未必能向学生讲清楚,而即便老师讲明白了,学生也未必能领会.而老师这时候如果能改变教学方式,把讲授式教学变成是互动式教学,把这个题目安排成作业,让作出来了的学生第二节课到讲台上讲给其他学生听,这样一来,学生争先去学习,教学效果也就达到了.
3.给学生鼓励,消解其心中的担忧恐惧
很多学生惧怕数学已经到了一个极致,看到是数学课就浑身不自在,甚至突然生病.其实这不是装的,很多人看到畏惧的事情精神紧绷,自然就会影响身体.所以如何消解这份恐惧,需要老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老师能做的无非就是鼓励,有时候可以拿出一些简单的应用题来让学生做,让他们获取信心.
4.将生活结合进应用题教学中来
把应用题融入生活恐怕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了,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应用题没有兴趣,再怎么勤奋也不会有好的成果.如果把学生身边的东西引进教学来,效果会更好.比如一道空间几何类的应用题,老师可以就在教室现场出题,就以教室为例,让学生进行计算.如果计算不出来,老师还可以很幽默的让学生拿着尺子在教室里测量,这样能够将生活融入教学,能够引起兴趣,又有何不可?
(二)学生
1.做到审题清楚,头脑清晰的应对应用题
高中学生的知识量是很宽的,语文、数学、英语再加上文综理综,每一门都学到了很多,都足以应对考试.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学生的审题能力问题,只是需要担心的是学生不够仔细而导致审题出现偏差.应用题的答案一般都是一个确切的值,如果审题出现错误,一个小数点就可能让题目白做了.
2.主动学习,善于总结
应用题无非是几大类,包括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方面,每方面对应的是不同的题型,只要学生善于总结,一看到题目就知道考的是什么方面的内容,做题也就简单很多了.比如谈到工程需要一个最佳方案这样的题目,学生如果总结能力强,自然就可以知道考的是不等式的问题,设一个不等式,求出最大值或者是最小值,之后求出一个最佳的答案.
3.培养将应用题与生活结合的意识
关于应用题与生活相结合而言,不仅要求老师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学生也要培养这样的意识.比如拿到一个立体几何题不会做,或者是画图比较繁琐,大可以拿身边的东西作为参考物.如果是长方体,教室就是最好的素材,抬头看看教室的轮廓,在脑海中添加一些辅助线和数据,比在纸上画一个图之后凭空想要好得多了.但要培养这样的意识也并不是很容易,尤其是已经进入了高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几乎已经定型,很难再改变.所以就需要学生时刻在心中提醒自己,要考虑生活中的东西,时间久了,学生自然能够记住了,做题时自然而然就能够联系生活了.
三、总结
本文重点分析的是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学习出现的障碍和解决对策,本文中无论是学习障碍还是学习建议都是从两个方面出发,即老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存在一个问题,即是本文篇幅有限,而单从应用题学习的障碍来言,光是从学生的角度或老师的角度分析就已经需要很长的篇幅了.所以本文的分析不够细致,但对于问题的全面性而言却是已经做到了的.本文中,老师教学出现的问题无非几个方面,第一是自身知识不足,第二是教学方式比较落后,第三是将题目和生活无法很好的联系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两个大的方面,第一是审题不清,第二是水平不够.这几个学习障碍是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应用题难的原因所在,如果将之解决,应用题也就从丢分项目变成了得分项目了.
【参考文献】
[1]焦仲民.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2]刘芳.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调查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数学应用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学专家所考虑的问题,很多学者也做过了许多的调查研究,大部分都取得了一些有效的成果.但其实无论是哪一个研究结果,无论是以怎么样的方式进行表述,其结果无非离不开一个东西,即生活.数学本来就从生活中来,学习时如果离开了生活,又怎么能够很好的学习?数学的起源是很早以前的原始社会,以石头计数、结绳计数,或者是在地上划痕计数,那时候的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生活提供便利.但到了如今,数学已经和生活脱轨了,偏离得很远.所以要提到数学的一些改变或者是革新,就是让数学再次回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本文所分析的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数学应用题所带来的困难和解决对策,重点在于解决对策.
一、学习障碍
本文对于学习障碍的分析并未根据老师和学生的不同进行分类,因为这本身并不矛盾,老师的教学方式有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学生自身的问题更是学习的障碍,所以就归结在一起.事实上,学习的障碍很大程度上和老师相关,但很多老师都逃避这个问题,把责任完全归结在学生身上,这样当然是不正确的,本文的研究中,老师带给学生的障碍更多更严重.
1.老师对于应用题的掌握能力亦有限,无法完全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高中数学老师的数学知识已经是很强的,不然也无法带领学生走向高考,但很多老师纵然自身学识很强,却依然无法对应用题有足够的掌握.因为应用题和一般的数学题型有所差异,应用题往往有很长的题目,需要花费时间审题,而其他数学题往往连个题目也没有,直接就告诉一些已知条件,然后求解未知条件.应用题最重要的就是审题环节,读了一大段文字之后总结其内容.很多数学老师的语文水平不见得多好,所以自身就有一定的压力,教学中更显水平不足.
2.教学方式传统枯燥,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很多学生心目中的数学老师大多是呆板型的,认为他们不懂得生活的趣味,只知道一味的进行计算.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数学题本身就是呆板的一连串数字,数学老师又如何有趣得起来?在一般的数学题中数学老师无法变得有趣,但应用题却不一样了,应用题大多是很灵活的.比如比较出名的“鸡兔同笼”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有难度,所以老师可以先做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还原鸡兔同笼的情景,之后再进行讲解,岂非既能调动兴趣也能讲了知识?
3.学生缺乏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已经是很强了,尤其是进入了高三,中学时段的所有数学知识都已经学了,掌握量已经很丰富,缺的就是运用能力,尤其是在应用题中更显得学生不具有灵活运用的能力.应用题中的利息、贷款、银行类的题型总结起来无非就是数列类题目,但学生却往往不能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
二、对策分析
(一)老师
1.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提升自己知识水平
数学老师缺乏的是与应用题有关的知识,若提到其他的数学知识,高中数学老师懂的无疑是最多的.但应用题并不是其他的数学题那样简单明了,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识,就需要数学老师务必去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不希望能够熟练,但求能够有所了解.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每一个学科都能够掌握,但有一个专业的学科,对其他学科有所涉猎是在每个人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2.对教学方式可以做一些新颖的改变
对于改变传统的旧俗的教学方式方面,很多数学老师会大惑不解,数学题本身就是那样的枯燥,又如何能改变?每个题型的解题思路是既定的,解题方式多者三四种,少的就一种,要想改变,解题方式无法修改.其实这里提到的改变大多是针对应用题而言,就以上面提到的“鸡兔同笼”的题目而言,传统上老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之后就开始解答.这个问题很难,老师如果表述能力不足,未必能向学生讲清楚,而即便老师讲明白了,学生也未必能领会.而老师这时候如果能改变教学方式,把讲授式教学变成是互动式教学,把这个题目安排成作业,让作出来了的学生第二节课到讲台上讲给其他学生听,这样一来,学生争先去学习,教学效果也就达到了.
3.给学生鼓励,消解其心中的担忧恐惧
很多学生惧怕数学已经到了一个极致,看到是数学课就浑身不自在,甚至突然生病.其实这不是装的,很多人看到畏惧的事情精神紧绷,自然就会影响身体.所以如何消解这份恐惧,需要老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老师能做的无非就是鼓励,有时候可以拿出一些简单的应用题来让学生做,让他们获取信心.
4.将生活结合进应用题教学中来
把应用题融入生活恐怕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了,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应用题没有兴趣,再怎么勤奋也不会有好的成果.如果把学生身边的东西引进教学来,效果会更好.比如一道空间几何类的应用题,老师可以就在教室现场出题,就以教室为例,让学生进行计算.如果计算不出来,老师还可以很幽默的让学生拿着尺子在教室里测量,这样能够将生活融入教学,能够引起兴趣,又有何不可?
(二)学生
1.做到审题清楚,头脑清晰的应对应用题
高中学生的知识量是很宽的,语文、数学、英语再加上文综理综,每一门都学到了很多,都足以应对考试.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学生的审题能力问题,只是需要担心的是学生不够仔细而导致审题出现偏差.应用题的答案一般都是一个确切的值,如果审题出现错误,一个小数点就可能让题目白做了.
2.主动学习,善于总结
应用题无非是几大类,包括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方面,每方面对应的是不同的题型,只要学生善于总结,一看到题目就知道考的是什么方面的内容,做题也就简单很多了.比如谈到工程需要一个最佳方案这样的题目,学生如果总结能力强,自然就可以知道考的是不等式的问题,设一个不等式,求出最大值或者是最小值,之后求出一个最佳的答案.
3.培养将应用题与生活结合的意识
关于应用题与生活相结合而言,不仅要求老师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学生也要培养这样的意识.比如拿到一个立体几何题不会做,或者是画图比较繁琐,大可以拿身边的东西作为参考物.如果是长方体,教室就是最好的素材,抬头看看教室的轮廓,在脑海中添加一些辅助线和数据,比在纸上画一个图之后凭空想要好得多了.但要培养这样的意识也并不是很容易,尤其是已经进入了高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几乎已经定型,很难再改变.所以就需要学生时刻在心中提醒自己,要考虑生活中的东西,时间久了,学生自然能够记住了,做题时自然而然就能够联系生活了.
三、总结
本文重点分析的是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学习出现的障碍和解决对策,本文中无论是学习障碍还是学习建议都是从两个方面出发,即老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存在一个问题,即是本文篇幅有限,而单从应用题学习的障碍来言,光是从学生的角度或老师的角度分析就已经需要很长的篇幅了.所以本文的分析不够细致,但对于问题的全面性而言却是已经做到了的.本文中,老师教学出现的问题无非几个方面,第一是自身知识不足,第二是教学方式比较落后,第三是将题目和生活无法很好的联系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两个大的方面,第一是审题不清,第二是水平不够.这几个学习障碍是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应用题难的原因所在,如果将之解决,应用题也就从丢分项目变成了得分项目了.
【参考文献】
[1]焦仲民.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2]刘芳.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调查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