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人需求的社区互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onne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互动空间 老年人需求 社区 需求理论 更新设计
  引言
  随着老龄化现状不断加剧,而且据研究表明老龄化程度未来仍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此外,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强调重视老年群体的发展。快节奏生活的影响和人性情感冷漠化的趋势使得我们越来越关注人际间的交往和情感互动。而以人口比例以及在社区中的活跃度来说,老年群体不容忽视。基于老年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交等不同方面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此情况下,优化社区互动空间的适老化,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归属感,对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互动空间的概念界定
  互动空间是指以空间环境为主体,人们在环境、需求等不同构成要素的参与下完成的空间选择与空间适应过程而形成的空间场所。简而言之,互动空间是社区居民用来进行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在此空间中能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交流等的需求。社区互动空间可分为室内互动空间和户外互动空间,本文研究的是城市社区中的户外互动空间,力求为居民打造一个合作交流、休闲娱乐、展示自我的互动空间。
  二、老年人社区需求分析
  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并且加以对老年人需求特征的分析,进而将老年人社区需求分为3种不同类型。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社交需求。[1]
  (一)老年人生理需求:生理需求即最基本和最原始的需求,并且老年群体与成年人的生理需求存在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生理需求也存在差异,身体机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总体生理需求有以下表现:1.老年人的五感系统会退化,辨别和接收外界信息的反应会变缓,所以在进行互动空间设计时应充分体现空间的特征性和体验感。2.老年群体的身体运动机能慢慢减弱,伴随着行动缓慢、不能行走等,因此社区互动空间中在材料和设施的選择上要更符合老年群体的需求。3.老年群体对尺度及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例如,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变化,对空间中的座椅以及空间中的尺度都会有新的需求,如因天气影响等需要考虑热力因素。
  (二)老年人安全需求:安全需求不仅是表现在外在环境的安全,也应该考虑心理感官上的安全性和归属感。老年人在心理上会随着他们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的衰退,尤其是在养老阶段处于退休时期,从而比较容易产生在心理和社会认同感的落差,进而感到缺乏安全感,所以社区老年人不会因为年龄增长而减退对互动空间的需求。他们需要在社会交往空间中展示自身表现自我,从而提升自己的安全感和对老年阶段的适应性。除了要有基本的老年人的安全设施、无障碍设计的考虑。老年人还需要安全熟悉的环境,因此在进行互动空间更新改造时要考虑空间的安全性和原有社区的文化属性。
  (三)老年人社交需求:针对社交需求,老年群体与成年人不同,成年人大部分时间在外工作和社交,而老年人是社区活动的活跃元素。老年群体在进入退休生活后,有十分空余的时间,他们盼望交流,畏惧孤独。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根据年龄阶段对老年人进行分类,大体分为三类:60~74岁为年轻老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非常老的老年人或长寿老年人。[2] 因此,在社区互动空间的营造中需要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诉求。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空闲时间增多,不同年龄段的人存在不同的追求和表现。60-74岁,这个阶段的老年人是活跃度比较高的一类。年轻的老年人这个阶段身体能自理,大多还能帮忙照看孙辈,所以年轻的老年人进行照看小孩、打牌、唱歌、广场舞等互动性高的活动的频率会高一些,对互动空间的需求会更多元化。75-89岁,这个阶段的老年人,大多处于行为缓慢,基本自理或者需要借助工具或设施才能进行活动。这类会更偏向于散步、赏景、聊天等活动,对互动空间的需求更大,与邻里居民互动意识更强。90岁以上长寿的老年人,这类的老人处于照顾护理期,受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散步及静坐聊天的互动活动更频繁。由于老年人的年龄差异会对社区互动空间的需求各有偏向,所以互动空间要多元化、丰富性,以适宜老年人不同活动类型的需要。[2]
  三、上地东里社区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区位分析:上地东里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环岛附近,社区正门临上地信息路,北面临近上地三街,北临近上地东路,如图1。社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邻近高科技园区,周围有很多高校,邻近地铁和公交,交通非常便利。此外,社区道路成呈现规则型交错状,并且当前社区内的道路宽度适中。
  (二)上地东里社区老年人活动类型分析: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多进行户外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不仅仅能锻炼自身的身体,还能够陶冶情操,欣赏优美室外环境、参与社区交往,从而获得身心愉悦,这都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在互动空间中能够进行的活动类型有很多,可以将他们的活动按内容如下两类,如图2。1.体育活动类。运动类的活动指的是老年人进行健身锻炼等活动,比如打球、慢跑、做健身操、跳广场舞等等。街道空间的尺度一般不大,不能够满足一些运动类活动的需求,这类锻炼活动常见于居住区的广场和一些比较开阔点的配有健身设施的场所。2.休闲娱乐类。这类的活动属于比较闲适、自在的,比如散休憩、聊天、带孩子、静坐等活动。其中棋牌活动比较多,包含打麻将、下棋、打牌等类型,这类活动相对的运动量很小,而且能够有益于老年人脑力锻炼,增加脑力灵活性,预防老年人的一些老年病等。在互动空间中,这类活动一般只需要简单的休息座椅和小场地就能够进行,但是也考虑到季节的气温变化,在设计中应考虑遮阴保暖等因素。这种类型的休闲活动在社区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
  本文对在上地东里社区老年人的运动、休闲等的日常活动进行调研,通过对老年群体的活动和社区空间的一些观察记录,来探究社区的互动空间的更新策略。上地东里社区的老人购物活动大多聚集在上午9点到11点、下午4点到6点的时间段内,在社区附近的菜市场和便利连锁超市内购买。日常生活中就诊能够在社区周围的卫生服务站进行,社区附近也有药房。上地东里社区的老年人的活动主要在社区内、社区的附近进行,活动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上午的8点到10点、下午3点到4点之间,主要是日常的休闲娱乐活动。当前社区中的老年群体活动空间主要为社区中的老年人俱乐部、小区广场等。社区外则有憩园临街绿地,位于当前社区南门街旁。此外,社区也靠近上地公园,也是附近社区老年人平常活动的去处。通过调研,当前社区的老年人活动大多是休闲娱乐活动为主,例如聊天、下棋、跳广场舞以及照看孩子等。   (三)上地东里社区互动空间现状分析:当前社区在总体空间方面调研得出,社区互动空间匮乏,而且空间类型单一。上地东里社区的互动空间主要以单元口附近、街道两旁、小区广场花园以及部分住宅前的公共区域为主。社区内部主要以宅前绿地居多,老年人主要活动类型还是比较丰富的,如图3。但社区中可以满足老年人活动的空间有限,并且空间承载力弱,进行活动的面积不大。此外,缺乏老年群体进行健身、锻炼的互动空间,且都是全开放空间,没有半开放类型的空间,空间类型比较单一、没有空间层次。主要能集中满足老年人进行团体互动的场所少,如图3。并且有的被机动车及非机动车辆占据了一些空间,影响空间的使用效果。其余的闲散的互动空间大多以路边街边为主,主要是用来闲坐交谈、下棋等的互动活动。
  上地东里社区整体外观上情况良好,但是缺乏电梯无障碍设施的普及,只有两三个单元的加建了户外电梯设施。缺乏无障碍设施不利于老年人的活动和生活,大部分位于一楼的住户在楼前摆放座椅,有的设置了棋盘台子,以供老年群体的活动需求。当前社区内绿化空间适宜,但是缺乏对植物等的管理和维护,存在植被杂乱等的问题。此外,植被的美化效果不理想,一些硬质铺装缺乏维护。老年群体的活动受身体、年龄阶段、价值取向等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有不同的活动类型,对所在社区具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使用度和满意度。随着老年群体退休后,获得充分的闲暇时光,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对日常活动需求呈现多样化。[3] 此外,随着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变化,对社区互动空间的需求越来越紧密,因此要更关注社区互动空间的改造需求。当前社区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和缺失的情况,如室外座椅老化、运动健身器材基本没有。社区中的道路缺乏维护,存在道路不平,步行的话会有安全隐患。当前社区里有上地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俱乐部,是社区里唯一可供老年群体使用的室内公共场所,而且容纳量很小。但是社区内老年群体还是挺多的,这只能解决部分老年人活动的需求,不能满足足够老年人的活动需求。
  (四)当前社区互动空间的问题分析:社区在道路步行空间方面,没有无障碍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交叉道路两边也都放置了好多座椅,给老年人提供了可短暂休息的空间设施。但在社区道路中有安全隐患,尤其社区内部有一条直通社区外的道路,截断两端人行路且存在高度差,如图4。社区的道路混乱,步行道应禁止穿越机动车道,应当构建社区的内部慢行体系。路面的铺装有破损,路面不平,由此道路及步行舒适度差,安全系数不高。此外,上地东里社区中的道路设计中没有在颜色上、植物绿化上等方面进行明确的引导性,不利于老年群体的识路认路。此外,社区有些道路存在高差但是没有坡道等无障碍设计。
  在社区的公共设施方面,设施少且类型匮乏。社区内缺少健身器材等基本的设施,座椅比较多,但是休息座椅老化问题严峻,如图4。照明体系的设施不完备,缺少夜间行走的足够的指示照明,而且没有景观照明。此外,社区中缺少无障碍设计的举措,比如轮椅的坡道、相应的栏杆扶手等。社区中没有指向标识牌,缺乏指引标识设施。
  当前社区在景观绿化方面,植被缺少管理保护,色彩多样性不足,植物配置缺少适老性考虑。社区互动空间中铺装老旧,材质和色彩单一,并且缺乏后期维护,如图4。老年群体由于视觉感知力下降,会更喜欢多样色彩的植物景观,在社区公共空间的植物景观要素中,老年人更注重植物的原始性、自然性,如颜色、形状等,应该多种植不同色彩的植物,这些都能直接刺激老年人的感知觉。在上地东里社区的空间环境中关键景观节点不突出,没有吸引力。植物种类单一、色彩单一,主要是绿色植物和零星的月季花点缀,植物配置缺乏色彩搭配性。[4]
  经过对上地东里社区的调研情况分析,得出在道路以及步行空间、公共设施、景观绿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是需要解决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使得老年人的活动在社区公共空间中不能获得满足和支持,空间不利于老年群体活动的展开和进行,而且互动空间的缺失抑制了老年群体的需求,不利于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提升。
  四、基于老年需求的社区互动空间更新设计策略
  在对上地东里社区进行分析调研之后,发现其中存在互动空间匮乏,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等问题。所以,从不同年龄段老年群体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等方面,如图5。针对这些需求特点提出了如下相应的设计策略。
  (一)生理需求上,满足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身体的生理需求,在视觉听觉等感官方面进行互动空间适老化更新。1.视觉上,60岁的老年人视力水平已经降低,所以对于社区内的导视路标等指示牌要放置合理位置,字体颜色要控制在老年人群体可辨识程度上。在景观植物配置方面更要注重观赏性和识别性,节点的景观营造要呈现不同形态,增强美观性和可达性,增强人与景观绿植的互动,便于老年人对不同类型空间的记忆。老年人对光线的感知能力也会下降,社区内部照明系统应更完善,便于夜晚活动安全。2.在热力因素上,老年人对互动空间中闲坐休憩的需求更普遍,所以互动空间要多考虑温度适宜,例如夏天要遮阴,座椅材质要以木制等柔和亲切的材质为主。3.在听力感受上,社区環境中要避免噪音,由于社区中有学校会有学生课下活动的吵闹声,邻近学校的空间要根据需求进行降噪,设置隔声屏障、植物种植等。4.在环境感受上,也可以在社区公共广场花园等地设计人工自然音提升社区生活品质,比如鸟叫声、风声等声音提取,但也要符合空间氛围。[5] 针对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应提供适老化设施和能助力设施出行的户外环境,便于介护人员对老人的护理。
  (二)安全需求上,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要注重安全度和舒适度的设计原则。1.在空间布局方面,在空间距离和行动便捷度上需要注重老年人的安全性和保护性。而且在以适老化视角的空间设计为角度的景观设计中,景观布局的安全性要注意考虑老年人容易感到疲劳的行为表现,在空间设置上不应该设计比较繁复和较长的道路,此外,由于老年人不同阶段的行为和活动特征,在布局中要特别注重老年人的安全性和保护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添加步行道、健身道。[6] 2.道路安全方面,当前小区内部道路窄,人车安全性差,在社区道路中应注重人行路的修整和美化,健全更加便捷的步行循环交通系统。此外,小区道路有地方存在高差,比如小区广场入口、街道旁的通行口等地,应设置缓坡且尺度坡度设计要在合适范围内。还有就是针对步行道路也要考虑无障碍设计。3.社区设施方面,老年群体因为身体机能的变化和老年人的活动特点,他们对于休息和暂歇等的座椅设施的需求更多。良好的社区互动空间需要可歇性、停留性。满足老年人的生理上的需求,也符合可暂歇性的安全需求。此外,座椅应考虑扶手设计,设计体现趣味性和功能性。还有在安全需求上,通过适老化设计所常用的设计法则中提出,老年群体对于公共小品以及设施的安全需求度要高于一般的年轻群体,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尤为注中公共小品等的安全性。这样能满足老年群体的日常活动出行和锻炼需求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有,当前社区内照明系统需要进行维护和修理,提高夜间活动的安全度。4.在观赏性方面,需要考虑老年人的观赏安全和舒适度,进行适老化设计。在当前社区的互动空间里,老年人活动程度比较高的空间多半是社区广场以及居住区前空间的景观植被绿化的活动场所。老年人很容易被景观绿化中颜色鲜艳的景观植物所吸引。互动空间中两旁的景观植物的欣赏高度和层次要考虑到适老化设计。从适老化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尺度来看,坐在轮椅上的老年人,双手可触碰高度一般为485mm,使用轮椅时手肘距离地面的平均高度大约为730-760mm,而普通老人正常站立时双手自然下垂高度一般为700-750mm。[7] 由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受到身体机能情况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公共小品、健身运动设施的时候中要关注到老年人的使用安全和心理安全的因素。这样在保证老年群体在休闲、活动时的安全,同时也可以给予老年人一定的心理上的安全感。   (三)社交需求上,满足不同年龄老年群体的社交需求即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不同功能的互动空间和互动平台。1.丰富当前社区的互动空间类型。针对老年群体的互动需要,合理规划社区互动空间的布局,设置开放空间、半开放以及遮蔽的互动空间等的设计。现存的互动空间中只有休憩闲坐等功能,没有一个凉亭这类既能遮阴又可供小集体围坐互动的空间。针对年轻老人群体需要增设老年群体健身锻炼的空间、舒适乘凉的半开放空间以及可满足集体娱乐活动的空间,例如,广场舞等集体活动的空间。针对老年人和长寿老年人群体,要提供能观赏休憩的空间,供他们对他人的活动便于观望和互动。此外,街边座椅数量根据老年群体的适宜的步行距离设计,基础的公共设施也应根据群体需求量进行增设。2.提升社交的兼容性。兼容性指的是在社区互动空间中可以包括轻年群体、老年群体以及儿童群体等能够共同活动,满足不同年龄群体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老年人需求和满意度。[8] 这样能满足年轻人和老年人一起融入的空间也会使得老年人能获得不同的心理满足。老年群体也是一个观赏类的群体,他们不仅仅是有自身的活动类型需求,也想了解年轻群体的活动和新鲜事物的了解。还有兼容性也要满足不同类型活动的需求。3.打造和完善社区文化聚焦的平台。社区中没有活动宣传栏、指示标识的社区文化输出。对于社区文化和归属感,老年人群体的需求会更强烈,老年人易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所以在空间设计上应考虑社区文化、地区文化元素的注入。通过文化墙、宣传栏、指示标识等展示,在社区小广场及交叉路两旁设计宣传栏和指示牌。4.营造可聚集性的社区交往事件。老年群体有群体组团社交的需求,应提供一个互动空间平台来吸引和引导居民进行人际互动和交流展示,例如设置自由菜园、绿植盆栽小景观营造等措施,老年人們可自由进行活动规划设计。从而来加强自身的参与感和群体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对社区的内在认同和归属感。
  结语
  由于老龄化问题的关注度一直很高,社区互动空间适老化更新研究也势在必行。现在老年人养老问题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人民总体生活水平也是飞速提升,对于互动空间适老化的更新需求也是呈现多样化。文中所指的互动空间的更新,不仅是一种环境空间设计研究,也更多地去关注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从人的需求的角度出发,促进老年人互动活动的展开,满足老年群体活动的需求。旨在关爱老年群体,使老年人能老有所享,从而保障养老体系的不断发展。这些互动空间作为老年群体日常活动的空间,也同时展现各种类型人的不同活动和不同事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互动空间环境的需求丰富多样。文中通过对上地东里社区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互动空间的更新策略,希望对社区互动空间建设提供可行的思路。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研究绿色装配式民宿更好应用于文化旅游产业。为体验性绿色装配式民宿发展拓展设计思路。以佛山地区民宿为调研研究对象,分析现有问题,探索适宜于地域特色的装配式民宿设计方案,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装配式民宿设计策略。绿色装配式民宿能较好体现生态性、经济性、时效性等。能更好地为游客带来当地不一样的自然风情和人文情怀体验。通过实践研究,以点带面,绿色装配式技术在民宿设计中
期刊
摘要:研究以情境体验为基础的环境行为交互设计。首先对情境视角下的环境行为进行总结,然后分析环境行为交互设计构成,其次结合情境体验三个层面,从提高环境认知、加强环境感知、提升用户体验三个方面构成行为闭环,最后设定产品框架,建立基于情境体验的环境行为交互设计模型。该模型为环境行为交互设计提供了思路,将设计重心放在用户环境意愿向环境行为的转化,从而帮助用户形成可持续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情境体验环境行
期刊
摘要:研究环境心理学情感需求对于校园共享空间设计难点的作用关系,并将萁用于指导共享空间的设计实践。以环境理学理论为基础,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厘清其在空间设计中的发展历程,通过情感需求(功能、精神、视觉)的三个方面对案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泗泾分校教工之家设计方案》进行探讨。环境心理学情感需求在空间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导意义和巨大的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情感需求共享空间教
期刊
摘要:近三年来,成都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为指导,引领公园城市的建设实践。本文通过考察国内外有轨电车与城市环境耦合发展的方法与实践,基于公园城市理念与环境空间影响的三个维度,从点、线、面切入,建立现代有轨电车耦合公园城市的环境设计评价体系。以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为例,构建六维蛛网模型,通过模型面积与形状来评价有轨电车耦合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程度与均衡性。得出优化有轨电车耦合公园城市环境设计策略
期刊
关键词:头戴式耳机 可穿戴产品 人体数据 头耳特征 适配 舒适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引言  近年来无线头戴式耳机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其舒适性也逐渐成为最能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但现主流头戴式耳机较长时间佩戴后均容易产生不适感,而这种不适感常常与耳机不适配有关。如何通过产品设计提高头戴式耳机的适配性,从而降低耳机佩戴时造成的不适感,是对其进行产品设计时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从产品设计人机工学
期刊
交互设计最早是针对各类软件或程序的顯示选择界面的设计,依靠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设备达到通过人类的输入与计算机的输出完成交流的目的。随着交互技术的发展,不断拓宽交互设计的视野和维度。基于触摸、语音、体感、眼动和生理信号等形式的自然交互不断发展完善;交互流程与模型也不断优化,打破了从感知到认知再到交互行为的解构与重构的交互设计过程,从传统“输入—反馈”的单向从属关系过渡到“推荐—选择”的双向训练关系。
期刊
关键词:场所精神 书店空间 室内设计 艺术书坊 地域文化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线上书城、书店APP、电子设备等科技媒介所带来的便利,使得实体书店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使实体书店在空间设计中具有特色,如何重拾实体书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推动实体书店持续发展。场所精神理论为书店室内空间设计提供了思路,对当地的地域文化传承提供了新路径。因而,本文以上海古籍书店艺术书坊为研究对象,探
期刊
关键词:简欧风格 室内设计 设计要素 装饰 居住空间  前言  如今,人们步入小康社会,生活质量也慢慢提高。对家居装修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也慢慢开始对用户体验感有了更多元化的需求。因为人们对家居装修风格不仅寻求造型的推陈出新,还追求整体空间感与功能性高度调和,温暖、柔软、舒适的生活空间,已成为满足各类住户生理需求和心理关怀的人们的向往。能够达到以上要求,且满足舒适度与美观度并存的空间设计手法有很多种
期刊
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 校园文创 高校纪念卡设计 感官体验 设计方法  引言  在如今文创产品设计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下,作为文创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分支,许多高校开始设计体现其校园文化的文创产品,将抽象的文化赋予在具体的产品上,提高文创产品价值的同时,也给产品带来更多的内涵意义[1]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创可持续发展,各大高校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在录取通知书、校园地图等产品上,逐渐代替传统扁平的信息方式,
期刊
关键词:蓝夹缬 微胶囊 当代创新 结合 可持续发展  引言  蓝夹缬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特殊的文化意义、民俗意义、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然而随着时代变更及生产方式的升级,其在现代的传承和发展已经趋于边缘化、困境化。微胶囊技术是技术升级的新产物,有着环保、无公害、功能性附加的优势,同时工艺程序便捷、加工方便、节能节水、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也是其在纺织产业不断开花的原因。Anita[1]等采用粒
期刊